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铁贸易 > 大型钢铁基地选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大型钢铁基地选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05 12:33:54

㈠ 企业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影响企业选址的因素很多,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定性分析后再进行定量分析,再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方法 得出满意的方案。那么企业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呢?接下来请欣赏我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企业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企业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一)企业的地点远择战略主要会受成本、市场、政府等因索的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由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木构成,这些成木的综合作用牵动着企业的成本利润率,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意向;市场需求是确定市场供应量的先决因素,因而产品的销路会指引企业资金投向;而政府的服务效率,透明程度,及产业政策的导向和限制,又会作用于产业的区域发展环境,进而影响企业的选址决策。

具体而言,由于土地、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索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不同,重要性也不同,因而企业的选址决策,还要依企业所处产业,企业所处价值链的环节,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的权重差异。

(二)在选址决策中,一些产业侧重考虑成本因素,如:钢铁业的部分原料成本占整个钢铁生产成木的比例高达75%,光伏产业硅料的提纯生产过程需要巨大的能耗,因而钢铁厂和硅料提纯厂选址偏好就近原料、燃料动力的供应地。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也不断地向人工供应充沛、质星高、工资低,综合运价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在选址决策中,一些产业侧重考虑市场因索,如:一些对售后服务要求较高,时效性要求较强,运输成本占比较大的产业。就仓储物流业来说,其选址就须以仓储物流巾心的服务目需求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选址模型,评估交通便捷程度等因素,完成投资选址。

在选址决策中,一些产业还需关注政府因素的影响。以光伏产业为例,在光伏组件价格的构成中,硅料价格大约占比过半。因而对于光伏产业而言,硅料的质量和取得成木,直接影响光伏组件和应用产品的售价,影响着企业的梢路市场和企业获利情况。

(三)同一产业的企业如所处价值链环节不同,企业选址考核的侧重点面也随之而异。总部基地、研发中心的选址,更关注政府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服务水平,政策导向,营造的投资环境,如人才及 教育 资源是否富足。

址需要权衡成本、市场、政府因素,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盛,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而生产成本则因为区域不同有较大差异。市场的前景,市场的需求始终引导者企业的走向。政府因素又会与成本、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企业的选址。
企业选址的注意事项
一,便捷的交通。“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在我国可谓人尽皆知。而对于一个企业的办公所在来说,交通的便捷度和通达性也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发展。一个楼盘,要想成为在市场上倍受追捧的对象,其必须有完善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网。其与各水陆空港、城市主要部门(如税务所、政府机关)、

二,成熟的配套。城市商务中心一直不是孤立存在的,该区的酒店、金融、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齐全。如新牌坊和观音桥,前者不能称之为成熟商圈的原因就是其在购物、金融等各方面配套都还非常欠缺。而成熟的配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自己员工还是接待客户,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商业氛围成熟。商业氛围即是所谓的“人气”,而这“人气”却是一个办公楼最不能缺少的东西。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解放碑的世贸大厦,虽然曾为重庆地标建筑,解放碑最高大厦,但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楼层清水空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楼盘人气的缺乏。商业氛围成熟的另一方面是地段的办公聚集度,形象的说就是你的办公选址楼盘不要是在周围方圆多少公里就只有你一个楼盘孤零零的杵在那里,那“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对企业形象将会造成莫大的损害。

四,硬件设施过硬。前三个都是企业选址的大环境因素,而这个硬件设施则是微观方面的要求。这主要是针对一个楼盘,其建筑质量、物业服务质量、户型设计、电梯配置等方面。这往往也是一个企业给到访客人和客户最直观的感受。

五,预算内价格并与品质匹配。企业选址决策前应该根据自身公司实力和预期制定选址成本预算并严格执行。而针对企业正考察的物业定价,也应该全面评估该物业的所在区位地段、周边配套、品质服务、市场行情,从而得出物业价格是否是合理定价和在预算成本之内。
企业选址的原则
企业选址的费用原则

企业首先是经济实体,经济利益对于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重要的。建设初期的固定费用,投入运行后的变动费用,产品出售以后的年收入,都与企业选址有关。

企业选址的集聚人才原则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地址选得合适有利于吸引人才。反之,因企业搬迁造成员工生活不便,导致员工流失的事实常有发生。

企业选址的接近用户原则

对于服务业,几乎无一 例外都需要遵循这条原则,如银行储蓄所、邮电局、电影院、医院、学校、零售业的所有商店等。许多制造企业也把工厂建到消费市场附近,以降低运费和损耗。

企业选址的长远发展原则

企业选址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经营管理活动,因此要有战略意识。选址工作要考虑到企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要考虑市场的开拓,要有利于获得新技术新思想。在当前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参与国际间的竞争。

企业选址应根据以上基本原则,从根本上入手,全面分析,做到花最少钱,选最适的地方,挣最多的钱。
企业选址的基本问题
(1)P-中位问题(p-median problems)

