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9.7.24吉林通化钢铁公司工人罢工
通化钢铁公司私有化遭抵制 总经理被工人暴打致死(转帖)
通化钢铁公司私有化遭抵制 总经理被工人暴打致死发布: 2009-7-25 17:27 | 作者: 通钢工人 | (2009-07-25)吉林通钢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无法说它是好事、幸事,还是坏事、悲事,所以只能说是一件大事。一条鲜活的生命在无数个工人的铁拳下丧生了,而这个人竟然是建龙集团的职业经理人、刚刚上任的通化钢铁公司总经理陈某。夜已经很深了,可窗外还有零星的鞭炮声在响起,我没法去评价这到底代表着什么。对于通钢员工,也许代表着胜利;对于吉林政府,也许象征着嘲讽;对于陈某,也许是为他送行的悲歌。事情还要从7月22日说起。这天,从设立在吉林省长春市的通钢集团传来消息,建龙集团再次入主通钢,控有新通钢集团的50%以上的股权,吉林省国资委仅占有34%的股权。也就是说,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将被民企建龙集团吃掉,成为民企资本的一部分。就在消息传来的当天,通钢集团的主要生产基地,也就是通钢集团的前身通化钢铁全员沸腾。空气中弥散了咒骂、惊谔、不解与沮丧。因为,这距离建龙与通钢第一次重组后的股权分立仅仅只有三个月。2005年10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运作下,全国最大型的钢铁投资公司建龙集团与吉林省唯一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通钢集团连姻。建龙以资本注入形式入主通钢,占有通钢近40%的股份。虽占有股份不是最多,但通钢集团及通化钢铁的总经理、财务主管却在很短时间内都换成了建龙人,美其名日“引入民营机制”。于是,一场所有人都看不清的运作开始了。从那时起,通钢管理体制完全走样,国不国、民不民,高层拿着高薪、口里却声声喊着代表党和国家。员工则被裁员、减薪。 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所有人措手不及,新通钢也一样没有逃出这个圈子,在钢铁行业低迷的大气候下,通钢连续亏损,通化钢铁一再限产,员工工资减到每月人均300元。而此时,作为以抵压通钢老区贷款而兴建的吉林新区却正常生产,员工收入未有任何损失(正常生产时,吉林钢铁员工的收入也高于通化钢铁员工)。同企不同待遇,只因出资者或是重组之前所有者不同,使通化钢铁员工意见很大。这其间,通钢员工一直在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反映新通钢存在的不正常问题,而这一切却总是石沉大海,就连全国知名的网络、新浪、天涯等网站论坛对反映通钢的贴子也是一封了之。也是在2008年,通化钢铁炼轧厂出现了一起因为管理矛盾而引发的命案,死者是炼轧厂的主管厂长。在短短的3年间,通化钢铁的干群关系急转直下,各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经过2008年的连续亏损,建龙在2009年初决定与通钢股权分立。经协商,建龙集团对吉林钢铁占有所有权,并控股通钢原有的矿山,其目的不言而喻。2009年3月,通钢与建龙正式股权分立。公告下达的当天,通化钢铁居民区的鞭炮声响彻了整个夜空。在建龙与通钢股权未分立之前,仅2009年一季度,通化钢铁就亏损了近10亿元,吉林新区却仅亏损2亿左右。而在股权分立后,4月份,通化钢铁仅亏损了近1亿;5月份,微亏;6月份,已经盈利了6000余万元,全体通钢人欢欣鼓舞。7月份,全通钢都在憋着劲要再打个漂亮仗。而恰恰在此时,建龙再次入股通钢,而这次是对通钢绝对控股。面对国有企业如此被民企收并,面对通钢人如此被建龙人玩弄,通化钢铁所有员工及家属群情激奋、怒不可竭。作为股份制国企,在企业大的问题上应该有一定的办事原则。首先,有共产党及工会组织,企业有大的变更,应及时召开职代会通报消息,并征求员工意见,因为通钢毕竟还是国企,应该按照国企工作程序推进革新;其次,员工也是通钢的股东,虽然人均持股量较少,但近2万人的员工队伍,其股金总量也是不低的,企业有变更应该召开股东大会予以提前公布。而直到两个企业决定再次重组,连通钢的很多高层都不知晓。而关于企业重组的宣传材料,在公布重组的第二天才发到员工手中。吉林省国资委关于通钢重组的决定下发后,通钢有几位总经理当即集体辞职,而通化钢铁的工人运动也全面展开。这是一场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的工人运动。这一切源于对建龙的憎恶,源于对吉林省高层领导决策的不满。7月23日上午,吉林省国资委部分领导、建龙集团部分高管到通化钢铁召开重组大会。遭到近50名员工家属、100名在职员工的包围冲击。