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56到1958年的中国两大老钢铁基地在哪里
鞍本钢铁基地
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位于辽宁中部工业区,周围版资源丰富,铁权矿的探明储量近百亿吨,是全国最大的铁矿基地。鞍本钢铁基地经过40多年的改建、扩建,现仍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京、津、唐钢铁基地
包括首都钢铁公司、天津各钢厂及唐山钢铁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
㈡ 钢厂以后的前途怎么样
中国钢铁企业大有作为,钢铁行业前景不错.,中国钢铁企业正在面临一场新型生产方式内的改革,降低我国国容民生产总值单位能耗量,钢铁行业责无旁贷.以首钢为样板的新一带可循环钢铁生产流程,将是中国钢铁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拥有行进技术的钢厂前景非常好.而小的钢厂则因技术或成本等原因会被淘汰的。
㈢ 世界知名的大型钢铁厂都是哪些
世界知名的大型钢铁厂有:Arcedor,LNM, 新日铁,JFE,浦项,USS,ISG,上海宝钢,Nucor。
㈣ 建国初期郑州钢厂在郑州现在哪个位置
管城区十八里河镇钢厂路4号(新郑路与南三环交叉路口向南500米
㈤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所在地是什么
1886年,贵州巡抚潘蔚创办青厂,先用土炉,后从英国订购炼铁、炼钢设备,1888年安装完毕。终因清廷腐败,缺乏资金、煤和铁矿石,加上不善管理,无人精通技术,而于1893年停办。这是兴办近代钢铁厂的一次尝试。
㈥ 钢铁厂的发展
建国以来,国家把钢铁工业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产量增长很快。从1978年起,我国的内钢产量容已超过3000万吨。1980年的钢产量达到 371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而今,更是早已超过亿吨,稳居世界第一。旧中国只能生产100个普通碳素钢种,如今能冶炼2000多个品种;钢材品种齐全。钢铁工业的布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了大中小相结合的钢铁工业体系。
㈦ 建国初期中国有几个钢铁公司
建国初期我国的钢铁厂都是从日伪手里继承的和国民党遗留的,有鞍钢、唐钢(版只有炼钢)、权本钢、石景山钢厂(只有炼钢)、太钢(很小)、宣钢(只有铁矿和炼铁)、汉阳钢厂、北满特钢等。武钢、邯钢、马钢、宝钢、包钢、攀钢、济钢等都是建国以后建设的。
㈧ 列举我国早期建成的著名钢铁企业
本溪钢铁(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05年。“一五”计划时期,本钢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前身是1916年动工兴建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
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1958年建起了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
太原钢铁集团,前身西北炼钢厂1932年建成;1952年9月,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
马鞍山铁矿厂,1953年2月成立。1958年8月11日,马鞍山钢铁公司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