P-中位问题(也叫P-中值问题)是研究如何选择P个服务站使得需求点和服务站之间的距离与需求量的乘积之和最小。Hakimi提出该问题之后给出了 P-中位问题的 Hakimi 特性,他证明了 P-中位问题的服务站候选点限制在网络节点上时至少有一个最优解是与不对选址点限制时的最优解是一致的,所以将网络连续选址的 P-中位问题简化到离散选址问题不会影响到目标函数的最优值。Goldman给出了在树和只有一个环的网络上为单个服务站选址中位问题的简单算法。Miehle 于 1958 年也研究过平面1-中位问题,也就是Weber 问题,是他发现了 Weiszfeld 的研究成果,被选址-分配问题的里程碑 文章 Cooper誉为 Weiszfeld 研究的发现者。对于空间 P-中位问题,也就是更一般的Weber 问题,Rosing提出了最优解法。Garey 和 Johnson证明了 P-中位问题是 NP-困难问题。Francis、Francis 和 Cabot、Chen以及 Chen 和 Handler研究了基于欧氏距离的 P-中位问题。

(2)P-中心问题(p-center problems)

P-中心问题也叫 minmax 问题,是探讨如何在网络中选择 P 个服务站,使得任意一需求点到距离该需求点最近的服务站的最大距离最小问题。Hakimi首先提出网络中 P-中心问题,Kariv 和 Hakimi证明了 P-中心问题为 NP-困难问题。Drezner 和Wesolowsky提出了 Drezner-Wesolowsky 法解决多服务站的 P-中心问题。Francis在平面上的 P-中心问题研究中取得一些进展, Wesolowsky研究基于直线距离 P-中心问题;十年后,Chen、Ward 和 Wendell对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 P-中心问题作了研究。Masuyayma,Ibaraki 和 Hasegawa、Megiddo 和 Supowit证明了基于直线距离和欧氏距离的 P-中心问题都是 NP-完全问题。C. Caruso 等通过求解一系列集覆盖的问题的办法求解 P-中心问题。Hassin, Levin, Morad D提出了运用词典区域局部搜索法来求解 P-中心问题。Yuri Levin,Adi Ben-Israel对大规模 P-中心问题给出了启发式算法,对一些著名的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

(3)覆盖问题(covering problems)

覆盖问题分为最大覆盖问题和集覆盖问题两类。集覆盖问题研究满足覆盖所有需求点顾客的前提下,服务站总的建站个数或建设费用最小的问题。集覆盖问题最早是由 Roth和 Toregas等提出的,用于解决消防中心和救护车等的应急服务设施的选址问题,他们分别建立了服务站建站成本不同和相同情况下集覆盖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随后 Minieka、Moore 和 ReVelle等都继续研究集覆盖问题。Plane 和Hendrick、Daskin 和 Stern建立了服务站个数最小和备用覆盖的顾客最大的双目标集覆盖问题。Heung-Suk Huang研究了产品会随时间变坏或变好时的动态集覆盖问题。最近十几年来许多基于启发式的算法被用于解决集覆盖问题,M.L. Fisher 和 P.Kedia提出了基于对偶的启发算法并用来解决最多有 200 个候选点、2000 个需求点的集覆盖问题;Beasley J.E. 和 Jornsten. K将次梯度优化法和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结合起来求解这类问题;Marcos Alminana 和 Jesus T. Pastor应用代理启发式算法求解集覆盖问题。J.E. Beasley 和 P.C. Chu给出了求解服务站建站成本不同时集覆盖问题的遗传算法。Grossman 和 Wool[56]用大量的实验对比了九种用于求解 SCLP 的启发式算法,其中随机贪婪算法(R-Gr)、简单贪婪算法(S-Gr)和转换贪婪算法(Alt-Gr)在几乎所有问题中都是最好的前四种算法之一,其中随机贪婪算法表现最好,在 60 个随机问题中有 56 次获得最好的解。Karp证明了集覆盖问题是 NP-完全问题。

最大覆盖问题或 P-覆盖问题是研究在服务站的数目和服务半径已知的条件下,如何设立 P 个服务站使得可接受服务的需求量最大的问题。同 其它 基本问题一样,最大网络覆盖问题也是 NP-困难问题(Marks.Daskin)。最初的最大覆盖问题是由 Church RL 和 ReVelle C提出的,他们将服务站最优选址点限制在网络节点上;Church RL和 Meadows ME在确定的关键候选节点集合中给出了一般情况下的最优算法,他们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如果最优解不是整数就用分枝定界法求解;Church 和Meadows提出了最大覆盖问题的伪 Hakimi 特性,即在任何一个网络中,存在一个有限节点的扩展集,在这个集合中至少包含一个最大覆盖问题的最优解。Benedict,Hogan 和 ReVelle,Daskin考虑服务系统拥挤情况下的最大覆盖问题,他们把任意一个服务站繁忙的概率当作外生变量,目标函数是服务站可以覆盖的期望需求量最大。Haln Aytug 和 Cem Saydam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大规模最大期望覆盖问题,并进行了比较。Fernando Y等对最大期望覆盖问题中排队与非排队的情况进行了对比。Berman研究了最大覆盖问题和部分覆盖问题之间的关系。Oded Berman 和 DmitryKrass 、Oded Berman, Dmitry Krass 和 Zvi Drezner讨论比传统最大覆盖问题更一般的最大覆盖问题,并给出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Orhan Karasakal 和 Esra K.Karasakal讨论了部分覆盖问题,对覆盖程度进行了定义。Jorge H. Jaramillo、Joy Bhary 和 Rajan Batta在选址问题的遗传算法应用研究时介绍了最大覆盖问题遗传算法的操作策略。

㈡ 钢铁工业的布局主要有哪些因素

钢铁工业布局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钢铁,就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可能。同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钢铁工业与其他工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

