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铁业兼并重组,那手上的股票有影响吗
钢铁板块,最近一直在关注钢铁股、铁矿石以及关于铁矿石的博弈信息。我们不妨将一些信息串起来。铁矿石吃亏中国多付出了数千亿的代价,虽然抓了几个洋买办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归其原因就是中国整体钢铁产业格局太乱,进口多门、管理多门、产业集中度差。但最近公布了世界十大钢铁企业,中国已占去五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钢铁集中度已经初具规模,考虑到这一进程在继续,未来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会更高。这就决定了这个产业利益会逐渐趋于集中,几家世界级的钢铁企业碰碰头就能够将利益统一起来,何况这些企业的股东基本上都是一个方向的。所以,产业集中度的问题解决了后面很多事情就可以下手了。对于铁矿石,下手方向主要有三个:1、抓内奸,这一点李毅中部长前段时间直接对外喊出了“汉奸”,这恐怕是近二三十年最高级别官员在公开场合说“汉奸”这个词了。很有意思的是,自从喊完之后,宝钢就开始频频降价了,与之前一到铁矿石谈判关键时刻就涨价恰恰相反,反应够敏捷。但个人认为,内奸不除,铁矿石之乱难根除。2、开拓新矿源,现在非洲方向是比较明确的,中铁物资入股非洲矿业12.5%,其它还有消息称中国有意与俄罗斯合作开采西伯利亚的铁矿。只要矿源多了,不怕三大矿山不降价。3、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只要淘汰一亿吨的钢铁落后产能,那三大矿山的产能必将过剩,供大于求结果不降价都难。这三点理顺,就凭中国占铁矿石贸易5成的市场份额,让三大矿山哭去吧,还怕买不到低价矿?到时候我国的钢铁企业与三大矿山的关系将是真正的买方市场关系。再看现在钢铁股,可以说已经坏到了接近极点,股价基本上跌到了2008年四季度的位置,也就是不足2000点的股价。那么,如果淘汰落后产能获得有效执行、铁矿石源头有所改善,其结果就是铁矿石价格见顶。而对于大的钢铁公司来说,中国的钢铁市场依然是那么大,一旦大量淘汰落后产能(这些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小钢铁厂),那么剩下的市场谁来填补?到时候钢铁上市公司的利润就会翻着跟斗往上走。所以,应该关注钢铁股的继续走坏或政府出政策重组关停落后产能钢企,这种走坏和重组走出的将是长期机会。
长线炒股怎么炒的?就是这么炒的,就是要分析产业以及产业相关的信息,找到一个行业的发展拐点,当坏到极点时就是长期介入的时机。当然,这里不是说现在就赶死赶活地买钢铁股,而是说明一种分析产业趋势的方法,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要做长线就必须从严重低估的产业或在朝阳产业的初期介入,否则总是追高想赚钱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个市场几乎不可能脱离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的游戏规则。
② 河北凭什么成为中国钢铁第一大省
这是河北省发抄展钢铁袭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传统的钢铁生产聚集效应的结果。首先是河北省铁矿石储量丰富;第二是河北省深水港口发达;第三是河北省煤炭资源丰富;第四是河北省电力负荷强大;第五是河北省冶金辅料齐全;第六是河北省冶金人材济济;第四是河北省水利资源满足;第八是河北省钢铁传统传承。
③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怎么样
首先我也复是到长钢来的一名大制学生,长钢这几年招收了不少的大学生,可是这些人,每年来一百多人,最后都要走一大半,我07年来,当时有150多,最后到年底,走了有90多人。而且,走的大部分人想的是少干活,多挣钱,很不实际。
作为钢铁企业,首先环境就不会很好,毕竟不是都市剧里的白领生活,所以,大家别把这里想的那么美。关系,到处都有,在中国,这个现象尤其严重,但是没有关系就上不去了?不见得吧,比我早来2年的是学长,他现在是车间的主任,主管300多人,他是一个十足的外地人,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他上去了,因为他很认真,很负责,肯付出。
④ 钢铁价格的概况
进入下半年以后,国内铁矿石价格总体趋势震荡向上。到11月下旬,现货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已经达到106美元/吨,比2009年6月份74美元/吨低价位回升了43%,涨势可谓强劲。
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2010年铁矿石价格还会上涨。预计2010年内中国进口现货到岸价格有可能见到120美元/吨高点,涨幅在10%以上,虽然其中会出现震荡。
新一年内钢铁价格继续上行,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推动力量。
一、更为旺盛的实体经济需求
