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在的收废铁生意还能做吗前景如何
我觉得可以做,如今厂房多,废弃的边角料更是多,而且现在的人环保意识也很强,国家也在支持废弃物品再利用,前景应该会很好。
『贰』 废钢行业布局与趋势分析
废钢铁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产废钢(包括生产回收和非生产回收);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废钢;社会生产、生活、国防等废弃钢铁材料的折旧废钢,如报废汽车、舰船、钢结构桥梁与建筑等。
按照其废钢资源按照其重量及体积分类如下: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废钢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叁』 废钢产业该怎么做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已超过1.2亿吨,成为世界上废钢铁产生量最多的国家。在乐观的形势下,还应看到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该产业的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钢铁工业,多年来承受着国内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和节能环保的巨大压力。国际上的资源巨头,几年来把铁矿石价格大幅提升,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不足3%,长此下去,将难以维持。 在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废钢铁资源利用问题近几年已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此前,国家又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并把“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把回收行业列入了节能环保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废钢铁,是再生资源中数量最大,与生产关系最紧密,可无限循环利用的钢铁生产的绿色原料。废钢铁的高效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长期依赖铁矿石进口的瓶颈,也可直接为钢铁工业节能降碳发挥特殊功效。 废钢铁的产生、回收、加工、配送、利用是一条钢铁从产品到回收再利用的大循环工程。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特点是一个分布面广,网点加公司数十万家,涉及到上千万职工的庞大队伍。这样一个群体进入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管理有序、行为规范、网络完善、制度严谨、分拣处理良好,并引入先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强化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得来源较复杂的各类型废钢铁从回收源头做到逐步按品种、成分进行分拣,按轻、重料型进行分类,在废钢铁原料收集阶段就能把好关。回收体系的规范操作,将为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提供清洁废钢原料。我国目前钢铁生产用废钢铁有56%是社会回收企业提供的,今后这个比例还会逐渐加大。 我国废钢铁回收市场自“十一五”以来,秩序有所好转,但是仍有大量的“游击队”占有不少资源,对市场有很大的冲击,他们收废钢给小钢厂,小钢厂生产的钢材再卖给小包工队,一条不开票的暗道,扰乱了正常的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废钢的价格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据分析我国有约3000~5000万吨的废钢铁资源流入这一暗道,如不加以正确疏导后患无穷。维持回收体系和加工配送体系的正常运行将有利于遏制“游击队”行为。 对利废企业实行增值税增加抵扣比例的办法,亦可鼓励钢厂多吃废钢,吃好废钢,扶持企业原料供应进入良性循环,有百利而无一害。 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钢铁生产也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时期,加大废钢铁的用量,提高废钢铁的质量,降低铁钢比是废钢产业的主要目标。(本文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镇武在“2012第五届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上演讲整理而成,有删改)
『肆』 2020废钢会暴跌吗
2020年废钢会暴跌。
从全年钢价走势来看,2020年将迎来产能置换的集中投产期,供应压力仍然较大,粗钢产量有望突破10亿吨,产量的增速或超过需求的增速,钢价重心继续下移,且投产期主要集中在2020年四季度,上半年走势将好于下半年。值得警惕的是,节前钢材累库加速,根据过往经验,节后的一月内将迎来累库的高峰期,钢价存下行压力,但空间有限。
展望2020年,全球经济放缓压力仍在,宏观逆周期调节将继续加码。一方面,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在专项债的支撑下,年后有望提早开工,提振钢市行情。另一方面,今日LPR报价持平,下行预期落空,意味着年后MLF和OMO降息概率加大。
(4)废钢铁回收行业怎么样扩展阅读:
废钢的用途及行业发展现状
废钢按用途可以分为熔炼用废钢和非熔炼用废钢。按照GB/T4223-2017废钢铁分类标准,熔炼用废钢按其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可以分为8个型号,分别为:重型废钢(I类、II类),中型废钢,小型废钢,轻薄料废钢,打包块,破碎废钢(I类、II类),渣钢,钢屑。从废钢的来源来看,分为三种,厂内废钢(自产废钢)、加工废钢和老旧废钢(折旧废钢),其中加工废钢和老旧废钢统称为回收废钢。
钢厂一般都能够自己回收自产废钢使用,因此自产废钢一般不进入社会流通环节,这部分回收率一般能达到100%。钢材下游的制造商如汽车、家电、机械等制造厂商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废钢,其成色较好、回收难度小,因此回收率一般也较高。而折旧废钢,主要为终端汽车、建筑、机械设备等产品使用寿命到期后,报废产生的废旧钢铁,为三种废钢中回收难度最大的一种,也是废钢的最大来源。
『伍』 废铁回收属于什么行业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废钢行业主要公司包括宝钢股份(600019)、鞍钢股份(000898)、华菱钢铁(000932)、华宏科技(002645)、天奇股份(002009)等。
本文核心数据:废钢产量及消耗量、废钢价格、废钢进出口等
1、废钢产量持续增长
社会废钢铁资源的供给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原来的“地条钢”企业占用的近亿吨废钢资源都转到正规主流钢铁企业。废钢铁市场供给结构和流向实现了优化,废钢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快速增长的废钢资源将对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钢厂布局、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初步统计2021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接近3亿吨。
