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钢铁厂是谁
国内的钢铁厂整合以后估计就是宝钢第一了
② 汉阳铁厂耗资巨大,为何刚投产就濒临破产
文/寂寞的红酒
汉阳铁厂是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斥巨资打造的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是我国晚清时期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不过汉阳铁厂虽然历时三年、耗资巨大,但投产没多久就处于了破产的边缘。那么汉阳铁厂砸了那么多钱,为何刚投产就濒临破产?
第一,汉阳铁厂是张之洞搞得一项政绩工程。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升官,搞一些政绩和声望出来,所以他不听李鸿章和盛宣怀的劝告,执意要把汉阳铁厂放在眼皮底下,把汉阳铁厂设在了既不产煤炭也产铁矿的汉阳,理由是他希望能在武昌总督署看到钢铁厂冒烟。也许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其实从张之洞个人来讲这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他算的是政治账,他要让天下的人都看到他的铁厂机器轰鸣,看到他的政绩,和官帽比起来银子根本不算什么,反正也是花的国家的钱。就这样,一个耗资巨大的政绩工程出现了,不管铁矿石还是焦炭都得从外面运,所以生产成本高的吓人,铁厂锅炉一开,每天就要赔2000两银子,湖广再有钱也禁不住如此造,汉阳铁厂就是个无底洞,所以投产没多久就处于了破产的边缘。
第二,汉阳铁厂是典型的封建制国企,官本位盛行,管理者不懂经营,里面又多是吃国家饷银的关系户,所以造成了铁厂经营管理不善,产品乏善可陈,问题一大堆,积弊难反。由于生产的钢铁产品不过关,不仅国外不愿意采购,国内厂矿企业也不愿意买,造成产品严重滞销,铁厂一直在亏钱。铁厂不盈利,官员贪污腐化,又有那么多关系户吃白饭,所以铁厂几乎让他们吃黄了。虽然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略有起色,但盛宣怀也没撑几年,汉阳铁厂最终由于负债累累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第三,当时中国工业技术落后,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积累,汉阳铁厂没市场、没技术、没人才而且还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想搞起来非常困难,这和当时的时代有关。此外,由于清政府腐朽,洋人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因此外国钢铁在中国市场非常有竞争力,从国外运过来钢铁比国内还便宜。汉阳铁厂仅仅依靠官府的背景硬撑着,但这种靠行政权力支撑的企业在张之洞离任后,缺少了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所以很快陷入了困境。面对汉阳铁厂的烂摊子,接手的大买办盛宣怀也是无力回天,最终把汉阳铁厂大部分股份和优质铁矿石都廉价卖给了日本人。
③ 晚清时期,以下哪一位创办了号称"亚洲第一大钢铁厂"的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始建于1891年,1894年建成投产,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比日版本第一家近代钢权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7年。汉阳铁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为完全商办公司。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武汉钢铁公司的一部分。
④ 为什么说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专打出了“求富”属的旗号,举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有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也是中国乃至东亚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1889年,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1890年9月,张之洞开始兴建汉阳铁厂(同时他在武汉办起了枪炮厂、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局,为日后的工业大城市武汉奠定了基础)。
1890年11月,汉阳铁厂正式兴建,1893年全部竣工,1894年5月出铁,继续建设到1896年4月,累计耗资已达500余万两,铁厂也有3年产生铁14万吨的能力,该厂设备先进,拥有十个工厂,三千多工人,所生产的铁除了供应本国外,还出口到美日等国,是当时东亚最大的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