多数预测表明,全球经济已经触底回升,进入了复苏通道。预计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摆脱下降,转为增长,普遍比2009年提速2—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经济提速3—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幅突破9%,提速至少1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增长的加速,为全球钢铁需求增长提供了空间。2009年下半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粗钢产量都处在恢复之中,高炉开工率已由年初的54%,提高至2009年的75%。预计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将由下降转为增长,尤其是最重要的产钢国——中国的粗钢产量还将增加5000万吨以上,全年产量将达到或接近6.2亿吨。
全球粗钢产能由降转增,自然造就了更为旺盛的钢铁需求,而且是实体经济需求。这就使得世界矿业巨头有恃无恐,提出并实现钢铁的涨价要求。预计2010年财政年度长期协议钢铁价格涨幅亦不会低于10%。
二、金融性购买需求继续膨胀
因为美国的巨额负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经济转型的需要,美元依然为中、长期贬值趋势。当然,为了避免美元汇率跌势过猛、过快,由此引发崩盘风险,美联储在美元贬值节奏上会不时地踩刹车,但其逐步贬值,以提高美国出口、增加就业、减轻债务负担的战略大方向不会改变,只不过采取了“温水煮蛤蟆”的策略而已。
美元大幅贬值的结果,首先是直接刺激国际市场钢铁价格上涨。因为同样多的美元,所换取的澳元或其它货币明显减少,必须通过涨价(以美元计价)来弥补。 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走势非常不稳定,长材市场始终弱势下滑,而板材市场方面,由于前段时间涨势过快,而市场消化又未跟进,所以这两日也略显疲态了。如今市场传来“今年钢铁产能将突破10亿吨”的消息,这让商家非常担忧,对市场的乐观程度一下就降温了不少。
14日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在召开的“第三次钢铁行业运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全年产能可能突破10亿吨,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困境的症结所在。”王晓齐表示2012年的如今钢铁行业的过剩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竞争的范围,因此导致国内钢铁行业出现议价能力弱,整个市场争相定价、恶性竞争的局面。钢铁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不管国家如何整治,产能过剩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善,据中钢协的调研报告显示,去年底形成的炼钢能力就有9.7亿吨,2012年全年产能可能突破10亿吨,这个数据更是让商家对后市的信心大减。
产能过剩大局已定,这对于很多钢企来说,无论如何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生产成本都已回天乏术。在笔者看来,实现钢企扭亏需要转型发展,而并不是单纯围绕钢铁生产做文章。从钢铁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在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前,行业很难真正走出困境。“十五”以来,我国钢铁产能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量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2.75亿吨,增幅达80%,至2010年已占全球钢产量的44%。虽然从2011年行业进入寒冬后,部分企业开始减产,许多大型钢厂也有意识地控制产量,但都没有实现钢铁主业上的扭亏为盈。
首先,需正视钢企亏损问题,更主要在于钢企的自身认识。一年有冷、暖季节交替,而行业发展同样存在波峰、波谷,不应凭一时状态判断整个行业,换句话说就是要认识到钢铁行业并非走入“夕阳”。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多个行业都曾出现类似情况,如上世纪80年代家电行业洗牌,如今的汽车、纺织等行业,都经过高度竞争后市场淘汰,最后只剩下一些排头兵式的企业存在。转看钢铁行业,相信在经过竞争淘汰之后,也必定会出现数个世界级企业。
