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采购一批钢材,想通过线上渠道采购,线上有哪些比较靠谱的平台
钢材线上采购一般有两个渠道:
1、我的钢铁网。该网站不仅有各地方每日的钢材网价,还有许回多线上供货商;答
若是满意就采纳、关注吧
❷ 我的钢铁网有多少工作人员
我的钢铁网站操办公司上海钢联介绍: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资产超过3亿元,在职员工500名。上海钢联是集钢铁资讯、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国性大型综合IT服务企业,提供专业的钢铁资讯交互平台、一站式钢铁电子商务服务。通过旗下“我的钢铁网”(www.mysteel.com),上海钢联首创了钢材、炉料、特钢、有色、国际等五大资讯频道,提供综合资讯、产经纵横、统计资料、钢厂资讯、下游动态等资讯内容;借助旗下英文网站(www.mysteel.net)与世界知名钢厂和贸易商交流合作;凭借旗下研究中心(MRI)洞察与剖析,及时提供《钢市动态与分析》周刊、《我的钢铁网研究报告》月刊、《Mysteel Weekly》、《Mysteel Daily》等系列研究产品,辅助企业和政府决策。2005年上海钢联荣获上海名牌称号,并通过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2005、2006连续入选“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并成为上海市钢铁产业预警合作单位。
国内知名钢铁行业网站介绍:
1、钢铁现货网
老牌的行业网站,内容全面,我最喜欢她搜索现货资源方便这个特点,而且客服态度不错,呵呵
2、意达钢材信息网
广告超多,打开超慢,不过新闻还可以,上面钢贸企业很多,百事通、钢材快讯等功能不错
3、我的钢铁
不是最好的,但是肯定是最出名的行业网站了,广告量适中,资讯可信度好
但有时子页面打开速度很慢
4、兰格钢铁
低水平Flash广告成堆成堆,真正喜欢这种广告的人并不多,真不知道卖广告和做广告的人怎么想的,资源搜索功能还不错。
5、龙港信息
面向西南地区的钢铁行业网站,相比一下,龙港的页面框架比较简洁,功能比较明显
6、其他地区性钢铁网站。
❸ 邵阳我的钢铁网
“互联网+”与钢铁如何融合
原创 2016-07-27 《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
《中国冶金报》记者 郭俊国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与钢铁应当有怎样的“亲密接触”?“互联网+”在钢铁行业有着怎样的新任务?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是什么?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应当有怎样的新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7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详细解读了“互联网+”助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动能和新思考。
新任务: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考虑‘三去一降一补’,同时考虑如何培育新的动能。”安筱鹏表示,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促进形成新动能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安筱鹏指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具体来讲,在互联网与各个环节的融合中,制造是关键环节,制造业是主战场,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构建一个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是制高点。
互联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目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扩散,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人人互联到人物互联,再到物物互联。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传统的工业网络是各自封闭、诸侯割据的;同时,工业互联网也面临着思维方式的碰撞,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带来了新旧思维的碰撞和新旧秩序的更替,以及新规则的重建。
安筱鹏分析认为,从互联网与消费领域和制造领域的融合的特征来说,消费环节更多的是价值传递,制造环节更多的是价值创造;消费领域的融合带来的是交易效率的提高,制造领域融合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消费领域既要考虑“踩刹车”又要考虑“踩油门”,处理好业务创新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制造领域与互联网融合,更多的是如何鼓励、支持,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踩油门”的问题;消费领域的融合关系到各种社会利益如何调整,制造领域的融合将带来国际巨头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构;消费领域活跃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而制造与互联网融合的主力军仍是制造企业。
新动能:深化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安筱鹏介绍,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对29个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进行了分期分批的评估。基于评估的结果、经验和结论,工信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基于《评估规范》,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成了基础建设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4个阶段。在《评估规范》中,综合集成是企业两化融合迈向中高级阶段的标志,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的集成管理、产供销的集成管理、财务与业务的集成管理、决策支持的集成管理等方面。
综合集成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理念,德国的工业4.0的核心理念也是推进企业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因此,工业4.0和两化融合在核心理念、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等诸多方面,是殊途同归、如出一辙、异曲同工的。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当前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过去几年,钢铁行业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走在了相关行业的前列。”安筱鹏结合工信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详细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
一是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全面普及,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创新的基础。装备和工艺信息化水平是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的关键环节,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新技术。中国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在烧结、炼铁、炼钢等主要生产工序和流程中应用已得到广泛普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分别达到64%、47%。
