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钢迁到曹妃甸的有利影响有那些
1、改善北京城区的空气
2、调整北京的产业结构
3、带动河北相关地区和产业的发展
4、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❷ 曹妃甸钢铁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曹妃甸建设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是因为这里具有北方,特别是环渤海地区优越的天然深水港,世界上最州握大的矿石运输船舶都可以直接靠岸,卸下的矿石直接进入工厂的料场,减少了物流成本;另外,这里有大片的滩涂,建设孙迹数钢铁厂不则首占用农田;这里环境容量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消散;这里建设了完备的供水、供电、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可以建设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钢铁厂。
❸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北京首都钢铁厂迁往河北曹妃甸的原因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北京首钢钢铁厂千万河北曹妃甸的原因。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应该更好。
❹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有利的资源条件
曹妃甸周边有迁安铁矿和开滦煤矿,在地理位置上,提供了丰富的专矿产原料,节省了属运输成本。
其次,曹妃甸位于渤海湾,是天然的优良港口,钢铁最适合水运,外输成本低。
第三,曹妃甸位于京津唐工业区,市场地缘近。
第四,北京、天津周边有众多高校,能够为曹妃甸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唐山本身就是重工业城市,发展基础好。
❺ 首钢搬迁的意义
问题一:首钢搬迁对北京有什么积极影响 1,可以大大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
2,可以扩大企业发展空间,毕竟北京的地寸土寸金~~
3,可以促进环渤海地区发展
4,可以获得便利的交通,减少运输费用
5,便利与日韩等发达钢铁工业技术合作
问题二:北京首钢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污染太严重,影响了北京的空气质量,像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应该是中心商务区,处京首钢作为重工业工厂应该外迁,希望选为最佳答案
问题三:北京首钢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钢搬迁的主蚂禅姿要目的是减轻大气污染。
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攻坚阶段,原有的短期措施已无法明显见效。吉林说,要再采取措施,就必须是啃硬骨头,“为了改善北京的大气污染状况,国务院正式决定,首钢搬迁,2010年搬迁完成,力争2008年就完成搬迁。如果没有完成搬迁,2007年削减首钢的产量,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全面停工。可见决心之大,要搬迁一个首钢,至少要花500亿,8万工人需要安置。”
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可以确定的是,首钢搬迁能够使市区空气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问题四:首钢大搬迁心得体会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开创了我国临港靠海钢铁厂建设的新理念,其内部的合理布局和先进的装备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钢铁工业的新制造流程,其循环经济的理念引领了新一代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的新袭尺时代,其先进的产品设计填补了我国钢铁过剩时代高档品种的空白,它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释放出来。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开创了我国临港靠海钢铁厂建设的新理念,其内部的合理布局和先进的装备闷绝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钢铁工业的新制造流程,其循环经济的理念引领了新一代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的新时代,其先进的产品设计填补了我国钢铁过剩时代高档品种的空白,它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释放出来。
问题五:首钢从哪里迁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迁?有什么影响? 从北京迁到唐山曹妃甸工业区
减轻北京的环境污染
北京的环境得到改善,首钢的效益得到提高
问题六:首钢搬迁重组为什么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首钢搬迁建设曹妃甸钢铁基地基本上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临钢靠海流程先进产品高端节能减排技术领先自主集成,不能认为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目前的效益与预测的数据相比的确没有达到,甚至是巨额亏损,这是大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原因,当年宝钢也是一开始出现争议的。
问题七:首钢搬迁的优缺点 你的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简单点说,优点:进一步开放开发石景山区,使成立90多年的老首钢脱胎换骨,再崭新颜!针对首钢本部职工:让石景山首钢本部的职工得到新开发产业园区再就业的机会。针对首钢集团:让首钢集团得到一次钢铁冶金行业以外多种产业同时发展壮大的机会。针对石景山 *** :得到了发展首都西部开发首都西部的宝贵良机。缺点:主流程停产后,新产业园区建立前的空挡时间较长;职工针对新产业就业结果未知。
问题八:首钢集团公司2015年是不是要搬迁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分两步建设,二期一步建成后产值达铁水503万t/年、钢坯530万t/年、一次材500万t/年;二期末产值达铁水891万t/年、钢坯940万t/年、一次材900万t/年。二期一步主体工程有大型机械化综合料场,2座7.63m大型焦炉,1台500m2烧结机,1座5500m3大型高炉,2个炼钢车间:二炼钢(2×200t转炉车间);三炼钢( 2×3001转炉车间),2套高速线材轧机,大、中、小型棒材连轧机各1套,1套5000二宽厚板轧机,2座500t/d套简窑。
