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我们是钢铁大国而不是强国
中国钢铁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中国是绝对的钢铁大国,但也绝对不是钢铁强国。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量,但是高品质钢铁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是所有中国钢铁人的梦想,如何由大国路走向强国路也是钢铁人一直在探寻的道路。本文由材料人网每周热议第五期《为何我国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整理。 国内不少钢厂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线,但是为什么有着最先进设备的我们却不能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为何我们一个世界最大钢铁产量生产国却依旧需要不断进口国外产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钢铁企业,得到的回报似乎并不令人满意,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无法跻身钢铁强国之林?且看网友观点:杨乾认为有四点原因:1、平均能耗高;2、上游矿产被控制,国内产业联盟不能齐心共进退,造成矿石价格偏高,造成成本偏高;3、特种钢材缺乏,可以自产的也大多成本高于进口,不具有竞争力;4、国内行政干预严重,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进取心不强。youseeme认为造成我国钢铁大而不强的原因是前些年钢企赚钱太轻松,国家大搞基建,房地产火爆,再加上08年的四万亿政策,地方政府为了GDP,还给国有钢企补贴。钢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生产。现在一切都弃钢企而去……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游。梦回今生的观点:首先,先看一些现有的状况,钢铁企业财力雄厚,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且低端,矿石被海外公司控制,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基本所有生产设备都是国外进口。其次,分析这些方面的原因来看,财力雄厚是行业所决定的,但是财力没有转化为实力,综合产品线单一且低端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企业经营短视行为严重,对于钢铁主业的积极性下滑,没有建立好的科研体系,造成了某种国内其他钢厂所做的产品好就会有很多其他钢厂立刻跟风去做这类产品,造成利润降低,恶性竞争,举个例子就是硅钢项目。产能过剩也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火爆的房地产使得低端钢材需求上升,虽然利润极低,但厂子认为只要增加产能,就可以用量换取利润,在房地产降温后,产能过剩的情况愈加明显。矿石被控制也与疯狂的产能增长有密切关系,而且整个行业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联合起来去争取议价权。彭程认为这是我国钢企动机不纯造成的,我国钢企主要在“解决就业人口”上下不少功夫,但是好产品是靠人才而不是靠人口;我国钢企在寒冬,不想着如何革新技术,只想着打压原料价格或减产,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扩大生产、添置高级设备绑架国家财政。综上,我国钢企很难再短期之内做强。中国钢铁如何走向强国之路?中国是钢铁大国这一现状政府早已觉察,似乎这个“大国”大得有点过头,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金融问题亟待解决,政府不止一次限制钢铁企业产能,这似乎也是一种“逼迫”钢企走强国路的方法,限产但效益大家都不想限,那只能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含量产品。那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让中国钢铁走向强国之路呢?LZX643LZX认为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污染的行业,我国目前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在世界钢铁业的竞争下,我国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对上游的原材料控制力比较弱,自主创新力比较弱,钢铁物流供应链也有待成熟化。这些方面都是弱项,所以要想变成钢铁强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梦回今生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就是抛开地方保护主义,让市场去竞争,国家干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被淘汰的产能要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就是建立好的研发体系,我们不怕背上山寨之国的名声去仿制,因为我们如果连仿制都做不到,那就根本没有研发的能力了,去学习已经很成熟的工艺就可以了,毕竟钢铁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会有极大的飞跃了,不过要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是任重道远,不能因为国外走到了什么地步就将国内的同行业判死刑。小编认为要走向强国路,一是要找自身问题,二是要学习国外企业经验。国内钢铁企业主要为国有企业,体质决定国有企业效益再差也不会倒闭,政府总会顾及各种原因给予补贴,不会让其轻易破产倒闭,所以虽然各企业也谋求走强之路,但总没有那么强烈,效率永远不会最高,因为还有“后路”。另外,这也是与各种科研院所的效率相关,技术落后、科研水平落后,而科研单位的效率也同样低于发达国家。
Ⅱ 淬火应用 寒冬,极高硬度要求的高碳(合金)钢件淬火后室外放置一段时间的原因。
虽然当然原因的话,是因为跟她的一个本身的一个一个钢铁特性有关系
Ⅲ 在当前钢铁行业步入持续寒冬的形势下,职工出现哪些倾向性问题调研
当前,抄钢铁行业极度困难,企业普袭遍亏损,直接影响了职工。职工降薪是好企业,有的企业裁员,有的企业放假,有的企业彻底关停,职工中普遍出现了对自己和家庭未来的担忧,但哪一天会降临下岗或者事业,这是普遍性的。有技术的职工,特别是有通用技术的职工在做转岗的打算,有体力的在做失业后谋生的准备,从事钢铁技术的职工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Ⅳ 钢铁企业寒冬还有多久
钢铁行业的低迷状态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常态”,高盈利时期的美好回忆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我们要长期下去,要适应这种局面。
Ⅳ 面对钢铁行业"寒冬"职工怎么说
据复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制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产业,但同时是产能过剩最严重、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14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同时,由于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紧张凸显等,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
2015年初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发展继续承受下行压力。受需求下降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显,价格竞争日趋激烈;进口铁矿石价格垄断进一步上升,环保压力也有所加大。从总体钢铁行业发展情况看,2015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Ⅵ 中国钢铁寒冬还能持续多久,对比国外
中国的钢铁工业今天的困境正是昔日盲目发展的结果,权威预计要在现有版基础上死掉3亿吨权的生产能力才能达到正常的价格水平,并且要死掉一家拆除一家不能复产,要把地方从钢铁盲目建设中获得好处的源泉堵死,才能使钢铁工业真正走出严冬,这个过程要用10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