2
二是钢铁行业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信息技术正融入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其能源管理和质量管理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传统行业,企业资源管理和制造执行系统在重点企业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钢铁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生要素,实现了决策的及时、高效和科学。
3
三是钢铁行业的大型企业整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发展的阶段,综合效益开始体现。“综合集成是企业迈向中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安筱鹏表示,从行业整体的两化融合水平来看,钢铁行业在传统行业中,大概处于中游水平。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收益之间是有阶段性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从单项应用迈进综合集成之后,企业信息化的收益才会呈现指数化的增长。
4
四是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高。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发布的全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报告,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是指智能制造就绪企业与全部企业的比率。其中,智能制造就绪企业是指同时满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小于50%、实现管控集成和产供销集成,处于集成提升或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为14%,在10个传统行业中位居前列(仅次于汽车工业)。
新思考: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安筱鹏介绍,工信部也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并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制造企业的“双创”平台、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物理系统等方面推动和支撑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特别是工信部准备推动工业电子商务的试点示范,重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制造企业自身的销售采购平台,其二是工业电子商务的第三方平台。
关于如何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安筱鹏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一是加速普及在线采购,构建高效、透明、协同、低成本的新型采购体系。在线采购可提高企业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是降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目前,钢铁行业大型企业在线采购额占比为18.19%,中型企业为32.74%,远高于小型企业的14.21%。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企业在线采购额占采购额的比例(18.19%),在钢铁、建材(21.5%)、医药(22.3%)、采矿业(24.3%)、石化(36.2%)、机械(28.6%)六大行业中,比例最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二是推动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营销体系。随着客户对交货周期、产品质量、库存配送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产业正在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去库存的有效手段,并已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企业已建立起的完整的线下销售网络体系相比,中小企业对线上销售网络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转型的步伐更快。目前,钢铁行业网上销售率平均为14.45%。其中,大型企业为12.77%,中型企业为16.68%,小型企业为17.97%。
3
三是积极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传统钢贸流通体系变革。当前,钢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已累计300余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中占比48%。在成交量1000万吨以上的钢贸商中,第三方平台交易量超过70%。第三方交易平台推动钢厂直营,促进生产流通一体化;跨越多级代理商,大幅缩减钢铁流通层级,简化交易过程;融合物流、加工、金融等多方服务主体,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加快构筑新型钢铁流通生态圈。
4
四是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交易向“能力”交易转变,构建产业新生态。互联网拓展了交易的空间和对象,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实现从信息交互的互联网到产品交易的互联网,再到能力交易的互联网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能力交易的交易主体(谁和谁交易)、交易对象(交易什么)和交易过程(怎么交易)3个最基本的问题。要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交易对象从产品向能力拓展,有效提高闲置设备、空间、人员的利用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企服务化转型;同时使大量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低门槛地使用一些更优质的制造资源,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新型生产体系。
安筱鹏认为,对于钢铁行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来的发展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流通环节的电商化构建新型的钢铁流通体系;第二个阶段,引进制造环节的互联网化,钢铁行业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的智能化,并与电商的数据进行对接,实现加工配送等能力的在线交易;第三个阶段,随着技术、数据、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会出现一个面向新型能力、面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新的产业生态。
5
