❶ 三去一降一补具体指什么
“三去一降一补”具体指的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
去产能:主要是化解产能过剩,特别是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业。目的是去掉低效率、高污染的低端过剩产能,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
去库存: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去杠杆:降低宏观杠杆率,以减少系统性风险。适度的杠杆有利于企业盈利和经济发展,但杠杆率过高会增加金融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制度和发展金融市场来逐渐降低杠杆。
补短板:包括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科技创新短板、补城乡不平衡发展短板、补民生建设短板、补对外开放短板、补生态环保建设短板、补人才队伍建设短板等。目的是全面提升国家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降成本: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企业净利润,对股市构成利好。
综上所述,“三去一降一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旨在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理解并跟随这一战略,有助于把握中国政策与经济发展的脉搏,从而在投资中获得收益。
❷ 去产能效应给钢铁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进入九月,市场持续关注的钢铁行业中报业绩已悉数发布,行业盈利丰厚态势确定。
2017年上半年,在需求继续维持稳中向上态势的情况下,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抑制行业供给,钢铁行业盈利持续好转,各上市钢企营业收入同比均大幅上升。
盈利好转之下,钢铁企业短、长期偿债能力均有所改善。长江证券统计显示,2017 年以来,行业资产负债率呈持续下行态势,1
季度环比下降0.48 个百分点,29 家上市钢企中仅10 家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其余19 家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2017
年上半年,行业流动比率为近两年来相对高位,29 家钢企中仅7 家流动比率有所下降,其余22 家均有所回升。
201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指出要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对于钢铁行业目标杠杆率,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称通过3-5 年去杠杆,钢铁行业杠杆率应降至60%以下。在当前行业盈利高企的格局下,行业去杠杆有望进一步加速。
钢铁行业在2017年上半年跑出优异行情,这种态势是否可以延续?
从去产能以及各项督查等综合来看,供给侧的改善将继续发挥效应,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需求端来看,下半年PPP及各
项重大工程项目的推进,以及基建投资的托底作用,需求仍将平稳释放,因此市场基本面仍有改善的趋势,所以下半年钢市仍会有好的行情出现。
具体来说,对于2017年下半年,钢铁价格最主要的推力可能还是来自于限产预期。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8月21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十六部委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在全面完成“大气十条”考核指标的基础上,今年10 月到明年3
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并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城市。
广发证券研究团队认为,环保高压或常态化,而环保持续高压不仅将限制钢厂的产量释放,还将使得环保不达标的钢厂逐步退出市场。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徐莉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采暖季“2+26”城市钢铁产能限产50%,如此强烈的限产预期,让后期给供给收缩产生了强烈的预期。
而有钢贸商向记者表示,进入九月份,钢铁产品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钢铁供给需求端的收紧可能将会继续给钢铁企业带来较大的盈利预期。
国企是很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