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钢筋算量如何识图

钢筋算量如何识图

发布时间:2023-06-11 09:19:22

❶ 建筑结构图里的钢筋,梁板图怎样识图

1.将一套图纸备齐:
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室外管网立面图(或剖面图)、场地地形图(一般缺这三张图);建施、结施、水旋、通施、电施。要注意其中有几张图纸是须特别留意的: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消防设计说明、基础设计说明。
图纸附件:审图意见、图纸修改、变更单、图纸会审记录、招标答疑,施工队关于图纸的联系单,甚至计算书。如果设计过程中发生有设计变更最好要有旧图。(这些有利于发现图纸的缺陷,了解变更内容。对现场监督是非常有用了。关于计算书,一般是不发给工程师的,但我最近一次的经验是工程师要有一份)。 合同、工程量清单及其他合同附件。
2.阅读设计总说明,备好相应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标准图集。
3.看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了解项目总体规划。
4.将各种图纸变更、修改和审图、图纸会审、工程队的图纸疑问标注在图纸上。
5.看一层建筑平面图,对照结构施工图(包括梁板、墙柱)和专业施工图,将相邻轴线的距离计算出来标在结施的梁板图中,并将建筑附件、专业管线的立管位置和重要专业配置在梁板图中用红笔标出。
6.看基础结构施工图中的桩基部分和基础部分。和地下室部分。
7.看建施平面图,对照门窗表将门窗尺寸写在平面图中,并找出建施中,哪些是要在结构主体施工时需留意的地方,如:隔墙、剪力墙开门窗洞口、飘板、装饰线条等,并在梁板图中标出。

❷ 钢筋算量如何快速学会

先学土建,然后找点简单工程来实际算算,了解各种构件搭接扣减关系,现在软件都比较智能了,大部分软件都定义好了扣减关系,知道每根钢筋形状,计算式慢慢看吧

❸ 怎么才能快速看懂钢筋图纸并计算量

想看懂钢筋图纸必须具备以下技能:

  1. 熟悉房屋建筑学,能够熟练识图,看懂内平面图、立容面图、节点大样

  2. 能够熟练驾驭16G101系列图集,知道如何在各个节点使用相应的节点大样

  3. 熟悉钢筋在不同构件里的链接方式,比如柱子和梁为啥有的适合它而非适合它

❹ 想学习钢筋算量,该怎么进行

1、学会识图,特别是现在的平法钢筋施工图。
2、对现行的钢筋平法图集,内11G101等熟读,做到了解最基容本的做法。
3、学习钢筋施工规范,了解钢筋施工的强条规定和常识。
4、学会至少一种钢筋算量软件,毕竟现在是电脑时代,手工算量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基本的就这些,算量是个熟悉的过程,算得多了,就快了。

❺ 配筋图怎么看

一、箍筋表示方法的解读: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直径φ10一级钢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直径φ10一级钢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直径φ8一级钢,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综合解读:
斜杠前面是加密区箍筋间距,斜杠后面是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后面刮号里的数字表示箍筋肢数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除集中标注以外,标在梁上部支座处的钢筋)


⑴ 2Φ20 表示两根直径Φ20的二级钢筋,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两根直径Φ22二级钢,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4φ12是中间架立筋,是否是六肢箍要看集中标注的钢筋信息,也有可能是四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第一排为四根直径Φ25二级钢,上部第二排为两根直径Φ25二级钢。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直径22在角部通长布置, 两根直径22在中部仅在支座处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❻ 看图纸 怎样计算钢筋量

从结构施工上看只要看结构图,就有钢筋的具体数量了;从预算的角度,而钢筋是一根一根地计算的,另外,我们还把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4,把钢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5,这也可以非常大概的了解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含钢量。
总之,精确的算,必须逐根计算后汇总。

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❼ 钢筋识图入门

钢筋识图入门:
一、箍筋表示圆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齐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现箍筋为φ10 ,加稀区间距100,是减密区间距200,齐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里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单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是加稀区间距150,单肢箍。

