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需要计算的钢筋种类有哪些请按名称和位置来表述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版筋两端权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2. 梁中一般配有什么钢筋各有什么作用
在钢筋砼梁中,一般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
【1】纵向受专力钢筋作用:属用来随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箍筋作用:用来随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
【3】弯起钢筋作用:除了在跨中随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
【4】架立钢筋任用:为了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和形成钢筋骨架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要布置架立钢筋,此外,架立筋还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发生裂缝。
3. 简要介绍梁中受力钢筋有哪些如何确定其数量
梁中受力钢筋有1.纵向受力钢筋:支座上部的负筋、跨中下部的纵向筋;腰部两侧内的抗扭钢筋容;
2.横向受力钢筋:箍筋、附加箍筋、吊筋等。
梁中钢筋配置的数量、位置及间距,首先根据受力分析计算得出,然后对照规范的构造规定是否满足,框架梁的钢筋还必须要满足抗震规范的基本抗震构造要求。
总的说,必须同时满足规范计算和规范构造。
4. 梁里有什么钢筋 比如说有分布筋、受力筋 又是怎么连接的
梁里面钢筋有:主来筋,箍筋源,腰筋(分为构造筋,抗扭钢筋)。没有分布筋,分布筋是板筋里面的。
主筋也就是纵筋。受力筋是相对于非受力的钢筋而言。比如,一般梁纵筋多是受力钢筋,而构造筋是非受力钢筋。
至于钢筋的连接,可以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搭接。具体的连接要求你可以查询03G101-1图集,里面说明的很清楚。
5. 受力钢筋分几种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
6. 各种梁中的钢筋都有哪些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梁内产生的拉力。因此内,纵向受力钢筋应配容置在梁的受拉区。
2、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通常是由纵向钢筋弯起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除在梁跨中承受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梁靠近支座的弯起段还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
3、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并形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同时,架立钢筋还能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产生。架立钢筋一般平行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
4、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此外,箍筋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性良好的空间骨架。箍筋一般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
5、梁侧构造筋
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又称腰筋,设置在梁的两个侧面,其作用是承受梁侧面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应力,并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7. 受力钢筋有哪些
问题一:哪些是属于 纵向受力钢筋? 工民建里所有钢筋都是利用它强大抗拉强度的优势而设置的,宏观的说,放置在混凝土中的钢筋,全部都是受力筋!(而且都是受拉力的),否则,塞在混凝土里岂不是浪费!
但是,业内所指的“纵向受力钢筋”,是仅指经过结构受力计算的、顺着构件长向布置的钢筋。从这个观点出发, 梁的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抗扭筋、底部钢筋;柱的 竖向钢筋; 板的底部纵筋、负筋等是“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吊筋、附加箍筋、挑檐及沟横向钢筋等是“横向受力钢筋”;其它如分布筋、架立筋、温度筋、拉结筋、构造柱和圈梁的钢筋等都是构造钢筋。
问题二:什么是受力钢筋? 钢筋混凝土内钢弗分为两种,一种为受力钢筋,另一种为构造钢筋,受力钢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构件的拉力,压力和剪力等荷载;构造钢筋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受力钢筋的位置,使构件内钢筋形成骨架。
前者包括梁内的水平钢筋、柱的竖向钢筋等,后者包括梁柱内的箍筋和板内的分布筋等。
问题三:抗震规范中,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是指哪些? 10分 复杂,真是复杂!
你提这个问题一定是想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抗震钢筋或必须检测钢筋的抗震性能吧!
我是这么理解的:抗震性是钢筋拉伸性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为防止构件被拉断而布置的钢筋(有点纵向的意思了)就是。
对于梁构件,无论大小,架力筋没有受拉,无需考虑抗震性;
柱构件,如果发生地震,房屋倾斜,柱之主筋肯定受拉,必须是;
对于墙和板,如果构件高宽比(长宽比)较小,分布筋在抗震中也可能受拉断裂,也应算作“纵向受力筋”。
一个项目工程中,也就除了箍筋或较小构件配筋可以明显算不上“纵向受力筋”外,其它的都是,正常使用状态下,某些钢筋可能并不受拉,一旦发生地震,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比如梁的通长筋。再说施工中如果把抗震不抗震的钢筋分别使用,那管理、施工都相当麻烦了,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是抗震设计的工程,除光圆筋外,大家都使用抗震钢筋或检验其抗震性能。
根据设计规范,只需要对主要受力构件使用抗震钢筋或检验其抗震性,你可依据规范选择!
