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铁贸易 > 钢铁生态圈贯彻什么理念

钢铁生态圈贯彻什么理念

发布时间:2023-05-12 18:15:18

㈠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理念

所谓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的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及提升人的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 (SEIRI)、整顿 (SEITON)、清扫 (SEISO)、清洁 (SEIKETSU)、修养 (SHITSUKE)这五个单词在日语的罗马拼音中的第一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河北钢铁集团的组建和唐山市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工作的开展,唐钢按照河北钢铁集团的安排部署,将自身发展建设置身于唐山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工作之中,以打造一流环境,建设生态唐钢为目标,认真学习先进企业经验,定位国际一流水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实施厂区环境治理工作,加快了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建设步伐。随着厂区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车间生产现场改善也逐渐提上议程。08年12月14日公司组织由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主管现场管理的处级领导、科级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认识5S的培训,以此拉开公司导入5S管理的帷幕。
09年公司将推行5S管理作为强化基础管理和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1月12日,公司召开5S管理启动大会,王兰玉副总经理亲自到会进行动员,这标志着公司全面推行5S管理活动的正式启动。
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特大型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的骨干企业。唐钢地处全国三大铁矿带之一的冀东地区,环渤海湾京津冀经济隆起带,铁矿石、煤、电等资源丰富,铁路、公路和海上运输便利。
唐钢始建于1943年,是我国碱性侧吹转炉炼钢的发祥地。九五十五以来,唐钢实施铁、钢、轧三大系统技术改造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完善老区、联合周边、加快开发曹妃甸的三极支撑发展战略,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步,于2005年跨入千万吨级大钢行列。唐钢具有1600万吨/年的配套生产能力,钢材产品主要为板、棒、线、型等4大类,共140多个品种、400多种规格,主要生产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中厚板、不锈钢板、棒材、线材、型材等钢材产品。唐钢已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认证。
唐钢工艺装备实现了现代化和大型化,整体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冷轧薄板工程是国家十五重点项目,汇集了多项世界各大冶金设备前沿技术,唐钢超薄热带生产线技术集成与自主创新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00mm热轧薄板生产线依靠自主集成实现对全线的技术支撑。
唐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钢铁企业为目标,用钢铁般意志,打造精品唐钢,高标准建设管理一流、产品一流、队伍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㈡ 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什么发展理念

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意义:

1、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2、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也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客观现实的重大理论贡献,符合历史潮流的演进规律。

3、绿色经济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碧宴昌,促进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㈢ 钢铁业将怎样适应《中国制造2025》总体要求

就是将钢铁制造流程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形成一个全世界的资源,全世界的技术,全世界的市场,全世界的客户,高效率的工艺,低消耗的能耗,低排放的环保。“互联网+”与钢铁如何融合
原创 2016-07-27 《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

《中国冶金报》记者 郭俊国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与钢铁应当有怎样的“亲密接触”?“互联网+”在钢铁行业有着怎样的新任务?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是什么?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应当有怎样的新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7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详细解读了“互联网+”助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动能和新思考。

新任务: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考虑‘三去一降一补’,同时考虑如何培育新的动能。”安筱鹏表示,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促进形成新动能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安筱鹏指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具体来讲,在互联网与各个环节的融合中,制造是关键环节,制造业是主战场,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构建一个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是制高点。

互联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目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扩散,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人人互联到人物互联,再到物物互联。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传统的工业网络是各自封闭、诸侯割据的;同时,工业互联网也面临着思维方式的碰撞,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带来了新旧思维的碰撞和新旧秩序的更替,以及新规则的重建。

安筱鹏分析认为,从互联网与消费领域和制造领域的融合的特征来说,消费环节更多的是价值传递,制造环节更多的是价值创造;消费领域的融合带来的是交易效率的提高,制造领域融合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消费领域既要考虑“踩刹车”又要考虑“踩油门”,处理好业务创新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制造领域与互联网融合,更多的是如何鼓励、支持,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踩油门”的问题;消费领域的融合关系到各种社会利益如何调整,制造领域的融合将带来国际巨头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构;消费领域活跃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而制造与互联网融合的主力军仍是制造企业。