当天下午,通化市公安部门开始向通化钢铁各单位质询具体情况。7月 24日上午,近3000名在职员工及员工家属在通化钢铁办公大楼前集会,高举“建龙滚出通钢”等标语,高喊口号进行示威集会。上午9时左右,示威人群向通化钢铁冶金区进发,并对1、2、3号高炉铁路运输线进行封堵。不久,通化钢铁1、2、3号高炉先后修风停产。中午,示威人群没人散去,而是集中在冶金区各铁路沿线,至使4、5、6号高炉先后修风停产。直至下午,通化钢铁7号高炉修风停产。至此,通化钢铁整体生产停滞,各主体、辅助单位陆续减产、停机。 7月24日当天,在通钢宾馆某房间内,刚上任的通钢集团总经理、建龙人李某坐镇,分别与通化钢铁各分厂主管领导谈话。通化钢铁各主管经理分别下到各分厂与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对话,要求做好员工队伍稳定工作。而刚刚上任的通化钢铁总经理、建龙人陈某带队到焦化厂与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对话。此时,不知何故,部分示威人群得知此事,并迅速聚集到焦化厂,对召开会议的办公楼进行包围。据说当时陈某与示威人员发生了口角冲突,并激怒了示威人群,一群示威人员冲入会议室,把陈某拖进走廊进行群殴。消息传开后,各区域示威人群大量向焦化厂集中。此期间,通化市调集了大量警力,由公安、交警、武警组成的大批治安人员进驻通钢冶金区,对通钢冶金区进行封锁管控,吉林省及通化市相关领导陆续赶到现场,但依然无法控制局势。至晚19时,通钢冶金区已聚集近万人。据说,当时陈某已被群殴多次,并有说社会人员参与了对其殴斗,陈某已经死亡,死状凄惨。但大量员工依然聚集,不允许政府部门人员进入。晚21时左右,通化钢铁通过电视台向通钢员工及家属发布公告,宣称省政府决定建龙退出,永不再参与通钢重组。晚22时左右,示威及围观人群才纷纷散去。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而且事态规模太庞大,出乎所有人的想像。直至零晨,我依然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陈某我见过,一个公开场合讲话都会手脚发抖的职业经理人。我所知,通钢没人评价他是个合格的总经理,但有人满意,因为他听话。应该说,他的结局是个悲哀,即便他有再多的过失,也不应该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死是吉林钢铁企业改制失败的恶果,是吉林省高层领导的严重工作失误,是建龙人投机倒把的罪有应得。通钢人,一群血性的汉子,面对自己祖辈用50余年建立起来的基业,无法释怀一切会被别人收并,特别是在企业正在走出困境,全面谋求发展的时刻,在得不到上级支持与理解的时候,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建龙集团,一群资本运作的高手,一个有着深厚背景的企业,但他们作梦也不会想到,这次跟斗栽大了。东北人真的勇武到这种程度,矛盾真的能发展到如此不可调和。通钢领导,除几名实干派之外,一群泛泛之辈,而且官本位思想、利已主义思想严重,心中无大局无大志,有的只是眼中的铜臭及私利。事件的结局是个悲剧,虽然窗外还响着鞭炮声,但在我听着,那却是来自地狱的嘲笑声。我在深深的悲怆中看着时针,那是对吉林省高层急功近利的悲怆、对社会发展畸变的悲怆、对通钢人粗蛮盲目的悲怆、对建龙人无尽贪欲的悲怆、对死者家属痛失亲人的悲怆…… ---------------------------------------------------------------------------------- 恭贺吉林通钢事件阶段性胜利 通钢子弟/文小弟是吉林通化钢铁公司的一名子弟,本来蒸蒸日上的通钢,因为省领导的指示,“建龙”集团加入了通钢集团,开始侵吞我们通钢人50年积累的财产,工人工资一降再降,小弟的父亲作为一名27年工龄的中层干部每个月只有200元工资!通钢陷入严重危机!2008年秋,通钢全面停产,2008-2009年冬,厂区及职工家属乃至整个通化市二道江区的供暖都无法供应,10余万人只能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无奈之下通钢集团恢复了与供暖有关的生产项目,在亏损的情况下继续生产。通钢急剧缩水,建龙集团见无利可图,便退出了通钢集团。后来,钢材市场回暖,直至2009年6月整个通钢集团只盈利3200万,2009年7月预计盈利8000万到1亿左右,这时,看见通钢又有盈利,建龙又回来继续霸占我们的血汗!!!!!!! 2009.7.23,各单位骨干开晨会,居然从各位厂长的口中听到了如下令人震惊的消息:“建龙集团控股通钢!65%!”!之前,建龙集团主席陈国军曾放出过许多狠话:“我要在3年之内让通钢姓陈!”“等我上台,所有通钢原来的人一个不留,全滚蛋!”这次,通钢人真的愤怒了! 