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梁宽240,底部一排能不能放4跟25的钢筋谢谢!
对了
去掉两边保护层,减去双肢箍直径,剩下170mm
4×25再加3个间距25mm等于175mm;175>170,差5
宽250mm的梁则多余5mm
㈡ 如何计算梁的单排最大布置纵向钢筋数量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2.1第3条: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版于30mm和1.5d;
梁下部权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举个例子:
如梁宽300mm,保护层为25mm。箍筋采用8mm,那么对于纵筋22mm的,上部钢筋最多可以放4根,下部钢筋最多可以放5根。
上部钢筋计算:1.5d=1.5×22=33mm>30mm。25×2+22×4+33×3+8×2=253mm<300mm,如果采用6根,则计算结果>300mm。
下部钢筋计算:d=22mm<25mm。25×2+22×5+25×4+8×2=276mm<300mm,如果采用7根,则计算结果>300mm。
用自己制作的excel表格计算结果如下:
㈢ 梁的宽度为4O0mm,高度为3O0mm,应下多少条钢筋
1、要下多少钢筋,具体要看设计要求。
2、提醒一下,梁宽400,梁高300,是否有误。
㈣ 当梁宽为250毫米时,能否一排排下4根直径为20毫米的HPB钢筋
要想单排主筋4根22,该梁的最小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01mm才能符合规范(规范要求:梁主筋间距不小于25且不小于主筋直径,梁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虽然规范如此规定,但从施工便利方面考虑(考虑振动棒插入及砼灌入),单排主筋4根22的梁,其宽度应大于等于250。
考虑施工:
1、200宽的梁其单排主筋最好2根,最多3根;250宽的梁主筋尽量不超过3根,最多不能超过4根。
2、振动棒直径50,泵送混凝土的石子粒径一般为5-31.5,自拌混凝土的石子粒径一般为5-40,所以梁主筋净间距能大于50最好,最少也要大于31.5。
梁的横截面
若梁的横截面有一纵向对称轴,则梁有一纵向对称面。梁的轴线即为纵向对称面内的直线(直梁情形)或曲线(曲梁情形)。若作用于梁上的载荷都在这个纵向对称面内,则挠曲线也是这一平面内的曲线,这类弯曲称为平面弯曲,是工程中最常见的弯曲形式。
若梁的横截面无对称轴,则梁也无纵向对称面,但只要载荷通过弯心连线,且平行于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见截面的几何性质),梁的变形仍为平面弯曲。
㈤ 计算一根梁能放多少根钢筋
不管受力构件的配筋率的话可放:d大于等于25时可放(b-2a)/2d+1根
d小于内25时可放(容b-2a)/25mmd+1根
㈥ 八米大粱放多大钢筋
梁截面高度原来的规范是规定取1/8~1/12的梁跨度,新的规范是取1/10~1/18梁跨度,所以综合来看梁高取600mm~800mm就可以了,梁宽取250~300mm就可以了,受力钢筋没法定。 通常来说底筋要大点的,如果上面是正常的一层层高的砌块建议至少整个4根25或者6根20的或者6...”
㈦ 250宽梁上部钢筋可以放9根20钢筋么,4/5这样放超筋么
按GB50010-2010第9.2.1.3款的规定,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于250mm宽梁如按所述配筋,则上部第一排配4根20的钢筋时净距为(250-2×25-4×20)/3=40mm>30mm,可以满足规范要求;而第二排要配5根20的钢筋时净距为(250-2×25-5×20)/4=25mm<30mm,就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了。因此应调整梁截面尺寸或配筋。
注:两计算式中
2×25为梁两侧的保护层厚度;
4×20、5×20分别为第一、二排钢筋所占梁宽;
3、4分别为第一、二排钢筋的间隔数;
㈧ 25公分宽大梁放4支25厘米钢筋可以吗
大梁一般最少4根25的三级钢筋,加两根腰筋其他自己看着加,跨度大的再多加两根。最好把建筑图给人算算再配筋 。
相关介绍
梁的配筋依据是荷载,如果是民用建筑,可用直径18的三级钢筋作为梁底部主筋,要用三根,两直一弯,架立筋可以用直径14的圆钢,箍筋可以用直径6mm的圆钢,间距150mm。
底筋用3根直径20mm的二级钢,上部2根直径14mm二级钢、在两支座处再各加2根负弯筋长度1.5米、直径20mm的二级钢,箍筋直径8mm间距100到200mm,两端加密,混凝土用C25,梁宽最好加到25cm。注意此梁只能承载一层的荷载,各层都要配梁。
根据拆除墙体的长度和墙体上部所承受的各种荷载累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再进行计算其配筋。
在需要拆除的墙体两侧,设置钢管支撑立柱,加上横梁,下加垫板,将墙体上的楼板托住保持其原有的稳定性,并加钢锲撑紧。支顶立柱的断面及间距通过荷载计算来确定。支点位置在距板端部的100毫米处的长范围内。对于多层或底层改梁,浇筑孔位置一般小于2米,浇筑孔在上侧即可。
在保证立柱稳定的情况下,再对墙体进行拆除。同时按照梁的截面尺寸以及支承长度来剔除梁的下墙体,清除完杂物。
为防止板原接头混凝土下落,可以按间距不大于1.5米增加钢支撑,并在梁混凝土浇筑范围内,模板支好后,沿楼板上沿从一端或两端依次浇筑梁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好后,静置的时间不要超过混凝土早期凝固时间长度。间距为1米左右,开直径约150毫米的混凝土灌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