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把一块铁加热到高温状态,然后放入水中,其机械性能会有什么变化
把钢铁加热到900摄氏度,使钢铁材料充分奥氏体化,然后放入水中,这种热处理方法叫淬火。钢铁材料经过淬火处理,晶体晶粒度变小,会形成马氏体金相组织,其机械性能有巨大变化,强度与硬度大幅度升高,塑性与韧性大幅度下降。
⑵ 普通钢板耐高温多少度
1、钢耐热温度可不是熔点,要知道耐热温度是指钢在此温度下各种性能版指标能达到使用要求,比方说屈权服强度在加热情况下是会降低的。所以现在暂时耐热钢也就是1000度2、石墨可以承受1800度温度,石墨的熔点为3850±50℃,沸点为4250℃,2000℃不软化。LZ--75LZ--65高铝砖软化点1520,1500耐火度1790度SiC--85碳化硅砖软化点1600度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⑶ 热处理后的钢材后经火烧后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大部分钢在烧红(温度约在700-800℃以上)时,硬度会降低,塑性会增加,但也有些热轧低碳钢,如钢筋等,烧红后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⑷ 温度对钢材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很多钢材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的,超过这个温度,机械性能就不稳定,就达不到相应的低温机械性能要求或高温机械性能要求,所以,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有不同材质的钢材。
⑸ 钢材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提高钢结构防火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普通钢材在温度超过250度以上,就出现蓝脆现象,强度迅速下降,力学性能大的降低。提高结构防火性能的措施有外表喷涂防火涂料,或者用其他耐火材料包裹
⑹ 最高多少温度不会损伤钢铁的性能
我记得刚大约在900度左右开始出现较明显的蠕变,所以最高不能超过800度左右吧。
⑺ 低合金钢(Q420)加工过程需要加热后(600~700度)水冷,会对机械性能有影响吗建筑结构受力件。谢谢指点!
加热到600~700度后进行水冷属于低合金钢整体热处理中的淬火工艺,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以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它是强化钢材最重要的热处理手段。一般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
⑻ 如何选择钢的淬火加热温度简述淬火加热温度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对于亚共析钢采用Ac3+30~50°,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采用Ac1+20~40°。
对于亚共析钢如果淬火温度高了,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淬火后严重影响和降低塑性和韧性,如果淬火温度低了,奥氏体化就会不完全,淬火后会有铁素体,导致淬火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温度高了,同样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同时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多,淬火后容易变形开裂,同时严重降低硬度和强度,如果温度低了,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少,大部分碳化物保留下来,淬火后也容易变形开裂,奥氏体化后奥氏体含碳量过低,导致淬不上火,导致淬火后马氏体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⑼ 简单分析钢的热处理时的加热温度、冷却速度与回火温度对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不同的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所产生的金相组织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组回织的钢材机答械性能肯定不一样。
随炉冷却:得到的组织硬度低,塑性韧性好;
空气中冷却:比随炉冷却组织硬度稍高,但塑性韧性稍差;
快速冷却:即淬火,在液体中冷却,得到马氏体组织,硬度高而塑性韧性差;
以铁为例:不是温度越高越好,如果温度太高,铁拿出炉子的时候就会迅速氧化导致外层成为一层四氧化三铁的不致密孔洞装氧化物,更容易生锈或者发生机械损伤。
(9)钢铁加热多少度不影响机械性能扩展阅读:
将淬火成马氏体的钢加热到临界点A1以下某个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再冷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回火的目的在于消除淬火应力,使钢的组织转变为相对稳定状态。在不降低或适当降低钢的硬度和强度的条件下改善钢的塑性和韧性,以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中碳和高碳钢淬火后通常硬度很高,但很脆,一般需经回火处理才能使用。钢中的淬火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结构,其正方度c/a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c/a=1+0.045wt%C)。
⑽ 为什么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1000-1250℃高温下进行锻造加工
原因:
1、高温回火的回火温度高,有利于彻底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碳结构、合金钢、保证淬透性结构钢钢材均可采用高温回火状态交货。
2、加热温度越高,晶粒长大越快,奥氏体越粗大;保温时间延长,晶粒不断长大,但长大速度越来越慢。
例如:机械结构钢即适用于制造机器和机械零件的合金钢。通常要经过热处理(如调质处理、表面硬化处理)后使用。
优质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机器零件。一般都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力学性能。30、35、40、45、50钢经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韧性,用于制作轴类零件。
(10)钢铁加热多少度不影响机械性能扩展阅读
1、钢材出厂前经退火热处理。退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并为后道工序作好组织和性能上的准备,合金结构钢、保证淬透性结构钢、轴承钢、工具钢、汽轮机叶片用钢。
2、从钢液中产生晶体的过程,也称液态结晶或一次结晶。随着热量的导出,晶体从无到有(形核),由小变大,直至液体全部转为固体,完成结晶过程。钢液的结晶过程决定着钢锭或铸件的结晶组织及物理、化学不均匀性,从而影响到钢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