7.24早,3000余退休老职工打着“建龙滚出通钢”的标语向厂区进发,大批警察开始出现,群众队伍越来越大,途经的各个工厂陆续开始停产,至中午左右,通钢全面停产;下午,部分建龙高层开始出现在厂区,在劝阻队伍时大多被暴打,到了傍晚,陈国军出现在一个厂,色厉内荏的命令复工,愤怒的人群失去控制,陈国军被多人围殴,防暴警察以及救护车都被人群阻拦。到晚上9时左右,传出了陈国军死亡的消息,整个二道江区开始了密集的鞭炮燃放,厂区里,工人,警察,群众,上万人挤在一起,场面并没有继续混乱,人群开始陆续撤退。吉林国资委23日宣布建龙重新入股,通钢人都绝望了!24日就发生这事,24日晚吉林国资委宣布建龙永不参股通钢!附:吉林通化电视台播发的公告及相关文件精神 公告 钢城广大员工和家属: 根据广大职工愿望,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希望广大职工保持克制,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尽快撤离。 关于终止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集团的通知吉国资发直改[2009]105号 通钢集团: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发展,省国资委经与多方战略投资者商谈,曾确定由建龙集团重组通钢集团,并控股经营。方案公布以来,很多干部员工及离退休人员不理解、不赞成。经认真研究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终止建龙集团控股通钢集团的方案,不再实施。希望通钢集团广大干部员工接此通知后,从维护通钢稳定、维护通钢广大员工根本利益出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努力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促进通钢集团发展。 吉林省国资委 2009年7月24日 省国资委正式文件明天送达。请公司广大员工通知您的家属,尽快撤离现场,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Ⅱ 通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通化钢铁来集团自有限公司是在原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经过全面改革改制并与民营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后创立的多元投资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集团,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支持的钢铁企业。在全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03位,在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63位。已具有700万吨钢生产能力。
Ⅲ 通钢集团到底被鞍钢还是首钢重组了
首钢有意重组吉林通钢 已开展前期考察 首钢重组通化钢铁集团(下称通钢)一事已被提上专日程。记者昨日从首属钢相关人士处获悉,首钢已经对通钢展开了前期考察,有意将这一老牌大型国企收入囊中。
此外,还有消息称,首钢集团已与吉林省国资委草签了重组协议,首钢将斥资20亿元左右控股通钢。但是这一消息并未获得首钢方面证实。首钢方面表示,“现在还处在前期接触中,重组与否还没有最后敲定,所以注资金额等细节并未确定。”
据报道,1月6日,首钢已派出生产、设备、财务等综合部门管理人员共计30余人开赴通钢,此次首钢前来视察的目的正是为接手通钢做摸底调查。而对比此前对民营钢企建龙集团的重组,通钢表现出了十分的热忱,厂区打扫一新,并挂出火红标语欢迎首钢重组。
通钢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去年7月24日,因建龙集团重组通钢遭到职工抵抗,随后通钢开始积极地寻找重组方。通钢的候选“新婆家”一概都有着国营背景,此前传出有意重组通钢的企业包括鞍钢、首钢和华菱钢铁。
Ⅳ 通钢万人打死总经理这事怎么处理了
通钢事件引言
通钢今天发生了通钢事件,因为无法说它是好事、幸事,还是坏事、悲事,所以只能说是一次事件。一条鲜活的生命在无数个工人的铁拳下丧升了,而这个人竞是建龙集团的职业经理人、刚刚上任的通化钢铁公司总经理陈某。
通钢事件原因
夜已经很深了,可窗外还有零星的鞭炮声在响起,我没法去评价这到底代表着什么。对于通钢员工,也许代表着胜利;对于吉林政府,也许象征着嘲讽;对于陈某,也许是为他送行的悲歌。
www.ddhw.cn
