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检查钢筋原材料是否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每一捆钢筋上是否有挂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表面如若有油污,原材料必须退场),合格的钢筋品牌的正确的悬挂方式——用钢钉固定在钢筋上。
检查钢筋原材料质量证明书中厂名、生产日期、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信息是否与每捆钢筋上的挂牌一致(重点注意捆数、直径、炉罐号)。
钢筋进场检验注意事项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其强度实测值就满足本条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某些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钢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B. 钢筋进场验收规范及标准
1、钢筋原材料(含钢筋、钢丝、预应力筋、钢铰线、钢板、型钢及焊条、焊剂等)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备齐出厂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2、根据施工图纸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位置、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负筋的位置应正确。
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接头质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锚固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应正确。
4、检查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5、检查钢筋应绑扎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
6、钢筋的调直、平直、冷拉、切断、弯曲、焊接等半成品加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应按工程使用部位和规格、形状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注明钢筋编号、规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7、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颗粒状、片状锈蚀和飞边、翘边、裂纹、损伤及泥浆油漆污,如有均须进行处理。
8、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9、钢筋工程有设计变更项目时,必须先办理设计变更单手续,并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制。
拓展资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法律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C. 正规钢筋及连接材料进场验收该怎么做
正规钢筋及连接材料进场验收该怎么做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一、检查内容:钢筋及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
二、检查样本选取:不少于2种规格的主要受力钢筋,且每种规格不少于2个材料进场批次;抽查各种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分别不渣颤少于1个材料进场批次。
三、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和型式检验报告。孝烂
四、评价判定原则: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五、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5.2.1、5.2.2条,《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第3.0.6条,《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第7.0.1、7.0.3条。
具体操作如下:
1、检查钢筋、直螺纹接头、焊剂、焊丝、焊条、气体进场检验记录、进场台账;
每批钢筋进场后都应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不得漏检。(检查台账、钢筋加工区钢筋吊牌)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2.1条: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注:质量证明书上应注明采购日期、采购数量、经销商盖章及经手人签字,一张材质单上有多个炉批的,应在采购的炉批处打钩。要特别注意,实际采购数量一定小于或等于该炉批载明的数量。)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2.3条:对于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强屈比—---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超强比(超屈比)-----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5.3.4条: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其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详见该规范)。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钢筋调直机进场
后由监理要检查并证明调直机无延伸功能)。
5、检查直螺纹套筒型式检验报告,检查焊接和机械连接工艺检验报告;
注意:
1)型式检验报告注意有效期;
2)焊接工艺试验每种钢筋牌号、每种规格直径均需做焊接工艺试验;
3)机械连接工艺检验对于不同生产厂家的钢筋、不同规格的接头均应做工艺检验,检测报告应增加残余变形检测值。
6、检查焊接和机械连接抗拉强度试验报告(焊接---每300头,机械连接—每500头);
7、检查《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原始检查记录(焊包凸出钢筋表面4mm,钢筋与电极巧梁漏接触处无烧伤,弯折角度不大于2°,轴线偏移不大于1mm);
8、检查《钢筋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原始检查记录(通规、止规检查不少于10%,校核用扭力扳手检查不少于10%,安装后丝扣外露不超过2p);
9、现场通规、止规、校核用扭力扳手配备情况;
10、现场取样后,原接头位置钢筋进行的处理记录(同规格钢筋搭接连接,或焊接及机械连接补接);
11、焊工证(强条,必须有,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考试颁发)、机械连接操作工人培训合格证书或培训记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D. 钢筋进场检验程序有哪些
钢筋入场的一般检查验收程序是:
1、施工方先核对入场各类钢筋规格的数回量清单、规格型号答、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和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并对进场的钢筋做出质量自检评定结论;
2、然后将第一项的有关资料报送监理、建设单位,再邀请监理到现场检查验收,若没有问题就进入下面的程序;
3、在监理的见证下现场取样,要求是每个规格型号、每个批次在不超出60吨范围内前提下,各抽取一组样品,在监理的见证下送法定的检测机构检测;
4、在检测报告出来后,就可向监理方申请该批材料的使用。
E. 钢筋进场验收的内容
钢筋进场验收的内容包括:
(1)钢筋进场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拓展资料:
一、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横截面为圆形,一部分形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
二、分类:
(1)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2)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3)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
(4)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5)按轧制外形:光面钢筋,带肋钢筋,钢线,冷轧扭钢筋
F.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主控项目: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G.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如下:
1、能够代表该批待验收钢筋质量情况的产品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时,“产品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同时进场,且能代表该批钢筋质量。钢筋包装、标志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否则,钢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钢筋表面标志(螺纹钢筋表面必须有标志)和附带的标牌。
3、钢筋的外观质量,如表面裂纹、颜色是否均匀、夹杂、结疤、凸块、凹坑、锈蚀等。
4、钢筋的截面尺寸。
简介
检查项目和方法、热轧检查、冷轧带肋检查、冷轧扭检查,进场时,必须分批检查和检验。各批次由同一钢铁厂、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钢筋构成,重量在10t以下。连续检测10批全部合格的情况下,检测批的重量可以扩大两倍。
H. 钢筋进场时,应如何检查和复验哪些力学项目
钢筋进场时,要检查钢筋牌号、规格、尺寸等偏差情况,还需要回观察钢筋是否锈蚀答,表面是否有油污等外观,这个都能拿仪器直接测或者观察出来。复验的力学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
实测钢筋屈服强度,钢筋抗拉强度,钢筋伸长率。
I. 钢筋进场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
钢筋进场检查如下:
先看外观,检查是不是又变形、生锈、污垢、等严重的,如有则退货。
其次版看资料,看权料单与本工程进场批次是否吻合,再看钢筋标牌,标牌上应该有钢筋规格、重量、等级、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炉号等,也可以用卡尺量一下钢筋直径。
以上都符合了,准许进场。组织监理、施工单位的检测取样人员对钢筋进行按批次取样送检,合格后允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