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年要求钢铁降产量!可能真会实现
钢铁老板送祝福啦~~~
开门六福降临
福星高照,福缘深厚
福禄双全,福如东海
福纳百祥,福气冲天!
2020年冬,相关部门大提“压缩钢铁产量”,但2020年粗钢产量10.5亿吨,同比增长5.2%,2021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钢需将从各方面开启,那减产量这个想法真的能实现么?
一、政策面:要求产量必须降
工信部明确回应,将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着眼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存量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
从出发点看,这与供给侧改革中淘汰落后产能还不一样,此次提出压减钢铁产量,也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碳排放指标或成钢企重点考核指标之一,但具体怎么制定,我们拭目以待。
二、供需面:盈利水平有限影响产量提高
从目前稳居高位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来看,2021年仍将保持上扬态势。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铁矿石供需总体平衡,但由于海外需求继续复苏,全球铁矿石仍然处于紧平衡状况,价格不可能出现大幅下降。
加之,钢材需求端,2020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钢材实际消费同比增长7%左右,展望2021年,在下游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预计2021年我国钢材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但很重要的是,供应能力的增长抵消了需求的扩张,通过统计,2020年投产的置换项目产能规模在7千万吨左右,制约了盈利的向上弹性。当然,2021年置换项目投产的力度仍然不小。
由此可见,需求虽有所增长,但是成本攀升,是否能激起商家卯起劲提升产量真的不好说。
三、环保面:环保限产没有控制住产量
钢铁行业的排放量在工业领域一直被极度重视。炼钢过程中,从烧结到焦炉等各环节都会产生污染,而且减排过程相当困难。另外,钢铁行业还是二恶英排放的第一大来源,烧结工艺也是钢铁行业污染产生的第一大工序,产生钢铁行业20%的颗粒物、70%的二氧化硫、50%的氮氧化物和90%的二恶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环保限产长期以来严格执行,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但疫情发生前后并未严格执行。停限产的效果远不尽如人意,其操作灵活,禁止“一刀切”之后,地方政府放松停限产标准,降低停限产频率,或拉大不同等级钢厂的停限产差异,反而还达到了增产的目的。因此,单从环保限产上来说,空气质量好了很多,但产量并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虽然年底部分钢厂被打到亏损边缘,但全年还是有利润的,所以产量的增加仍然是利润驱动的结果。 按照2020年疫情下投资和基建情况,乃至下游需求恢复式增长,2021年大概率钢铁需求仍要保持增长。如果这个增长成立,控制钢产量下降,难度加大。
综上,2021年粗钢产量会压缩吗?一方面取决于原料价格,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供需。如果需求下降,在市场作用下,钢铁产量自然下降,同时可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当然如果需求下降加上原料价格上涨势必会导致产量压缩。
钢小妹:2021年要求钢铁降产量!你觉得能降下来么?
❷ 钢铁行业限产政策
法律分析:2009年5月8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再次祭起这一号令大旗,出台了《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要求各地工业部门控制钢铁总产量,淘汰落后产能,并“对落后钢铁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❸ 钢铁行业季节性淡季是什么时候
钢铁行业复的销售景气指数与国制家的红宏观经济形势密不可分,因为钢铁是基本建设和众多工业的基础原材料,经济规模决定着钢铁销售量,经济增长率决定着钢铁市场走势,经济结构决定着钢铁品种的短缺和剩余;在我国近几十年来,总是伴随着一次次的经济波动出现钢材、水泥等基础原材料的起落。
就一年四季而言,施工淡季-------冬季是钢铁行业季节性淡季;因为任何一个业主(自供材)或者施工单位(大包工程)都不可能储备过量的钢材,是的钢铁价格风险落在自己的头上。
❹ 京津冀秋冬季限产方案出炉 焦炭行业景气度全面回升
08月06日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于近日新鲜出炉。黑色产业链分析师对此纷纷表示关注,并认为受国内环保政策高压,成品材现货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焦炭行业将迎来景气度的全面回升。
西本新干线研究员认为,与去年相比,《方案》的变化体现在钢铁产能限产50%的重点城市增加了天津、邢台两个,其他非重点城市限产比例则明确为30%。在限产计量标准方面,除维持以高炉生产能力计,《方案》增加了配套烧结、焦炉等设备同步停限产要求。此外还增加了环保达标免错峰内容,明确了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大宗物料及产品运输等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可不予错峰,但橙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仍需限产50%,仅部分生产工序和环节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仍纳入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按照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异化错峰。