通钢事件还要从7月22日说起。这天,从设立在吉林省长春市的通钢集团传来消息,建龙集团再次入主通钢,控有新通钢集团的50%以上的股权,吉林省国资委仅占有34%的股权。也就是说,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将被民企建龙集团吃掉,成为民企资本的一部分。
就在消息传来的当天,通钢集团的主要生产基地,也就是通钢集团的前身通化钢铁全员沸腾。通钢事件引发空气中弥散了咒骂、惊谔、不解与沮丧。因为,这距离建龙与通钢第一次重组后的股权分立仅仅只有三个月。2005年10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运作下,全国最大型的钢铁投资公司建龙集团与吉林省唯一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通钢集团连姻。建龙以资本注入形式入主通钢,占有通钢近40%的股份。虽占有股份不是最多,但通钢集团及通化钢铁的总经理、财务主管却在很短时间内都换成了建龙人,美其名日“引入民营机制”。于是,一场所有人都看不清的运作开始了。从那时起,通钢管理体制完全走样,国不国、民不民,高层拿着高薪、口里却声声喊着代表党和国家。员工则被裁员、减薪。
www.ddhw.cn
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所有人措手不及,新通钢也一样没有逃出这个圈子,在钢铁行业低迷的大气候下,通钢连续亏损,通化钢铁一再限产,员工工资减到每月人均300元。而此时,作为以抵压通钢老区贷款而兴建的吉林新区却正常生产,员工收入未有任何损失(正常生产时,吉林钢铁员工的收入也高于通化钢铁员工)。同企不同待遇,只因出资者或是重组之前所有者不同,使通化钢铁员工意见很大。这其间,通钢员工一直在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反映新通钢存在的不正常问题,而这一切却总是石沉大海,就连全国知名的网络、新浪、天涯等网站论坛对反映通钢的贴子也是一封了之。也是在2008年,通化钢铁炼轧厂出现了一起因为管理矛盾而引发的命案,死者是炼轧厂的主管厂长。在短短的3年间,通化钢铁的干群关系急转直下,各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通钢事件在萌芽之中。经过2008 年的连续亏损,建龙在2009年初决定与通钢股权分立。经协商,建龙集团对吉林钢铁占有所有权,并控股通钢原有的矿山,其目的不言而喻。2009年3月,通钢与建龙正式股权分立。公告下达的当天,通化钢铁居民区的鞭炮声响彻了整个夜空。
www.ddhw.cn
在建龙与通钢股权未分立之前,仅2009年一季度,通化钢铁就亏损了近10亿元,吉林新区却仅亏损2亿左右。而在股权分立后,4月份,通化钢铁仅亏损了近1 亿;5月份,微亏;6月份,已经盈利了6000余万元,全体通钢人欢欣鼓舞。7月份,全通钢都在憋着劲要再打个漂亮仗。而恰恰在此时,建龙再次入股通钢,而这次是对通钢绝对控股。面对国有企业如此被民企收并,面对通钢人如此被建龙人玩弄,通化钢铁所有员工及家属群情激奋、怒不可竭。
作为股份制国企,在企业大的问题上应该有一定的办事原则。首先,有共产党及工会组织,企业有大的变更,应及时召开职代会通报消息,并征求员工意见,因为通钢毕竟还是国企,应该按照国企工作程序推进革新;其次,员工也是通钢的股东,虽然人均持股量较少,但近2万人的员工队伍,其股金总量也是不低的,企业有变更应该召开股东大会予以提前公布。而直到两个企业决定再次重组,连通钢的很多高层都不知晓。而关于企业重组的宣传材料,在公布重组的第二天才发到员工手中。吉林省国资委关于通钢重组的决定下发后,通钢有几位总经理当即集体辞职,而通化钢铁的工人运动也全面展开。
通钢事件经过
www.ddhw.cn
通钢事件是一场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的工人运动。这一切源于对建龙的憎恶,源于对吉林省高层领导决策的不满。7月23日上午,吉林省国资委部分领导、建龙集团部分高管到通化钢铁召开重组大会。遭到近50名员工家属、100名在职员工的包围冲击。当天下午,通化市游行示威门开始向通化钢铁各单位质询具体情况。7月24日上午,近3000名在职员工及员工家属在通化钢铁办公大楼前集会,高举“建龙滚出通钢”等标语,高喊口号进行游行示威集会。上午9时左右,游行示威人群向通化钢铁冶金区进发,并对1、2、3号高炉铁路运输线进行封堵。不久,通化钢铁1、2、3号高炉先后修风停产。中午,游行示威人群没人散去,而是集中在冶金区各铁路沿线,至使 4、5、6号高炉先后修风停产。直至下午,通化钢铁7号高炉修风停产。至此,通化钢铁整体生产停滞,各主体、辅助单位陆续减产、停机。
www.ddhw.cn