二期二步主体工程有续建大型机械化原料场,增建2座7.63m焦炉,增建1台500 m2烧结机,增建1台500m2烧结机,增建1台504m带式焙烧机,增建1座5500m3大型高炉,续建三炼钢:增建KR脱硫、1/300t转炉、精炼、板坯连铸机,增建1780mm连热轧机,增建1550mm酸洗一冷轧机组,增建2座500t/d套简窑。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总投资4354578万元,占用海域10.1平方公里。
问题九:回复:首钢搬迁曹妃甸能给唐山人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增加近万个就业机会,可以带动曹妃甸的开发进程,促进曹妃甸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创办服务首钢的企业机会。
问题十:首钢搬迁至曹妃甸地区的区位影响因素有哪些 1.北京市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2.首钢进一步发展的要求;3.曹妃甸深水大港的便利条件的吸引;4.不占用农田的土地滩涂条件;5.河北省、唐山市配套条件的吸引;6.首钢在河北省迁安市、秦皇岛是已有的规模,使的在曹妃甸布局更为集中;7.与首钢石景山老区较近的距离和便捷的交通。
❻ 高中地理:首钢转移到曹妃甸的影响
1、改善了北京地区的环境,尤其是j石景山地物氏区;但是,降低了该区的工业总产值;原来老厂的相当一部分职工,再就业困难'2、为河北南部沿海开发建设提供了契机,促成了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获得国家认可;深水大港的建设,改善了冀东钢铁密集区的矿石进口物流结构,;现代化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的建设,促进了河北搜蚂竖省钢铁产业升级;但是,也必然对当地的海洋环境世大造成污染,使得世代靠养殖为生的渔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只提问不确认,真可恶!不能要这样的人。
❼ 为什么首钢要建在曹妃甸呢
没有搬出北京的时候,首钢出于环保的考量,本来已制定了北京西郊“花间高炉”的产业蓝图。而今,按照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这道蓝图已移植冀东,变成一座耸立在渤海之滨曹妃甸的全新的现代化钢城。这个大手笔
不简单,因为它做到了让爱护环境的人们以及关心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人们都满意。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首钢一直面临着环境、政策和市场三大压力。人们甚至将首钢搬迁的话题提到“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高度。但首钢的搬迁不只是一家钢铁企业的去留问题,它不仅涉及整个中国钢铁产业的重新布局,而且对环渤海地区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内外部的压力和机遇,首钢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求变,从“易业发展”到“易地发展”,最终确立了首钢搬迁调整这一对北京市和环渤海地区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值得注意的是,首钢要求自己所生产经营的黑色金属不能导引出污染环境的黑色经济,而要成为循环经济。为此,他们绿化其工艺,绿化其产品,绿化其产业生态。首钢京唐公司在曹妃甸的钢厂,集世界先进技术之大成,配世界大型设备于一体,公司将在今年10月形成485万吨钢的产量,2010年形成970万吨钢的产量。同时,京唐公司将成为钢铁循环经济的示范,实现固废零排放、污染极小化、节水、节能和节省运力。这是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思路下出现的新变化。说到首钢,不能不提曹妃甸。目前,国家已经决定将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掀起沿海经济开发开放的第三波高潮,可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拉动内陆和广大欠发达腹地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影响下,过去很少受到关注的曹妃甸不仅吸引了世人目光的聚集,而且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黄金宝地”优势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因为,曹妃甸拥有发展重化工业的独特自然条件优势,拥有发展重化工业必需的国际性集疏港口的区位优势,拥有发展重化工业所必需的环境与资源支撑能力,其自然垄断优势和产业基础派生出一系列市场竞争优势。而开发建设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有助于环渤海地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资源,有助于优化京津冀重大生产力布局、避免新的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助于引领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重化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
❽ 曹妃甸开发区产业定位是什么
总体产业定位:
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明确,京冀在曹妃甸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作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进北京产业转移、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平台,功能总体定位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先试试验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现代化自由贸易国际枢纽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发展方向为: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等产业,形成本地配套产业体系,实现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发展满足试验区配套需求的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水淡化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鼓励金融、贸易、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高端制造及现代服务优势突出的大型临港产业集群.
