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铁行业限产政策
法律分析:2009年5月8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再次祭起这一号令大旗,出台了《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要求各地工业部门控制钢铁总产量,淘汰落后产能,并“对落后钢铁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 为什么国家不准开钢铁厂。难道就让这内工人失业吗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乐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十三五”期间内(容2016-2020年),中国将把钢铁产能进一步压减1.4亿吨,相比于2016年初提出的1亿-1.5亿吨的目标更为明确。
去年,全国共压减了6500万吨的钢铁产能。以“十三五”期间1.4亿吨的目标计算,未来四年中国还将压减7500万吨的钢铁产能。
徐乐江还透露,2016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由年初的56.37点上涨至年末的99.51点。同时,钢铁企业利润同比去年增长2.02倍,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5年下降了51%,部分企业的职工收入也呈现恢复性增长。
3. 如何解决中国钢铁产能过剩
中国的钢铁工业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到了二十世纪末规模、机能完专善。特别是在2008年前后中国又购买了国属外的铁矿和廉价煤炭。从开采、运输、煤炭、冶炼、先进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程度。到了2012年前后,我国房屋建筑和汽车制造业又处于过剩状态。以致现在钢铁相对于制造业出口、内需还不完善,那么钢铁虽然也限制了一些小钢铁,但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目前,国家在打通制造业出口的各种途径,相信一两年的时间,中国钢铁会仍然会供不应求。
4. 我国钢铁生产量是不是受指标限制
钢铁产量总体上来讲没有生产指标,这和香烟等不一样。但是,随着国家回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政策答的推行,钢铁产能的建设和使用,受到指标限制,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不得随意增加钢铁产能和生产设备,在钢铁厂的搬迁过程中,也是要减量置换钢铁产能。国有企业严格执行了这一政策,民营企业,尤其是山东、江苏、云南、广西、广东等执行的较为松动,近几年钢铁产能不断增加。
5. 产能过剩应该怎么控制国家有权利控制吗因为都是私企。
产能过剩我们是国家控制,国外是市场调节,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对产品需求非常大,类似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就是我们的需求直接刺激的,但是经济危机后,对需求的减少,造成资源的浪费,资源是很难重复利用的,如果你提取效益很低,卖出价格也便宜,实际上是亏了全民族未来的利益,所以产能过剩,国家的调控目的,1是把技术落后,成本较高的直接刷下来,其实国外市场淘汰产能过剩也是怎么搞得,只是时间长些而已。2是限制高产量,把不多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中国号称资源大国,但是消费需求太牛B,中国每年自产石油位居世界第四,也只能满足国内4成左右需求,煤炭,稀土的开发不仅造成严重污染和水土流失,还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私企来说,永远处于老三位置,老大国企,老二外企,所以老三当然是第一排除的对象。
6. 中国有矿产资源开采限制制度吗
1、中国有矿产资源开采限制制度。
2、《矿产资源法》第3条规定:“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但是,已经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在划定的矿区范围内为本企业的生产而进行的勘查除外。国家保护探矿权和采矿权不受侵犯,保障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
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
3、《矿产资源法》的上述规定,就是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限制的规定。这说明,我国是有矿产资源开采限制制度的。
7.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第七章 原材料政策
第二十八条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鼓励大型钢铁企业进行铁矿等资源勘探开发,矿山开采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储量5000万吨及以上铁矿资源的开采建设项目必须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或审批,同时做好矿山规划、安全生产以及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地下矿井回填等环境保护工作,禁止乱采滥挖行为。未经合法审批手续乱采滥挖的,国土资源部门要收回采矿权,停止非法开采行为。
第二十九条根据我国富矿少、贫矿多的资源现状,国家鼓励企业发展低品位矿采选技术,充分利用国内贫矿资源。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保护矿产资源,对滥采乱挖行为,要给予必要处罚和进行整顿。
第三十条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加强与境外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到境外采用独资、合资、合作、购买矿产资源等方式建立铁矿、铬矿、锰矿、镍矿、废钢及炼焦煤等生产供应基地。沿海地区企业所需的矿石、焦炭等重要原辅材料,国家鼓励依靠海外市场解决。
钢铁协会要搞好行业自律和协调,稳定国内外原料市场。国内多家企业对境外资源造成恶性竞争时,国家可采取行政协调方式,进行联合或确定一家企业进行投资,避免恶性竞争。企业应服从国家行政协调。
限制出口能耗高、污染大的焦炭、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等初级加工产品,降低或取消对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
8.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第一章政策目标第一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能源及环保状况,钢铁生产能力保持合理规模,具体规模可在规划中解决。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的大国和具有竞争力的强国。第二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品优良品率有大幅度提高,多数产品基本满足建筑、机械、化工、汽车、家电、船舶、交通、铁路、军工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发展需要。第三条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第四条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到2010年,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到2020年,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第五条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钢铁企业必须发展余热、余能回收发电,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要努力做到电力自供有余,实现外供。2005年,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76吨标煤、吨钢可比能耗0.70吨标煤、吨钢耗新水12吨以下;2010年分别降到0.73吨标煤、0.685吨标煤、8吨以下;2020年分别降到0.7吨标煤、0.64吨标煤、6吨以下。即今后十年,钢铁工业在水资源消耗总量减少和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实现总量适度发展。第六条在2005年底以前,所有钢铁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符合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第二章产业发展规划第七条国家通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钢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第八条2003年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国家钢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制定本集团规划,经国务院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必要衔接平衡后批准执行。规划内的具体建设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审批或核准,由企业办理土地、环保、安全、信贷等审批手续后自行组织实施,并按规定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第九条其它钢铁企业的发展也必须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第三章产业布局调整第十条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
重要环境保护区、严重缺水地区、大城市市区,不再扩建钢铁冶炼生产能力,区域内现有企业要结合组织结构、装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压产、搬迁,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第十一条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
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对首钢实施搬迁,与河北省钢铁工业进行重组。
华东地区钢材市场潜力大,但钢铁企业布局过于密集,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可结合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国际竞争能力。
中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东南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深水良港条件,结合产业重组和城市钢厂的搬迁,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攀枝花-西昌地区铁矿和煤炭资源储量大,但交通不便,现有重点骨干企业要提高装备水平,调整品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矿石可持续供应能力确定产量,不追求数量的增加。
西北地区铁矿石和水资源短缺,现有骨干企业应以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主,不追求生产规模扩大,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
9. 导致中国钢铁工业低集中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简单的说就是钢铁企业太多,我国大概有一千多家钢铁生产企业,这就造成国专家对钢铁生产控制困难,控制十家属钢铁企业肯定比控制一千家容易得多的多。大家都要吃饭,于是都开足马力生产抢占市场,蛋糕就那么大,钢铁需求量每年也差不多是那么大,因此产量大于需求量,产能就过剩了。这些年国家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原因也是基于此。也发生了不少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比如唐钢、宣钢等组建成河北钢铁集团,济钢、莱钢等组建成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八钢,武钢重组柳钢,首钢重组水钢等等。
10. 国家限制钢铁产量是利好还是利空啊
当然是利好。钢铁行业本身具有大起大落的特点,任由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生自灭,只会导致重专复建设和低属水平竞争。
钢产量已经过剩,其实现在动手已经滞后。
通过国家对钢铁产业的有效调整,既可优化先进的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可降低钢铁企业采购成本,提高我国钢铁企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