7 月24日当天,在通钢宾馆某房间内,刚上任的通钢集团总经理、建龙人李某坐镇,分别与通化钢铁各分厂主管领导谈话。通化钢铁各主管经理分别下到各分厂与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对话,要求做好员工队伍稳定工作。而刚刚上任的通化钢铁总经理、建龙人陈某带队到焦化厂与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对话。此时,不知何故,部分游行示威人群得知此事,并迅速聚集到焦化厂,对召开会议的办公楼进行包围。据说当时陈某与游行示威人员发生了口角冲突,并激怒了游行示威人群,一群游行示威人员冲入会议室,把陈某拖进走廊进行群殴,通钢事件由此爆发!消息传开后,各区域游行示威人群大量向焦化厂集中。此期间,通化市调集了大量警力,由公安、交警、武警组成的大批治安人员进驻通钢冶金区,对通钢冶金区进行封锁管控,吉林省及通化市相关领导陆续赶到现场,但依然无法控制局势。至晚19 时,通钢冶金区已聚集近万人。据说,当时陈某已被群殴多次,并有说社会人员参与了对其殴斗,陈某已经死亡,死状凄惨。但大量员工依然聚集,不允许政府部门人员进入。晚21时左右,通化钢铁通过电视台向通钢员工及家属发布公告,宣称省政府决定建龙退出,永不再参与通钢重组。晚22时左右,游行示威及围观人群才纷纷散去。
www.ddhw.cn
通钢事件发生的太突然,而且事态规模太庞大,出乎所有人的想像。直至零晨,我依然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陈某我见过,一个公开场合讲话都会手脚发抖的职业经理人。我所知,通钢没人评价他是个合格的总经理,但有人满意,因为他听话。应该说,他的结局是个悲哀,即便他有再多的过失,也不应该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死是吉林钢铁企业改制失败的恶果,是吉林省高层领导的严重工作失误,是建龙人投机倒把的罪有应得。通钢人,一群血性的汉子,面对自己祖辈用50余年建立起来的基业,无法释怀一切会被别人收并,特别是在企业正在走出困境,全面谋求发展的时刻,在得不到上级支持与理解的时候,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建龙集团,一群资本运作的高手,一个有着深厚背景的企业,但他们作梦也不会想到,这次跟斗栽大了。东北人真的勇武到这种程度,矛盾真的能发展到如此不可调和。通钢领导,除几名实干派之外,一群泛泛之辈,而且官本位思想、利已主义思想严重,心中无大局无大志,有的只是眼中的铜臭及私利。
通钢事件的结局是个悲剧,虽然窗外还响着鞭炮声,但在我听着,那却是来自地狱的嘲笑声。我在深深的悲怆中看着时针,那是对吉林省高层急功近利的悲怆、对社会发展畸变的悲怆、对通钢人粗蛮盲目的悲怆、对建龙人无尽贪欲的悲怆、对死者家属痛失亲人的悲怆……
评通钢事件
www.ddhw.cn
做为一次突发的群众事件,仅用遮盖的方法处理是不当的,应该注重发掘问题的根源,企业重组本是企业股东自己决定的事情,关键在于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待普通工人更应该着实考虑其对事情的承受能力,照顾到人们的基本生活收入福利等,而不是企业为了一味追逐自己的利益,这样往往会激起更的人的怨恨,当在此也提醒工人们不应该采取如此过激的行为,解决问题一定要走法律程序,不要采取这种过激的行为,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尽量避免通钢事件的再次发生,对人民对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下面是另一网友的帖文:
恭贺吉林通钢事件阶段性胜利
www.ddhw.cn
小弟是吉林通化钢铁公司的一名子弟,本来蒸蒸日上的通钢,因为省领导的指示,“建龙”集团加入了通钢集团,开始侵吞我们通钢人50年积累的财产,工人工资一降再降,小弟的父亲作为一名27年工龄的中层干部每个月只有200元工资!通钢陷入严重危机!2008年秋,通钢全面停产,2008-2009年冬,厂区及职工家属乃至整个通化市二道江区的供暖都无法供应,10余万人只能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无奈之下通钢集团恢复了与供暖有关的生产项目,在亏损的情况下继续生产。通钢急剧缩水,建龙集团见无利可图,便退出了通钢集团。后来,钢材市场回暖,直至2009年6月整个通钢集团只盈利3200万,2009年 7月预计盈利8000万到1亿左右,这时,看见通钢又有盈利,建龙又回来继续霸占我们的血汗!!!!!!!
大事件爆发
2009.7.23,各单位骨干开晨会,居然从各位厂长的口中听到了如下令人震惊的消息:“建龙集团控股通钢!65%!”!之前,建龙集团主席陈国军曾放出过许多狠话:“我要在3年之内让通钢姓陈!”“等我上台,所有通钢原来的人一个不留,全滚蛋!”这次,通钢人真的愤怒了!