问题四:什么叫做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简称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举激缺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力;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坐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力。正辩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确定原则有三:
1) 根据构件在承受荷载作用及地震等其他因素作用下,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强度、刚度、抗裂度)的铅昌计算结果;
2) 应≥该类构贰最小配筋率;
3) 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来配置的钢筋,比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0.2.1条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 问题五:什么是受力钢筋,箍筋是受力钢筋吗 我来说说:
1.混凝土抗压强度很高,但抗拉强度很低,所以在受拉构件(梁板柱)中的受拉部位设置钢筋承受拉力(一个设备基础纯受压,则不需设置钢筋);
2.混凝土构件中除了主要设置抗拉钢筋外,箍筋、螺旋筋等除了构造需要以外,也起抗剪作用,分布筋也承受并传递着应力,所以严格地说,他们都是受力筋,但一般情况下,讲的受力筋指的是起抗拉作用的主筋;
3.钢筋的基本力学指标是单位面积承受拉力的极限(抗拉极限),受力筋的设置依此计算所需的直径和根数,基本要求是承受的应力乘上安全系数还要小于钢筋的屈服极限;
4.箍筋用于梁和柱的构造筋(比混凝土构件的外形尺寸小一个保护层厚度),而螺旋筋往往用于圆形的混凝土构件(柱、桩等),是另一种形式的箍筋;
5.水平筋是新的垂直筋而言,不仅包括梁的抗拉主筋,也包括水平板的双向分布筋;
6.钢筋的允许误差因因构件不同而异,需要根据施工规范而定。
问题六:什么是受拉钢筋与受压钢筋 受拉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起到的作用就是拉力,比如在简支梁底设置的钢筋,当梁上面出现荷载时,梁产生向下垂直的内力,这时梁底钢筋就受到拉作用力,因此该钢筋却为受拉钢筋。受压钢筋通常指梁上部钢筋,柱筋(纵筋即受拉也受压)。所以受拉钢筋与受压钢筋均是因受力而得名的。
问题七:钢筋的类型有哪些 1、受力筋:承受力或压力的钢筋。
2、架力筋:一般在梁中使用,与受力筋、箍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3、箍筋:一般用于梁柱中,用来抗剪和组成钢筋骨架。
4、分布筋:一般用于板内,与板内受力钢筋垂直。
5、构造钢筋:因构件在构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钢筋。6、弯起钢筋:主要在构件端部起着抗剪的作用。
7、拉结钢筋:是构造上为了满足连接构件间稳定性需要而增设的钢筋。
问题八:次梁和主梁各有那些受力钢筋及构造钢筋? 【结构工程师】
主梁和次梁的钢筋类型一样。
次梁的概念只是荷载间接传递的问题。只荷载传到主梁,由主梁传递到柱墙。
受力钢筋:梁底纵向受拉钢筋(悬臂梁为顶端纵向受拉钢筋)、双筋梁梁顶纵向受压钢筋、抗扭腰筋、抗剪抗扭箍筋
构造钢筋:架力钢筋、构造腰筋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题九:什么是现浇板的受力钢筋 板是受弯构件,主要承受弯矩,即跨中正弯矩和两端部负弯矩,因此,受力钢筋是指:
1。 单向板:短跨方向底部钢筋和短跨方向上部负弯矩钢筋;
2。 双向板:底部单层双向钢筋和浮部四周负弯矩钢筋。
8. 梁有哪些钢筋
问题一:梁的钢筋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梁内的钢筋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钢筋:
1、纵向的受力钢筋:当是简支梁时,纵向的受力钢筋在梁的下部,作用是承受因梁的正弯矩而引起的梁下部受拉。悬挑梁则该钢筋应配置在梁的上部。
2、纵向架立钢筋:梁的形体一般为矩形,当然其他异形梁也很多。但无论哪种截面几何图形,总需要用钢筋骨架来控制住截面形状,因此架立钢筋的作用就是:起形成梁截面几何形状的作用。
3、纵向弯起钢筋:在纵向钢筋中往往还有弯起钢筋,但不是所有的梁都有,只有在梁内剪力较大时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梁内的弯起钢筋也称为腹筋,其作用是承受和抵抗梁内剪应力。
4、箍筋:梁内的钢筋除了纵向钢筋外,还需要箍筋。箍筋有开口箍筋和闭口箍筋两种,以闭口箍筋为主,尤其有一定抗震要求的,开口箍筋是禁止使用的。箍筋的作用是:1、架立纵向钢筋,使纵向钢筋在箍筋的架立下形成钢筋骨架;2、箍筋也是腹筋,来承受梁内剪应力。
当然有些几何尺寸较大的梁内还会配置一定数量的腰筋、拉筋等等,这些都是梁内的构造钢筋。
具体要多与工程接触,多到工程上去看看,就很快能够弄清楚的了。仅凭我在网上这样给你做出的回答,弄不好还是云里雾里的搞不清楚。
问题二:框架梁钢筋包括哪些 上、下通长筋
腰筋(构造和抗扭)
箍筋
负筋
架立筋
拉钩
问题三:梁中一般配有什么钢筋?各有什么作用? 梁钢筋主筋,分为底筋和上部筋。
底筋承受梁中部梁底拉力。上部筋承受梁两端上部拉力,又分为通长筋和负弯矩筋。
又有腰筋,属于构造钢筋。一般梁腹高450以上才设置,是防止梁发生侧向倾覆配置的。和腰筋同时配置的还有拉筋,作用是增加梁的整体性。
然后是箍筋,是承受梁竖向剪力的钢筋。
有一种钢筋叫弯起钢筋,俗称鸭儿铁。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起负弯矩筋作用,另起箍筋作用。
板筋分为上部筋和下部筋胆作用基本和梁一样。
但板在屋面层有温度筋和抗震筋。当然作用就不说了,是防止温度变化和地震时板开裂的。
问题四:梁中的钢筋有什么? 还是梁的钢筋,不同的是要区分受力钢筋、架立筋、腰筋等。具体情况要具体分。
根据GB50204梁钢筋验收只要是看
1: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是不是满足设计要求(主控)
2:钢筋接头的位置、百分率是不是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一般)
3:钢筋安装偏差是不是在容许值内(一般)
