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跪求美国钢铁业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美国钢铁业的现状堪忧
美国钢铁业的困境一年比一年严重。仅过去4年,就有28家美国钢铁企业向政府申请破产,占美国钢铁业的多一半,因此而失业的钢铁工人总数高达7万,如果政府不采取新措施,还将有数万钢铁工人很快就会失去饭碗。
钢材价格下跌正在使世界钢铁行业走向前所未有的危机,估计受打击最大的将是美国钢铁业。过去5年美国国内的钢材价格下跌了40%,目前已经跌到20年来最低,即使在热轧钢材价格最近上升了15%的情况下,每吨热轧钢的价格也只达到210美元上下。然而,美国成品钢的平均成本远高于这个价格。根据权威性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计算,旧式钢厂生产的每吨钢材成本为481美元,新型的小钢厂生产成本也高达376美元一吨。
钢材价格长期低迷不振,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钢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美国政府估算,目前国际钢材的生产总能力已经达到每年10亿吨,而世界钢材的实际需求量只有8亿吨,过剩比例高达1/5。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是钢铁业困境的一大原因。
美国的钢材生产开工率长期以来一直徘徊在65%上下,特别是去年全年,从来没有接近过最起码的盈利线83%的开工率。与此同时,美国钢铁行业对美国钢材的市场占有率连年下降,尤其是1999年和2000年。去年的进口比例下降,也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衰退所至。
美国钢铁业的困境还在于非生产性负担太重。据粗略统计,美国钢铁业目前的雇员总数在15万人上下,但却负担着60万退休人员的退休和医疗费用,差不多等于一个工人负担4个退休人员,还不算无法准确统计的家属负担。
美国大型钢铁企业的领导人普遍认为,美国钢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国外的挑战。面对欧洲、日本、韩国等钢铁生产水平先进国家的竞争,负担沉重的美国传统钢铁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面对巴西、俄罗斯等钢铁出口新秀,美国更缺乏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国外的压力和国内小钢铁企业的竞争,迫使美国传统钢铁企业接二连三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行业前景十分暗淡。
原因
很简单,就是钢铁业在美国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特点就是产值没有新兴的工业产值高,所以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所以美国的产业是向高产值高科技的方向发展。不过钢铁行业在发展中国家就不是劣势行业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低,所以生产成本也低,而且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建设期,对钢铁行业需求量大。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来,美国可向产值更高的产业发展,二来,发展中国家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资金。这是双赢的做法。
另外再说说其他的。
面对一系列的不利因素,美国钢材生产业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最近在美国政府内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以美国钢铁业内的龙头老大美国钢铁公司为首的多家传统钢铁企业,近日来对美国国会和布什政府进行密集的院外活动,并向政府递交了书面建议,要求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拯救美国钢铁行业。措施之一是要美国政府拿出120亿美元,把钢铁业内的退休人员福利开支接过去,这些钢铁企业的说辞是,政府拿120亿美元拯救美国钢铁业,总比钢铁业破产让6万钢铁工人和他们的家人流落街头要好得多;措施之二是要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对钢铁业网开一面,使美国钢铁大企业实行联合,以规模效益和欧洲、日本竞争;措施之三是政府对16种钢材提高20%至40%的进口税收,并同时收紧进口配额,以保护美国国内的钢材市场。
然而,在美国国内与钢铁业保护主义派别唱对台戏的大有人在。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数十年来,美国政府一直通过进口配额等类似的措施保护钢铁业,其结果却是钢铁业的病态越来越重。”
更有分析家指出,美国钢铁业的问题主要出在那些大型传统钢铁企业自身。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国内钢材产量一直维持在一亿吨上下,然而,大型传统钢铁公司在其中占的比例,却从原来的90%,下降到今天的50%,而竞争力强的小钢铁公司的产量已经上升到总产量的50%。目前,大钢铁公司每吨钢材的劳动成本在135美元左右,而小钢铁企业的只有45美元左右。大钢铁企业为退休人员负担的医疗保险费用如平均到自己生产的每吨钢材中,要高达26.40美元,而小企业只有27美分。从各方面看,大钢铁企业根本就不是小企业的竞争对手。
基于大钢铁企业的竞争劣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让已经没有竞争力的传统钢铁企业自然破产,对美国整体经济发展更有好处,美国经济的力量所在,正是其对新形势的适应性,旧的企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越早被淘汰越好,即使这一淘汰过程是残酷的。其它行业的人士还提出,政府没理由偏袒钢铁业,此次美国经济衰退中多少信息公司倒闭,政府并没有采取措施挽救这些泡沫公司,现在如果采取特殊政策挽救钢铁公司,以后其它行业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
所以经济学家的提法是合理的,对美国有利,对其他国家也有利。不过美国钢铁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很强,所以现实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知道我这样解说你听得明白不?
