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分两批截断是什么意思求高手指点一下,多谢了
就是说混凝土结构在配筋率大于1.2%时,柱锚入梁的钢筋一半是锚入1.5Labe,另半锚入梁1.5Labe+20d,交错布置。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在桥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积配筋率,即受拉钢筋面积与主梁面积之比。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 0.6%;一侧纵向钢筋 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0.2%
(1)柱的截面积钢筋占此多少扩展阅读: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筋和一侧纵向钢筋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B. 柱子钢筋一般占截面积的多少
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最大配筋率:柱截面总配筋率不得大于5%。见规范第6.3.8条。
2、最小配筋率:见规范第6.3.8-1表:
C. 钢筋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能否给予例题解释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的最小配筋率0.2%,是(受拉钢筋截面积÷梁截面宽×梁截面的有效高度)×100%;规定柱的最小配筋率0.5%,是(柱截面的全部钢筋截面积÷柱截面宽×柱截面高)×100%。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3)柱的截面积钢筋占此多少扩展阅读: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注意:
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6、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规范只规定了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所以构造钢筋不要满足最小配筋率,只需满足构造要求。
梁配筋
(1)当连续梁跨高比≤9时,由于梁承受弯矩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缝宽度和烧度都较小;
(2)当跨高比≥10时,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纵筋计算配筋率明显减小;
(3)当跨高比较大荷载较大时,配筋可能受裂缝宽度和挠度的限制,与釆用HRB400钢筋相比,不能体现HRB500钢筋的强度优势,宜选用钢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间时,与采用HRB400钢筋相比,采用HRB500钢筋节约钢筋较为明显,宜采用HRB500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