具体产业包括:
1、打造现代化自由贸易枢纽港
以港口为龙头,依托与纵深腹地相连的物流通道,规划建设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打造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基地。曹妃甸已累计建成各类码头泊位69个,开通内外贸航线16条,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65亿吨。
这里拥有河北首家综合保税区,自2014年4月8日正式封关运营,首期封关面积4.59平方公里,已引进商贸物流、仓储及加工类企业140家,多用途码头2016年年内可投入运营,正在推进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离岸金融业务,累计实现进出口额4.25亿美元。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和综合保税区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矿石、煤炭、木材、天然气、钢材、再生资源等六大宗商品交易,吸引商贸物流企业聚集,实现资源就地加工、交易、增值,以此提升港口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曹妃甸港由二代港口向三、四代港口转变。
2、打造国际一流精品钢铁生产基地。
依托首钢京唐钢铁基地,大力发展钢铁、电力、海水淡化、钢铁加工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举世瞩目的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工程于2010年底竣工投产,形成了年产970万吨钢的能力,产品为替代进口的汽车和家电用钢板、高强度钢、高级别管线钢等精品板材,产品中的家电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3%,车轮钢市场占有率达16.3%,汽车板实现了整车供货;
二期项目于2015年7月30日开工建设,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吨精品钢的生产能力,这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速吸引钢铁配套及中下游企业,建设成为精品钢铁基地。
3、打造世界一流的化工产业基地。
坐拥港口,远离大中城市,又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这曹妃甸发展大型化工产业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
因此,曹妃甸成为国家规划布局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以及化工新材料等,未来将建成大型现代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环渤海区域原油、天然气储运中心、中国北方地区化学品贸易集散中心。
我们在曹妃甸工业区东南部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化学工业园区,作为石化产业基地的承载区,其北端10.6公里配套岸线,可规划建设若干5-10万吨级液体化学品码头,加上在甸头区规划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2座10万吨级LNG码头,每年可接卸6500万吨原油和1000万吨LNG,为企业提供原料和产品船来船走的低成本便利。
同时,在工业区西北部的南堡经济开发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盐场--南堡盐场和世界最大的化纤企业--三友集团,年产纯碱330万吨、粘胶短纤维50万吨、烧碱50万吨、PVC50万吨,氯化钙15万吨,形成了“上游海盐生产,中游纯碱、烧碱、化纤制造,下游氯气利用”的盐化工全产业链体系。
随着曹妃甸被列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石化项目核准全部下放到省一级,化工产业聚集速度明显加快,继267亿元的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总投资359亿元的东华能源页岩气新材料项目已开工建设,金道器识甲醇制芳烃、龙成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中下游化工企业聚集奠定了良好条件。
4、打造现代化新型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发展设备大型、耗钢量大的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唐山是钢铁大市,钢材品种全、门类多,特别是域内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已建成投产,钢材品种全、门类多,可为耗钢产业提供丰富原材料。在工业区西北部,我们规划了总面积27.1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园区,岸线长度15公里,可规划建设60个3-5万吨级码头泊位,能够满足装备制造企业各种类型的原材料、产成品海运需求。该区域将连同100平方公里北京现代产业试验区一起,集中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
目前,华电重工装备一期、唐山重型装备、冀东日彰高效节能离心风机等22个装备制造项目完工投产,华电重工装备二期、龙道环保风电设备制造、唐山桁(héng)岛超大型海上平台等14个项目加快推进,将打造中国北方地区大型临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5、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力培育具有广阔前景的海洋经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先导型产业。
规划建设了11.7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园区和13.2平方公里的中日生态工业园区,同时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水电路讯基本配套,已建成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可按成本价方式出租出售,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培育、孵化、生产基地。