其次,行业面临洗牌,这意味着钢铁主业产品称王称雄的时代结束,当然这并不是行业的结束或企业的结束,产品的市场饱和带来的是为产品配套服务的巨大市场。笔者认为,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首先要立足钢铁主业,围绕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做文章。经营案例表明,采用相关多元化拓展业务的道路相对平坦,钢铁企业熟悉钢铁产业链及相关环境,围绕产业链开拓新业务能够降低风险。新日铁等国际钢企发展非钢产业,一般都是在企业内部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才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企业外围,然后独立经营。而实际上,这几年我国钢厂围绕产业链做文章,收获亦很多。向下游延伸,客户服务中创造价值,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积极延伸价值链。各家钢厂在各地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物流园区。这些做法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最后,钢铁行业也要注意谨慎开展多元化业务,一个行业的容纳度是有限的,进入一个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2011年左右,钢铁企业比较浮躁,特别是职工多达数万人的国有钢厂,发展非钢产业时并不用心考虑市场前景,盲目涉及,引发了不少“养猪”之类的笑话。在笔者看来,金融危机后,国有钢铁企业看到做实业艰难,但凭借政策、融资优势,涉足房地产或金融业是可取的。2011年中国前10大钢企中,过半涉足房地产领域,包括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宝钢集团、首钢集团、鞍钢集团、山钢集团、马钢集团等。而近期房地产也渐露疲态,可以考虑开设小额贷款公司从事金融业,或涉足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许多钢铁企业“个头”很大,但不能因此就难得转变,如何既保持“体形”又灵活善变才是钢企需要培养的。
⑤ 钢铁究竟有多重要全球陷入“钢铁荒”,澳洲铁矿石成“元凶”
目前,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世界钢铁需求不断扩大,全球钢材供应出现紧缺的状况,加之钢价的暴涨,诸如德国、美国、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家陷入了“钢铁荒”的境地。
而作为铁矿石最重要的出口国,以及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却是趁机“打劫”,凭一己之力坑惨美国。
简单来说,钢铁是由铁矿石提炼而来,钢铁产量能有多少,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铁矿石。
当今世界,铁矿石开采主要由澳洲必和必拓公司、澳洲力拓矿业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铁矿石巨头所把持,这三家公司一共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70%。
而澳洲凭借着自身铁矿石资源产量高、品质好、竞争力突出等优势,更是成为世界铁矿石出口的第一大国。
在2020年初,铁矿石国际售价772元/吨,随后一路飙升,达到1042元/吨。这相对于铁矿石20多美元/吨的开采价格来说,简直是一本暴利。
作为铁矿石出口的“一哥”,澳大利亚趁机涨价,可谓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自此,国际钢铁开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钢铁越是紧缺,铁矿石的价格越是疯涨;而铁矿石越是疯涨,钢铁则会越来越紧缺,且变得越来越贵。
这里有世界钢铁协会的一组数据,今年5月份德国热轧卷板的价格是1226美元/吨,美国热轧卷板价格是1644美元/吨。
此外,诸如中国的钢材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比上涨23.95%,越南的钢材价格也较去年同比上涨40%左右。
而韩国的钢筋售价更是达到了97万韩元每吨,大概就是5500多人民币,较去年同比上涨高达50%。
就是在这种全球钢价普涨的情况下,大洋彼岸的美国说是为了保护其国内的钢铁行业 健康 发展,不仅对国外进口的钢铁加收25%的关税,而且以此逼迫其国内有钢铁需求的企业购买自家钢铁。
然而,这一行为却坑惨了这些企业。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美国作为疫情爆发的重灾区,其国内的制造业,尤其是钢铁产业受影响甚大,大量的钢厂濒临破产。
虽然这种情况在美国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得到了大幅的好转,但是产能的恢复却并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
这对于美国已经开始复苏的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诸如 汽车 制造、家电制造以及其它很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钢铁, 在大量的需求下,钢铁产能跟不上步子直接致使美国钢铁的价格比国外的钢铁还要高个68%的样子,较去年钢铁价格更是上涨160%左右!
