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格状的钢筋,怎么算长度
未给出保护层厚度以及构件封边做法,仅按描述抽筋计算:
长10米,长向的短边受力筋为 10000/200=500根,每根长度为2.45米。总长度为500*2.45米
宽2.45米,短向的长边分布筋为2450/200=12根 每根10米 须搭接,搭接长度L*12*2
钢筋总长度mm:12*10000+500*2450+24倍搭接长度
描述为单向板,单向板短边受力,长向钢筋可节省费用无需用同直径钢筋,按分布筋布置即可。
⑵ 板里面的分布筋怎么计算它的长度
分布筋、温度筋的计算方法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回筋间距宜取为答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2)网格分布钢筋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相关计算公式:
1.负筋长度=负筋净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2.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4.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⑶ 钢筋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计算公式如下:
直径的平方乘长度再乘系数0.00617,使用相关工具分别测量出钢筋长度和直径,例如钢筋直径为4毫米,其长度为10米,套用公式可计算得出其重量为4*4*10*0.00617≈0.99kg。
钢筋的相关介绍: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
⑷ 钢筋铺网怎么个计算法求指教
钢筋量都是算重量,先算根数,再算重量 公式
钢筋网片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内:
钢筋的每米的理论重量=直径容x直径x0.00617 钢筋重量T=[ ( 网片的长 / 网片间距 + 1 ) X 网片的长+ ( 网片的宽 / 网片间距 + 1 ) X 网片的宽 ] x 钢筋的理论重量 x 钢筋损耗(一般区5%)。 举例:现有一钢筋直径为6.5的网片,长6米,宽2米,网片网格间距0.2米,计算网片的重量,如下:计算公式:T=((6/0.2+1)x2+(2/0.2+1)x6)x0.261x1.05=35.08KG
⑸ 圆形钢筋网中钢筋怎么长度怎么计算
圆形钢筋的长度按相关圆形公式计算,如果是螺旋钢筋,其每一周的长度为其周长的平方加间距的平方后再开平方。
⑹ 30cm钢筋网片,10cm间距,一平米钢筋数量怎么算
30cm钢筋网片,10cm间距,一平米钢筋数量计算:
钢筋网片内理论容重量(KG)=钢筋网片所用钢筋长度(M)*丝径(MM)*丝径(MM)*0.00617(φ10钢筋0.69kg/m)
钢筋重量T=[ ( 网片的长(宽) / 网片间距 + 1 ) X (网片的宽(长)/ 网片间距 + 1) ] x 钢筋的理论重量 x 钢筋损耗(一般取5%)
钢筋网又称:焊接钢筋网、钢筋焊接网、钢筋焊网、钢筋焊接网片、钢筋网片等。是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
钢筋网是由纵向和横向钢筋十字交叉通过绑扎或焊接制作而成的网片,是建设部“2005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 10项新技术”内容之一。
钢筋网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网理论重量(KG)=钢筋网所用钢筋长度(M)*丝径(MM) *丝径(MM)*0.00617(φ10钢筋0.69kg/m)
钢筋网的应用在工业与民用房屋的梁柱楼板、屋盖、墙体、混凝土路面、桥面铺装、机场跑道、隧道衬砌、箱涵、码头地坪、预制构件等领域。
⑺ 钢筋的计算方式
钢筋的计算方法为:
直径(mm)*直径(mm)*0.00617*钢筋长度(m)=钢筋重量(kg)
W=(1/4)0.78πD^2(D为钢筋直内径厘米结果是公斤容/米
)
即:
钢筋重量(kg/m)计算公式
: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