五是培育定制化生产等新型能力,催生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定制化生产是工业4.0的逻辑起点。安筱鹏表示,面对钢铁行业当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的形势,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培育钢铁行业定制化等新业态、新模式,这也是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手段。钢企要提高附加值高、制造周期长、工艺要求复杂的汽车板、家电薄板、不锈钢板、硅钢片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和供给能力,建立面向市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产组织体系,根据产品市场行情和盈利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配料,快速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库存配送,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互联网+”与钢铁如何融合
原创 2016-07-27 《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
《中国冶金报》记者 郭俊国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与钢铁应当有怎样的“亲密接触”?“互联网+”在钢铁行业有着怎样的新任务?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是什么?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应当有怎样的新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7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详细解读了“互联网+”助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动能和新思考。
新任务: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考虑‘三去一降一补’,同时考虑如何培育新的动能。”安筱鹏表示,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促进形成新动能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安筱鹏指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具体来讲,在互联网与各个环节的融合中,制造是关键环节,制造业是主战场,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构建一个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是制高点。
互联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目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扩散,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人人互联到人物互联,再到物物互联。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传统的工业网络是各自封闭、诸侯割据的;同时,工业互联网也面临着思维方式的碰撞,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带来了新旧思维的碰撞和新旧秩序的更替,以及新规则的重建。
安筱鹏分析认为,从互联网与消费领域和制造领域的融合的特征来说,消费环节更多的是价值传递,制造环节更多的是价值创造;消费领域的融合带来的是交易效率的提高,制造领域融合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消费领域既要考虑“踩刹车”又要考虑“踩油门”,处理好业务创新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制造领域与互联网融合,更多的是如何鼓励、支持,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踩油门”的问题;消费领域的融合关系到各种社会利益如何调整,制造领域的融合将带来国际巨头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构;消费领域活跃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而制造与互联网融合的主力军仍是制造企业。
新动能:深化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安筱鹏介绍,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对29个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进行了分期分批的评估。基于评估的结果、经验和结论,工信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基于《评估规范》,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成了基础建设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4个阶段。在《评估规范》中,综合集成是企业两化融合迈向中高级阶段的标志,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的集成管理、产供销的集成管理、财务与业务的集成管理、决策支持的集成管理等方面。
综合集成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理念,德国的工业4.0的核心理念也是推进企业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因此,工业4.0和两化融合在核心理念、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等诸多方面,是殊途同归、如出一辙、异曲同工的。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当前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过去几年,钢铁行业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走在了相关行业的前列。”安筱鹏结合工信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详细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
一是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全面普及,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创新的基础。装备和工艺信息化水平是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的关键环节,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新技术。中国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在烧结、炼铁、炼钢等主要生产工序和流程中应用已得到广泛普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分别达到64%、47%。
2
二是钢铁行业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信息技术正融入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其能源管理和质量管理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传统行业,企业资源管理和制造执行系统在重点企业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钢铁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生要素,实现了决策的及时、高效和科学。
3
三是钢铁行业的大型企业整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发展的阶段,综合效益开始体现。“综合集成是企业迈向中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安筱鹏表示,从行业整体的两化融合水平来看,钢铁行业在传统行业中,大概处于中游水平。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收益之间是有阶段性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从单项应用迈进综合集成之后,企业信息化的收益才会呈现指数化的增长。