(一)钢铁工业生产的特点

钢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部门。从矿石的开采,依次将矿石熔炼成生铁,将生铁炼成钢,将钢轧制成各种形状规格的钢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分为矿山开采(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一个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生产过程包括若干厂矿,如采矿、选矿、烧结、炼焦、耐火材料、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生产部门,以及化工(氮肥、三苯等)、电力(热电站、电厂等)与其他(如炉渣制品、水泥等建材生产)一系列工业企业。如武钢就是由15个主体厂矿和30多个辅助生产部门所组成。

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矿石原料和燃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地球上含铁化合物有300多种,但具有工业价值的只有五种,即磁铁矿,赤铁矿、铁的氢氧化物(以褐铁矿为主)、菱铁矿和含铁线泥石。铁矿石的储量和品位直接影响利用价值及矿山的服务年限和开采规模。焦炭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石灰石、锰矿石、萤石和耐火材料等是钢铁工业的辅助材料。所以钢铁工业的发展必须伴随着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矿山开发和建设。

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是化学、物理的变化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被列为污染危害最大的三大部门(冶金、化工和轻工)、六大企业(钢铁、炼油、火电、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造纸)的首位。环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气、水、渣三个方面。废气主要是从燃烧系统排出的。污染过程很复杂,污染也是多方面的,有毒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烃、粉尘等。附近居民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系统的病症。废水主要有焦化厂的废水,它含有酚、氰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废水就地浸透污染地下水;排入江河、湖泊则污染地面水,使生活饮用水和水生生物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引起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处理好废水,合理排放,以免污染环境。同时在选厂时应尽量把工厂建在不透水层的地带,减少工厂废水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废渣主要是高炉渣,要有一定的堆放场地,平均每年生产一吨生铁,相应排放出0.6吨的炉渣。目前一般都可利用来制造水泥、渣砖、渣棉或制作肥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革新,如采用电炉炼钢、冷轧工艺等,其污染的程度可得到改善。

(二)钢铁工业的建设条件

钢铁工业的建设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用地面积较大:每生产一吨钢铁一般需要2平方米左右的用地,再加上钢铁企业的建设,需要一批为它服务的和被它带动发展起来的工业企业用地,则范围就更大,一般要比钢铁厂本身的用地扩大2~3倍。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多采用大型高炉多座联立装置,要求地基承压力高。同时要求厂区面积形状上适合于现代化钢铁工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有储备大量原料和半成品的仓库、场地,并保证有继续发展的预留地。

用水量大:一个年产350万吨的钢铁厂需水6米3/秒,其中冷却用水占5米3/秒;如用直放式,平均每炼一吨钢需水100~200立方米,故钢铁工业应有足够水源保证。目前我国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大都位于几条主要河流的沿岸,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考虑了用水和运输条件。在北方缺水地区建厂应考虑循环用水。

用汽量大:生产一吨生铁一般需要0.3~0.4吨/小时的蒸气。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最好在厂区附近建立热电站供电、供热,也可建自备锅炉供热。

用电量大:一个年产100万吨规模的钢铁厂,要有3万千瓦的电力设备配套。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供电要可靠,要求有二个以上的电源或至少用二条线路供电。

运输量大:一个大型的钢铁厂生产一吨钢铁,厂内外平均货运量20吨左右,其中原料运输5.5吨。沉重和大量炽热的货物运输,要求长达上百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因此,铁路专用线的接轨、编组站的设置、铁路构筑物的位置、地势的情况,对钢铁工业的选址以及对工厂总平面的布置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运输出入量极不平衡。一般原材料运入量占总运输量的73~83%,而成品、副产品的运输量只占17~27%,所以必须考虑运输工具的合理利用问题。

协作面广:主要有产品原料的协作,如钢铁厂和焦化厂、重机厂和化工厂之间的协作;副产品和废品回收的协作,如炉渣制造建筑材料,部分可供钢厂利用;辅助工厂的协作,与为钢铁厂服务的工厂建立协作关系;此外,在厂外工程方面如水、电、气、管线、运输方面的协作等。总之,钢铁企业本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生产综合体。

职工人数较多:由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系统,不仅拥有的生产部门很多,同时职工人数也很多;因此在布局上不仅要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且要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正确处理工业与城市、工业区与生活区的相互关系,合理组织上下班的人流交通。

(三)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

我国年产100万吨以上的钢铁联合企业称为大型企业,如鞍钢、武钢、包钢、马钢等;年产10~100万吨的为中型企业;10万吨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合理配置钢铁工业,对于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规模有越来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向。如在五十年代末,我国所建的最大高炉容积只有1500立方米,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建成规模也只有100~300万吨/年。而现在我国拥有的最大高炉容量为2500立方米,最大钢铁企业的规模为600万吨/年。国外六十年代以来新建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多在600万~1200万吨/年之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已达1600万吨/年。一般说来,扩大企业的规模,采用工艺先进的大型设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与燃料动力的单位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有的甚至还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平均投资,这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的。但同时工业规模的扩大,必将引起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工业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分布条件受地理条件的制约性也越大。如建设一个1000万吨/年规模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需要开发铁矿石储量二、三十亿吨以上的大矿山,建设15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和发电容量达100万千瓦的大电站,为其供应原料、燃料和动力,需要占地30多平方公里,还必须有很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以适应5000万吨/年厂外运输量的需要。按上述要求,象这样庞大的生产综合体,必然会给选择合适的厂址增添不少困难,从而使其分布只能局限于个别地区。所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虽然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骨干与基础,但它们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为数不多的。

