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响钢铁材料磁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磁性材料磁性能的外在因素很多,其中温度和频率是最主要的。
(1)温度。温回度对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影响特别答显著。一般金属类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磁性材料将失去磁性而成为顺磁物质。
(2)频率。频率的变化对磁性能也有一定影响。频率升高会使材料的导磁性能降低,铁心损耗增加。
此外,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不仅取决于其化学成分,还与机械加工的方法和热处理条件有关。在对金属磁性材料进行机械加工时会产生内应力,此力能使材料的磁导率下降、矫顽力加大和损耗增加。为消除应力、恢复磁性,必须进行退火处理。
❷ 简要分析钢材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
钢材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影响:
碳: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成为高碳钢。
磷是钢中有害杂质之一。含磷较多的钢,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使用时,容易脆裂,称为“冷脆”。钢中含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严重。一般普通钢中规定含磷量不超过 0.045%,优质钢要求含磷更少。
硫在钢中偏析严重,恶化钢的质量。在高温下,降低钢的塑性,是一种有害元素,它以熔点较低的FeS的形式存在。
(2)影响钢铁材料性能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对钢材的影响:
铬: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
锰:重要的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
钼: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
镍: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
硅:有助于增强强度。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增强抗磨损性。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
钒: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
❸ 含碳量的多少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碳是决定钢的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大,塑性、韧性下降。当含碳量<0.77%时,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1.0%以后,强度反而下降。
碳素钢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种类,分别是:低碳钢——含碳量wc≤0.25% 、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 、高碳钢——含碳量wc>0.60%。
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3)影响钢铁材料性能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不同含碳量钢材的性能:
1、碳钢:碳钢的含碳量(wc)小于2%,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可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越高则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但塑性降低。
2、碳素结构钢:这类钢主要保证力学性能,故其牌号体现其力学性能,用Q+数字表示,其中“Q”为屈服点“屈”字的汉语拼音字首,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例如Q275表示屈服点为275MPa。
若牌号后面标注字母A、B、C、D,则表示钢材质量等级不同,含S、P的量依次降低,钢材质量依次提高。若在牌号后面标注字母“F”则为沸腾钢,标注“b”为半镇静钢,不标注“F”或“b”者为镇静钢。例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Q235-c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c级镇静钢。
碳素结构钢一般情况下都不经热处理,而在供应状态下直接使用。通常Q195、Q215、Q235钢碳的质量分数低,焊接性能好,塑性、韧性好,有一定强度,常轧制成薄板、钢筋、焊接钢管等,用于桥梁、建筑等结构和制造普通铆钉、螺钉、螺母等零件。
Q255和Q275钢碳的质量分数稍高,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通常轧制成型钢、条钢和钢板作结构件以及制造简单机械的连杆、齿轮、联轴节、销等零件。
❹ 影响钢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钢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1、合金成分,也可称化学成分。 2、金相组织,相同的钢材经不相同的热处理,其金相组织不同,性能也就不同。 3、尺寸,任何材料都有尺寸效应,尺寸小的力学性能比尺寸大的高。 4、使用环境和负荷。 5、成形工艺,如某种钢材经铸造、冷轧、热轧、拉拔后的性能不同。❺ 碳元素对钢材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碳是决定钢的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大,塑性、韧版性下降。当含碳权量<0.77%时,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1.0%以后,强度反而下降。
碳素钢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种类,分别是:低碳钢——含碳量wc≤0.25%、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高碳钢——含碳量wc>0.60%。
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5)影响钢铁材料性能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炼成的钢,如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等。按其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可分为:
1、低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
2、中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10%。
3、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10%。
根据添加元素的不同,并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
❻ 影响钢材强度因素有哪些
(1)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增加脆性的现象称之为硬化现象。一般为重复荷载作用下弹性极限提高(进入塑性阶段后发生)。
(2)冷加工时(常温进行弯折、冲孔剪切等),钢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使钢材变硬的现象称之为冷作硬化。
(3)钢材中的C、N,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碳化物和氮化物,使钢材变脆的“老化”现象称之为时效硬化。
2、温度的影响
(1)正温影响
总体影响规律为温度上升,钢材的强度降低,塑性、韧性提高,温度达450-600℃左右时,钢材的强度几乎降至为零,而塑性、韧性极大,易于进行热加工,此温度称之为热煅温度。
需要说明:钢材在250℃左右时,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钢材表面呈蓝色,这一现象称之为蓝脆现象。钢材在200℃以上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负温影响
随着温度的降低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脆性增大,称之为低温冷脆,当温度降至某一特定温度时钢材的脆性急剧增大,称此温度点为转脆温度。
3、生产工艺的影响
(1)冶炼过程主要控制化学成分。
(2)浇铸的影响主要为脱氧方法:沸腾钢用Mn为脱氧剂,时间快,价格低,质量差;镇静钢用Si为脱氧剂,时间慢,价格高,质量好。
(3)反复的轧制可使得钢材规格变小,改善钢材的塑性,同时可以使钢材中的气孔、裂纹、疏松等缺陷焊合,使金属晶体组织密实,晶粒细化,消除纤维组织缺陷,使钢材的力学性能提高。同一牌号的钢材,厚度或直径越小,强度越高。
❼ 对钢铁性能产生影响的元素有哪些
钢材的质量及性能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1)碳:含碳量越高,刚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2)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
(3)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从另方面看,在低碳钢中含有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4)锰: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5)硅: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6)钨: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7)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8)钒: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反之,当它在碳化物形态存在时,就会降低它的淬透性。
(9)钼:可明显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娇顽力。
(10)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11)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12)硼:当钢中含有微量的(0.001-0.005%)硼时,钢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13)铝: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阻抑低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
(14)铜: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
金华洲模具钢材公司
❽ 铸钢性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铸钢性能的一些因素
1、钢中常见杂质元素的影响,钢中常见的杂质元素有P、S 、H、N、O,这些元素在一般情况下对钢的性能起有高猛害作用,但其中有的元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起有益作用,成为加入的合金元素(如硫、磷加入钢中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
钢种的非金属夹杂物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硫氧化物、氮化物及硅酸盐化合物等。这些夹杂物的来源有外来的和自生的两大类。外来的夹杂物包括在炼钢过程中从炉料夹带的不洁物,如炉衬因经受侵蚀而脱落的耐火材料等。自生的夹杂物是在炼钢过程中及刚液浇戚饥桥注过程中,由于钢液中元素被氧化或发生其他化学反应而肢罩生成。夹杂物降低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对韧性的削弱作用较大。夹杂物对钢性能削弱作用的程度以其形状和分布而定。带尖角的多角形夹杂物在钢中造成大的应力集中,在外力作用下易形成裂纹源,而颗粒状和球状夹杂物则危害较小;条状夹杂物沿晶粒周界以网状或断续网状分布时,对刚形成割裂作用而降低钢的力学性能,孤立岛状分布的夹杂物的割裂作用较小。
参考答案:国际铸业网
❾ 影响钢材强度的因素
宏观与矿石质量、炼钢工艺、加工工艺有关。
微观与元素含量有关,如P、S、Mo、Cr、Mn等元素有关。
具体资料可以网络搜索钢材合金顾问网
❿ 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春顷物、耐磨性和缺口敏感性等性能.
影响金属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冶金质量、残余应力及表面和内部缺陷等.
2、外在因素:载荷性质(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载荷谱、应力状态(拉乎纳、压、扒液弯、扭、剪切、接触应力及各种复合应力)、温度、环境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