7.24早,3000余退休老职工打着“建龙滚出通钢”的标语向厂区进发,大批警察开始出现,群众队伍越来越大,途经的各个工厂陆续开始停产,至中午左右,通钢全面停产;下午,部分建龙高层开始出现在厂区,在劝阻队伍时大多被暴打,到了傍晚,陈国军出现在一个厂,色厉内荏的命令复工,愤怒的人群失去控制,陈国军被多人围殴,防暴警察以及救护车都被人群阻拦。到晚上9时左右,传出了陈国军死亡的消息,整个二道江区开始了密集的鞭炮燃放,厂区里,工人,警察,群众,上万人挤在一起,场面并没有继续混乱,人群开始陆续撤退。
Ⅳ 材料本科生去首钢好还是鞍钢好
首钢有意重组吉林通钢 已开展前期考察 首钢重组通化钢铁集团(下称通钢)一事已被提上日程。记者昨日回从首钢相关人士处获悉,首钢已答经对通钢展开了前期考察,有意将这一老牌大型国企收入囊中。
此外,还有消息称,首钢集团已与吉林省国资委草签了重组协议,首钢将斥资20亿元左右控股通钢。但是这一消息并未获得首钢方面证实。首钢方面表示,“现在还处在前期接触中,重组与否还没有最后敲定,所以注资金额等细节并未确定。”
据报道,1月6日,首钢已派出生产、设备、财务等综合部门管理人员共计30余人开赴通钢,此次首钢前来视察的目的正是为接手通钢做摸底调查。而对比此前对民营钢企建龙集团的重组,通钢表现出了十分的热忱,厂区打扫一新,并挂出火红标语欢迎首钢重组。
通钢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去年7月24日,因建龙集团重组通钢遭到职工抵抗,随后通钢开始积极地寻找重组方。通钢的候选“新婆家”一概都有着国营背景,此前传出有意重组通钢的企业包括鞍钢、首钢和华菱钢铁。
Ⅵ 通钢事件的时事评论
无论如何,这都将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个刚刚被任命了一天的职业经理人,为私有化付出了生命代价。而他本人并不是冲突的死结所在,却在充满对立气氛的时间和地点,成为无从释放的群体性不理智情绪的牺牲品。如今,他的遗体已经被运回河北老家,而通钢的秩序也基本恢复常态。我们却有必要思考,这样的悲剧有没有避免的可能?
群体性事件固然有表达诉求的客观功效,但在所有的表达途径中它是最应当被谨慎使用的一种。人员聚集往往导致场面失控,人们带着表达意愿、解决问题的良好初衷而来,其结局却有可能超出所有人的预料。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也并不复杂,无非是保证其他表达途径的畅通无阻。如果人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更便利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没有谁一定要冒着无法掌控局面的风险来寻求答案。从贵州瓮安到湖北石首,这样的道理一再得到验证。
通钢悲剧发生的直接诱因是职工反对建龙集团控股通化钢铁,这样的态度和情绪不是一天两天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从2005年建龙参股通钢,到2008年初通钢亏损严重,建龙以股权分立的形式退出,再到钢铁行业宏观形势好转,通钢开始重新盈利,建龙“杀回马枪”控股通钢。伴随一路波折的,既有作为通钢“婆婆”的当地国资委与建龙集团之间的争锋与博弈,同样也必然伴随着通钢员工对建龙入主一事的反馈和看法。如果这些意见都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被会聚和体现到企业改制与重组的进程中,那么造成流血后果的通钢悲剧就没有不可避免的道理。
在27日对外发布消息时,吉林省国资委表示,建龙集团对通钢增资扩股方案,是在通钢集团已经改制,员工身份全部转换,并在股东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履行了相关审核、审批手续,方案的实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样的解释显然意在证明,当地政府部门同意或者力主建龙控股通钢是合法和合理的。不过即便经过改制,是不是国企员工并不影响通钢员工对重组这样的重大事项享有知情和表达意见的权利。而在相关的审核与审批之外,根据法律规定,重组这样的大事还应当征求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的意见。
即便不谈应然的权利问题,仅仅从顺利推进重组这个实用和功利的目标出发,事先做好员工工作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从报道的情况来看,企业员工与当地政府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没有建立起来,建龙控股通钢的消息通过大会向一定级别的干部传达。得知消息的员工已经出现在厂区聚集的情况,出来面对的却是新入主的建龙集团方面的高管,双方的冲突由此爆发并失去控制。新任总经理陈国军就在这种缺乏沟通和信任的氛围中被围困,群体性的发泄淹没了理智也淹没了生命。
通钢悲剧有关国企改制,有关钢铁行业重组,但其核心根源仍是如何面对民众诉求、如何保护民众利益的问题。即便如有关部门所言,这起事件是极少数担心既得利益受损的别有用心者所制造,我们仍需反思这些“极少数”为何能够鼓动数以千计的“不明真相”者,仍需反思我们为何不能让最大多数的民众成为知晓真相者。通钢悲剧付出了血的代价,理应更有警示意义。
Ⅶ “通钢事件”是什么
2009年7月24日,股权调整引发群体性事件,通钢老总被工人打死。"通钢事件"警示企业重组须让职工参与。
Ⅷ 吉林通化钢铁公司能倒闭吗
不能倒闭来,首钢集团有办法自解决困难。退出通道机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企业职工安置、转岗、培训再就业问题,二是银行债务处置和企业之间的互保问题,三是关停企业要退出钢铁行业,设备要拆除,而不是破产重组后产能不变。
Ⅸ 吉林通钢的通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553万吨、544万吨和534万吨,同比增长18.4%、9.3%、13.9%;铁矿石成品矿产量完成258万吨,同比增长96.5%;实现销售收入309.3亿元,同比增长57.7%。