钢铁工业基地的位置,如果既接近铁矿产地,又接近燃料基地,这是很理想的配置方案。如我国的本溪、渡口等钢铁基地,就具备了上述的优越条件。但在多数的情况下,原料和燃料却往往不能在空间上结合,这就增加了钢铁工业厂址选择的困难和技术经济比较上的复杂性,使钢铁工业的分布在原料与燃料基地二者之间摆动。十八世纪后半期和十九世纪初,在用焦炭冶炼生铁的最初发展阶段上,由于单位产品的燃料消费量很大,如炼一吨生铁需用5吨煤炼成焦炭的时候,钢铁厂的位置选择在燃料产地较为有利。因为把矿石运到煤那里比把煤运到矿石那里更为经济。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随着冶炼焦比下降,生产一吨生铁所需要消耗的炼焦煤减少到2吨,而目前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的焦炭则进而减少到0.5~0.8吨,而所需的铁矿石则是2~4吨。同时,钢铁工业对冶金焦用煤的质量要求很严,一个钢铁企业往往要求有多个煤矿提供不同煤种与牌号的煤炭。因而,随着冶炼生铁所消耗的煤和焦炭比例的减少和贫铁矿的开采量的增加,钢铁工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大多数靠铁不靠煤分布了,使钢铁工业明显地出现向铁矿基地分布的趋向,如我国的武钢、包钢等都是如此。因此,钢铁工业的最优布局,应是同时接近煤铁资源,或采取以接近铁资源为主,并能方便地取得炼焦煤的位置上。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概如此,如苏联的库兹巴斯钢铁基地的布局就位于燃料基地。库兹巴斯是苏联东部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生铁、钢的年生产能力接近1000万吨,所产的钢轨占全苏1/3,各种钢材供应周围广大地区。就整个钢铁基地而言,直到目前,大部分原料(铁矿石)仍依靠区外,但生铁的成本在全苏各大钢铁厂中是最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兹巴斯有发展钢铁工业的优越条件,可以就近供应优质炼焦煤和动力。在苏联,长期以来,有一种“钟摆式”的理论指导钢铁工业的布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由于工业生产联合化、协作化的发展,选矿和运输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种带倾向性的意见,认为钢铁厂接近燃料产地一般说来更为有利。其根据是:现代大型钢铁工业的生产,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电力,而随着钢铁工业中心的建立,很容易吸引机械、化工、电力等工业部门,形成一个较大的工业综合体。而钢铁厂及与其结合在一起的电力、化工、机械等工业的联合,实际上表现为变相的燃料动力工业综合体。根据他们的计算,直接的冶炼过程每生产一吨钢材约需要1.2吨标准燃料,但对整个综合体系来说,每生产一吨钢材则需要消耗2.6吨标准燃料,而铁精矿原料只需1.3~1.4吨。因此,他们提出,即使利用中央区的铁矿,大部分成品再返回中央区,在西西伯利亚建厂(规模为500万吨/年生铁),每年节省费用6000~7000万卢布。西西伯利亚钢铁工业基地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建设的。

以上例子,也说明了钢铁工业对于原料(铁矿石)和煤炭资源的依赖性。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实践也一再证明:发展钢铁工业,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原料和燃料。必须大力开发矿山资源,使矿石和煤炭资源有足够的保证。例如,我国冀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主要矿山多靠近铁路和滦河,交通、水电等建设条件也很好,区内炼焦煤与冶金辅助原料资源也相当丰富。因此,大力开发冀东地区的铁矿资源,对于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上所述,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是钢铁生产集中化和联合化的反映。这种类型的钢铁工业,对原料、燃料、建设条件、协作关系要求都比较高。现代化的大型联合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它能带动一批为它服务的工业企业的发展,而且能吸引一大批其它工业在其附近发展。同时往往又以用电、交通条件为发展其他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一个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布点与建成意味着新的工业中心的形成,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因此,必须在全国和大区域范围内统一布局。在布局上除了考虑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外,还要考虑全国和地区之间的生产平衡和国防安全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它在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中小型钢铁企业,由于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建设周期短,建厂的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容易满足,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适当发展,使其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互相配合、分工协作。

因各地的资源条件、建设条件、消费对象的需要不同,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矿山、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和铁合金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大工业中心服务,或为矿区附近某些工业服务等。

总之,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它不仅受原料、燃料与建设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众所周知,钢铁工业的布局应该接近原料或燃料产地,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但位于日本沿岸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原料、燃料全靠国外供应,产品亦大量出口。在生产远离原料地和消费地的情况下,日本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竞争能力。之所以如此,除了企业本身采用了先进技术和大型高效设备外,其中方便的海运条件无疑也是一种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研究采用更新的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提取金属的方法,如不需要再设置高炉,平炉和其他复杂车间;正在设想从矿石中直接使金属还原,将以粉末状的金属放入电炉再熔炼,或将其直接压制成必需的产品;正在拟议用中子照射加工金属的新方法。一旦冶金工业实现了新工艺,将会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以及钢铁厂的布置产生深刻的影响。

