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最大的炼钢转炉在那里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钢铁建设项目,由首钢和唐钢共同出资建设,于2005年10月在唐山市注册成立。
钢铁厂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钢铁厂位于唐山市南部渤海湾曹妃甸岛,西距北京市220km,北距唐山市80km。曹妃甸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辐射北京、天津、河北等7个省市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曹妃甸钢铁厂临海优势明显,有“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天然良港和建厂条件。港口可满足25万t 级以上大型船舶进出,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钢铁厂建设用地来源于滩涂围海造地,不占用耕地资源。
建设规模、主体设施和主要特点
钢铁厂一期工程建设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制氧、发电、海水淡化等配套公辅系统,年产生铁898万t,钢坯970万t,钢材912万t。
主体工艺设施配置:500m2烧结机2台,60孔7.63m焦炉4座,504m2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1条(预留)、5500m3高炉2座、300t脱磷转炉2座、300t脱碳转炉3座(其中预留1座)、21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2台、16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1台、2250mm和1580mm热连轧机各1套,2230mm、1700mm和1550mm冷连轧机组各1套。预留熔融还原炼铁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系统,预留化工产品深加工设施。
主要公共辅助生产设施:2台300MW燃煤-燃气混烧自备电厂发电机组、1台1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2台36.5MWTRT余压发电机组、2台30MWCDQ余热发电机组、2台75000 m3/h制氧机组。
新钢厂建设规模宏大,工艺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可靠,创新亮点很多。主要有五个特点:
第一、装备大型。钢铁厂集中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球团焙烧机、高炉、转炉、板坯连铸机、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构成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运行系统,具有现代化钢铁厂的标志,体现了钢铁厂综合竞争力,代表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全世界超过5000 m3的高炉共有13座,新建的5500 m3高炉将成为第13、14座,单炉平均日产量可达12000t以上。4座60孔7.63m特大型焦炉,亚洲最大,在世界上排名前列。500m2烧结机、504m2带式焙烧机、300t铁水脱磷转炉、300t顶底复吹转炉、300tRH真空脱气精炼装置、2250mm热轧生产线、2230mm冷轧生产线以及75000m3制氧机等都是目前国际国内名列前茅的大型装备。钢铁厂建成投产后,这些大型装备将会带来规模效益。
第二,技术先进。钢铁厂采用了当今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最具特色和亮点的达220项。按照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和提高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除我国目前尚未成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外,其余均立足国产化。国内设备制造量占设备总价值的61%,占设备总重量的90%以上。在5500m3大型高炉上使用了首钢自行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料钟炉顶技术;使用自行设计的全干法除尘;采用与国外合作设计开发、集成创新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这些技术和装备,在国外的5000 m3级大型高炉上还尚未采用。炼钢,采用脱硅、脱磷转炉与脱碳转炉联合冶炼洁净钢高效新工艺技术,是国内第一个按“全三脱”冶炼方式设计的先进工艺流程。连铸,采用了结晶器电磁控制、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铸坯动态轻压下等先进技术。炼焦,采用了单个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PROven、真空碳酸钾脱硫、焦油氨水超级离心分离等先进技术。烧结,采用了低温厚料层烧结和专家智能操作系统等先进技术。球团,采用了内配固体燃料,带式焙烧机设备采用宽体可翻转台车等先进技术。热轧,采用了压力定宽机,宽度、厚度、板型自动控制和控轧控冷系统,在线表面检测装置和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等先进技术。冷轧,采用了浅槽紊流酸洗、五机架六辊串列式轧机、Carrousei卷取机、连续退火和镀锌机组在线产品质量检测等先进技术。
第三,流程紧凑。按照冶金流程工程学和现代化钢铁厂工艺流程的特点,钢铁厂在总图布置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紧凑合理、流程顺畅。在吸收日本君津、韩国光阳和宝钢等国际国内先进钢铁厂总图布置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最大限度地缩短中间环节物流运距。其中,高炉—转炉界面采用“一罐到底”技术,取消传统的鱼雷罐车和炼钢倒罐站,直接使用炼钢铁水罐运输铁水,缩短工艺流程,紧凑总图布置,减少一次铁水倒罐作业。钢铁厂吨钢占地为0.9m2。
第四,产品精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新钢厂,将生产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市场急需的高瑞产品,主要有: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热镀锌板、彩涂板、电工钢等,用于汽车、造船、管线、家电等,产品规格齐全,质量等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五、循环经济。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使新钢厂具有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城市固废消纳和为相关行业提供资源等功能,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工厂。吨钢综合能耗669kg/t,吨钢耗新水3.84kg/t,水循环率达到97.5%,吨钢粉尘排放量0.3kg、二氧化硫排放量0.25kg,优于我国《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气、铁元素资源、固体废弃物100%循环利用。每年节约铁矿石原料60万t,辅料l30万t、燃料133万t、淡水2000万t,减少外部铁路运量218tkm。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每年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t;通过将高炉水渣等用于生产水泥,每年减少水泥行业石灰石开采250万m3;通过将钢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每年节约山石开采35万m3。
⑵ SUS405不锈钢相当国内什么材质
SUS405不锈钢属于日标铁素体不锈钢,执行标准:JIS G4303-2015
SUS405不锈钢是日标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SUS405不锈钢用作汽轮机材料,淬火用部件,复合钢材。