一、 梁下主筋战梁上从筋同时表现方式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式:(本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里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安排,用于单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要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罗莱家纺优惠券,两根在中部,平均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办法:
⑴ G2φ12 表现梁两正的结构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制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办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要一排主筋,4Φ25 全体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体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 本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里示梁下减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坐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N是蒙扭筋的意义,G是结构筋的意念!
钢筋算量基础圆法
钢筋算量基础办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尾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下部贯通筋(下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尾头端收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右左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管分排与可,计算的成果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本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否以不赢入分排疑作。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触及到支座锚固答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完成03G101-1中闭于支座锚固的断定呢?
如今我们来分解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定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与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者≤0.5Hc+5d,为弯锚,与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两头收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推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出有在平法输入中给订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订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由于构件扣加掩护层时,皆是扣至擒筋的外皮,这么,我们能够发明,推筋战箍筋在每个维护层处均被少扣掉了曲径值;并且人们正在预算外计算钢筋长度时,皆非依照外皮计算的,所以硬件主动会将少扣掉的长度在弥补归来,由彼,拉筋计算时增添了2d,箍筋盘算时增长了8d。(如上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少度+主梁阔度+2*50,其外框梁下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该两头跨两真个收座背筋延长长度之战≥当跨的洁跨长时,其钢筋少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后中间支座值)+(Ln/3+先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后中间支座值)+(Ln/4+先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头跨钢筋计算
相似尾跨钢筋盘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从筋
软件合作03G101-1,在软件中重要有六类情势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外,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剖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止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上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上部钢筋=Ln--掩护层+15d
2、箍筋
(1)、如因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那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具有斜长的时分,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出有产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当不加往主梁的宽度;依据建订版03G101-1的66页。

第两节其他梁
一、是框架梁
在03G101-1中,关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略的说明,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一般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定值。
已绝说明请参考03G101-1阐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长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程度直锚,再纵背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畴为≥0.2Ln1≥1.5hb;
7、 正面结构钢筋取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分歧。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农程质计算中剪力墙非最易计算的构件,详细体如今:
1、剪力墙包含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需要零斟酌它们的闭解;
2、剪力墙在立体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接角等各种委婉角情势;
3、剪力墙在坐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能够有双排、双排、少排,且否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开;
6、连梁要区合顶层取两头层,根据洞心的地位没有同借无不同的计算方式。
须要计算的农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没有持续通功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仄

火仄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明梁、连梁墙身程度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持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外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持续通功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程度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明梁、连梁墙身火仄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具有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办法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无洞口时
端拄凸起墙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火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续,分辨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本拔筋+首层层高+屈进下层的拆交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原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底层墙身擒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横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横背钢筋自暗柱、端柱边50mm开端安排)

中间层 有变截面 中间层 变截面

顶层 内墙 顶层 外墙
4、剪力墙墙身无洞心时,墙身横向筋在洞口高低两边截续,分辨纵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e726fd9e71a07329983b00**106188-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推筋的安排里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便墙面积-门洞分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里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纵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拔筋+首层层高+屈入下层的拆交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原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格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由于端柱可以望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根据设计图纸自在组算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心宽度+右左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规模内均布放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畴内布放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从筋少度=明梁洁长+锚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钢筋的构制衔接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拔筋=基本顶板薄度-维护层+屈进下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两、基本外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做用仅止一个牢固做用,也能够道是避免钢筋在浇注时遭到挠静。普通是按2根入止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以后层伸出天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空中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闭于柱箍筋的减稀区的划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离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面范围内加密;如因该柱采取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须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辨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与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面范畴内加密;假如当柱采取绑扎搭接,那么拆接规模内同时须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
顶层KZ果其所处地位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而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雷同。(参望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这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斟酌的呢?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1.5Lae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柱顶部第两层:?梁高-保护层+柱阔-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底层擒筋长度=层洁下Hn+顶层钢筋锚固值,这么边柱底层钢筋锚固值非如何斟酌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合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正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掩护层+柱阔-维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第四章 板
在实践农程中,我们晓得板分为预造板和隐浇板,那外重要剖析隐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重要有:受力筋 (双向或者双向,双层或者双层)、支座负筋、散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搁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足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持高低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鑫缘蚕丝被,蒙力筋的长度是根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因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加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背筋长度=负筋长度+右弯合+左弯合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散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规模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散布筋根数=负筋输出界里中背筋的长度/合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搁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持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持高低层)
依据实践情形曲交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便否,正在硬件中能够应用间接输出法赢进计算。
第五章 罕见答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人们正在硬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践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成果,我们晓得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当是1.9D,上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依照外皮计算的解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央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外D取的是规范划定的最大半径2.5d,彼时用前面的式女减后面的式女的成果是:1.87d≈1.9d。
梁外呈现两类吊筋时如何处置?
在吊筋疑作赢入框顶用“/”将两类不同的吊筋衔接止来搁到“吊筋输出框中”如2B22/2B25。然后面的主梁宽度依照取吊筋逐一对于当的输入出来如250/300(2B22对于当250梁宽;2B25对于应300梁宽)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间接输入以后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本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雷同,则通功;不同则进行锚固;断定准绳是输入格局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形分为两种:
1、该高好>1/6的梁高时,不管两正的格局能否雷同,两侧的钢筋全体按锚固入止计算。弯合长度为15d+高好。
2、该高好<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没有同的断定前提入止处置。
假如框架柱的混凝土弱度等级产生变更,人们如何处置柱纵筋?
假如框架柱的混凝土弱度等级产生变更,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形:
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弱度等级设置;
2、若柱纵筋采取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离开来修坐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水星家纺官网,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标是不争2层做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树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疑作自3层开端输入,那样便可以系决答题了。