展望后市,西本新干线研究员认为,近期多地环保政策对钢铁行业施压,江苏常州地区钢铁全面限产,河北、山西等多地钢企环保限产同样面临政策高压。加上《方案》公布,限产力度又较去年相应增加,可见后期钢厂资源供应依旧偏紧。不过,八月高温天气令钢材需求难以大量释放。宏观方面,下半年政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国际形势趋于复杂,对新一周市场维持谨慎中偏乐观评价,预计西本指数新一周将在4410-4510元/吨区间震荡运行。
国内焦炭经过前期四轮大幅下跌,累计跌幅达350元/吨。近期受环保限产、成品材现货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市场信心明显得到恢复,近期国内焦炭行情全面止跌,山西、山东和河北等部分焦企提涨50-100元/吨,部分焦炭贸易商已经接受,但多数钢企暂未接受涨价。
安信证券周泰煤炭研究团队认为,此次的《方案》明确要求焦化行业去产能,根据环保要求,淘汰4.3米以下的焦炉或成为趋势,将直接导致焦炭产量收缩,焦炭行业景气程度有望提高。
❺ 钢铁行业错峰生产什么意思
钢铁行业错峰生产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主要指的就是北方地区在冬季采取供暖的一种措施,以免电不够用导致断电情况的出现,所以会开始分阶段性的减压,这样冬天才能更好的供暖。
钢铁行业错峰生产是指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期内,对钢铁企业实行限产机制。举一个简单的列子,就是一个城市有很多个区域,也许会在11月1日-7日对一个区域的钢业企业进行错峰生产,比如A企业在11月1日和2日这两天停产,然后11月3日和4日是B企业进行停产,但此时会恢复A企业的限产,就是可以生产。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不让整个钢铁行业全部在同一时间进行生产,这样耗能也是比较大的,对供暖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土流我带来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目标如下:
1.第一阶段: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确保完成本地区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任务。
2.第二阶段: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以削减采暖季增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原则上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
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需要对当地钢铁行业实施错峰生产的地区有以下几个地区: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
4.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5.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定州、辛集市、济源市;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地区之外,河北省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和山东省的临汾、日照、临沂、潍坊、泰安也需要参照执行。
1.中国钢铁行业目前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产量占比50%以上。
2.中国钢材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包括各类重大工程、航天航空、军工海工等;近几年每年出口0.5~1.1亿吨钢材,进口0.1~0.2亿吨钢材。
3.中国钢铁行业目前处于产能相对过剩阶段,是充分竞争的行业,钢铁行业管理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4.目前我国的钢铁装备是世界一流水平,钢铁从业人员及科技力量是世界第一,随着科技进步和智能制造的推进,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
5.各行业需要的高精尖产品也在不断研发和替代进口,再过10年,我国钢铁行业一定会占据世界高端地位、稳居一流水平。
6.可以预言:钢铁行业将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助推我国整个工业等行业现代化。
❻ 国家限制钢铁产量是利好还是利空啊
当然是利好。钢铁行业本身具有大起大落的特点,任由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生自灭,只会导致重专复建设和低属水平竞争。
钢产量已经过剩,其实现在动手已经滞后。
通过国家对钢铁产业的有效调整,既可优化先进的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可降低钢铁企业采购成本,提高我国钢铁企业整体水平。
❼ 最近钢铁行业是不是开始淡季
正常复情况下目前钢制铁市场应该是进入淡季,冬季施工逐渐停工了,刚才的需要量逐渐减少,要到明年3月份以后逐渐恢复,尤其是建筑材。但是,由于采暖季钢铁厂限产,供应市场的钢材减少,钢材价格并没有下降,反而是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