新动能:深化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安筱鹏介绍,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对29个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进行了分期分批的评估。基于评估的结果、经验和结论,工信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基于《评估规范》,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成了基础建设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4个阶段。在《评估规范》中,综合集成是企业两化融合迈向中高级阶段的标志,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的集成管理、产供销的集成管理、财务与业务的集成管理、决策支持的集成管理等方面。

综合集成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理念,德国的工业4.0的核心理念也是推进企业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因此,工业4.0和两化融合在核心理念、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等诸多方面,是殊途同归、如出一辙、异曲同工的。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当前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过去几年,钢铁行业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走在了相关行业的前列。”安筱鹏结合工信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详细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
一是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全面普及,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创新的基础。装备和工艺信息化水平是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的关键环节,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新技术。中国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在烧结、炼铁、炼钢等主要生产工序和流程中应用已得到广泛普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分别达到64%、47%。
2
二是钢铁行业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信息技术正融入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其能源管理和质量管理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传统行业,企业资源管理和制造执行系统在重点企业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钢铁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生要素,实现了决策的及时、高效和科学。
3
三是钢铁行业的大型企业整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发展的阶段,综合效益开始体现。“综合集成是企业迈向中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安筱鹏表示,从行业整体的两化融合水平来看,钢铁行业在传统行业中,大概处于中游水平。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收益之间是有阶段性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从单项应用迈进综合集成之后,企业信息化的收益才会呈现指数化的增长。
4
四是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高。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发布的全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报告,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是指智能制造就绪企业与全部企业的比率。其中,智能制造就绪企业是指同时满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小于50%、实现管控集成和产供销集成,处于集成提升或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为14%,在10个传统行业中位居前列(仅次于汽车工业)。

新思考: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安筱鹏介绍,工信部也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并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制造企业的“双创”平台、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物理系统等方面推动和支撑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特别是工信部准备推动工业电子商务的试点示范,重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制造企业自身的销售采购平台,其二是工业电子商务的第三方平台。

关于如何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安筱鹏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一是加速普及在线采购,构建高效、透明、协同、低成本的新型采购体系。在线采购可提高企业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是降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目前,钢铁行业大型企业在线采购额占比为18.19%,中型企业为32.74%,远高于小型企业的14.21%。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企业在线采购额占采购额的比例(18.19%),在钢铁、建材(21.5%)、医药(22.3%)、采矿业(24.3%)、石化(36.2%)、机械(28.6%)六大行业中,比例最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二是推动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营销体系。随着客户对交货周期、产品质量、库存配送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产业正在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去库存的有效手段,并已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企业已建立起的完整的线下销售网络体系相比,中小企业对线上销售网络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转型的步伐更快。目前,钢铁行业网上销售率平均为14.45%。其中,大型企业为12.77%,中型企业为16.68%,小型企业为17.97%。
3
三是积极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传统钢贸流通体系变革。当前,钢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已累计300余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中占比48%。在成交量1000万吨以上的钢贸商中,第三方平台交易量超过70%。第三方交易平台推动钢厂直营,促进生产流通一体化;跨越多级代理商,大幅缩减钢铁流通层级,简化交易过程;融合物流、加工、金融等多方服务主体,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加快构筑新型钢铁流通生态圈。
4
四是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交易向“能力”交易转变,构建产业新生态。互联网拓展了交易的空间和对象,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实现从信息交互的互联网到产品交易的互联网,再到能力交易的互联网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能力交易的交易主体(谁和谁交易)、交易对象(交易什么)和交易过程(怎么交易)3个最基本的问题。要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交易对象从产品向能力拓展,有效提高闲置设备、空间、人员的利用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企服务化转型;同时使大量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低门槛地使用一些更优质的制造资源,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新型生产体系。