每米下方形柱螺旋钢筋长度盘算母式:L=N(P*P+(D-2b+do)^2*π^2)^0.5+两个弯钩长度
式中:
N=螺旋圈数,N=L/P(L为构件长便方形柱长)
P=螺距
D=构件直径
do=螺旋钢筋的曲径
b=保护层薄度.
另外:
钢筋实际量质=钢筋计算长度*当钢筋每米量质
钢筋分耗质量=钢筋实际量量*[1+钢筋(铁件)益耗率]
钢筋理论质量计算捷径:
钢筋实际质量=钢筋直径的平圆(以毫米为单位)*0.00617 出有标注N 的便是构制钢筋G,G是15D,N是LaE N2B12指梁的两个正面同配2根12的蒙扭纵背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扩展: http://wenku..com/view/f30b8580d4d8d15abe234e0c.html

❽ 施工图纸上的钢筋怎么算

钢筋算量:1、首先熟悉16G101图集中关于钢筋平法标注的相应规则;
2、根据图纸中的信息确内定纵向受力钢筋、架立容筋、抗扭筋的数量,以及负弯距筋,箍筋的数量;
3、按照规则中的要求计算出每根钢筋增加弯钩、搭接及锚固后的总长度;
4、根据每根的长度乘以数量得到总长度;
5、按不同规格分别计算出总长度;然后用总长度平方*钢筋直径的平方*0.00617=钢筋的重量;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与看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❾ 平法识图钢筋算量

1/3*(7.2-0.6)+锚固 1/3*(7.2-0.6)*2+0.6 7.2-0.6-(1/3(7.2-0.6)*2)+15*0.022*2 **** (0.35-0.025+0.55-0.025)*2+0.08*2 (7.2-0.6-0.1)/0.2+1 不知道对不对 求大神

阅读全文

与钢筋算量如何识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铁雄心4怎么缴获 浏览:596
钢筋检测都检测哪些项 浏览:906
不锈钢激光焊管 浏览:415
现在带锯条断裂用什么方法焊接 浏览:586
方管手工怎么做圆弧 浏览:834
模具晒纹要留多少余量 浏览:855
168钢管什么意思 浏览:969
手工焊管板焊接视频 浏览:130
焊接弯头面积怎么求 浏览:925
长三角钢铁集团怎么样 浏览:898
徐州月饼模具在哪里买 浏览:656
钢管r19是什么意思 浏览:738
钢材模具密度是多少 浏览:327
没有焊接笔如何自己制作焊接笔 浏览:399
不锈钢和铜哪个更吸热 浏览:273
200w蕊片如何焊接 浏览:351
钢筋挤压连接技术有什么和什么区别 浏览:890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钢铁长城 浏览:241
75钢管理论重量是多少 浏览:362
两用电焊机烧不锈钢是什么气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