PS:钢铁工业的生产,需要的原料品种多(如铁矿石、焦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数量大,消耗的燃料和水也较多,产品也都是笨重的钢锭、钢材,所以钢铁工业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生产系统,影响其布局的因素也很多。从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出发,运费因素应是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因而不论是原料还是成品,货运量都是极其庞大的,为了降低运输费用,钢铁工业的布局应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或拥有良好水运条件的地区。
参考资料:http://218.63.248.165/RESOURCE/GZ/GZDL/DLBL/DLTS0115/14919_SR.HTM

㈢ 厂址选择的主要原则和步骤有哪些

厂址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适合全国和地区工业布局以及产品供需安排的要求﹔符合城市规划或工业区域规划
尽可能节约占地面积﹐少占或不占良田﹑耕地﹔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能够落实﹑燃料及辅助材料的供应经济合理﹔有充足可靠的水源和电源﹔交通运输条件比较方便﹑经济﹔不污染环境﹐不破坏文物古迹﹐不妨碍文化﹑旅游及其他精神文明建设﹔对拟建项目留有适当发展馀地﹔施工难度小﹐建设投资省﹔项目建成投产後﹐经济效益良好。
还要根据不同工业部门﹑不同性质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著重考虑不同的建设项目所选厂址必须具备的主要控制条件。如核电站的厂址﹐必须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符合安全要求﹐具有充足可靠的水源。大型碱厂﹐要靠近盐﹑石灰石等原料产地﹐运输便利﹐有适宜的排渣场地。公路的选线﹐要根据沿线运量的发展前景﹐必须穿经连接的城镇﹐地形地质条件的好坏﹐土石方量多少﹐控制性工程大小难易来定﹐等等。
首先确定建厂选址的范围﹐然後具体确定厂址最後位置的比较方案﹐提出选址报告。在中国﹐选厂工作可由筹建单位单独进行﹐通常则是按项目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规划﹑设计﹑地质﹑交通及地方有关单位联合进行。
凡在城市辖区内选址的﹐要取得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并且要有协议文件。不论单独选厂或联合选厂﹐都应对比选的各个地点﹐认真细致地收集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有关的厂矿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方面资料﹐经过实地查勘﹐进行充分的论证﹐再比较确定。

㈣ 厂址选择的主要原则和步骤有哪些

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1.对区域位置的要求
(1) 要尽量接近原材料、燃料的产地及产品销售地区;
(2) 要远离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大型桥梁、大型储油库、重要军事工程、飞机场等战略目标;
(3) 要避开高压输电线路,不压城市地下管线;
(4) 对于可能产生工业废水的项目,应位于城镇、江河、港区、水源地等的下游;
(5) 对于可能产生大量废气的项目,应位于城镇的下风向;
(6) 满足当地规划要求;
(7) 在文物地区或风景保护区时,应有当地主管部门同意文件。

2.对厂址面积的要求
对厂址面积应满足生产区、三废处理场及其他设施的用地要求和环境条件,并考虑留有适当的发展用地。

3.对地形的要求
(1) 能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运输布置的要求,并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 不受洪水、海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大型水库溃坝的威胁;
(3) 厂址外形尽可能简单,地形坡度不要太大,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 对有些工业项目,如某些选矿厂、水泥厂、化工厂、食品厂等生产工艺要求利用山坡地形建设,生产工艺过程的砂、浆、液、渣等靠重力实现自流而降低生产费用;
(5) 不占或少占耕地和林地,少拆迁民房或其他建(构)筑物。

4.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1) 岩土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应能满足工程要求,一般不宜低于100kPa,对于有较大荷载的工厂,不宜低于150kPa;
(2) 尽量避免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造成基础工程复杂化; (3) 应在地震烈度9度以下地区选厂;
(4) 避免在三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区、一级膨胀土地区、岩溶、流沙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以及滑坡、泥石流等直接危害地区选厂。

㈤ 工业企业选址的基本原则及要求有哪些

第一步:咨询后领取或下载《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申请书》并填写,同时准备相关材料;第二步:递交《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等待名称核准结果:
外商投资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指南
1、投资各方签字、盖章的《外商投资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原件);
2、投资各方的主体资格证明(中方股东(发起人)应提交由本单位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作为主体资格证明;外国(地区)股东(发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应经所在国家(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和我国驻该国(地区)使(领)馆认证,如其所在国(地区)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则应当经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地区)使(领)馆认证,再转由我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认证。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股东(发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应当提供当地公证机构的公证文件。);
3、公司申请在预先核准的名称中间使用(重庆)的,应符合下列条件:外商独资公司或外方控股公司;使用外方股东(发起人)字号;符合无行政区划的条件;
4、公司申请预先核准的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应代表其主要经营范围;申请预先核准的名称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的,应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
5、公司申请的名称预先核准和变更核准通知书有效期为6个月,有效期满仍未登记或使用,核准的名称自动失效;
6、其它有关文件、证件。
提示:以上提交文(证)件如为外文,需提交中文译文文本,并加盖翻译单位公章或由翻译人签字。

