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后浇带的框架梁、次梁、板钢筋预留长度等有哪些要求
框架梁和次梁一样,预留的钢筋长度 梁的底筋在支座处1/3范围内截断,分两批就可以,内也就是50%接头率,容两批之间错开35D就可以,上筋断点是跨中1/3范围内,也是错开35D,但是实际施工当中操作起来很麻烦,以我原来做的经验就是甩出一米和两米的错差就可以,板也是一样,就看监理单位怎么要求了,
❷ 后浇带钢筋怎么布置
问题一: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和后浇带处的钢筋预留怎么处理? 一般设计在跨中1/3位置。后浇带钢筋不能断开。
另一边的钢筋可以先做,用马镫支起来。
后浇带的钢筋最好不要断开,后浇带一般1m宽,到时候搭接焊,可能不能保证接头错开以及间距的要求,监理到时找你麻烦,那就惨了。
32的底筋一般用机械连接了。
问题二:后浇带 钢筋怎么布置 一般后浇带钢筋是跟该处的梁、板、墙钢筋一样的,有的需要增加附加筋,按图纸布置就行了,只是要用模板拦出后浇带,先浇主体混凝土,待达到规定龄期后再浇后浇带的混凝土。就是说钢筋上不需要特别处理,只是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同。
问题三:在双层双向钢筋中,后浇带加强筋怎样布置 需要加强牢固性
问题四:后浇带需要加设加强钢筋吗 板、梁、墙的后浇带,一般不需要设加强钢筋,见11G101-1第98页;
筏板的后浇带,有不同功能需要的做法大样,见11G101-3第93、94页。
设计人有指定大样或加设钢筋时,应服从设计。
问题五:广联达钢筋算量里面,后浇带的钢筋怎么设置 中下部双层钢筋,目前软件可以设置但还无法完成计算,那也只能是用自定义范围的布置。
纵筋也只能是用自定义范围的布置。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问题六:钢筋现浇板原配筋上部无钢筋,后浇带上部是否设置。 原板无上部筋时,此处后浇带可不设上部筋。
但当设计图上或说明中另有注明设置的除外,一般很触有设计遇单层筋板设后浇带而不另加筋的(往往设计在确定后浇带位置时,就会将此位置的单层筋改成双层筋)。
你说的这种情况,最好问问设计是否另行加筋或改成双层筋板。
生命愉悦!有用请采纳。
问题七:后浇带加强筋的设置依据是什么? 如果图纸设计没有明确说明,可以参考标准图集11G101-1第98页。
问题八:请各位建筑同行看看这地下室基础梁后浇带钢筋怎么做? 你这个是后浇带附加前置防水处理的做法
1、2号筋是分开的,分别锚固。二者中间夹一层橡胶止水带。然后下面300可以先浇混凝土,上面再次一体浇筑,在上面浇的过程中留出800宽后浇带,二侧留好钢板止水带
问题九:广联达中如何设置后浇带的钢筋 理论上后浇带上无法布置钢筋,我一般用现浇板布置,原理上是一致的
问题十:后浇带的钢筋怎么处理 后浇带的钢筋是和浇筑阀钢筋同时绑扎,预留的钢筋在两月后浇筑后浇带,清除原有混凝土浮动面石子和钢筋上的铁锈、混凝土浆,并清洗干净后浇筑。
❸ 后浇带如何设置及其要注意的地方
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
1、伸缩后浇带一般间距30~40m,贯通结构的基础、顶板、底板和墙板,最小宽度800mm,在两侧混凝土浇灌两个月以后浇灌(防水规范要求42天,高层建筑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进行),混凝土标高一般比两侧提高一级。墙板的钢筋要求错开搭接,梁主筋要求贯通。
2、沉降后浇带除浇筑时间和伸缩后浇带不一样以外,其余两者相同,沉降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
注意事项:
1、后浇带的平面位置应结合基础及其以上结构布置综合考虑,宜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线附近,以避开上部楼板的最大受力部位。
2、后浇带应设置在钢筋最简单的部位,避免与梁位置重叠,上部框架结构后浇带可与基础后浇带平面位置错开,但必须在同一跨内,可曲折而行,应注意地下室与上部结构设缝位置的一致性原则。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
(3)后浇带钢筋长度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施工阶段的结构长度,以减少施工阶段的收缩应力和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但其并不能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不宜使用施工后浇带解决结构超长的温度应力问题。
后浇带只能用来消除或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不能直接解决温度应力的问题,对温度应力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❹ 16图集后浇带加强筋设置规范
后浇带是待两侧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8天强度后,再行浇筑的,一般需要设加强筋,加强筋的规格型号及间距一般是与原墙、板配筋相同。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的规定:
1、后浇带宽唯激度为800~1000mm,施工缝的钢筋不能切断且要增配一定量的加强钢筋。
2、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后,将缝两侧表面凿毛,然后用笔原设计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浇灌。
3、宜布置在板跨中剪力较小的区段内。
4、垂指配袜直后浇卖拦带的加强筋取墙体受力钢筋截面积的50%配置。
❺ 后浇带处如何留设钢筋
一、后浇带处留设钢筋的方法:
⑴ 间距:高规规定为30m~40m。建议具体工程应结合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一般应控制在30m左右。
⑵ 位置:
①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三分之一处。
②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
③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
⑶ 宽度:高规规定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要求。可允许大于1000mm。
⑷ 钢筋:目前对后浇带内梁纵向钢筋处理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梁板钢筋均断开后搭接(高规要求),但由于梁钢筋搭、焊接处理困难,质量不易保证,易给结构造成隐患。
第二种:板钢筋断开,梁钢筋直通不断。目前工程采用较多,但由于截断梁较多时,钢筋全部不断会约束混凝土收缩,达不到予期效果。
二、后浇带的概念: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❻ 钢筋算量,筏板基础后浇带的钢筋如何设置
您好,钢抄筋算量,筏板基础后浇带的钢筋如何设置?
首先要通过软件进行算量,注意点:如果是100%断开搭接,软件是处理不了的,需要手动增加搭接长度,或者把搭接长度直接输入在其他加强筋力也可以的。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❼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和后浇带处的钢筋预留怎么处理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的处理:
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后浇带处的钢筋预留:
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7)后浇带钢筋长度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防兼备,以防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樱桥陵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消态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脊戚,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