集团历史通钢集团依托长白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诚信立市、品牌制胜”的管理文化。下辖通化钢铁、通钢矿业、磐石钢管、四平制品、通化网航、通钢国贸等7家子公司。主导产品主要以“长白山”牌系列产品为主,现已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无缝钢管、精密焊管、型材、建材等规格齐全、品种配套的完整产品系列。有19种产品分别获省优和国家冶金产品——“金杯奖”。目前,长白山牌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制造业、机械加工、石油开采,以及高层建筑、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电力和水利枢纽工程等行业。产品以其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出口亚洲、欧洲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钢铁行业重组整合、结构调整的重要转折时期。通钢集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000万吨钢发展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战略、资源战略、品种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努力建设通化钢铁生产基地、吉林钢铁生产基地、矿业基地、钢材深加工基地,重点开发汽车板、石油管、电工钢、耐候钢、不锈钢五大系列产品,全面推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进程,把通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创效支撑力、经济带动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钢集团”),是由原通钢集团公司、吉林铁合金公司,于2005年12月28日联合重组成立的吉林省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支持的钢铁企业。在全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62位。目前,已具备年产5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截止2005年末,拥有资产总值157.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94.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6.8亿元,实现利税13.4亿元,其中利润 5.4 亿元;铁、钢、材产量分别达385万吨、401万吨和390 万吨。现有在岗职工2.2万人。
通钢集团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3218号通钢国际大厦。下辖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磐石无缝钢管有限公司、通化网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化蓝资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市焊管有限公司、板石矿业公司、大栗子矿业公司、桦甸矿业公司、四平钢绞线公司、通钢国际贸易公司等12个子公司。主要经营黑色金属采矿、选矿、钢铁和铁合金冶炼、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炼焦、冶金设计,与主营有关的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机械加工及化工产品、运输、仪表电器及汽车修理、水泥及制品、技术咨询、进出口贸易等。
通钢集团依托长白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品牌领先、冲击未来”的品牌管理文化。现已拥有规格齐全、品种配套的建筑用材和机械加工用材等产品体系。“长白山”牌系列产品主要有:角钢、槽钢、弹簧扁钢、热轧圆钢、带肋钢筋、热轧宽带钢、冷轧带钢、优质带钢、热轧圆盘条、硬线圆盘条、焊条圆盘条、无缝钢管、预应力钢绞线、连铸方坯以及铸造生铁、炼钢生铁、焦碳及化工产品等;“哈达”牌系列铁合金产品主要有:硅系、锰系、铬系、氮化系列合金、复合合金、钨铁、钼铁、通钢集团产品执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与用户协议标准,在主导产品全部获吉林名牌基础上,有17种产品分别获省优和国家冶金产品??“金杯奖”,其中带肋钢筋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免检产品。锰系和铬系铁合金“哈达”牌系列铁合金产品均为中国优质产品,其中75%硅铁、钼铁、微碳铬铁、硅锰合金获国家银质奖。长白山牌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高层建筑、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电力和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汽车、板带材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机械加工等行业。“哈达”牌铁合金产品供应全国各大钢铁企业、国防军工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通钢集团产品以其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出口亚洲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200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是钢铁行业战略大重组、资源大整合、布局大调整的战略机遇期。通钢集团将在改制重组后,加大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的工作力度,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把企业做大做强。