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都怎样代换钢筋代换的原则都是什么
(一)等强度代换
不同钢筋种类(牌号)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
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大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用公式可表示为:
AS2׃y2≥AS1׃y1
即 AS2≥AS1× ƒy1÷ƒy2
或 n2×d2²×ƒy2≥n1× d2²×ƒy1
即 n2≥n1×d1 ²×ƒy1÷d2²×ƒy2
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
ƒy1、ƒy 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
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
d1、d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
【例】 有一小梁,原设计用7Φ10钢筋,现准备用φ12钢筋代换,该用多少根?
解: Φ10设计强度为300N/mm²,现准备用φ12设计强度为270N/mm²。
AS2׃y2≥AS1׃y1
AS2≥AS1׃y1/ ƒy2≥7×3.14×5²×300/270=610㎜²=6.10㎝²
选用6φ12的钢筋代换,总靣积为6×3.14×6²=678㎜²=6.78㎝²
与旧标准HRB335 、HRB400、HRB500分别以2、3、4表示的规定相比,有较大变动,应引起有关施工、监理、检测人员注意。也就是说今天看到钢筋表面刻着“4”,就是HRB400,即所谓的Ⅲ级螺纹钢,不过今后Ⅲ级螺纹钢不称了,就叫HRB400了,同样,今天看到钢筋表面刻着“3”,到底是以前的Ⅲ级钢,还是Ⅱ级钢,就应慎重检查了。
(二)等面积代换
同钢筋种类(牌号)代换时,可按钢筋截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
等面积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截面积等于大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截面积。
用公式可表示为:
AS1=AS2
或 n1×d1²=n2×d2²
n2≥n1×d1²÷d2²
式中符号同前。
【例1】 某预制板设计配筋为6φ12,仓库无此钢筋,现拟用φ10钢筋代换,试计算需用代换根数。
解:
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
取9根φ10钢筋代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3.9.4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强制性条文)
提醒:所以不管用何种代换方式,都必须要遵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的原则。
Ⅱ 简述钢筋代换有哪些方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
谁说钢筋代换有哪些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好的情况下?
Ⅲ 钢筋代换公式式;直径12的钢筋想用10的替换,等面积如何代换;要说的详细点
同等钢筋强度,可以用等面积代换。
也就是钢筋截面积相同。
钢筋截面积,也就是圆的面积。
12的钢筋是:3.14*12*12/4=113.04
10的钢筋是:3.14*10*10/4=78.5
如果原设计是2根12,那面积就是:226.08,如果用10的钢筋替换,那就是:226.08/78.5=2.88根,也就是3根。
Ⅳ 钢筋如何代换
如果按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时按等面积进行代换,如果是按计算强度进行配筋时按等强度进行代换,同时得注意最小配筋数量(如梁 柱等构件)以及代换后的钢筋间距等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Ⅳ 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代换原则。
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相应费用按合同规定并办理相应手续,代换后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钢筋代换应注意如下事项:
1、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钢筋的性能;
2、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i级钢筋代替螺纹钢筋。以免使用时裂缝宽度开展过大。
3、梁中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4、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代换时,不取整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拉或受压钢筋分别代换。
5、同一截面内用不同直径、不同种类钢筋代换时,各钢筋间拉力差不宜过大,同品种钢筋直径差不大于5mm,以防构件受力不均。
Ⅵ 钢筋代换公式式;直径12的钢筋想用10的替换,等面积如何代换;要说的详细点
不同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等强度代换的条件就是代换钢筋的总承载力等于原设计钢筋的总承载力。用公式可表示为:
AS2׃y2≥AS1׃y1。
即:AS2≥AS1× ƒy1÷ƒy2。
式中AS1、AS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总面积和代换后设计钢筋总面积。
ƒy1、ƒy 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强度和代换后钢筋设计强度。
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根数和代换后钢筋根数。
n1、n2—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直径和代换后钢筋直径。
原则
等强度原则,就是保证钢筋总强度不变。例如5根直径20二级钢,总强度为5*314*300(根数*单根面积*钢筋强度设计值,二级钢为300)=471KN。把它换成直径16的一级钢,就是471000/270/201=8.7,取9根,这就代换完成了。另外钢筋级别相同,用等面积代换。这是常用的两种代换方式。
Ⅶ 钢筋如何对换
只有相同级别的钢筋才可以直接进行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只能进行等强度代换, 不枯带同级别的钢筋可以间接的进行代换, 先换算成等强度 ,在换算成等面积. 现在国家有规定 施工单位无权换算钢筋信息的,必须由设计部门进行换算 ,并出设计变更才能作为变更的资料。
有两种代换方法:
一.等强度代换(不同种类的钢筋代换,按闷芦钢筋抗拉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即设计所用的钢筋设计强度X钢筋总面积应小于或等于代换后的钢筋设计强度X钢筋总面积。
二.等面蚂败带积代换(相同种类的钢筋代换,应按钢筋等面积进行代换)。
Ⅷ 钢筋应该怎么代换,请帮忙举例,谢谢
等截面代换和等强度代换都是一样的。公式都是fy1*As1=fy2*As2
,fy1=fy2的时候不就是等面积代换回,比如都是答三级钢,4根25和5根22是一样的,这就是等面积代换。再比如,一级钢,10@125跟三级钢10@160是一样的,这就是等强度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