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悬挑梁的钢筋是怎样布置的看不太懂,后面附图
摘要 梁顶面的纵向受力筋应按计算确定,而且不少于两根。钢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且满足以下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截面高h≥800 mm时,可弯起60°;梁截面高较小时,可弯起30°;
❷ 梅花形布置的钢筋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
以墙体或者板面计算为例,间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积尺寸取0.6*0.9米为算例:
(1). 梅花布置个数:(0.6/0.3+1)*0.9/0.3*2=18个 ,注意这个计算顺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号内,顺序一变,计算结果就不对。
(2). 矩形布置个数:(0.6/0.3+1)*(0.9/0.3+1)=12个。
注:S—弯起钢筋斜断长度L—弯起钢筋斜段水平投影长度
h—弯起钢筋弯起的垂直高度,这里指外包尺寸
参考资料:
梅花形布置网络
❸ 悬挑梁面筋一排、二排的长度算法。
一排钢筋长度= L-0.025+12d+锚固;二排钢筋长度=L*0.75+锚固。
一排钢筋之角筋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一排钢筋之非角筋当梁长1<4hb时,不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
而是在适当位置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至自由端端部-30mm处收头。二排钢筋在0.751处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10d处收头。
(3)弯起钢筋怎么布置两排扩展阅读:
悬挑梁顶面的纵向受力筋应按计算确定,而且不少于两根。钢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且满足以下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截面高h≥800 mm时,可弯起60°。
梁截面高较小时,可弯起30°;为了避免弯起钢筋在弯转处因其合力将混凝土压碎,钢筋在弯转处应有一定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一般不小于弯起钢筋直径的10倍。
❹ 板分布筋是怎么布置的
板分布筋是怎么布置的
板分布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存在,需要慎重布置,以保证其质量,而板分布筋是怎么布置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板分布筋是怎么布置的 通常是在板内布置任意一个方向的钢筋,再次布置分布筋时,一定要与该方向的钢筋相垂直。
而且分布筋一般只布置于负筋的范围之内,并与负筋相垂直。
注意,板的分布筋是用于固定负筋的,并将受力进行分散,以起到抗裂的作用。二、钢筋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什么 1、在进行钢筋施工的过程中,是要事先做好设计图纸的,且根据图纸的实际情况来施工。而且设计师要与施工人员沟通清楚,从而避免后期来返工,非常麻烦。要知道,沟通不及时,对于钢筋分布的细节问题,和钢筋使用的规格型号,都有可能出错,导致墙体的整体质量受损。
2、建筑内的钢筋施工,是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的,这样才能有效的将一些细节问题给考虑到,避免出现损坏整体构造的情况,增加楼房的安全性能。当然,若是想要让建筑的数据更加准确,则要通过电脑制作模板,再计算出具体需要的材料数量,施工便利,且安全性高。 3、使用钢筋的过程中,是会用到弯曲钢筋的机械设备,方便了后续的施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钢筋进行弯曲的时候,是有可能将通道给隔断的,操作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因而有必要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方可缩短时间,节约成本。 我总结:板分布筋是怎么布置的,以及钢筋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什么,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各位是否了解了呢。
板分布筋的布置并不简单,需由专业人员处理,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确保安全上的问题。
楼板钢筋的布置
不是!一般是根据楼板支撑情况和受力情况来布置。例如两临边受支撑的板,主筋可以沿对角线方向布置,也可平行于两支承边布置,再在对角线方向加若干(有时一两根即可)加强筋。
这种情况不时会有,不过一般情况下板跨度较小。
再如楼板上开一个洞,则洞周边的加强筋只能根据开洞位置、方向配置。只给出一个方向受力筋时,一般是单向板,此时会在图中标示分布筋的布置及数量。如果是双向板时,一定会给出另一方向的主筋配置,没有时就是漏掉了,可与设计者沟通补上。三边支承板也同样。
基础下翻梁板筋如何布置,板面筋是在梁筋上面还是下面
顶平梁板式筏形基础(下翻梁),板面筋是在梁筋下面。板面筋是在梁筋下面,是因为对于梁板筏式基础,在计算时按倒楼盖模型计算,地基反力作为均布荷载加在板底下,因此,其作用效应与正常楼板相反,所以地下室底板上层钢筋放在基础梁面筋的下面,作为板内纵向受力钢筋,而底板下层钢筋是作为负筋。
建筑工程梁板钢筋绑扎施工一般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桩基承台梁支撑的底板,这要看计算模型如何取的了,还得针对具体情况分析。(4)弯起钢筋怎么布置两排扩展阅读: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如楼盖、屋盖、阳台、雨篷和楼梯等,在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
在特种结构中水池的顶板和底板、烟囱的板式基础也都是梁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楼盖是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6~12层的框架结构,楼盖用钢量占全部结构用钢量的50%左右;对于混合结构,其用钢量主要在楼盖中。因此,楼盖结构选型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计算和构造的正确性,对建筑的安全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钢筋工如何布置钢筋
1、基础底板钢筋工艺流程:基础垫层完成→弹底板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设钢筋→绑扎→隐蔽验收;2、 现浇框架钢筋工艺流程:(1) 柱钢筋绑扎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2) 剪力墙钢筋绑扎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3) 梁钢筋绑扎1)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4) 板钢筋绑扎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5) 楼梯钢筋绑扎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3、 剪力墙钢筋工艺流程:(1)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理预留搭接筋→绑纵向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2) 剪力墙采用预制焊接网片的绑扎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整预留搭接筋→临时固定网片→绑扎根部钢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板下钢筋怎么布置的根据图中表达意思,板下部钢筋为8@150和10@150.而且板的四角要设置放射筋!板的平法标注表达一般都是简单,主要表达以下内容:1.板的编号2.板厚3.板的钢筋表达,有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如果是单向板钢筋又简单许多,也许只有一个方向钢筋,分布筋在说明里体现4.和相邻板的高程表达,尤其是阳台板 卫生间板 厨房板一般都要低于其他房间,这是一般通俗表达方法,当然了还有公共部位贴砖处也有部位需要低下去的,所以在施工过程要统筹安排,遇到板下沉而梁没有下沉要和设计及时沟通
❺ 承台底部钢筋是双排,向上弯锚时是否两排钢筋都要弯锚还是只弯锚下
采用上下两排网格配筋的承台,是构造配筋板式承台,采用上下两排意回在方便施工。构造配答筋承台没有计算受力钢筋,因此也就不存在‘锚固’问题。当设计图没有配筋大样或注明时,可末端弯折12d收头。(上部的向下弯折,下部的向上弯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