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材料报审与报验有什么区别
1、内容不同:
报审的资料是进场原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厂家的资质等,以及进场后的复式报告。
报验的内容是当建筑物开始施工时各个部位的隐蔽工程和各个部位的施工,都需要报验。
2、所用表不同:
报验单是每次检验批报的时候,附在前面,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现浇结构等等。
报审表为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材料报审、施工定位放线报审等。
(1)钢筋进场报验单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报验注意事项
(一)法定检验进口商品登记
1、填写《种类表》内进口商品登记申请表,按下列要求逐项填写;NO.:商检受理报验编号,由受理报验人员填写。 申请登记单位:填写申请登记单位全称并盖章。 登记日期:填写申请登记当天日期。 商品编号:填写H.S编码8上数字。
数(重)量:按实际到货数(重)量填写,并加附计量单位。 进口日期:按“进口货物到货通知单”所列进口日期填写。
合同号:买卖双方签订的外贸合同的号码。 合同金额:合同中所列商品总价值,并加附货物名称。 贸易国别(或地区):进口商品的出口国家(或地区)贸易方式:指“一般贸易”、“三来一补”、“边境贸易“或“其他”填写其中方式之一。 收用货单位:填写收用货单位全称。
2、应提供的单据:一般应提供进口货物到货通知单、进口货物报关单、合同、发票、提单/运单等。
3、商检机构经审核、登记后,在报关单上加盖“已接受登记”印章。海关凭盖有商检机构“已接受登记”印章的报关单验放货物。经验放的货物收用货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商检机构办理进口商品报验。
(二)进口商品的报验
1.填写进口商品检验申请单按下列要求填写申请单上的相应栏目,未作说明的按实际情况填写或打对号。
报验号:商检机构受理报验的编号,由受理报验人员填写。
报验单位盖章:填写报验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或报验专用章。
报验日期:填写报验当天的日期。
发货人:合同中的卖方。
受货人:合同中的买方。
品名规格:按合同、发票所列品名规格填写,如品名太多时,只填写主要品名即可。
合同号: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编号。
发票号:所附国外发票编号。
H.S编码:填写《商品分类及编码协调制度》中所列该商品的8位编码。
报验数量:填写申请检验的数量,并注明计量单位名称。
报验重量:填写申请检验的重量,并注明净重/毛重及商品计重单位名称。
商品总价值:按合同或国外发票列明的货值填写,并注明货币名称。
运输:填写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海运、空运、陆运等)。如该批货物是海运、经转运港运载的,应将船名、装运港、转运港、卸货港及目的港均填写清楚。
进口日期:填写进口货物到货通知单所列进口日期。
卸货日期:指完成卸货的日期。
到厂日期:货物运至使用单位的日期。
B. 钢筋进场报验哪些资料
钢筋进场报验需要提供的资料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质量证明书和钢筋复验报告。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产品合格证是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报验的基本资料之一。它是制造商对钢筋质量的一种保证,证明该批钢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质量要求。
其次,出厂检验报告反映了钢筋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这份报告通常包含了钢筋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检测数据,有助于评估钢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质量证明书,这是对钢筋全面质量检测的总结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会详细列出钢筋的原材料、加工过程、验收标准等关键信息,能够证明钢筋满足施工要求和标准。
最后,钢筋复验报告是在钢筋进场后进行的现场抽样检测结果的汇总。为了确保钢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没有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复验。这份报告是对钢筋最终质量的评估,也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一环。
以上资料的提供,不仅有助于施工单位对钢筋质量的把控,也是保障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钢筋进场报验时,这些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妥善保存并备查。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钢筋进场报验的信息,可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规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