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使用混凝土注浆管注浆
灌注桩注浆技术是灌注桩施工的一种辅助工艺,利用钢筋笼中预埋的混凝土注浆管,在桩 基混凝土成型 2~30 天内进行高压注浆,通过浆液的渗入、劈裂、填充、挤密的作用与桩端和 桩侧面的泥土沉渣、泥皮形成整体,提高桩承载力,施工中常采用的是桩端注浆。
那么如何使用混凝土注浆管对高层建筑桩基注浆呢。先根据桩基的具体长度来组装相同长度的混凝土注浆管,然后把组装好的混凝土注浆管绑定在钢筋笼里面。接着把混凝土注浆管顶部连接注浆机器,底部连接上注浆器。再开始注浆之前,先注入清水测试一下。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渗水或者其它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测试结束以后,就可以开始注浆了。
B. 钻孔灌注桩6米的注浆管,9米的钢筋笼,怎么把注浆管和笼子绑扎固定一起下求具体方法·····
一般是用较粗的铁丝(抄貌似1.2的)和钢筋骨架绑在一起就可以了。
钢筋9m一根但不是所有的钢筋笼都是9m一节,而且还要错开50%的搭接接头。既然钢筋笼子都能接上,接个注浆管有啥难的。注浆管和笼子分开放进去确实不妥。不方便固定。
操作方法是注浆管在钢筋笼子断开的地方断开,就好比是9m的笼子吧,注浆管先接成9m的固定在笼子上,然后再和笼子一起连接。。
当然,钢筋骨架的搭接区段一般都大于1m。就是错开的搭接钢筋长短差,你可以考虑按照管材的下料把注浆管的接头留在这个范围内比较方便处理。分段的注浆管都固定在笼子上,不管你用不用吊车,只要能拉起笼子来就带着这一段的注浆管呢。接笼子的时候就可以吊起第二节就位后,先用挤压钳或者焊上注浆管,再焊接钢筋。绑完箍筋笼子还是一个整体,再起吊。。。
希望能帮到你。
C. 桩基后注浆到底如何施工
01注浆管设置与制作
注浆管采用Φ30mm~Φ50mm钢管用榔头将钢管底端砸成尖形开口距底端30mm左右钻若干小孔,并在小孔放图钉(单向阀作用),再用绝缘胶布加胶带包裹。
钢管可作为钢筋笼的一根主筋,用丝扣连接或者外加短套管电焊。
提问 1:
注浆管如何选择?
答:
(1)《低压流体输送用钢管规范》规定Φ50Φ32钢管,其厚度不得小于3.25。
(2)《建筑桩基规范》规定:可用声测管代替注浆管,所以推荐选用Φ50钢管,为保证探头可以顺利培卜进入。
提问 2:
钢管能否使用法兰连接?
答:
法兰连接不够牢靠,不推荐使用。
02桩开始注浆时间
注浆时间宜在混凝土初凝(7~15天左右)后进行。过早,会破坏桩体本身;过晚,不容易打开注浆通道。(具体以同样试件得出的强度=设计终止注浆压力*1.2)
提问 1:
7-15天后注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答: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6.7.5条规定:注浆作业宜于成桩2d后开始;不宜迟于成桩30d后。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8.5.6条规定:压浆工作一般在混凝土灌注完3-7d,且其强度达到达到设计强度75%后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待桩的声测工作结束后进行。
所以老工长根据经验,给出7-15天的参考。
03注浆管开塞
成桩后至灌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以疏通注浆通道,即进行开塞,提高桩底可灌性。
压水开塞一般用清水,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6m3,开塞压力一般小于8MPa。
注意事项:
1、开塞的时候,不能直接用水泥浆开塞,防止开塞出现问题,故一般选择清水开塞。
2、如输送管过长,最好在泄压阀处增设压力表。避免由于输送管可能受力膨胀,产生泄压作用,导致压浆泵处压力与泄压阀处压力不一致,出现误差。
3、加压开塞要突然,但不可一次调校注浆机至8MPa。虽然老工长给出的开塞经验压力是8MPa,但是一次性将压力调高,管道可能无法承受,而且混凝土会由于瞬间的压力产生破坏。
04注浆机选择
注浆泵的额定压力应大于要求的最大注浆压力的1.5倍可设定压力与流量,并可以采用双液注浆。
通常选泵的额定压力为6~15MPa,注浆泵的额定流量为30~100L/min。
在注浆泵上应配备有压力表和流量计,压力表的量程因为额定泵压的1.5~2.0倍
提问 1:
注浆泵的额定流量选择30~100L/min,是否超规范?
答:
注浆泵多是可调节流量的,选择额定流量较大些的泵,可以应对由于意外需要加大流量的情况。
提问 2:
为何建议采用双液注浆?