SUS405不锈钢化学成分如下图:
从化学成分看,SUS405相当于国内牌号0Cr13Al
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作品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低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作品围绕着祥子买车所经历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将笔触伸向广阔的城市贫民生活领域,通过祥子与兵匪、与侦探、与车厂主、与虎妞、与同行等各个方面关系,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恐怖黑暗的社会生活图景,从社会、心理、文化等层面展示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至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剧一生。祥子原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农民,忠厚善良,勤劳朴实,沉默寡言,坚忍要强,但经过三起三落挫折打击,他的理想终于破灭,性格扭曲,堕落成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反映了城市畸形文明病及愚昧文化给人性带来肉体、精神上双重伤害,凝聚了作者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艺术思考和批判性的审视。
作品以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朴实明朗的语言,代替了过去失之油滑的诙谐。作品采用大量的叙事、抒情夹议论的心理描写,替祥子诉说着血泪凝成的痛苦心声,既刻划了人物性格,又表达了作者挚热的感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从语言、环境到风俗人情,显示了作者日渐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风格。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要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作品本生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⑷ 热处理当中工件出现脱皮是什么原因
热处理当中工件出现的脱皮是氧化的结果。
脱的皮其实就是氧化皮,氧化皮是钢铁在高温下发生氧化作用而形成的腐蚀产物,由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组成。氧化皮质脆,没有延伸性,在机械作用下和热加工作用下,很容易产生龟裂而脱离,一旦脱离就是你说的脱皮现象。
脱皮现象增加了钢铁材料的浪费、使得工件毛坯不得不增加尺寸来保证热处理后能够得到的零件尺寸,浪费了能源,增加了成本,故应该减少或消除氧化现象。
脱皮可以通过可控气氛热处理、真空热处理、盐浴热处理等方法避免。
⑸ 什么是短流程钢厂
长流程有炼铁工序复,短流程就是由废制钢融化炼钢,没有炼铁工序。炼铁工艺流程:选矿—配矿—混料—烧结—筛分—入炉—高炉冶炼—出铁炼钢工艺流程(长流程,接上述炼铁流程):铁水预处理—转炉加废钢—兑铁水—转炉三脱—出钢—脱氧合金化—钢包吹氩均匀成分温度—精炼—连铸炼钢工艺流程(短流程):废钢入电炉—电炉三期处理(融化、氧化、还原)—出钢—钢包吹氩均匀成分温度—精炼—连铸
⑹ 如何做好钢铁行业“去产能”这道难题
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人工密集型双重资源占有行业,又是连续生产不可停顿的行业,还是污染环境消耗能源的行业,多年积攒的问题很多,再加上民营企业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投入和低环境保护运行费用,低税收比例和低上缴五险一金统筹额度,造成国有正规钢铁企业价格上没有了优势,人才的无保护流动造成国有企业技术开发成果无偿被侵害和占有,国有钢铁企业脱困的道路还没有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今年的主要工作是“三去一降一补”,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去产能”,主要是压缩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根据国务院的安排,钢铁行业将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的基础上,到2020年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1.5亿吨。煤炭行业的去产能目标则是,从2016年开始,用3到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
相比其他工作,去产能的目标清晰、边界比较清楚,应该是首先有效率推进并完成的任务,这样才好推动其他挑战更大的工作。不过,在现实之中,去产能开始面临现实的挑战,在去产能压力大的重点区域,开始出现了抵触甚至是“反弹”情绪。
今年5月,中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政府立下压减1726万吨钢铁、1422万吨炼钢产能的军令状,此后又出台了《河北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用3-5年时间,全省退出煤矿123处、退出产能5103万吨。不过,部分河北钢企表示,当河北省不折不扣地去产能时,外省企业却到河北购买已经拆除的二手装备。有钢企负责人和基层干部表示,过去三年来,在国家要求去产能之际,东部某省的钢铁产能反而增加了1500万吨。部分钢企和基层地方对去产能产生了抵触情绪,称“钢铁去产能是国家意志,不应当只由河北承担”,“其他有钢省份不能只享受市场利益,却不承担去产能责任,要真正做到全国一把尺子量到底。”
除了对去产能的地区性公平提出质疑,部分钢企还对环保方面的公平性表示不满。据媒体援引河北国有钢厂负责人称,现在合规企业生产一吨钢的环保成本约为150-200元人民币,但环保执行较差的企业成本则为40-50元/吨,甚至没有成本。一旦国家相关检查和标准执行有所疏漏,没有管住执行较差的企业,对于合规钢厂就形成很大的不公平。此外,补偿资金到位也有问题,很多去产能对象是民企,由于民企很少给职工上保险,而职工没有保险就不能得到补偿,又形成了国企和民企之间的不公平。
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去产能”之下,相信类似的“反弹”现象并不多见,而且在行政调控之下,也不会影响“去产能”的大局。但是,政策执行中的现实问题却不能忽视,否则会留下很多后患。在我们看来,当前“去产能”亟须处理好一些矛盾:一是去产能重点区域与非重点区域的矛盾,区域之间可以有目标差异,但绝不能允许出现其他省份到河北买旧设备的现象!也不能允许这边去产能、那边却在扩产能的现象。二是环保执法既要有硬度,形成环保硬约束,还要有广度,点和面都要覆盖,不能有大的遗漏。三是去产能补偿中,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不能形成新的不公平。四是要兼顾行政方式“去产能”与市场回暖后的现实需求。
对于去产能与市场回暖问题,尤其需要处理好。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价上涨与煤价上涨比较明显,这是在“稳增长”目标下的需求上升所致,对这种有真实需求支撑的变化,就不是简单化的压制能解决问题的。这都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和基层政府能够系统、全面地来处理问题。我们注意到,国家发改委最近在相关规划中表示,停止建设扩大钢铁产能规模的所有投资项目,对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靠银行续贷等方式生存的钢企实施整体退出,推动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适时调整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钢材进口税收减免政策。在这类总量控制政策之下,去产能政策的执行的确也需要有一些弹性。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最紧迫的任务,如果推进不下去,肯定会导致更多的改革受阻,因此,对于地方和企业在去产能的一部分“反弹”需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