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钢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一、梁
1. 框架梁
- 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 腰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芦薯谨贯通钢筋
-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 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手模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 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
2. 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按照上述规定计算
3. 其他梁
- 非框架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 框支梁: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
1. 剪力墙墙身
- 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时,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 竖向钢筋: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 墙身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2. 剪力墙墙柱
- 纵筋: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 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3. 剪力墙墙梁
- 连梁: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 暗梁: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柱
1. 基础层
- 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 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2. 中间层
- 柱纵筋: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 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3. 顶层
- 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内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层}
- 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 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四、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 受力筋
-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2. 负筋及分布筋
-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3. 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五、常见问题
- 为什么
㈡ 广联达怎么计算暗柱端柱和剪力墙混凝土的是墙扣柱还是柱扣墙呢在图形算量里暗柱处还需要再画剪力吗
柱扣墙。需要。暗柱、端柱、暗梁、连梁都是墙的一部分,广联达图形算量中不存在它们的扣减关系,在绘图时不要考虑有没有柱,一直画过就行,软件会按墙计算砼的。直接按剪力墙绘制就行,绘制剪力墙时把暗柱长度加上即可。
框剪结构的异形柱,你可以统一按柱建立,也可以端柱,暗柱,柱,分别建立,主要图形正确,计算影响不大,画完一层软件自动区分下边角柱,因为边角柱存在个锚固的问题。
(2)广联达钢筋算量角柱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截面与构造设计,相对于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但这种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1、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
2、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3、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外围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短肢墙应在两个方向上均有连接,避免形成孤立的“一”字形墙肢;
4、各墙肢分布要尽量均匀,使其刚度中心与建筑物的形心尽量接近,必要时用长肢墙来调整刚度中心;
5、高层结构中的连梁是一个耗能构件,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墙肢刚度相对减小,连接各墙肢间的梁已类似普通框架梁,而不同于一般剪力墙间的连梁,不应在计算的总体信息中将连梁的刚度大幅下调,使其设计内力降低,应按普通框架梁要求,控制砼压区高度。
其梁端负弯矩钢筋可由塑性调幅70~80%解决。按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延性要求进行计算, 剪力墙的计算。
㈢ 钢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先把量提出来才能算,很费时间的。然后要知道钢筋的每米理论重量。一般用
φ 10的算,φ10的每米理论重量是0.617. 其他钢筋的重量是 直径X直径X0.617. 如果你不是刚学为了省事可以用软件,比如广联达。鲁班算量。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