答:
由于地下情况不确定,如有意外发生,可快速使用水玻璃加固地基。
提问 3:
注浆泵的额定压力为何应大于要求的最大注浆压力的1.5倍?
答:防止混凝土强度过高,虚渣过少开塞受阻。
05浆液浓度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6.4.7中规定:浆液配比、终止注浆压力、流量、注浆量等参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浆液的水灰比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对于饱和土,水灰比宜为0.45~0.65;对于非饱和土,水灰比宜为0.7~0.9(松散碎石土、砂砾宜为0.5~0.6);低水灰比浆液宜掺入减水剂。
注意事项:
1、浆液浓度应该“前稀后浓”:“前稀”可以使浆液尽快进入周边土地中,因为注浆量是终止注浆的标准之一;“后浓”是为防止超量,保证注浆压力是王道。
06注浆量
注浆量是主控因素,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要求:“当桩基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可停止注浆”。
如设计未给单桩注浆总量,则要与项目经营部人员沟通,看我们的清单计量是按实际发生量计量还是单价全包括。如属于单配镇穗价全包括,施工前应按下图计算:
注意事项:
如果单价全包括,就应该精打计算,严格执行先稀后浓,低压慢注,防止窜浆,严把质量关。
07注浆旅运压力
容许注浆压力与地层密度、渗透性、初始应力、钻孔深度和位置以及灌浆次序密切相关:
土层渗透性好,注浆压力较低,一般在4MPa以下;
土层渗透性差,注浆压力较高,可达4~10MPa。
08注浆节奏
为使有限浆液尽可能充填并滞留在桩底有效空间范围内,应实行间歇注浆。
间歇时间长短可依据压水试验确定。
短桩,桩底注浆会出现上冒,应在冒浆后停止几个小时,待桩周浆液凝固后再注。
09注浆次序
图纸的设计要求和监理往往会有如下要求:同一承台桩,尽可能同时注浆。
对整个群桩基础注浆,先中间再周围,一般可注性好,浆液易注入;先周围再中间,注浆效果较好。
一般原则是从外围进行注浆,逐步到内部的桩,以获得良好的注浆效果。
注意事项:
1、“同一承台桩,尽可能同时注浆”的要求一般很难达到,因为根据桥规规定:“相邻桩基不能同时开钻。”
挖空桩基本废除,悬空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勉强获批,只有旋挖机才能做到快速成孔,但也无法做到连续开钻。
所以为保证规范要求,可以通过调整钻桩顺序从而保证注浆顺序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D. 什么是后注浆技术
注桩后注浆指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施工方法有以下三种:
1、在孔底设置注浆室。采用该工艺时钢筋笼需下到桩底。
2、灌注桩成孔后,在孔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底部需制作螺纹丝扣并用管帽进行封堵。注浆管底部的位置需要伸出钢筋笼15-20cm,使注浆阀能顺利插入孔底。灌注砼前先往孔底倒入碎石或块石,使出浆口埋入碎石或块石内,然后再进行砼灌筑。
3、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管或黑铁管),注浆导管底部采用单向专用注浆阀并插入桩底土中20~30cm。由于采用单向注浆阀,在进行桩身砼浇注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时浆液也不会回流。
第一种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国内很少使用。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桩底加固,在国内已有过多次实验或使用,但由于工艺过于简单,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导致注浆失败。第三种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注浆成功率可达97%以上,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著。
(4)桩基下钢筋笼注浆管怎么安放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为防止水泥浆从空孔部分的压浆管接头处压出,空孔部分的压浆管接头应采用生料带进行密封,并且空孔部分的钢管均应采用整根长钢管连接。
2、压浆应低档慢压,先稀后浓。低档慢压既能有效防止压 力突然增大无法压浆的情况,也能防止浆液顺着桩身上窜或从其他的 地方冒出,使桩端或桩周土体被水泥浆液逐步填充,随着压浆量的增 加,压力自然形成逐渐增加的状况。
3、同一根桩的压浆管,如其中一根确实无法压浆或压浆量 不够,另一根压浆管压浆时应补足相应的压浆量。邻近桩的相邻压浆管也应补足相应的压浆量。
4、如压浆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就出现浆液冒出地面时,应 暂停压浆,并将压浆管内的水泥浆用缓凝型的水泥浆置换出,停止 1h 左右再进行复压,如此往复,直至达到设计压浆量。
5、当场地附近出现渗浆现象或压浆量满足要求、但压力较 小时,不能盲目地认为压浆量达到要求就终止压浆。此时应采用间隔 复压、掺早强剂、封闭渗浆通道等方法,保证有效压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