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图纸上怎么样区分板的钢筋是上部还是下部钢筋
用想象,把图纸上板水平放置,板的上部的钢筋叫上部钢筋,板下部分的钢筋叫下部钢筋。
在板里,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受力不同;
板上部的钢筋起抗压、抗剪和构造作用;
板下部的钢筋是主筋,起抗和抗剪拉作用;
板除了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外,还有与其垂直的构造钢筋和架立筋。
(架立筋起把两层钢筋支起来的作用)
(1)平面图底层钢筋是什么方向扩展阅读:
梁与板的钢筋布置: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5、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7.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7.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7.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7.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7.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7.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
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按力学性能分:Ⅰ级钢筋(300/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钢筋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钢筋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B. 在结构平面图中配置双层钢筋,为什么顶层钢筋的弯钩向下和向右的·
两个方向的表示方法不同而已,其实上层钢筋弯钩都是朝下的
水平方向图纸标的上层筋向下。垂直方向的上层筋弯钩标的向右,下层筋标的向左
C. 怎样分辨上排钢筋还是下排钢筋
一、上下排钢筋的区分
1、方向不同
(1)上部钢筋弯钩朝向是:向右和向下。
(2)下部钢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2、布置方法不同
(1)下排钢筋
短跨的钢筋布置在下部,长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钢筋
短跨在上面,长跨的在下面。
二、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
1、平面图中集中标注
平面图中集中标注的:前面是上筋,后面是下筋,以符号“;”区分。
2、按字母区分
如果带字母BT的:B是下筋,T是上筋。
梁上下筋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梁上部筋
说明: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D. 板下部贯通钢筋,哪个是x向,哪个是y向啊。。
在施工图中,X向和Y向的定义并不是随意的。按照字母轴的方向,X向表示顺着水平方向,而Y向则表示垂直方向。这适用于所有平面图的布置,Y向通常被称为横向,X向则被称为纵向。
然而,当涉及到梁、柱等具体构件时,X向和Y向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对于梁、柱等构件来说,沿其长度方向的称为纵,比如纵向受力钢筋;而沿构件截面方向的则称为横,例如箍筋就被称为横向受力钢筋。
因此,在进行施工图阅读和理解时,必须明确区分这两种方向的定义,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工程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准确理解X向和Y向的含义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错误的解读可能会导致构件受力不均,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
举例来说,如果在设计中将X向和Y向的方向搞反,那么原本设计为承受垂直荷载的构件,可能会承受水平荷载,这样不仅会影响构件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施工人员在阅读施工图时,必须仔细确认方向,确保钢筋的正确布置,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E. 板下部贯通钢筋,哪个是x向,哪个是y向啊。。
施工图上岂能“方向你可以自己设定”?那就乱套了!
顺着字母轴的方向为X向;顺着阿拉伯数字轴的方向为Y向。凡是对平面图的布置都是这样,Y可叫横向;X叫纵向。而对于梁、柱等构件来说,沿长方向称之为纵(如纵向受力钢筋),沿截面方向称之为横(如箍筋叫横向受力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