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世界顶级的钢铁企业
而世界上新日铁住金韩国浦项集团,美国美钢联,德国蒂森克破集团也是世界上比较顶级的集团公司以及经验
❷ 日本的重工业世界第几
分类: 社会/文化
解析:
美国之后,第二位。
日本的重工业
一、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的中心为钢铁,是建筑、汽车、船舶、电气机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钢消费量8,600万吨,人均685公斤。1998年日本粗钢生产量9,355万吨,继中国、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在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方面,日本的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钢铁原料进口增加。1998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2,078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2.7%,巴西占21.3%,印度占13.2%,南非占3.8%;进口原料煤6,063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0.4%,加拿大占24.5%,美国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钢铁企业有新日本制铁、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工业、日新制铁、神户制钢所、北海制铁等。
除钢铁外,日本还使用大量铜、锌等金属进行工业生产。
二、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日本工业的中心。1997年日本有13.5万家机械工厂,从业人员398万。日本机械技术水平高,汽车等运输机械、电视等电器电子机械、照相机和手表等精密仪器、计算机等一般机械闻名于世。近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良的高科技产品和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不断增加。
日本的机械产品大量出口,1998年日本机械出口总额372,678亿日元,进口111,953亿日元。
1、汽车
1970年起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对日本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首次超过了1,000万辆。1990年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1996年,日本汽车制造领域就业人员达78万人,汽车生产额达41万亿日元,占整个机械生产的29%。1998年日本汽车生产1,005万辆,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19.3%。在1998年日本汽车对外出口中,对美汽车出口比例为29.0%、德国为7.0%、澳大利亚为6.8%、英国为4.2%。由于日本汽车对外出口增长,贸易顺差扩大,各国纷纷要求日本减少汽车出口,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增加。1998年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586.7万辆,其中在中国生产50.2万辆。截至1999年3月,日本的汽车工厂主要分布在爱知、静冈、神奈川、北海道、群马。
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防止大气污染,日本正在加紧研制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完全普及尚很遥远。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力、内燃两用汽车,在市内行驶用电动,在郊区行驶用内燃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一半,氮氧化合物排放可减少到1/10,这种两用汽车从1997年末开始销售,目前已普及10,000辆以上。
2、造船业
战后,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1956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70年代日本造船业曾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产量下降,90年代得以恢复。日本造船技术发达,能够生产各种规格和要求的船舶。1998年日本新接造船订单1,098.0万吨,比上年下降438万吨,占世界造船量的41.6%。
3、机床
机床显示着一个国家的加工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程度。日本的机床大部分采用数控装置(NC),技术优良。1998年日本机床生产额9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0万美元,但仍超过德国和美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额60.7亿美元。
4、家用电器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在日本的家庭中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电器质量好,在海外很受欢迎。特别是电视和摄像机等的72%对外出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不断开发新家电产品。
5、半导体
半导体技术在机械和家电产品等所有领域几乎均被广泛运用。日本半导体技术发达,特别是集成电路(IC)的研究和开发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日本IC的特点是小、轻、优质。其开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IC)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而且大量用于超小型计算机、计算器、游戏机等日常用品。1998年日本半导体生产额43,507亿日元。
6、计算机
日本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所、大学、公司、银行等各个领域,其用途包括信息分析和管理、事务处理、通信等方方面面。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的计算机逐渐小型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家用笔记本电脑十分普及,日本的家庭电脑普及率极高。1998年日本计算机生产量990万台,其中个人电脑964万台,占97.4%;计算机生产额31,295亿日元,其中个人电脑生产额20,934亿日元,占66.9%。日本的计算机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德国、荷兰、新加坡等,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台湾、新加坡等。1998年日本计算机出口总额35,030亿日元,其中对华出口808亿日元,占2.3%;进口总额20,753亿日元,其中自华进口1,370亿日元,占6.6%。
7、产业机器人