4
四是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高。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发布的全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报告,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是指智能制造就绪企业与全部企业的比率。其中,智能制造就绪企业是指同时满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小于50%、实现管控集成和产供销集成,处于集成提升或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为14%,在10个传统行业中位居前列(仅次于汽车工业)。
新思考: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安筱鹏介绍,工信部也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并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制造企业的“双创”平台、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物理系统等方面推动和支撑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特别是工信部准备推动工业电子商务的试点示范,重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制造企业自身的销售采购平台,其二是工业电子商务的第三方平台。
关于如何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安筱鹏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一是加速普及在线采购,构建高效、透明、协同、低成本的新型采购体系。在线采购可提高企业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是降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目前,钢铁行业大型企业在线采购额占比为18.19%,中型企业为32.74%,远高于小型企业的14.21%。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企业在线采购额占采购额的比例(18.19%),在钢铁、建材(21.5%)、医药(22.3%)、采矿业(24.3%)、石化(36.2%)、机械(28.6%)六大行业中,比例最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二是推动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营销体系。随着客户对交货周期、产品质量、库存配送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产业正在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去库存的有效手段,并已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企业已建立起的完整的线下销售网络体系相比,中小企业对线上销售网络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转型的步伐更快。目前,钢铁行业网上销售率平均为14.45%。其中,大型企业为12.77%,中型企业为16.68%,小型企业为17.97%。
3
三是积极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传统钢贸流通体系变革。当前,钢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已累计300余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中占比48%。在成交量1000万吨以上的钢贸商中,第三方平台交易量超过70%。第三方交易平台推动钢厂直营,促进生产流通一体化;跨越多级代理商,大幅缩减钢铁流通层级,简化交易过程;融合物流、加工、金融等多方服务主体,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加快构筑新型钢铁流通生态圈。
4
四是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交易向“能力”交易转变,构建产业新生态。互联网拓展了交易的空间和对象,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实现从信息交互的互联网到产品交易的互联网,再到能力交易的互联网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能力交易的交易主体(谁和谁交易)、交易对象(交易什么)和交易过程(怎么交易)3个最基本的问题。要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交易对象从产品向能力拓展,有效提高闲置设备、空间、人员的利用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企服务化转型;同时使大量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低门槛地使用一些更优质的制造资源,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新型生产体系。
安筱鹏认为,对于钢铁行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来的发展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流通环节的电商化构建新型的钢铁流通体系;第二个阶段,引进制造环节的互联网化,钢铁行业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的智能化,并与电商的数据进行对接,实现加工配送等能力的在线交易;第三个阶段,随着技术、数据、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会出现一个面向新型能力、面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新的产业生态。
5
五是培育定制化生产等新型能力,催生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定制化生产是工业4.0的逻辑起点。安筱鹏表示,面对钢铁行业当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的形势,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培育钢铁行业定制化等新业态、新模式,这也是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手段。钢企要提高附加值高、制造周期长、工艺要求复杂的汽车板、家电薄板、不锈钢板、硅钢片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和供给能力,建立面向市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产组织体系,根据产品市场行情和盈利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配料,快速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库存配送,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❹ 查询铁价格涨跌下载什么
查询铁价格涨跌可以下载我的钢铁App。我的钢铁App是钢铁行业钢材价格信息全面的APP门户软件,主要提供钢铁产业的相关信息服务。
我的钢铁App秉承了其网站特点,还是以信息服务为主但只有行情报价,建材和矿两大类别有单独的入口进入报价,App没有提供会员的供求发布和查询功能,但有找货功能,上传找货需求,会有平台人工服务反馈。个性化信息定制是不错的。