在这一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的优势,在“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的原则指导下,立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抢抓振兴机遇,加快推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进程,“十一五”期间,新通钢集团将投资122.74亿元,推进原通钢集团“十一五”规划项目,积极开发不锈钢项目、汽车用钢和石油用管项目、铁合金、矿山资源项目。其中,原通钢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是以通钢股份公司为主体,建设2座焦炉、1座高炉、1台烧结机、1条链篦机-回转窑、热轧薄板带二期、通化130万吨冷轧以及矿山和公辅等设施,到2007年末,实现年产钢600万吨的生产能力。 “十一五”末,新通钢集团将通过挖潜、改造、新建、扩建、配套、购并重组等途径,并充分利用新通钢的体制机制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钢的年生产规模达1000万吨以上,铁合金生产能力达到近期100万吨/年(远期200万吨/年),继续保持国内特种铁合金龙头地位,同时由目前的世界铁合金产量第五位上升到前三位,形成精品钢基地和特种铁合金基地,重点发展不锈钢、无缝钢管、汽车用钢三个重点产品系列,实现产品结构的战略性升级,最终以机制灵活、结构优化、管理高效、形象美好、文明富裕为内涵,把通钢建设成为强势化企业、学习型企业、生态型企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经济带动力、创效支撑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1998—1999赛季 吉林野力 第9名
1999—2000赛季 吉林大禹 第10名
2000—2001赛季 吉林恒和 第4名
2001—2002赛季 吉林吉粮 第3名
2002—2003赛季 吉林一汽 第3名
2003—2004赛季 吉林通钢 第4名
2002—2003赛季 吉林通钢 第8名
2003—2004赛季 吉林通钢 第8名
Ⅹ 为什么只有变革,才能走出困境
彼得·希内是斯卡斯一沃尔什公司的总裁,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是他的父亲。他父亲凭借自己的努力,走过了一条艰辛创业的道路,并在晚年将一个经销石油的企业留给了他。
这家企业在纽约市还算有名气,在公司早期的经营阶段,曾经有过辉煌。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的不断变动,再加上经营策略上的一些问题,公司已经显得有些生机不足了。
彼得·希内继承企业的时候只有22岁,刚刚从圣约翰大学商学院毕业。希内性格非常内向,自我感觉并不是一个能够在生意场上应付自如的人。但是,他又有强烈的振兴企业的愿望,面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和不断下降的利润所造成的困境,年轻的彼得·希内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他接管企业之后,依旧采取先前父亲经营企业的时候采取的管理方法,每天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从来不抽烟的他还养成了一天抽三包半香烟的习惯,为了缓解压力,他几乎每天都要喝掉两瓶马丁尼酒。
但是希内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回报,公司并没有什么起色。
正在这时候,希内遇到了著名咨询顾问柯维,他到柯维那里寻求帮助。柯维仔细分析了他所面对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建议希内重组公司的结构,为公司设计一个新的训练计划,改变公司对市场的依赖,同时,柯维还建议他参与到服务部门中来,寻求新的石油主顾和寻找新的设备评估员,为自己公司的扩展寻找市场。
这些建议无疑都是针对希内继任以来采取的保守政策而提出的,市场、时代都在变化,而希内所采取的还是和自己父亲一样的经营方法,曾经的经营方法可能适应于当时的时代,但是在新的时期无疑已经过时了。不加以改变的话,只能让本就缺乏生机的公司走向破产。
这些建议对希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希内也能够认识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改革对于这样一个企业来说需要面对很多困难,而且这些建议中的很多部分都与希内的性格相抵触。可以说,想要推行改革,必将是阻力重重。
但是,希内毫不犹豫地开始行动了。凭着一个周密的计划,他开始了重组公司的任务。正如希内所预料的一样,销售商们开始群起反对。希内本人也缺乏相应的市场经验,这些都使变革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巨大阻力。希内不动声色,努力地排除困难。
仅仅一年之后,公司就发生了巨大的激变:希内为他的销售商们制定了一个新的训练计划,新计划开始之后,希内自己设计软件、编写程序来了解和控制市场的变化。凭借忘我的努力,他很快就以销售兼服务的领导身份在市场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虽然他销售的产品价格不是最低的,但是客户们却被纷纷吸引,主动与他合作。
就这样,希内在一年的头两个月中,销售量就在整个销售组织中排名第一。一年下来,公司的债务从上一年的135万美元减少到75万美元,而且公司还有了40万美元的存款。曾经持反对态度的人看到这样的成绩,也都转而拥护新的培训计划。
一年之内,希内的公司就取得了如此巨大成绩,无疑都要归功于变革的计划。尽管改革的路程很艰难,但是经过努力,一切都终于走上了正轨。
这时候的希内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经营者。他充满了朝气,生活上戒掉了刚继任两年的时间里形成的抽烟和喝酒的不良嗜好,开始热爱运动。此后的短短几年里,他又收购了两家和他最初规模一样大的公司。
狼不变就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没有食物,只能走向灭亡。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不加变革,就只能走向企业的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