安筱鹏认为,对于钢铁行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来的发展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流通环节的电商化构建新型的钢铁流通体系;第二个阶段,引进制造环节的互联网化,钢铁行业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的智能化,并与电商的数据进行对接,实现加工配送等能力的在线交易;第三个阶段,随着技术、数据、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会出现一个面向新型能力、面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新的产业生态。
5
五是培育定制化生产等新型能力,催生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定制化生产是工业4.0的逻辑起点。安筱鹏表示,面对钢铁行业当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的形势,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培育钢铁行业定制化等新业态、新模式,这也是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手段。钢企要提高附加值高、制造周期长、工艺要求复杂的汽车板、家电薄板、不锈钢板、硅钢片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和供给能力,建立面向市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产组织体系,根据产品市场行情和盈利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配料,快速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库存配送,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㈣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什么的发展理念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优化,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沿黄生态保护好,郑者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旁缓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运丛模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㈤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什么发展理念

1.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就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燃中型。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迎来历史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把绿色低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㈥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什么的发展理念、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兄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中国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6)钢铁生态圈贯彻什么理念扩展阅读:

形成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

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并毕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绝尘芹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㈦ 贯彻什么的新发展理念

贯悔茄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㈧ 进入什么贯彻什么构建什么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鲜明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深刻阐述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为我们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凝心聚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明确了工作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行动力量。

内容介绍:

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慎裂闭展阶段,是全面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阶段。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新阶段,是坚持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

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源旁更大发展的新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全面宽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㈨ 如何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行扒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 循环模式转变。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十一五”期间应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第一,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大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支持海水、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利用,推广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利用材料,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推进木材节约代用,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严格工程建设中材料消耗核算,限制过度包装。

第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加强资源开采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加强煤层气等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推进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建筑)、酿造等废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行业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大力普及农行睁村沼气,推广秸秆综合利用。

第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重点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突破观念、技术、政策、体制、法制等方面的制约,建立长效机制。

一要转变发展观念。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档带岁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各类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三要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重点加快水价、电价、热价调整,加快供热体制、煤热价格联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五要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制度。

六要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试点,提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

七要加强宣传教育。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纳入基础教育和职工培训的内容,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

㈩ 我所知道的中钢发展史作文

钢铁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之轮。时至今日,钢铁材料已无处不在。未来,钢铁仍将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的钢铁技术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上溯到夏商时代至今的上千年里,中国钢铁技术在淬炼中不断创新,现在就请跟着我一起来了解钢铁的历史吧。

一、中国钢铁发展历程

夏商

夏商时代是我国已知用铁的最早时间。不过那时候的铁并不是人工制成,而是来自天空落下的陨星,被称为陨铁。

春秋

春秋初期我国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出土于甘肃灵台的秦国铜柄铁剑是最好的证明,它也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铁冶炼技术在春秋晚期问世,这次技术上的飞跃,领先欧洲国家一千九百多年。

战国

中国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正式进入铁器时代,标志着新一代社会生产力的形成。此时铁器逐渐取代铜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华夏诸国的生产力也随之大大提高。

战国早期就已出现白口铁柔化术,而欧洲的铸铁柔化术是在十七世纪下期才出现,可见当时中国冶铁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秦朝

冶铁技术在秦朝进一步发展,其中高炉炼铁已成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

高炉炼铁,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冶铁方法,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流传。

汉朝

西汉早期兴起了“百炼钢”技术和铸铁脱碳钢。到了中期又相继出现了炒钢技术,这是继生铁治铸之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上又一重大事件。此外,球磨铸铁也在汉代被发明。

百炼钢:它的特点是增加了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百炼成钢、千锤百炼成语由此而来。

西汉中后期,高水平的冶铁技术带动军事装备质量的大幅提高,汉将陈汤有云“夫胡兵五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译为一个装备精良的汉兵可以战胜五个胡兵。

公元三十一年,东汉后期南阳太守杜诗创造了“水排”。利用“水排”鼓风生产钢铁,比人力,畜力鼓风“用力少,见工多”。

三国

三国时期的百炼钢技术得到进一步。曹操令工匠为他专铸五把百炼宝刀,经三年完成,自留两把,其它传给三子;刘备让名匠浦元造五千把宝刀,上刻“七十二炼”。

在三国,上好的铠甲都用“百炼钢法”锻造。据说诸葛亮还监造过一种名叫“筒袖铠”的铁甲,选料精良,制作考究。

南北朝

进入南北朝,我国出现了新的炼钢技术“灌钢”。北齐信州刺史綦毋怀文依此法炼造的宿铁刀,一下可砍断三十余块叠在一起的甲胄铁片!在近代炼钢法发明前,“灌钢法”应算是古代最先进的技术。