问题五:钢筋混凝土梁中主要有那些钢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梁内钢筋的配置通常有下列几种: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梁内产生的拉力。因此,纵向受力钢筋应配置在梁的受拉区。
2、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通常是由纵向钢筋弯起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除在梁跨中承受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梁靠近支座的弯起段还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
3、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并形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同时,架立钢筋还能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产生。架立钢筋一般平行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
4、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此外,箍筋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性良好的空间骨架。箍筋一般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
5、梁侧构造筋
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又称腰筋,设置在梁的两个侧面,其作用是承受梁侧面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应力,并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问题六:梁板中的钢筋分别有什么构造要求? 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第8章、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
问题七:钢筋图,梁的标注有哪些 示例: WKL1(1)450*1200 [email protected] /150
T 4C25
B 11C25 5(2)/6
G 10C12
W:位置在屋面
K:框架结构
L:梁
1:一号
(1):一跨
450*1200:梁宽450毫米 梁高1200毫米
C:三级钢
10:直径
@:相等中心距
100/150:加密区箍筋间距100毫米,非加密区150毫米
T:上部筋
4:数量
C:三级钢
25:直径
B:下部筋
11:数量
C:三级钢
25:直径
5:上排筋5根
(2):其中2根不伸入支座
/: /前面是一排筋,/后面是二排筋
6:数量
G:构造侧面纵筋(腰筋)
10:数量
C:三级钢
12:直径
综合:屋面框架梁1号梁,一跨,宽45厘米,高120厘米
箍筋:直径为10毫米三级钢,加密区相等中心距10厘米,非加密区15厘米。
上部筋:4根25毫米的三级钢
下部筋:11根25毫米的三级钢,上排筋5根其中两根不伸入支座,下排筋6根
构造腰筋:10根12毫米的三级钢,,每侧5根
纯手工,,够耐心了吧
问题八:基础梁钢筋都有哪些 底部纵向钢筋、上部纵向钢筋、腰部纵向钢筋、箍筋、腰部拉钩筋,有翼板的还有板底横向受力钢筋及板底纵向分布钢筋等。
问题九:梁中的钢筋都有些什么钢筋?具体的名字是什么?比如说通长筋。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内有:
纵向的面层钢筋,纵向的底层钢筋;中间部位的腰筋;横向构造的箍筋及拉筋;有时,为了改善梁斜截面的抗剪能力,将梁部分底层的纵向筋在进入梁的剪应力分布区后,向上弯起,我们通常称之为弯起筋。
面筋,底筋,在梁内,均称为受力筋;根据梁结构的不同,分别抵抗拉应力或压应力;
腰筋更多的作用是维系钢筋骨架的整体稳定,也有抗扭的作用。一般称之为架立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剪应力,有时也称之为抗剪箍筋;
通长筋,是说从梁的一端通到另一端,中间无断开,或搭接的完整的纵向筋。
问题十:梁下部钢筋和下部通常钢筋有什么区别? 基本上是对的.
理由:一/如原位有标注,那集中标注的钢筋就一定通长设置了.
二/在端支座当然就是锚固,在中间支座就没有什么锚固的说法了.
看了以下的朋友的回答,我补充一下集中标注也不一定通长的例子。如:梁有五跨,集中标注梁上部钢筋为2根20的二级钢,一到四跨不变,第五跨上部钢筋有原位标为2根16的二级钢,那这个时候就20的钢筋就不做通长设置了。
意思是:原则上讲,原位标注的钢筋均为通长筋,但也有可能出现不通长布置的情况。
9. 梁的钢筋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一、分布筋
主要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二、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三、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四、贯通筋
是指贯穿于构件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五、架立筋
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六、负筋
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
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梁或板的面筋就是负筋)
七、拉结筋
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八、腰筋
建筑结构中的一种钢筋构造。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 (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10. 各种梁中的钢筋都有哪些
主要的钢筋有两种,上下部的受力筋(其中上部受力筋主要位于梁两端,梁中内部也可以为架力筋主要是绑扎箍筋容用)和梁箍筋,梁高比较大的时候有梁腹腰筋,受扭比较大的时候有抗扭钢筋,有次梁搭在梁上的时候,搭接处有附加吊筋和附加箍筋,梁腹有预留管道的时候有洞口加强筋,大致就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