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板的钢筋如何看是上部筋还是下部筋
1. 板底部的钢筋是主要承受力的钢筋,通常称为下部筋。在一级钢筋的末端,你会看到一个向上的180度半圆弯钩;而对于二级或三级钢筋,其末端会有一个45度的小弯折,这个弯折标志着主筋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2. 板顶部的钢筋是通长的主要受力钢筋,通常称为上部筋。它们的末端通常有一个90度的弯折。在计算钢筋长度时,需要从支座边缘算起至钢筋锚固长度。
3. 在钢筋配筋图中,以"B"开头的表示是底部钢筋;以"T"开头的表示是顶部钢筋。有时,设计图上可能只画了线条来表示钢筋的大小,而没有在图上注明具体哪个方向的钢筋应该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并不罕见。通常,这样的具体说明会在设计说明书中找到。
4. 对于结构图中板的钢筋的表示方法,下部受力筋的弯钩方向向上向左,对于一级钢筋是180度,对于二级及以上钢筋是45度;上部受力筋的弯钩方向向下向右,对于一级钢筋是180度,对于二级及以上钢筋是45度。
❷ 什么是板的上部钢筋,板的下部钢筋
一般在筏板基础或板标注中双层双向布置钢筋,双层即上部筋与下部筋。
上部筋、下部筋
板的上部配置负筋,主要承担支座处板的拉力,所以,负筋也叫面筋。同时,板的下部配置底部受力筋,也叫底筋。
❸ 在图纸上怎么样区分板的钢筋是上部还是下部钢筋
用想象,把图纸上板水平放置,板的上部的钢筋叫上部钢筋,板下部分的钢筋叫下部钢筋。
在板里,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受力不同;
板上部的钢筋起抗压、抗剪和构造作用;
板下部的钢筋是主筋,起抗和抗剪拉作用;
板除了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外,还有与其垂直的构造钢筋和架立筋。
(架立筋起把两层钢筋支起来的作用)
(3)板钢筋上下分别叫什么作用扩展阅读:
梁与板的钢筋布置: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5、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7.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7.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7.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7.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7.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7.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
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按力学性能分:Ⅰ级钢筋(300/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钢筋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钢筋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❹ 板各钢筋(分布筋、受力筋、负筋)的作用
1、板类构件,在板的支撑部位配置的上排钢筋,俗称“担水筋”;
2、梁类构件,版节点处设置的“非权贯通纵筋”,一般认为是用来抵抗“负弯矩”的,(其实,贯通的纵筋又何尝不能抵抗负弯矩呢?)
3、梁板类构件在受力分析时有一个“反弯点”,反弯点是正弯矩和反弯矩的分界点,一边是钢筋抵抗“正弯矩”,另一边则抵抗“负弯矩”。
所以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另外还要加上3号钢筋是负筋
❺ 钢筋后面标注上上,下下,上下,下上是什么意思
上上就是上层钢筋的上皮。
上下就是上层钢筋下皮。
下下就是下层钢筋下皮。
下上就是下层钢筋上皮,这是个伐板的班筋。
❻ 现浇板一般为双层钢筋,上、下层钢筋分别叫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现浇板一般为双层钢筋,板面的叫做支座负弯矩钢筋,简称负筋,主要承受支座处负弯矩;底层钢筋叫做板底受力钢筋,主要承受板底中间的弯矩。
❼ 板的钢筋指的是哪个方向
板的钢筋一般指的是与板平行或垂直方向布置的主筋与副筋。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钢筋在板中的基本方向
在建筑结构中,板是承受压力或荷载的重要部分。板的钢筋通常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与板面平行的方向,另一种是与板面垂直的方向。这两种方向的钢筋在板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
二、与板面平行方向的钢筋(横向钢筋)
与板面平行的钢筋通常被称为横向钢筋,其主要作用是抵抗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这些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均匀布置在板的上方和下方,确保板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三、与板面垂直方向的钢筋(纵向钢筋)
与板面垂直的钢筋则被称为纵向钢筋,它们主要承担板的拉伸和压缩应力。这些钢筋通常沿着板的长边布置,确保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分散应力,增强板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四、钢筋布置的重要性
无论是横向钢筋还是纵向钢筋,它们在板中的合理布置都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钢筋的方向和数量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以确保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板能够保持稳定的承载能力。
总的来说,板的钢筋方向是根据结构设计和工程需求来确定的,旨在确保板在各种外部因素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