目前,投产、在建及谋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约450亿元,以首钢京唐钢铁基地和华润曹妃甸电厂为依托的环保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以汉能光伏产业集群、中兴绿色能源设备制造、华电海上风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正积极推进;
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硅生产、石墨烯为重点的新材料项目正加速聚集;
以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基地、冀东日彰节能风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
6、打造滨海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依托湿地和龙岛资源,利用湿地、温泉、河湖、鱼鸟、海洋、曹妃文化六大旅游资源,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户外运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水疗养生、湿地科普等旅游产业,建成最具北方特色的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目前建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湿地迷宫、湿地公园俱乐部等设施投入运营,欢乐渔谷等项目加快建设,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河北省十佳旅游风景区、大中华区最美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年接待京津等城市游客数万人次。
7、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曹妃甸拥有特殊的农垦体制,是河北省最大的国营柏各庄农场,732平方公里为国有土地,统筹能力强、集约化程度高、基础设施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和产业化经营。以水稻为主导的农作物种植面积37.2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21万亩,已形成以水稻、水产、果菜、畜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年产优质稻谷22.6万吨、水产品9.25万吨、果蔬10万吨、肉蛋奶3.2万吨,是京津唐城市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拥有“中国河蟹之乡”、“河北大米之乡”和“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等称号。
目前,曹妃甸与北京签订了《关于共同打造北京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合作协议》,与北京二商集团、新发地农产品市场、古船米业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曹妃甸优质农产品对北京的直供渠道;
同时,规划了2000亩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北京首农集团等36家企业就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达成合作意向。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企业到曹妃甸发展,利用港口、土地及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共同建设北京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
8、着力打造木材加工集散基地。
按照“全产业链布局、组团式开发”模式,规划占地1万亩,配套1600米岸线,建设6个木材专用泊位和进口木材检疫除害、木材初加工、深加工项目, 2016年确保完成进口木材100万立方米,计划到2018年接卸进口木材能力达到年300万立方米,建成中国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集散基地。
已通航的文丰进口木材码头,占用岸线1000米,建设2个3万吨级、2个5万吨级泊位,接卸来自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地的进口木材25万立方米。
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区,年处理能力220万立方米。以木材码头和检疫除害区项目为龙头,带动下游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海森洋森原木加工项目已投产, 20多家木材加工户陆续入驻。木废综合利用项目已开始基础施工。
❾ 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怎么样
钢铁电力园区地处曹妃甸工业区纳潮河以南的中心区域,北到华润铁路桥,南到首钢京唐公司南边界,东边界为通岛路,西至一港池东侧港区东边界,规划范围总面积39.2平方公里。
园区重点构建以精品钢铁基地为龙头和以火电、海水淡化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发展钢铁、电力、海水淡化、钢铁深加工、能源原材料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产业,打造高效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园区,逐步形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精品钢铁及深加工基地、电力能源基地、海水淡化水源地及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同时,依托园区精品钢材、建材等原材料,电力、煤气、热力等能源,以及海水淡化水、浓盐水等资源,大力发展新型环保设备、物流、生产服务配套等辅助产业,延伸和扩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钢铁电力园区管委会地址:工业区三加职业大厦6层西厅.
电话:03158820201
❿ 简要说明首钢迁至曹妃甸的有利影响
1、交通便利,方便原料铁(从澳大利散敏亚、印度等)等运输,从而节省运输首前成本。
2、有利于保护北京地区的环境,减低躁声污染、空气污染,促进城市环境优化。
3、促进产业优化配置,使北京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使曹妃甸发冲芹枝展壮大,成为一大钢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