如果有问题再提出
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能力当然下降了,因为美国的工资比发展中国家的工资高嘛,那么生产成本也会增加,这削弱了他的竞争能力。所以美国应该生产产值更高的产品,这才是美国的优势。
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假如美国的资源只可以生产100吨钢铁,或者1000台电脑。钢铁是500美元一顿,电脑是600美元一台,那么两者生产总值之比就是5000:60000,你是说美国会生产什么?当然是电脑
另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只可以5000件衣服,或者生产80吨钢铁,衣服是5美元一件,钢铁是500美元一顿,那么两者生产总值之比25000:40000,你是说他们会生产什么?当然是钢铁
也就是说美国生产电脑有优势,发展中国家生产钢铁有优势。
B. 二战,日本占领东北,为什么到二战结束,钢铁产量还那么可怜
日本本身是个没有任何资源的国土,他的一切都是靠外援,以前炼钢技术没现在这么好,且他们也不信中国能产出什么好钢,所以大部分都是向美国等国家购买,他们要的中国的资源是土地和煤炭等生活资源!
C. 二战坦克和战列舰的装甲钢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
不如现在的民用钢,不说了怕被战列舰吹骂。
D. 关于钢铁和生物钢的问题~坦克装甲
你首先要明白生物钢的定义,生物钢名为钢,实际不是钢铁,而是特种生物材料,其多半是利用蛋白质仿造蜘蛛丝纤维的原理加上尼龙材质制作而成,目前还在试验阶段,还不属于成熟的技术。这种材料目前的构想是制作成防弹衣,和凯芙拉材质的头盔、防弹衣原理很相似。
而坦克的装甲,基本都是高硬度的钢铁。二战的坦克和现在的也不一样,有生铁铸造的炮塔,有冲压板件,有铸造板件,轧制板件很多,性能也不一而同。
而现在的坦克则复杂的多,多采用复合装甲,这种技术最早由英国人提出,并制作出“乔巴姆”复合装甲。在材质上,它虽然以钢铁为主体,实际已不仅仅是钢铁,世界各国的复合装甲都有相当程度的保密,但我们仍能了解到,他们大多是合金钢、防辐射铅板、防崩落内衬组合而成的三明治结构。甚至还有钢板-陶瓷-钢板-铅板-钢板-内衬的组合,防御能力比起二战的坦克已经是天渊之别。例如二战最重的鼠式坦克,150多吨装甲也才200多mm,而现在的M1A1坦克才60吨上下的重量,装甲已经相当于1000多mm。
E. 沉没的二战军舰上面的钢,为何能成为各国打捞的宝物
大约在。万年前的时候,人们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迈进,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而进入19世纪以后,我们全世界的发展已经非常的快速,第1次工业革命,第2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学进步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在20世纪之后,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却遭受了重大的挑战,就是第1次世界大战,第2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有许多国家开始研发各种各样的军舰。之后战争结束,这些沉没的军舰上面的钢材却成为各国打捞的宝物?这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最后一点就是这些沉没的舰船上面的一些重要的物品,其实还可以丰富一个国家的军事博物馆。毕竟这些钢铁还是有着合适的用处,所以打捞这些沉没的舰船还是有一些作用。
F. 二战德国的钢铁供应
战前德国的钢铁都是国内炼的,但是德国没有铁矿石,德国的铁矿石主要从南斯拉夫和瑞典进口。
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法国,法国又成为一个铁矿石供应点。
关于钢铁分配,楼上几个全在胡扯。你听说过哪国用钢造飞机?如果有,那个国家发动机也太牛B了,这个错误实在是可笑。
,空军主要消耗的是稀有金属,装甲生产应该居第二,军舰生产是最消耗钢的(特种钢也属于钢铁生产范围)。
G. 二战时的人海战术钢铁洪流在现代战争里还有用吗
战争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为了解决上一次战争遗留给军事将领们困惑的,二战也不例外。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相互间大残杀,交战双方实力接近,运用的战争技术也接近,比拼的是人力资源和经济消耗,从1915年起,战争进程胶着。号称一战“绞肉机”的索姆河战役,双方共投入兵力150余万人,伤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30余万,,是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一场战役;其次是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双方共投入兵力近100万,伤亡70余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于是海湾战争后另外熟悉的一景又出现了,各国争先恐后发展高技术武器,巡航导弹,隐形战机,精确打击,以争取在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强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可能吗?《孙子兵法》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到: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下一次战争的具体形态只有让下一次战争的胜利者告诉你……
H. 二战时,德国的钢铁产量不到3千万吨,为何美国能到达8千万吨
德国在二战时加入的很早,所以他在战争中的投入还是很高的,美国加入的比较晚,而且美国的工业生产本来就比较先进,工业产值也高,占中中的投入少,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在生产上,德国的重点都放在了提高军事实力上了,所以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美国一样生产高产量的钢材。
实际上德国只是在产业量产上因为没有那么专心地投入而输给了美国,德国本身的工业生产质量,生产出来的品质确实是很棒的,生产量跟不上的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德国战争时间太长,没有提供给工业生产的比较稳定的环境。
I. 二战前钢材的价格
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从一战到二战,价格在100-200美刀左右,数据来源天涯社区
J. 二战时德国的钢铁供应情况
德国国内资源能满足战争需要的只有煤炭等很少的资源。像铁矿石,石油,有回色答金属这些战略资源都不能自给自足,都需要进口。
欧洲都是德国占领国,这些资源的取得非常方便。即使是购买,也几乎是没有成本的。进口资源只需要付出德国马克,但德国马克是德国政府印刷的,放开印钞机印刷就是了,等于是用废纸换别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