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铁是由什么炼成的,怎样的炼成的和小说无关
钢铁是由铁矿石炼成的,最根本的元素是铁和碳,含碳量的高低决定的钢铁的质量,通常含碳量为0.02%至2.04%就称为钢材,含碳量高则硬度高,但比较脆,容易断,含碳量低则比较软,但非常韧,可以弯折。
炉温低,铁矿石不熔化,在一氧化碳的作用下还原为“块炼铁”,含碳量极低,质地软,杂质多,也就是通常铁匠拿火钳夹着打造器物的那种,在烧热的木炭上渗碳后进行叠打,就是打扁了后折叠起来再次打扁,这样能使铁块含碳量增加及均匀分布,也可以去除掉夹杂在铁块里的杂质(如硫、磷之类非金属元素)。每叠一次就称为一炼,百炼宝刀就是指用叠打了一百次的铁块做的刀。
炉温高,铁矿石直接熔化成铁水流出来而得到的叫“生铁”,含碳量高,较硬,通常是倒进模子里,冷却后直接成为器物,如各种农具。如果对器物要求不高就用这种方法。
“生铁”也有数种,因为处理方法的不同,同样含碳量的铁性质也不一样。同样是含碳铁4%的铁,如果该铁块里有60%的碳是凝聚成石墨形态(纯碳),只有另外40%的碳是以渗碳体的形态存在,那这种铁的实际含碳量其实只有1.6%,已经算是钢材了。
所以生铁又分为
含碳大多为渗碳体形态的“白口铁”,又称“炼钢生铁”,现代所说的“生铁”就是“炼钢生铁”。
含碳为片状石墨的“灰口铁”,又称“铸造生铁”,简称“铸铁”。
含碳为球形石墨的“球磨铸铁”,性质跟“灰口铁”差不多,是它的威力加强版,由“白口铁”进行热处理后得到的,即通过长时间加热,将“白口铁”中的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大块的渗碳体。石墨有润滑作用,所以铸铁很耐磨。
“灰口铁”的性能远远要强过“白口铁”,可以直接做铁器。生铁和铸铁的产生主要看炉温的高低。炉温高出来的是“灰口铁”,也就是铸铁,炉温低出来的就是“白口铁”,即“生铁”。
此外还有炒钢法和灌钢法
炒钢是把生铁打碎,加热,把含碳量降低,炒成含碳量低的“熟铁”(控制得好可以直接炒成中碳钢和高碳钢,但不好控制,所以一般直接炒成熟铁)。炒成熟铁后就像“块炼铁”一样,渗碳后打成钢材。
灌钢是把含碳高的“生铁”和含碳量低的“熟铁”一起加热,合炼成含碳量适中的钢材。这种钢材已经可以应付大部分的铁器需要,如果要做神兵利器的话,还要再拿到炉子上渗碳再把杂质打出来才行锻造成中碳钢或高碳钢才行。但比“百炼钢”那种从含碳量几乎为零开始打起要轻松得多,当然,性能通常要差一些。
以上为简单过程,已经是尽量简单的过程了,技术水平也只到公元六世纪。
现代的炼钢术可以直接理解为把铁矿石一口气直接炼成相对优质钢材的方法。
Ⅱ 大炼钢铁是哪年
大炼钢铁发生在1958年8月17日。
这次事件的发生源于我国的钢铁产量要超上英国,在仅仅十五年内,所以为了追求钢铁的产量,全民开始炼钢。
1958年9月至12月的大炼钢铁运动,在“大跃进”中盲目追求钢铁生产高速度发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其结果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这次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是从“十五年赶超英国”的口号提出之后,由钢铁生产高指标开始搞起来的。1957年11月,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期间,提出了15年内要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从此党对国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渐转向“以钢为纲”,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
Ⅲ 炼钢是物理还是化学性质
当然是物理性质,
炼钢不改变物质结构。
Ⅳ 大炼钢铁是哪年大炼钢铁历史上是什么时候
大炼钢铁,是在大跃进时代的1958年。1958年8月17日,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实现1070万吨钢的目标,至此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高潮。
Ⅳ 大炼钢铁是什么意思
恩、是差不多。有贬义。是指大跃进时期。
Ⅵ 当年的[大越进] 怎么说全民去大练 钢铁 是怎样去练的人们为什么要去练 钢铁
就是把全部人家的金属器材都收集在一起,大练钢铁,大家都一起吃大锅饭。那时还不按公分算。导致后来很多人偷懒,不正经干,吃白饭。于是就。。。
Ⅶ 钢铁冶炼属于什么行业 钢铁企业是制造业吗
钢铁冶炼是钢、铁冶金工艺过程的总称,属于工业行业。
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钢。
钢铁冶炼过程中,为了除去磷、硫等杂质,造成反应性好、数量适当的炉渣,需要加入冶金熔剂,如石灰、萤石等;为了控制出炉钢水温度不致过高,需要加入冷却剂,如氧化铁皮、铁矿石、烧结矿或石灰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