产业机器人是尖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组合。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发达,是世界上使用产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大小工厂均有使用。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焊接、涂装、加工、组装、检查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98年末,日本使用的产业机器人达41.2万台。1998年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6.1万台,金额4,654亿日元。
三、化学工业
日本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进行生产。日本生产的化工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肥料、硫酸、药品、涂料、化妆品、胶卷等。化学工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要求高,因此科研在化学工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化学工业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化学工业的进步对汽车、信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7年日本化学工业的就业人员达42万人,生产额达34万亿日元,其规模超过了钢铁业。
石油化学工业是日本化学工业的重点,化学工业生产的一半是由石油化学工业创造的。日本的石化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日本的石化工业实行集约化生产,对石油等原料进行多次提炼、综合利用、进行一条龙生产。截至1998年末,日本的石化联合企业主要有:日本石油化学、三菱化学、出光石油化学、三井化学、旭化成工业、住友化学工业、丸善石油化学、东燃化学等。最近随着国际石化产业竞争的加剧,为加强竞争力,日本石化工业不断进行合并和合作,日本石油和三菱石油已合并成新的日石三菱公司。
1998年世界塑料产量为14,431万吨,日本占9.6%。
硫酸主要用来制造肥料,1997年日本生产硫酸683万吨。
1996年化肥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的氮肥生产量为88万吨,磷肥28万吨,钾肥807万吨。
❸ 2007年世界十大钢铁公司分别是
名次企业国家 粗钢产量 1 浦项钢铁 韩国 2654 2 新日本制铁 日本 2433 3 北方钢铁联合公司 法国 2215 4 考鲁斯集团内 英国、荷容兰 2129 5 阿尔贝德公司 卢森堡 2100 6 伊斯帕特国际集团 英国 1990 7 上海宝钢 中国 1667 8 蒂森克虏伯 德国 1650 9 雷瓦集团 意大利 1410 10 日本钢管公司 日本 1161
希望采纳
❹ 世界十大钢铁公司是怎么排名的
2005年全球十大钢铁公司产量排名(数字后是产量)
1、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 荷兰 49.89
2、安赛乐公司(Arcelor) 卢森堡 46.65
3、新日制铁公司(Nippon Steel) 日本 32.91
4、浦项钢铁公司(Posco) 韩国 31.42
5、日本钢铁工程控股钢铁公司(JFE Steel)日本 29.57
6、宝钢集团 中国 22.73
7、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美国 19.26
8、纽科钢铁公司(Nucor) 美国 18.45
9、科勒斯公司(Corus) 英国 18.18
❺ 哪里是生产钢铁最多
国际钢协近日公布,全世界63个主要钢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8%。 它们的粗钢产量合计为9.45亿吨,比上一年增长了6.7%。其中亚洲4.28亿吨,同比增长12%,欧盟15国1.6亿吨,增长0.8%,北美1.23亿吨,下降0.2%,独联体1.06亿吨,增长6%,其它欧洲国家4847万吨,增长7.7%,拉丁美洲4270万吨,增长4.5%,非洲1607万吨,增长2.4%,中东地区1287万吨,增长8%,大洋洲837万吨,增长1%。 全球十大产钢国排序为: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1中国 2.20亿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2日本 1.105亿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3美国 914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4俄罗斯 613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5韩国 463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6德国 448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7乌克兰 367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8印度 318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9巴西 3110万吨全世界生产/盛产钢铁最多的国家排名10意大利 2670万吨
❻ 世界十大钢铁企业是哪些分别在哪个国家
名次企业国家 粗钢产量 1 浦项钢铁 韩国 2654 2 新日本制铁 日本 2433 3 北方钢铁联合公司 法国 2215 4 考鲁斯集团 英国、荷兰 2129 5 阿尔贝德公司 卢森堡 2100 6 伊斯帕特国际集团 英国 1990 7 上海宝钢 中国 1667 8 蒂森克虏伯 德国 1650 9 雷瓦集团 意大利 1410 10 日本钢管公司 日本 1161
❼ 世界钢铁行业排名
日前,国际钢铁协会(WSA)发布了《2014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300万吨以上)。入围本次排名名单的钢铁企业共有100家,比2013年增加了9家。新增加的这9家钢铁企业,除美国AK钢铁公司、土耳其哈巴斯集团和瑞典奥托昆普钢铁公司外其他6家都来自中国。
入围该名单的100家钢铁企业,2014年合计粗钢产量为12.04亿吨(120403.8万吨),比2013年入围企业合计粗钢产量增加4607.7万吨,增长3.98%;入围企业2014年合计粗钢产量约占2014年世界粗钢总量的72.31%,比2013年的70.22%增加了2.19个百分点。
入围该名单的钢铁企业,其总部主要分布在亚、欧、美、非等六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具体来看(见图1),总部在亚洲地区的企业有65家,其中中国有53家、印度5家、日本4家、韩国3家;欧洲12家,其中欧盟9家(德国、卢森堡各2家),土耳其3家;独联体9家,其中俄罗斯6家、乌克兰3家;北美洲6家,其中美国5家;南美洲4家,其中巴西3家;中东2家,其中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各1家;大洋洲1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非洲1家(总部位于埃及)。
2014 年名次 公司 吨数
1 安赛尔米塔尔 * 98.088
2 新日铁住金* 49.300
3 河北钢铁集团* 47.094
4 宝钢集团* 43.347
5 浦项制铁* 41.428
6 沙钢集团 35.332
7 鞍钢集团* 34.348
8 武汉钢铁集团* 33.053
9 JFE 钢铁株式会社* 31.406
10 首钢集团* 30.777
11 塔塔钢铁集团* 26.202
12 山东钢铁集团 23.336
13 纽柯钢铁公司* 21.411
14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20.576
15 美国钢铁公司* 19.732
16 盖尔道集团* 19.001
17 马鞍山钢铁公司* 18.903
18 天津渤海钢铁集团 18.488
19 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 16.271
20 本溪钢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