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梁和剪力墙交接端部钢筋怎么算

梁和剪力墙交接端部钢筋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5-07-21 09:56:09

『壹』 钢筋平法剪力墙计算。

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锚入端柱内,长度=墙净长+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图36

竖向筋根数

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筋间距+1

(图36)

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长度=水平筋伸到洞口边-保护层+15d

03G101-1P16

水平筋根数

水平筋距离洞口边50mm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竖向筋长度

长度=水平筋伸到洞口边-保护层+15d

竖向筋根数

竖向筋距离洞口边50mm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拉筋根数

(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洞口加强构造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mm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图111);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按注写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被切割钢筋相同。

03G101-1P16、17、53

注: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图37

-42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mm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mm时,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mm时,补强纵筋构造

注:剪力墙开洞除了洞口加强纵筋构造外,还有连梁斜向交叉暗撑构造和连梁斜向交叉钢筋构造两种情况,连梁斜向交叉暗撑的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纵筋锚固长度为:La E或La,斜向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设计(03G101-1P52)。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九、连梁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梁分为:连梁、暗梁和边框梁。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中间层连梁钢筋

纵向钢筋长度=洞口宽度+2*max{锚固,600}

03G101-1P16、51

锚固取值: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注:当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连梁纵向钢筋锚固与框架梁纵筋锚固相同。

图43

图44

图45

箍筋根数=(洞口宽度-100)/间距+1

顶层连梁钢筋

箍筋根数=(洞口宽度-100)/间距+1+(左锚固-100)/150+1+(右锚固-100)/间距+1

双洞口连梁钢筋

图45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十、暗梁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暗梁钢筋计算

当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从柱边开始算)+左锚固+右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图47

当暗梁与暗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从柱边开始算)+2*Lae(或La)

箍筋根数=暗梁净长/箍筋间距+1

(图47)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

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03G101-1P51

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图46

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竖向筋长度: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续穿越边框梁和暗梁,因此暗梁和连梁不影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计算。

水平筋根数:剪力墙水平钢筋连续穿过暗梁和连梁

拉筋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拉筋构造见03G101-1P35

十一、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竖向筋计算

墙身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板厚+锚固Lae(La)

竖向钢筋构造如图03G101-1P48

图48

墙身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进行搭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竖向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贰』 钢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钢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一、梁
1. 框架梁
- 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 腰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芦薯谨贯通钢筋
-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 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手模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 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
2. 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按照上述规定计算
3. 其他梁
- 非框架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 框支梁: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
1. 剪力墙墙身
- 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时,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 竖向钢筋: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 墙身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2. 剪力墙墙柱
- 纵筋: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 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3. 剪力墙墙梁
- 连梁: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 暗梁: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柱
1. 基础层
- 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 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2. 中间层
- 柱纵筋: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 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3. 顶层
- 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内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层}
- 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 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四、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 受力筋
-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2. 负筋及分布筋
-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3. 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五、常见问题
- 为什么

『叁』 梁的两边都伸入剪力墙时,钢筋长度怎么算

梁的两边都伸入剪力墙时,钢筋长度的计算方法为:伸入长度取laE和600mm中的较大值。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确定laE的值

    • 首先,需要查阅11G1011图集的第53页,根据梁的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等信息,找到对应的laE值。
    • 注意,laE为抗震锚固长度,适用于抗震设计;而la为非抗震锚固长度,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具体使用哪个值,需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2. 比较laE与600mm

    • 在确定了laE的值后,需要将其与600mm进行比较。
    • 如果laE的值大于或等于600mm,则钢筋的伸入长度取laE的值。
    • 如果laE的值小于600mm,则钢筋的伸入长度取600mm。
  3. 注意事项

    • 在计算过程中,应确保所使用的图集版本与工程设计要求一致。
    • 钢筋的伸入长度是保证梁与剪力墙之间连接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计算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考虑钢筋的弯曲、搭接等因素,确保钢筋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梁的两边都伸入剪力墙时,钢筋长度的计算需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伸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和工程安全性的需要。

『肆』 钢筋下料长度怎么算呢

1、 底筋
① 端部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② 端部支座为砌体墙
底筋长度=净长+2*max{120,h板厚}+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2、 面筋
① 端部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②端部支座为砌体墙
面筋长度=面筋伸至中心线向下弯折
根数=(净长-2*50)/间距+1
3、 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板厚-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4、 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5、 分布筋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300
注:1、关于分布筋,①在楼板的四个角位置均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分布筋,在此范围内是不需要布置分布筋的,其余范围是需要布置的。②分布筋与角部负筋相交范围内,需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常见的设计图纸规定的搭接长度有“150”、“300”。
2、关于负筋,跨梁扣筋的梁上部分是没有分布筋的,板扣筋上的分布筋就扣筋伸出梁外的长度按间距布置。也可以说,在“距梁边1/2间距”的地方开始布置第一根分布筋,不过在扣筋的弯折部位必须布置一根分布筋。
3、现浇板上的负弯矩筋的直角钩减去一个保护层。
4、板受力筋、板扣筋距梁边缘50mm处开始布置。

