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钢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怎么算在线等,急急急!!!
总伸长率=伸长量/原长=(L2-L1)/L1,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小于10.0% 。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内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容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1)钢筋最大总延伸率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兼作伸长率试验的试件,心在试件中央标出标距长度(如200mm)。标距线应细而清晰。标距长度的误差:硬线为±0.20mm;软线为±0.50mm。
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拉伸后的标距长度。若断口离标志线小于20mm,或发生在标距长度似外且仲长率未达到要求时.应易取试件重新试验。
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㈡ 请问一下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Agt和断后延伸率有什么区别
延伸率与伸长率的区别:
计算公式不同: L0、L1分别表示试样试验前、后的标距.
伸长率是(L1-L0)/L0*100%
延伸率是L1/L0*100%
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Agt和断后延伸率是要分开做实验的,最大力下的意思就是钢筋快要到达屈服点的伸长率,断后延伸率是钢筋拉断,破坏之后的伸长率。
目前好像比较看重钢筋Agt而且不是断后延伸率,因为地震来了,如果钢筋都拉断了,房子肯定也塌了,人也就逃不出去了,但如果控制Agt,则钢筋只是使用到屈服点,还没拉断,那房子不会塌,人也能逃出去了。
延伸率是相对引申计原始标距而言,如引申计原始标距为200mm,拉伸时该部分长度为220mm,则延伸率为10%。
伸长率是对钢材原始标距而言,国际上通常取5倍的钢筋直径为原始标距,如直径为18mm的钢筋,原始标距取90mm,拉伸后该部分长度为120mm,则伸长率为33%。
(2)钢筋最大总延伸率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断后伸长率表示方法:
在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对断后伸长率的表示方法作了相应的修改,新标准用字母A代替旧符号的δ。
试样标距分为比例标距和非比例标距两种,因而有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之分。
1.比例试样
凡试样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有以下关系的,称为比例标距,试样称为比例试样。
Lo=k(So)1/2 式中(k——比例系数 So——原始横截面积)
2.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标距(也称定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不存在上式关系。
如果采用比例试样,应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值,因为此值为国际通用,除非采用此比例系数时不满足最小标距15mm的要求。在必须采用其他比例系数的情况下,k=11.3的值为优先采用。产品标准或协议可以规定采用非比例标距。不同的标距对试样的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影响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断后伸长率
㈢ 怎样计算钢筋的延伸率
可以做力学性能试验试验方法的规定是GB/T228-2002,你把你的钢板制成标准上规定形状的试样(哑铃回状,中间细,答两头粗,粗细结合部有过度园弧)用游标卡尺测量出试样细的部分的截面积,再把截面积的值开根号后乘以5.65的到一个数值,再以5的倍数修约这个值,这个值是原始标距L0,再在你的试样细的部分上(不包括过度园弧)以5mm为一格在轴向上划线,划满为止。在拉伸试验结束后把断裂的样品再拼接在一起,测量L0在样品上应有的格数,得到一个数据Lu,用公式(Lu-Lo)/Lo×100%计算断后伸长率。
㈣ 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是量的还是计算的
是计算的。即钢筋在拉断时刻伸长的长度与钢筋原来迅缓长度的百分比。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是指钢筋冷拉极限点即折断时的总伸长度与原长虚昌链度之差孙比。普通伸长率是指钢筋冷拔按额定屈服力所伸长的比例。
㈤ 钢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怎么算
总伸长率=伸长量/原长=(L2-L1)/L1,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小于10.0% 。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5)钢筋最大总延伸率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兼作伸长率试验的试件,心在试件中央标出标距长度(如200mm)。标距线应细而清晰。标距长度的误差:硬线为±0.20mm;软线为±0.50mm。
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拉伸后的标距长度。若断口离标志线小于20mm,或发生在标距长度似外且仲长率未达到要求时.应易取试件重新试验。
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