第三步:领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同时领取或下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等有关表格;到审批机构办理审批手续,领取批复及《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许可的,还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四步:递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材料:
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登记需提交下列文件
1、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原件);填报实例
2、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及批准证书副本一(原件);填报实例
3、公司章程(原件;由投资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字、盖章);填报实例
4、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填报实例
5、投资各方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中方投资者应提交由本单位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作为主体资格证明;外国(地区)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应经其本国主管机关公证后送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如其所在国(地区)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则应当经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地区)使(领)馆认证,再转由我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认证。某些国家的海外属地出具的文书,应先在该属地办妥公证,再经该国外交机构认证,最后,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应当按照专项规定或协议依法提供当地公证机构的公证文件);填报实例
6、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原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填报实例
7、公司住所证明(自有房产提交产权证复印件,并提交原件核对;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原件及出租方的产权证复印件,以上不能提供产权证复印件的,提交能够证明产权归属的其它房屋产权使用证明。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还应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房屋产权证载明的房屋性质为住宅的,应提交《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住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如不能提供房屋权属证明,或者所提供的权属证明未载明房屋性质的,则需提交住所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有关房屋性质的证明文件,被证明为住宅的,按上述要求提交手续。填报实例
8、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许可、审批的,提交前置许可、审批文件或证件(复印件,并提交原件核对);
9、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已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原件;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和金融、证券、保险类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以及设立时缴付全部或部分注册资本的其他类型的有限责任公司);
10、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原件;仅适用于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1、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原件;由外国投资者(授权人)与境内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被授权人)签署。该委托书应当明确授权境内被授权人代为接受法律文件送达,并载明境内被授权人的地址、联系方式。被授权人可以是外国投资者设立的分支机构、拟设立的公司(被授权人为拟设立的公司的,公司设立后委托生效)或者其他境内有关单位或个人;填报实例
12、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被授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送达接受人(被授权人)为拟设立公司的,毋需提交);
13、其它有关文件、证件。
提示:以上提交文件如为外文,需提交中文译文文本,并加盖翻译单位公章或由翻译人签字。

第五步:准予设立登记后,到工商局交纳登记费并领取营业执照。
上述所有信息均来自重庆市工商管理局网站,你还可以从上面下载所需的所有表格并附填写实例。

关于许可证的办理,可参照重庆市发改委公布的程序如下: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
How to set up Projects in Chongqing

[ 2007-7-19 ]

许可事项名称
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内)

设定依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重庆市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渝府发[2004]110号)

许可条件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外商投资产业政策(依据《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国务院2002年第346号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计委等三部委2002年第21号令);
2、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要求;
3、符合公共利益和国家反垄断的有关规定;
4、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
5、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工艺标准的要求;
6、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外债管理的有关规定。

许可机关
1、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3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和总投资5000美元以下限制类的其他外商投资项目,由市发改委负责核准;
2、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工业类外商投资项目,由市经委负责核准;
3、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的其他外商投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计委负责核准;
4、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工业企业改扩建外商投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经委负责核准;
5、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且项目所在地位于北部新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由项目所在地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核准。

许可收费
本许可事项不收费

许可时限
1、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2、项目核准机关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申请材料目录
(按顺序装订成册,报送5套):
1、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经营期限、投资方基本情况;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产品、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艺,产品目标市场、计划用工人数;项目建设地点、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以及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公共用品或服务的价格;项目总投资、注册资本及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及融资方案,需要进口设备及金额;按规定必须招标的项目,还应说明项目的招标初步方案。
2、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营业执照)、商务登记证及经审计的最新企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
3、合资协议书、增资、购并项目的公司董事会决议;
4、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
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
6、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书见;
7、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8、以国有资产或土地使用权出资的,需由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确认文件;
9、涉及特许经营的项目,须提供有权部门出具的批准意见;
10、需要经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初审的,由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出具关于项目核准的初审意见。

决定形式
1、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批准文件;
2、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3、核准结果及时在重庆招商网站()上公布。

变更
已经核准的项目如出现建设地点发生变化;投资方或股权发生变化;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产品发生变化;总投资超过原核准投资额20%及以上;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需要变更的其他情况的,需向核准机关申请变更。变更核准的程序比照初始核准程序执行。

许可时效
一般2年。

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并颁发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

㈥ 企业选址要考虑哪些因素

企业选址需要考虑的问题:
1、位置,这决定企业的市场与生产成本。
2、企业在选址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园区的政策配套、产业分配、后期发展的服务配套。
3、选择园区的时,要重视园区发展理念。园区的产品定型到底服务哪一种类型的企业,这种企业类型在你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够对接,是否能够带来潜在客户和潜在升值这都是需要考虑。
4、企业在选址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园区的政策配套、产业分配、后期发展的服务配套。
企业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的地点远择战略主要会受成本、市场、政府等因索的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由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木构成,这些成木的综合作用牵动着企业的成本利润率,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意向;市场需求是确定市场供应量的先决因素,因而产品的销路会指引企业资金投向;而政府的服务效率,透明程度,及产业政策的导向和限制,又会作用于产业的区域发展环境,进而影响企业的选址决策。
具体而言,由于土地、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索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不同,重要性也不同,因而企业的选址决策,还要依企业所处产业,企业所处价值链的环节,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的权重差异。
(二)在选址决策中,一些产业侧重考虑成本因素,如:钢铁业的部分原料成本占整个钢铁生产成木的比例高达75%,光伏产业硅料的提纯生产过程需要巨大的能耗,因而钢铁厂和硅料提纯厂选址偏好就近原料、燃料动力的供应地。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也不断地向人工供应充沛、质星高、工资低,综合运价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在选址决策中,一些产业侧重考虑市场因索,如:一些对售后服务要求较高,时效性要求较强,运输成本占比较大的产业。就仓储物流业来说,其选址就须以仓储物流巾心的服务目需求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选址模型,评估交通便捷程度等因素,完成投资选址。
在选址决策中,一些产业还需关注政府因素的影响。以光伏产业为例,在光伏组件价格的构成中,硅料价格大约占比过半。因而对于光伏产业而言,硅料的质量和取得成木,直接影响光伏组件和应用产品的售价,影响着企业的梢路市场和企业获利情况。
(三)同一产业的企业如所处价值链环节不同,企业选址考核的侧重点面也随之而异。总部基地、研发中心的选址,更关注政府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服务水平,政策导向,营造的投资环境,如人才及教育资源是否富足。
址需要权衡成本、市场、政府因素,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盛,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而生产成本则因为区域不同有较大差异。市场的前景,市场的需求始终引导者企业的走向。政府因素又会与成本、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企业的选址。