5、2019-2022年废钢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19年年废钢价格整体较为稳定。2020年,在国家政策利好刺激下,国内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行业逐步恢复正常经营。在全面复工复产的背景下,行业运行良好,价格大幅反弹。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符合《再生钢铁原料》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可自由进口。2021年,我国对废钢的需求量一度升高,废钢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废钢价格也一路飙升。至2021年5月份废钢价格达到顶峰,为3990元/吨,随后趋于平稳,2021年10-12月份价格份稍有下降,2022年废钢价格逐步回升。
综合来看,随着我国废钢回收体系、加工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废钢在回收环节以及加工环节将更加规范,这对保证废钢的质量和产生量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从2021年1月1日起放开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限制后,我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逐步增加。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废钢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陆』 废铁前景如何
【了解废品行情就上废品之家,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生产性废钢铁一部分是各个使用钢材制造终端使用商品的边角余料;这一部分通过市场交易回到钢铁企业进行再次冶炼。另一部分是各钢铁企业自产的返回废钢铁,是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单元诸如,车间、分厂在生产过程中下来的边角余料例如:切头、切尾、铸余、废品、试样、钢屑、下脚料等。生产性废钢铁的特点是:质量很好,钢水收得率高,钢种明确,化学成分清楚。管理好这部分废钢铁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愈义。但是,随着各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对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追求,以及钢铁企业实现转炉(电炉)+全连铸以来,成材率提高,自产返回废钢铁减少,生产性废钢铁趋于减少趋势。
2020废铁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
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很快,随着高铁、动车组、铁路提速的大发展,原有的铁路设施与之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淘汰报废了许许多多的铁路设施,如机车、车厢、道轨等。
这部分废钢铁质量优越,绝大部分是重型料。且化学成分清晰,钢水回收率高。这部分废钢铁是各钢铁企业的抢手货。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废钢铁会越来越多,应当引起废钢铁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关注。来自铁路的废钢有碳素钢和合金钢。
我国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分布广泛,主要包括房地产、基建、机械、汽车、家电五金、造船、管道、集装箱等。在2013年以后,我国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经济结构逐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2014年和201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分别下降了2.9%和5.1%。彼时,钢铁产业界普遍预计我国钢铁需求在2013年已创消费峰值(86280万吨),今后将逐渐震荡走弱。
但事实上,多元化的下游行业分布,以及中国制造、“一带一路”、基建开发等宏观经济持续利好,使我国钢铁需求极具韧性和增长潜力。2016~2017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恢复增长,产量分别达到81042万吨、85423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1.9%、5.4%。根据粗钢真实产量和净出口量推算,2018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高达88655万吨,同比增长3.8%,创历史新高。
据世界钢铁协会最新初步统计,2019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8.69亿吨,同比增长3.03%。受供给侧结构调整、环保督查、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共同作用,2018年钢材价格高位运行,进口铁矿石价格保持基本稳定,行业效益达到历史最佳水平。2019年由于钢铁产量增幅加快,钢材价格呈窄幅波动下行走势,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落。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废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收入达64969.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677.1亿元。其中,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1889.94亿元,同比下降30.9%。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生铁产量80937万吨,同比增长5.3%。2019年1-12月粗钢产量99634万吨,同比增长8.3%。2019年1-12月钢材产量120477万吨,同比增长9.8%。钢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包括地产和基建)、机械、汽车等。根据2019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钢材存量结构计算,2019年下游行业钢材需求量结构变化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材产量快速增加并且常年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开始中国钢材产量呈增长趋势,2015年后钢材产量有所下滑。2019年中国钢材产量为120477.4万吨,同比增长9.0%。
2019年中国钢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相较于2018年,2019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量累计值均有所增加。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钢材销售量累计值达118967.2万吨,同比增长9.2%。从钢材产销率累计值看,2019年基本稳定在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