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植筋不牢固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如下:
1、控制钢筋绑扎不牢实,预防措施:钢筋绑扎应牢实可靠,钢筋绑扎完毕和混凝土浇筑之前都应该派专人进行检查,以免漏绑或松动。
2、控制墙柱钢筋位移,预防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钢筋位置,宜用梯子筋、定位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位移,则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
3、控制绑扎接头、对焊接头未错开,预防措施: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加工下料时,凡在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4、控制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被踩到下面,预防措施:板的钢筋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或采取有效措施(如增设马凳筋)防止负筋被踩到下面,且在混凝土浇筑前先整修合格。
5、控制箍筋未加密,预防措施: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柱子加密区长度一般取1/6每层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1/3的高度,也不应小于500mm。
6、控制钢筋分布不均匀,预防措施:钢筋的分布筋应分布均匀,间距和排列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浇筑振捣操作,尽量不碰到钢筋,浇筑过程中派专人随时检查,及时修整钢筋。
7、预防钢筋接头位置错误,预防措施: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施工简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2. 框架结构钢筋柱子偏移怎么预防
1.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了解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养护时间,做试块时应该振捣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温度、养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