唐宋

在唐宋时期,我国实现了“铸制改锻制”的历史性转变。官营和民营冶金业均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长江、珠江流域或闽、浙等地冶铁业的迅速成长,使全国冶铁生产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冶铁的国家。在北宋时期,煤已经作为燃料被普遍使用。相比于木炭,煤可以克服木炭温度不能升得太高的缺点,并且用煤作燃料可大大提高铁产量。

北宋时期还发明了可移动的炼炉——行炉。铁炉和风箱都放置在一个架子上,可抬着行走。风箱上有一木扇,木扇有拉杆是通过推拉木扇给熔铁炉鼓风以熔铁汁。

明代

明代初期对已有的“灌钢法”进一步优化,出现了“生铁淋口法”,尔后再有苏州冶铁工匠提升为“苏钢法”。

明代中期的人们不仅懂得了炼焦,还用焦炭进行了冶炼。用焦炭代替煤作燃料,就可以避免煤的缺点,我国使用焦炭炼铁,至少起于明代。

近代

近代,我国传统钢铁技术发展开始缓慢,而此时的西方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其工业、科技、军事突飞猛进。

洋务派发起的“借法自强”洋务运动使我国近代新法冶金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1885年兴办贵州青溪铁厂是我国早期钢铁工业建设的一次尝试。

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设立铁政局,成立汉冶萍煤铁公司,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钢铁厂”。4年后汉阳钢厂1号高炉投产,日产铁100吨,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全面起步。

现代

现代的中国钢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建国后新型工厂的成立,为祖国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钢铁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钢铁人正在把中国带入钢铁强国时代!

二、钢铁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1、规模更大、排放更低、联系更紧密

2019年9月,中国宝武与马钢重组签约,让中国宝武距离产能一亿吨的目标更近一步。3年前,中国宝武由原宝钢武钢实施联合重组成立。2019年11月11日,河北敬业集团与英国钢铁公司达成一项收购协议,原则上同意以7000万英镑收购英国钢铁公司。

由此可预见未来几年,钢铁行业将可能出现大搬迁、大重组、大调整、大提升的“四大趋势”,即:跨省市县产能转移和退城搬迁;钢企兼并重组范围会更大,可能形成若干个生产规模更大的钢铁集团,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方向和产能、产品结构和品种将出现大变化;大高炉、大转炉等大型化生产设备升级将陆续开始。

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动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有序推进其他地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万物互联”的未来,要净化钢铁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理念升级,服务升级,管理升级,硬件升级,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与发展方面,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新型合作关系,依靠行业标准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动力与活力,鼓励、支持和规范行业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绿色的发展环境和产业链链条,建立良好的钢铁生态圈。

阅读全文

与钢铁生态圈贯彻什么理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04不锈钢台面有多少厚度 浏览:459
武汉模具师傅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69
第一颈椎用什么钢板 浏览:754
矩形承台筏板钢筋如何布置 浏览:535
买的蛋糕模具太小了怎么办 浏览:827
钢筋算量编辑钢筋如何锁定 浏览:112
塑钢和铝合金墙哪个好 浏览:856
路桥钢材市场哪里招人 浏览:429
焊接为什么会使钢材脆性加大 浏览:938
全国有多少无缝钢轨焊接厂家 浏览:549
逆回购怎么买能无缝连接 浏览:146
手臂里的钢筋要多少钱 浏览:126
公司装修买的钢板计入什么账户 浏览:317
五金模具弹簧长度怎么计算 浏览:438
圆形钢管凳子怎么焊接 浏览:196
斯维尔算量如何识别钢筋 浏览:796
手工插件焊接不良率多少可接受 浏览:704
钢管中L是什么意思 浏览:193
十号钢筋一米多少重 浏览:401
欧洲合金齿有哪些 浏览: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