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剪力墙垂直分布筋离暗柱边起步间距应为多少
应该是从框架柱边缘伸进柱内一个锚固长度,不够锚固时伸至柱边加。约束边缘的耳朵同墙宽,注意一下约束边缘属于墙的加强带,属于墙。端柱的挑耳宽度比墙宽才算是端柱。
一、腰筋的布置:腰筋只有在梁的腹板高度≥450时才需要设置。腹板高度究竟如何确定,以前一直认为是从板底标高(或板顶标高)算到梁底标高的高差(或梁顶标高),其实是从板底标高与梁底纵向钢筋中心线标高之间的高差来确定是否大于等于450的。
二、剪力墙转角暗柱处墙外侧水平钢筋的布置:以前03G101中规定,墙的外侧水平钢筋必须连续通过转角暗柱,过了暗柱以后才能进行搭接。
对此,06G901-1进行了补充,就是说墙的外侧水平钢筋也可以锚入暗柱中,就是说外侧水平钢筋应该伸至暗柱最外侧的钢筋内侧做90度弯,90度弯锚长度不得小于0.8倍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三、对剪力墙拉筋的起始位置及布置的平面形状做了规定,拉筋应该从每一楼层楼面向上的剪力墙第二道水平钢筋开始布置,墙身宽度范围则从墙的第一根竖向钢筋开始布置,高度方向布置到顶部板底的第一排水平分布筋为止。拉筋布置,在设计未做明确说明时宜做梅花形布置。
四、对框架结构的节点位置箍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节点最下一到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底不超过50的地方,最上一道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顶不超过100的地方。
五、框架结构顶层边柱,当柱钢筋锚入梁内1。5LAE时,梁的上部钢筋应该伸到柱纵筋内侧下弯到梁底。
(1)暗柱扩展区钢筋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分布筋、温度筋的计算方法
1、温度筋的长度=轴线长度-两边负筋标注长度+搭接长度*2+弯勾*2,加不加弯勾*2,看钢筋等级,一级钢可加也可不加,二、三级钢一律不加弯钩;
2、温度筋的根数=(轴线长度-两边负筋标注长度)/温度筋的间距-1才准确;不过有时候受力筋可以起到温度筋的作用,不单独配了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构造柱
是墙体内转角及轴线相交处设置的墙体抗震柱,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防震减灾技术措施之一,在此之前建筑上是没有的。
构造筋
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❷ 斯维尔算量中,构造柱钢筋怎么布置
抄在给暗柱进行【定义编号】的袭时候,可以设置“是否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是否布置扩展区钢筋”。
先布置剪力墙再布置暗柱,暗柱的扩展区长度可以在其【构件查询】的界面里设置,比如1::300,(在暗柱图形上会有1或者2的数字,都表示暗柱的墙肢方向,分号后面的300表示在墙肢方向扩展300mm的长度),暗柱的钢筋还是和柱子钢筋布置一样,如用【柱筋平法】布置,扩展区的纵筋就需要任意纵筋按钮去布置;
如用【钢筋布置】,“钢筋名称”里有“扩展区钢筋”的钢筋样式可供选择。
❸ 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剪力墙竖向第1根钢筋与暗柱角筋的距离等于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
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
(3)暗柱扩展区钢筋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板和墙的钢筋网片,另须在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间隔交错的扎牢,但要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双向受力钢筋网片,须全部扎牢;梁和柱的钢筋,除了设计有要求外,箍筋应于受力筋垂直设置。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设计主筋采取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可以用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的两种型号钢筋间隔配置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