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外的结构施工图中钢筋标注RB和DB表示什么意思
按图上的意思来看
RB:应该表示的是带肋钢筋(可以理解成箍筋)
DB:表示受力钢筋(direct)
如有不对请指正
㈡ 求建筑施工图纸(钢筋)符号大全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2)建筑工程制图中钢筋表示有哪些扩展阅读
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㈢ 钢筋工图纸怎么看
一、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2、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3、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4、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教你看工程图纸:钢筋图纸标示法5点注意事项
1、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2、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3、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4、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1、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2、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3、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4、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1、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2、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3、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4、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1、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2、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3、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3)建筑工程制图中钢筋表示有哪些扩展阅读:
钢筋图纸标注规定
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原位标注,是工程制图采用整体平面表示方法时的专用术语,区别于“集中标注”。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
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㈣ 图纸上梁钢筋标注怎么看
一、箍筋表示方法:
1、φ@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2、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3、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4、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1、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2、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3、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4、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三、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1、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2、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3、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4、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1、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2、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3、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4、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1、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2、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3、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4)建筑工程制图中钢筋表示有哪些扩展阅读:
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代表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Φ18 代表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㈤ 施工图中,钢筋图里面的符号分别代表什么
KL2:表示梁的代号;
(1A):表示一跨,一端悬挑;
240*650:表示尺寸为240mm宽,650mm高;
Φ8@100/200(2):表示箍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包含2支箍筋;
2Φ22:表示上排主筋为2根直径22mm的钢筋;
3Φ16:表示下排主筋为3根直径16mm的钢筋;
G4Φ12:表示梁中的纵向构造筋,直径为12mm;
WKL1(1)240×300:表示1号屋面框架梁的尺寸为宽240mm、高300mm;
Φ8@100/150(2):表示箍筋为直径8mm的圆钢,双梁升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2Φ16;3Φ16:表示1号屋面框架梁顶面配置2根直径16mm的钢筋,底部配置3根直径16mm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