我的钢铁手机版是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26)的产品,它是一款借助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软件,直观地展现平台的有限信息服务,包括建筑钢材,钢铁现货,铁矿石,期货,农产品等品种,提供价格,行情预测、资讯热点、短信订阅等服务。
我的钢铁是一款十分优质的钢铁材料相关的信息交易平台软件,这款软件为用户提供商机,了解钢铁建材行业的各类主要来源信息,帮助用户把握好更多的机会。
我的钢铁app这是一款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钢铁行业的资讯,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最新的钢铁的行业资讯,资源信息、现货等资源信息。为广大用户展示特价钢材、冷轧板卷、热轧板卷等产品信息,该客户端平台面向全国招商服务。
❺ 我的钢铁,找钢网 和钢铁王国有什么区别
就我了解的,我的钢铁主要是做资讯的,找钢网的话专注于帮客户找货,钢铁王专国的话背景是属广东物资,有人回答说到“采购和成品库”,广物下面的钢材贸易差不多占广东市场的一半,所以要说多货的话还是钢铁王国。PS钢铁王国貌似是华南地区第一家实现在线支付的网。去年就可以在线支付了。暂时未发现第二家可以在线支付的钢材交易网。
正面回答楼主的问题:他们线下强悍主要还是因为有行业背景啊!
❻ 我的钢铁网支付方式有哪些
年费,分两种
、甲级会员:1、 开通本网站钢材频道的所有内容,具体如下:综合资讯(行业聚焦,行业动态,国内要闻,国际要闻,政策法规其他要闻冶金会,展冶金科技,老总观市,管理交流 ,技术转让,钢联评述)产经纵横(基础建设,房地产业,建材行业,机电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造船行业,石油化工,物流运输,金属制品,其他行业)国内市场行情(行情快递、价格汇总、价格走势图),国内市场分析(每日分析、每周评述、市场综述、业内点评、研究报告、进出口信息),钢厂资讯(钢厂动态、钢厂价格、钢厂调价信息、钢厂检修信息),国际频道(国际热点及评述、国际市场汇总、国际价格行情、国际钢材市场动态、贸易信息、企业动态),统计资料(国内生产统计、进口出口统计、国外统计数据、营销统计、社会库存),冶金资料(冶金产品标准、国内企业介绍、国外企业介绍、其他冶金资料)2、 短信息可享受1部手机号码的短信息服务,可选择品种包括钢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东三省的每日上午线材螺纹钢价格短信,此外还包括北京、上海库存信息、钢厂调价信息、重大宏观政策,平均每日在4-5条。3、 企业网站制作服务赠送5个页面的网站一个,包括二级域名和100M虚拟空间。4、 享受本网站提供的十个10M的e-mail信箱服务。5、 每日发布本公司供应专版及资源供求快递信息。
乙级会员:1、 开通本网站钢材频道除营销研究、研究报告、统计资料、业内点评、库存统计栏目外的其他所有栏目。2、 享受本网站提供的五个10M的e-mail信箱服务。3、 每日发布本公司供应专版及资源、供求快递信息。
❼ 国内有哪些著名的B2B网站
1,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众所周知的行业龙头,强大的创新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无可匹敌的品牌影响力,让阿里一直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但是阿里自身愈来愈庞大的业务体积并没有带来服务水平的同步提高,外部则有来自以世界工厂网为代表的B2B后起之秀们更细致更专业更有深度的竞争冲击,阿里的这把龙头交椅会不会再像以前坐的那么稳当,在这风云变幻犹如家常便饭的互联网行业,真是不得而知。
2,慧聪网
慧聪网作为中国最老牌的B2B网站之一,运营模式基本和阿里巴巴大同小异,因为是做分类商情杂志出身,所以具有非常强大的线下服务能力,这是其他B2B平台难以望其项背的绝对优势,但是收费项目价格相对阿里巴巴等同类平台稍微昂贵,服务质量褒贬不一。
3,中国制造网
由焦点科技开发和运营的中国制造网,是国内最早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之一,连续4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百强网站,因为主要业务集中在海外市场,所以在国内的知名度比不上阿里巴巴、世界工厂网、慧聪网这些国内外兼顾并重的B2B平台,但是其在海外市场的实力和口碑不容小觑。
4,世界工厂网
世界工厂网绝对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一匹黑马,自2009年1月上线以来,虽然有阿里、慧聪等老牌B2B平台稳如泰山地占据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但世界工厂网凭借着优质的服务质量、按效果付费的运营模式和专注服务于工业品采购的差异化道路选择,夹缝中开拓新市场,截止2015年10月份,注册采购会员超过700万,注册供应商超过350万,日独立访客(UV)数量达到150万,形成2600万的企业库数据和2.5亿的产品库数据,成为了能和阿里、慧聪相比肩的行业巨擘,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良好口碑和源源不断的合作伙伴。
5,环球资源企业网
环球资源是一家做杂志出身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因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通过过一系列英文媒体,包括环球资源网站、印刷及电子杂志、采购资讯报告、“买家专场采购会”、贸易展览会等形式进行,所以又被称为多渠道B2B媒体公司,相对于阿里、世界工厂网等B2B平台,环球资源在线下服务项目及品牌营销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6,中国供应商
中国供应商是B2B电子商务市场的“国家队”,后台强大,实力雄厚,最大的特点是免费,因为有一批国家级媒体资源的强力支持,所以丰富多样的广告服务成为了中国供应商的一大竞争优势。
7,马可波罗网
马克波罗网由闽商财团投资组建,号称全球领先的精准采购搜索引擎,依靠搜索引擎强大的SEO优化能力为客户带来巨大流量,首创电子商务精确广告营销模式,采取按广告效果收费的合作模式,比年费会员制更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青睐。
8,敦煌网
敦煌网是一家以在线交易为主的B2B电商平台,采取和世界工厂网一样的佣金制,无会员费,交易成功后,从买方收取费用,极大地降低了供应商的成本和交易风险,吸引了一大批国内中小供应商入驻,也在此基础上为采购商提供品种丰富物美价廉的商品,形成了一种区别于阿里模式的良性互动B2B电商模式。
9,网络114
网络114基于中国第一黄页的行业背景,独创了垂直搜索社区型B2B电子商务模式,海量的行业专业信息和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团队是网络114的个性化优势,是很多中小企业进军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推广的很好选择。
10,中国网库
中国网库是首家提出“单品电子商务”模式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专注于细分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帮助各单品领域内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实体企业通过单品电子商务平台获得持续稳定的网上生意,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销售业绩,在社会化分开愈来愈细的经济趋势下,中国网库的这种运营模式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❽ 中国钢铁信息网的网站特色
凭借强大的行业背景和一流的运营团队,中国钢企网运用先进的B2B技术赋予钢内材传统贸易全新的发展理念容,全力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的行业服务平台,让从事钢材贸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轻松实现钢材的网络贸易。
中国钢铁信息网与全国各地的钢材市场、钢厂、知名供应商、用钢企业建立广泛深入的长期合作关系;与国内行业协会、行业研究机构、知名B2B电子商务网站、知名财经网站、500多家行业网站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帮助用户提升品牌形象、推广产品、开展网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