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你钢筋算量如何手算
钢筋算量手算方法:
钢筋算量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准确计算各种类型钢筋的长度和数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筋类型及其手算方法:
一、梁钢筋
上部贯通筋
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支座锚固:根据支座宽度和钢筋直径等参数,判断是直锚还是弯锚,并取相应值。
端支座负筋
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Ln: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下部钢筋
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腰筋(构造钢筋、抗扭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拉筋
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根数:若未给定拉筋布筋间距,则(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若给定布筋间距,则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箍筋
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考虑保护层扣减后的补充)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吊筋
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夹角根据框梁高度确定。
二、中间跨钢筋
三、非框架梁与框支梁钢筋
非框架梁
箍筋: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框支梁
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3。
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上部纵筋: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四、剪力墙钢筋
墙身钢筋
水平钢筋:根据墙端是暗柱还是端柱,以及外侧钢筋是否连续通过,计算长度和弯折。
竖直钢筋:根据楼层位置(首层、中间层、顶层)和是否有洞口,计算长度和弯折。
墙柱钢筋
纵筋:根据楼层位置计算长度和搭接长度。
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墙梁钢筋
连梁:受力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箍筋根据顶层和中间层不同布置。
暗梁: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五、基础层与中间层柱钢筋
基础层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中间层柱纵筋
长度: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柱箍筋
根数:根据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间距计算。
六、板钢筋
受力筋
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附加钢筋与支撑钢筋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长度和根数。
注意事项:
以上即为钢筋算量的基本手算方法,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