事事爱争第一的美国,这下如愿以偿的再次包揽了一个第一名。
但这个第一,对于美国的钢铁消费企业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你说你不仅比国外进口来的钢铁贵就算了,而且居然还不能够及时交付。
本来用八周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你硬是给我拖到个十五、十六周,这中间的时间差、人力和物力成本怎么算?
其实,这些企业抱怨也没啥办法,干着急没用。
于是随着企业成本的增长,美国企业或者说有关的制造商只能通过加价的方式来进行成本的消化,这却大大减弱了美国相关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在经济大复苏的背景下,钢铁这类大宗商品的涨价成为必然的选择。不涨价,就得亏钱,精明的美国人会这样赔本赚吆喝吗?
这一时期的美国政府又在做什么呢?
面对国内的经济状况,美国的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疯狂印钱,也许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印的钱不够多。
去年疫情以来,美国大概印了有十万亿美元,神奇的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保持在极为温和的水平上。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与美元的霸权地位相关。
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大量印制美元的风险被转移到了国外,也难怪美国可以如此任性了。
这不,今年三月初的时候,在投票商量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项经济救助计划,此次通过的救助计划比去年十二月的9000亿美元的那一项救助计划还要多了一万亿美元。
但这些都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罢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钢铁所需。
相比于美国的尴尬处境,作为世界上一年就要生产出十亿吨钢铁的第一产量大国,中国的铁矿石原料虽然也受到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的影响。
但是,中国高昂的铁矿石进口成本却可以通过提高出口钢材的价格而得到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世界上因为铁矿石涨价而备受摧残的只有美国等国内产能低,但是对钢铁的需求量却很大的国家。
这里,美国似乎要好好“感谢”一下将铁矿石价格抬高的澳洲小老弟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话说回来,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前九个月,全球粗钢产量是13.474亿吨,中国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粗钢产量的58.6%。
不仅如此,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国的钢铁蓄积量即将达到120亿吨。
要知道,美国的钢铁蓄积量也不过是40亿吨左右,而中国完完全全是其三倍左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钢铁的蓄积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钢铁的主要原料来源会由铁矿石转变为废钢。
而在中国钢铁总的原材料来源中,废钢所占的比例确实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自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的时间,中国的废钢占比就由15%上升到了24%。
在我国钢铁蓄积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废钢的占比必然会随之不断升高。
这意味着, 在未来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会大幅度下降。
而澳大利亚企图用铁矿石长久卡住中国脖子,大赚特赚的目的终将会落空。
不仅如此,中国还从其它源头寻找到了澳洲铁矿石的可替代物,也就是 西芒杜铁矿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矿山,其矿内铁矿石不仅含铁量极高,而且储量非常丰富。最为关键的是,在这里中国说了算。
但不管怎样,当下中国钢铁产业的价格确实随着国际铁矿石原料的价格而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在某些国际资本的有意、无意的带动下,中国相关钢材行业的吨钢均价同比涨幅达到了75%的程度,最高的时候吨钢均价超过了6600元人民币。
而为了维护国内钢材市场,稳定价格, 中国有意调整钢材的出口,使得钢价逐步回归到相对合理区间
2021年5月1日,中国对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及出口退税率做调整,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5月11日,为杜绝炒作铁矿石的行为,大连商品交易所对铁矿石交易所提交的保证金加以提高。
5月14日,上海以及唐山的监管部门各自与本市钢铁企业进行约谈,大意是共同维持国内钢铁行情的平稳运行。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表示大力的支持。
就目前来看,在中国一系列的举措下,随着国内钢铁需求不断被满足,与之对应的钢铁的价格趋于平稳状态。
但这对于美国来说,倘若中国再降低钢材的出口,在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国际钢铁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制造业无疑会再次迎来一波暴击。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就要提到 美国的强基计划 了。
此前,峨眉提出了总额高达三万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初始预计投入2.3万亿美元,其投资数额之高,说是“空前绝后”也不为过。