㈦ 大型钢铁厂适宜建设在什么样的地方 高一地理

最理想的钢厂应具备一下条件:
1:尽量靠近原料产地
2:附近有充足的水源(最好靠近河流).当然基于这一点钢厂选址需建在所在城市的下游和下风向.且要远离居民区.
3:要有便利的交通(港口,铁路等)
4:当地必须要有充足的能源(比如电,煤等)
5:选厂应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地.
6:选厂应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避免在以下地区建厂a地震断层带b土地厚度较大的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c易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山区.
以上六点都是涉及地理(包括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如果是单纯的地理考试我想应该比较全面了..望采纳..
欢迎大家补充..

㈧ 钢铁公司选址要素

有两种观点,都各有利弊,
1唯矿论
2唯海论
唯矿论选址的钢厂,大多都是以前老回厂,比如 包钢,攀钢答,武钢,鞍钢
唯海论选址的钢厂,大多都是近几十年来的厂,比如 宝钢,日照,兴澄特钢,永钢
以前国内铁矿,煤矿都还比较丰富,钢厂大多围绕这这些矿藏周围,
近几十年来国内的矿山大多都开采殆尽,基本上所有的钢厂都在巴西 澳大利亚,等外国买矿,所以说着几年唯海论占据了上风,毕竟关键是是减少产本,但最近这几年,国内大得钢铁集团又开始交替这两种概念,比如武钢就在广西防城港搞了个大项目,鞍钢在鲅鱼套,首钢在曹妃甸,
宝钢收购新疆八一钢厂,这都是交替概念。
给个最佳

㈨ 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应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1)尽可能靠近铁矿、煤炭产地;
(2)交通运输便利;
(3)钢铁工业占地面积大,要考虑土地租金低;
(4)钢铁消费市场广阔;
(5)水源、劳动力、税收等。

㈩ 企业选址六大因素与基本原则

市场关联作为影响跨国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外商企业关联效应影响跨国企业的选址。企业选址的因素是什么呢?接下来请欣赏我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企业选址六大因素。

企业选址六大因素
选址因素一 区域篇

政府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扶持,决定着区域的光明前景。

央视和北京电视台的东迁,不仅仅带来的是三环边上那栋创造性的建筑。其最大的意义是给朝阳区的传媒行业“锦上添花”,有力的推动了朝阳区传媒行业的发展。因为伴随着央视和北京电视台的新台址投入使用,大批的相关 文化 、传媒企业也纷纷东迁。所以不难发现,随着央视和北京电视台的搬迁,与传媒有关的企业纷纷随着迁入朝阳区。

也正因为如此,一条以定福庄传媒文化产业区为核心的朝阳传媒文化产业区逐渐形成了。而且,《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中详细的指出要重点发展传媒产业、演出及展示、设计与咨询等六大重点产业。所以,目前的朝阳,已经成为传媒行业新的聚集地。

选址因素二 交通篇

对于超大型城市的人们而言,交通问题是心中“永远的痛”。

传媒企业选址对交通的需求如下:

1.各种公共交通工具齐全 。传媒行业要求信息能够自由快速传递,而且传媒行业工作极具不规律性,这就要求其工作场所周围既要有快速的交通,又要有充足的公共交通工具,能够满足任意时段的出行要求 。

2.拥有与城区快速衔接的交通。交通四通八达既是资源传递的要求,也是传媒行业就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条件 。

3.避开拥堵地段。办公场所附近交通经常拥堵不仅会造成信息传递的滞后,还会使员工因上班路途过度奔波而人心涣散,直接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4.北京传媒总部基地位于城铁双桥站东北角,临近京通快速路,快速公交2号线自门前而过,距离CBD仅10分钟车程,交通极其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通格局与早晚交通高峰正好相反,可以尽享逆向交通给员工带来的优势。

选址因素三 建筑篇

建筑虽然不是楼宇的全部,但建筑本身才是人类办公的栖息地。

从建筑和工作品质上来讲,大厦的性质是纯写字楼还是商住两用楼很重要。纯写字楼的建设和后期管理要求均比较严格,不会产生居住和工作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之间的交互影响,而商住楼最典型的特色就是会在电梯间里面遇见刚买菜回来的大妈,因此,如果选址企业在资金充裕的条件下,最好选择一个纯写字楼进驻。

选择优质的大厦办公,不仅在服务上做的周到完美,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而且优质的大厦在配套上的配备是先进的,安全方面保障做的完全。当然,对于传媒行业来说,一些数字的硬件设施也是要考虑的。

