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的绑扎要求及注意事项
梁钢筋的绑扎要求及注意事项 :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7、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8、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Ⅱ 如何做好钢筋工程绑扎,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钢筋工程绑扎、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施工图纸。钢筋在绑扎前,需要熟悉施工图纸,并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直径、钢种、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错漏,则应纠正增补。具体内容为下:1)熟悉施工图。了解所属工程的概况,并检查钢筋施工图纸各编号是不是齐全,要详读施工图总说明及设计变更通知单,记住每一个构件中的各钢筋网或钢筋骨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晓钢筋施工与本工程的有关的模板、结构安装、管道配置等多方面的联系,必要时要能简单勾画出各处钢筋细部的详图构造,确定在本施工图范围内能够完成任务的可能实现工期等。2)审查内容。a.构件的各部分尺寸是不是有遗漏、互相抵触或错误处;每个构件中所有的钢筋形式和式样是不是符合构件外形(对照模板图)的需要。b.钢筋的配置是不是有与设计构造的规范或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不适应的情况。c.配筋构造有没有明显的超越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指标而造成浪费的。(2)安排用料顺序。所谓“料”,就是指每号钢筋。需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现场的某一区段需用哪一号钢筋多少根,并要做到无论在绑扎场地或模板附近处,绑扎人员需要用到的钢筋随时都能取到。安排用料顺序需要落实到钢筋所在位置和所需钢筋编号的根数。在一般情况下,对较复杂的工程或钢筋用量较多的工程,需荽预先按安装顺序填写用料表,以便将它作为提取用料的依据,需要参看这份表进行安装。
Ⅲ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怎么说
施工要点: 一、弹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靠近底板 模板边的钢筋离模板边50mm,满足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的要求。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和插筋位置线(包含剪力墙、框架柱和暗柱等竖向筋插筋位置)。剪力墙竖向起步筋距柱或暗柱为50mm,中间插筋按设计图纸标明的竖向筋间距分档,如分到边不到一个整间距时,可按根数均分,已达到间距偏差不大于一0mm。 二、运钢筋到使用部位:按照钢筋绑扎使用的先后顺序,分段进行钢筋调运。吊运前, 应根据弹线情况算出实际需要的钢筋根数。 三、 绑底板下层及地梁钢筋: 一 、先铺地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规范和下料单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 下面,一般先铺设短向钢筋,再铺设长向钢筋(如底板有集水坑、设备基坑,在铺底板下层钢筋前,先铺集水坑、设备基坑的下层钢筋)。 二、 根据已弹好的位置线将横向、纵向的钢筋依次摆放到位,钢筋弯钩应垂直向上。平 行地梁方向在地梁下一般不设底板钢筋。钢筋端部距导墙的距离应两端一致并符合相关规定,两端设有地梁时应保证弯钩和地梁纵筋相错开。 三、 底板钢筋如有接头时,搭接位置应错开,满足设计要求或在征得设计同意时可不考 虑接头位置,按照二5%错开接头。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时,应按焊接或机械连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的位置。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时,钢筋应顶紧,连接钢筋处于接头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一P(P为螺距),外露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检查合格的接头应用红油漆标记。若采用搭接的连接方式,钢筋的搭接段绑扣不少于三个,与其他钢筋交叉绑扎时,不能省去三点绑扎。 四 、进行钢筋绑扎时,如单向板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应逐点绑扎,中间部分相交点可 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 5、地梁绑扎:对于短基础梁、门洞口下地梁,可采用事先预制,施工时吊装就位即可, 对于较长、较大基础梁采用现场绑扎
Ⅳ 集水坑钢筋问题
首先根据你所来描述判断此
建筑自基础
是
筏形基础
,不论是
集水坑
或是
电梯
井坑都应符合04G101-3钢筋构造要求。那么
你的问题
就好解决了:斜坡转角处的水平
钢筋搭接
应按
纵向受拉钢筋
绑扎搭接
长度
=受拉钢筋最小
锚固长度
*修正系数(第25、26页根据砼
强度等级
、钢筋
直径
、
搭接接头
面积
百分率查表)确定。
Ⅳ 筏板附加钢筋遇到集水坑,该处钢筋应该如何做啊
在施工时先咨询一下设计,是否可以把附加钢筋在集水坑处拉通,拉通后就在集水坑里版定义。
附加钢筋的布置权范围:画圆圈的那段线的长度,即附加钢筋上面那道墙体的长度。
按照筏板负筋定义(基础-筏板负筋)。
注意:如果图示是90度弯钩就是筏板主筋,如果是45度弯钩就是筏板负筋。
间隔直接按标注的@360标注即可,软件会自动处理。
(5)集水坑钢筋需要怎么绑扎扩展阅读:
附加筋的布置范围应该是包括了剪力墙处。按跨来考虑附加的。
筏板里的附加筋在软件里用筏板负筋定义,布置时用自定义布置范围来布,可以结合用SHIFT+左键来输入与轴线的偏移尺寸。这样就可以准确布置了。
另外附加的短筋是不要计算锚固的,直接按图纸给的长度信息定义就可以了。
Ⅵ 放坡集水井钢筋具体做法
放坡集水井复钢筋具体做法
1、用自定制义集水井来绘制,在筏板上绘制4400*2100的集水坑 2、绘制好集水坑后用“调整集水井放坡“来调整放坡的角度,分别设置为60度和90 度,如图一设置三边为60度,如图二设置为90度 3、如图三集水井绘制完成,再集水井中间绘制剪力墙
Ⅶ 筏板附加钢筋遇到集水坑,该处钢筋应该如何做啊
筏板附加钢筋遇到集水坑,该处钢筋应该按下截图“基坑JK构造”做。
Ⅷ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要求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承台下层钢筋。根据底板承台受力情况,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所有基础钢筋均按设计图纸原位绑扎。
(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3)摆放基础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不应小于50mm,梁上部为25mm,强度必须符合要求。按每1m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底板承台钢筋用量较大,摆放距离应缩小。
(4)基础底板、承台、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面筋与梁架立筋,可分层穿筋绑扎。
(5)底板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应摆放钢筋撑筋,在撑脚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如底板承台较厚,(梁)板钢筋用量较大,可根据施工方案改用钢筋支架或型钢架,支撑底板承台钢筋。
(6)底板承台钢筋如采用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除应按相应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7)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增加一道临时φ10箍筋或30×3角钢作为定位框,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8)框架柱钢筋绑扎应牢固正确,为保证柱钢筋平面位置准确,基础钢筋绑扎完毕后,用经纬仪将柱轴线引到基础梁板上层钢筋表面,注明标志,在竖向柱插筋周边点焊定位框(定位框采用Φ10钢筋)。
(9)按照设计要求,本工程后浇带处基础梁钢筋不得切断。
拓展资料: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
这里摘录一些绑扎连接的规定供你参考。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