『伍』 钢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先把量提出来才能算,很费时间的。然后要知道钢筋的每米理论重量。一般用
φ 10的算,φ10的每米理论重量是0.617. 其他钢筋的重量是 直径X直径X0.617. 如果你不是刚学为了省事可以用软件,比如广联达。鲁班算量。都挺好

『陆』 剪力墙与梁交叉时,钢筋怎么做是梁的钢筋伸入剪力墙竖筋内侧,还是剪力墙竖筋外侧

这个得看梁与墙的宽度。如果是等宽,梁筋放墙竖筋内。如果非等宽就很好判断了。

如果梁和墙同向,伸入锚固长度为直锚,为一个lae,如果梁和墙成90度,伸入墙内的总长度为一个lae。

剪力墙水平钢筋弯折是在暗柱钢筋内侧这种做法。关于这种构造,G101图集改过几次,00G101没明确,03G101放在内侧,11G101放在外侧。

转角处一般放在内侧,只有00G101丁字形放在外侧。使用者应该也能体会到那种构造更优,而编平法的未必熟悉施工实际。剪力墙水平钢筋弯折是在暗柱钢筋内侧优点有三:

一、节省钢筋;

二、粘结连接效果更好;

三、更容易钢筋控制长度。剪力墙水平钢筋弯折放在暗柱钢筋外侧也不无道理,当剪力墙水平筋计入暗柱配筋率,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一样包住暗柱纵筋。

(6)梁和剪力墙交接端部钢筋怎么算扩展阅读:

首先,暗柱不是剪力墙的支座,所以不存在锚入暗柱的问题。墙水平筋与暗柱是共同受力体,它们是组合构件,暗柱是墙身的竖向加强带。

剪力墙水平筋加弯折不是锚固的需要,而是要形成收边,所以,不管暗柱有多长,墙水平筋都需要弯折。端部直线加U型钢筋组合其实也是弯折的另一种形式。

同理,墙水平筋一般置于暗柱纵筋外侧,如伸入暗柱内侧,水平筋需向内弯折,形成“颈缩”,反而不利于受力的。

『柒』 教你钢筋算量如何手算

钢筋算量手算方法

钢筋算量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准确计算各种类型钢筋的长度和数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筋类型及其手算方法:

一、梁钢筋

  1. 上部贯通筋

    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支座锚固:根据支座宽度和钢筋直径等参数,判断是直锚还是弯锚,并取相应值。

  2. 端支座负筋

    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Ln: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3. 下部钢筋

    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4. 腰筋(构造钢筋、抗扭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 拉筋

    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根数:若未给定拉筋布筋间距,则(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若给定布筋间距,则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 箍筋

    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考虑保护层扣减后的补充)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7. 吊筋

    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夹角根据框梁高度确定。

二、中间跨钢筋

三、非框架梁与框支梁钢筋

  1. 非框架梁

    箍筋: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2. 框支梁

    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3。

    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上部纵筋: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四、剪力墙钢筋

  1. 墙身钢筋

    水平钢筋:根据墙端是暗柱还是端柱,以及外侧钢筋是否连续通过,计算长度和弯折。

    竖直钢筋:根据楼层位置(首层、中间层、顶层)和是否有洞口,计算长度和弯折。

  2. 墙柱钢筋

    纵筋:根据楼层位置计算长度和搭接长度。

    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3. 墙梁钢筋

    连梁:受力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箍筋根据顶层和中间层不同布置。

    暗梁: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五、基础层与中间层柱钢筋

  1. 基础层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2. 中间层柱纵筋

    长度: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3. 柱箍筋

    根数:根据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间距计算。

六、板钢筋

  1. 受力筋

    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2. 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3. 附加钢筋与支撑钢筋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长度和根数。

注意事项

以上即为钢筋算量的基本手算方法,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捌』 框架梁与剪力墙相接,梁和墙的钢筋如何计算锚固多少

(一)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阅读全文

与梁和剪力墙交接端部钢筋怎么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太原市哪里有卖钢管围挡 浏览:744
三菱驱动器脚怎么焊接 浏览:208
铝合金家私和木家私哪个好 浏览:997
遵义市场钢材网价格是多少 浏览:292
不锈钢怎么加工成头是尖的 浏览:469
800不锈钢和310s哪个好 浏览:655
不锈钢吸管直径是多少 浏览:261
钢材20和40是什么意思 浏览:894
无缝钢瓶装什么气体 浏览:819
建筑钢材是什么材质 浏览:189
无缝管内径32外经是多少 浏览:946
一捆28的钢筋多少根 浏览:279
我的钢铁网怎么查看价格 浏览:144
钛合金取钩器哪个好 浏览:786
铝合金防盗网哪个好 浏览:100
钢铁造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浏览:447
行李箱包角铝合金和塑料哪个好 浏览:279
哪里招模具钢锻造老师 浏览:461
大腿取钢板了为什么怎么肿 浏览:796
汕尾模具设计怎么样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