在这份计划里,拜登政府预计会将6210亿美元投入到交通建设里,包括一些基础的公路、桥梁、铁路等,当然还包括一些新型电动车的匹配。
除此之外,还会拿出6500亿美元投入到水电设施和一些建筑的维护上面。可以说美国3万亿的基建项目,不仅数额庞大,而且工程量浩大。
而有能力助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一目标的国家,在全球来看,似乎也只有有着 “基建狂魔” 之称的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的3万亿基建项目,根本就离不开中国。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当下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部分。
就拿钢筋和水泥来说,美国此次的3万亿基建项目必然离不开这两样号称交通基建“血肉”的东西。
前面有说到,仅仅在2020年前九个月, 中国就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粗钢产量的58.6%,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由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可知,早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铁总量累计达到81.3万吨。
并且,美国在2018年的时候自中国进口的水泥熟料总量累计达到198.22万吨,是所有从中国进口水泥熟料第二多的国家。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要从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来讲起。
制造业的衰退最明显的表现在 社会 阶层当中,曾经的美国中产阶级是美国 社会 中的一股主导力量,但现在他们逐渐发现,最富有的400个人拥有的财富甚至超过了 社会 剩余50%的人的财富,也就是美国剩余的1.5亿人的财富。
社会 开始向两极化发展,顶层的人越来越富有,底层的人越来越贫穷,而曾经坚厚的中产阶级要么成为顶层的精英人士,要么沦落为底层的贫困群众,当然还有两边都不沾的,只能整日忙活于被不断压榨的工作之中,不见天日。
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来自曼哈顿公园大道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一条道顺畅地从精英学校,再到常春藤名校,最后直接成为 社会 精英;
而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在周遭环境种种的影响下,却因为毒品、犯罪等原因而辍学,只能领取最低生活津贴度日。
渐渐地, 社会 阶级开始固化。
中产阶级的萎缩和两头人群恶性循环的加深,间接导致了美国 社会 从意识形态到客观条件的极端分化。
于是,似乎是代表上帝来拯救曾经辉煌的中产阶级的川普也就得以名正言顺的登台表演。
如果现在你对美国的中产阶级说,加油伙计,天道酬勤,你一定会成为美利坚最靓的那个仔,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完全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的,当时的美国梦让多少世界男女为之神往。
就比如说下面这一位,他是曾经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也就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厂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更是美国梦的杰出代表。
施瓦布的家境并不好,在他15岁的时候就出去做马夫谋生,18岁的时候来到钢铁厂上班,凭借个人的努力,底层出生的他成功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不仅成为了“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副手,而且在之后更是成为新的“钢铁大王”,并在1904年创立了伯利恒钢铁厂。
但是好景不长,以技术发家的伯利恒钢铁厂,却在发展壮大后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因为忽略技术以及臃肿的管理,加之1973年的时候,美国开始出现钢铁产能过剩,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新技术、低成本工业迅速崛起,利恒钢铁厂很快显露颓势。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彼时强大的美国工会,联合工人罢工、游行,逼迫钢铁企业不断提高薪资,当时来说,再也没有那个传统制造业的薪资能够比钢铁工人的薪资更高的了。
在工业化完成后,美国开始重点转向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其国内钢铁市场需求开始下降。
加之美国钢铁的成本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落后,国家扶持力度不断下降等等,美国钢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八十年代,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为保护国内钢铁行业免受外国冲击,进行了贸易保护,这无疑大大延缓了美国企业去产能化的进程。
2003年,积重难返的伯利恒钢铁厂宣布解散,长达一个世纪的钢铁帝国黯然退场。
时间的齿轮正在不断拨转。
现在的美国靠着硅谷的一大批顶层精英依旧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却在不断丢弃国家强盛的根本——制造业,其泡沫经济得以建立的根本不过是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但倘有一日,这体系崩溃了美国该怎么办?
伯利恒钢铁厂的崩塌似乎依旧在眼前映现,川普在位期间曾为美国制造业的重塑所进行过努力,但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曾经拥有不曾珍惜,如今再要如何能够?时间在大步迈前,当以美国制造业为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