选址因素四 配套篇

区域之间土地价值的差异,其外在表现就是综合配套水平的不同。

商业是企业发展的有机养料,商业化元素是传媒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它的影响渗透到传媒企业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办公场所周边成熟的商业广场既能为传媒资源、信息的传递提供有效场所,传媒行业工作的不规律性对全天候的商业服务提出了高要求,完善的商业配套能极大地方便员工生活,同时富有艺术感的商业小店还能促进创意的滋生,其影响力不可小视。

选址因素五 空间篇

企业发展要经历不同阶段,办公空间的大小不重要,“合适”最好。

正常情况下,企业都要经历从创业、成长、到成熟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于办公室空间面积的要求也不一样。在这几个阶段中,数量最多的企业是成长型企业,这类 企业运营 相对稳定,而人员规模却在不断扩张,对于企业家来说,究竟是要选择核心区寸土寸金的小办公室,还是选择邻近核心商务区的舒适办公空间,是一个权衡,而权衡的标准就是投入和产品,一切以效益为出发点,在租金、面积、地段差别之间寻找平衡,合适最好。

如上所述,北京市的传媒行业发展带,可以说是以央视、BTV为原点的向外扩张型走势,直至定福庄文化传媒产业区。权威数据显示,到2011年一季度末,CBD写字楼租金报价为每月每平方米271.3元,每天单价超过9元,当然其中主要的高租金贡献行业涉及汽车制造、金融 保险 、能源、专业咨询等,但这样高昂的租金水平对于成长型的传媒企业而言,显然不合适。

选址因素六 服务篇

传媒行业是服务行业,为服务行业提供服务,则更需服务精神。

一般的企业对于写字楼的服务需求很简单,有着优秀的物业管理、可便捷的办理工商注册即可。但是对于传媒行业来说,如果在拥有这两样的基础上再同时拥有一个写字楼内部刊物或者网站,方便互相交流或者有一个可以散发自己创意的地方,以供与他人分享,那就再好不过了。
企业选址的主要原则
1、费用原则。

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经济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当然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建设初期的固定费用、投入运行后的变动费用、产品出售以后的年收入,都与选址有关。因此,想办法使企业选址所带来的费用最小化就成为企业选址的首要原则。

2、集聚人才原则。

人才是企业当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本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企业选址选恰当有利于吸引人才。四川长虹是国内彩电业的老大,但就因为其厂址在偏远的四川,使得很多高级人才不愿意去那里扎根,而地处深圳的康佳在这方面就显出了优势,每年都有许多名牌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中高级人才加盟进来。而原来在陕西的大唐电信也将其总部由西安迁到了北京,吸引人才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当然,企业的竞争力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否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3、接近用户原则。

对于一些制造业企业来说,接近用户很重要,比如说啤酒厂,其产品大多在产地销售,所以就要离人口密集的城市近一些。这样可以接近市场,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对服务业来说,则无一例外地都需要遵循这条原则,银行、邮局、医院、学校、商场等都是如此。

4、长远发展原则。

企业的地址一旦确定下来,将长期在那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对于企业选址原则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必须要有战略意识。选址工作要考虑到企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要考虑市场的开拓,要有利于获得新技术、新思想。在当前全球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背景下,还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参与国际间竞争的开展。
企业选址的重要性
一、地址是制订经营战略及目标的重要依据

经营战略及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所在区域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人口、交通状况及市政规划等因素。依据这些因素明确目标市场,按目标顾客的构成及需求特点,确定经营战略及目标,制定包括 广告 宣传、服务 措施 在内的各项促销策略。

事实表明,经营方向、产品构成和服务水平基本相同的餐厅,会因为选址的不同,而使经济效益出现明显的差异。不理会餐厅周围的市场环境及竞争状况,任意或仅凭直观 经验 来选择餐厅地址,是难以经受考验并获得成功的。

二、地址选择是对市场定位的选择

地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客流量的多少、顾客购买力的大小、顾客的消费结构、餐厅对潜在顾客的吸引程度以及竞争力的强弱等。选址适当,便占有了“地利”的优势,能吸引大量顾客,生意自然就会兴旺。

三、地址选择是一项长期性投资

不论是租赁的,还是购买的,一旦被确定下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餐厅的地址不能像人、财、物等其他经营要素一样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它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特点。因此,对餐厅地址的选择要做深入的调查和周密的考虑,妥善规划。

四、地址选择反映了服务理念

地址选择要以便利顾客为首要原则。从节省顾客的购买时间、节省其交通费用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否则就会失去顾客的信赖和支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大型钢铁基地选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东省日照钢铁城市需要什么 浏览:76
集中标注的受扭钢筋如何计算 浏览:810
20钢板一平多少吨 浏览:993
合肥在哪里买不锈钢 浏览:641
设计为什么要用6的钢筋 浏览:783
方管填充 浏览:965
弯头怎么接精密管 浏览:877
24的螺纹钢大概多少钱一米 浏览:24
半自动钢筋扎钩多少钱一个 浏览:796
山东有什么无缝钢管厂 浏览:15
钻地下钢管是什么 浏览:501
铝板怎么和钢材焊接在一起 浏览:63
钢材允许应力是什么意思 浏览:462
花纹板铺混泥土如何布钢筋 浏览:533
钢筋链条怎么封口焊接 浏览:10
模具的改模设计档案怎么做 浏览:353
钢材pip是什么意思 浏览:63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爱情 浏览:499
钢铁雄心4为什么被封 浏览:268
螺纹钢下差多少钱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