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断后标距应该测几个点有些是十个有些是十一个。根据什么判断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伸长率试验标距十格,等距。十格当然的十一个点。试验操作规定见国标GB1499.2-2007.
② 钢筋拉伸试验,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怎么测
基本步骤:
1、将钢筋原材拉直除锈。
2、按如下要求截取试样:d≤25,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为350mm;25<d≤32,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为400mm;32<d≤50,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为500mm。
3、将样品用钢筋标距仪标定标距。
4、将试样放入万能材料试验机夹具内,关闭回油阀,并夹紧夹具,开启机器。
5、试验过程中认真观察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指针首次逆时针转动时的荷载值即为屈服荷载,记录该荷载。
6、继续拉伸,直至样品断裂,指针指向的最大值即为破坏荷载,记录该荷载。
7、用钢尺量取5d的标距拉伸后的长度作为断后标距并记录。
③ 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的标距是多少
钢筋拉伸试验钢筋标距是5倍直径,但是不小于100mm。
参考《GBT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热轧带肋、余热处理钢筋
标距=5×公称直径2.冷轧扭钢筋
标距=10×公称直径。
2、冷轧带肋钢筋
标距=10×公称直径或100mm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
标距=10×公称直径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标距=100mm6.绞线(1×7)标距不小于500mm,(1×2、1×3)标距不小于400mm7。
(3)钢筋拉伸试验断后标距如何测扩展阅读:
钢筋标距仪使用说明
1、首先确定标距,调整标距的方法是松开打印总成两侧的固定螺丝5毫米再把螺丝紧固。
2、提起锥杆提升手柄把钢筋调直放入V形槽内(螺纹钢直线边向上)紧固好。
3、落下手柄旋转左端的小车轮,使锥杆处于最低处,调整高度调节手柄使锥尖接触钢筋后,再继续下调1—2毫米,以确保锥头有足够的打入钢筋的余量。
4、提起手柄接通电源,把方向开关拨到左行位置,开启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如果打印总成在中途位置,工作指示灯也亮,同时打印总成行至最左端而自动停止,工作指示灯灭。
5、落下锥杆,把方向开关拨到右行位置,按一下右行按钮待电机正常运行后,松开按钮,打印总成行至最右端,自动停止。
6、提起锥杆,松开紧固螺丝,取出钢筋,打印完毕。
7、再把方向开关拨到左行位置,按一下左行按钮,电机运行后,松开按钮,打印机总成行至最左端自动停止,以保持下一次工作的准备状态。
保养与维护
1、钢筋标距仪使用前可靠接地。
2、左行时必须提起锥杆,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去操作,一但错误操作,将损坏电机电器。
3、本仪器经常保持清洁,存放干燥处。
4、钢筋标距仪滑动部位经常加润滑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标距长度
④ 钢筋伸长率实验时,试件标距长度如何确定,试件拉断后标距如何量取
咱应该在写一样的试验报告······确定原始标距L。,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试验书里有公式的。以14mm直径的钢筋例,则L。=70mm,打的点每格为10mm,所以数7个格)。拉断后,断后为1个格,再向各两边数3个格,量取长度。
⑤ 钢筋拉伸试验中钢筋标距怎么确定,按照最新规范
()试验准备
首先测量试样标距两端和中间这三个截面处的尺寸,对于圆试样,在每一横截面内沿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方向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用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的值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a
(2)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测定。
图解方法: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曲线。从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仲裁试验采用图解方法。
指针方法: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和首次停止转动的指示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σs)。
可以使用自动装置(如微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3)抗拉强度测定
抗拉强度可以采用图解法或指针法测定。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如图1-4,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对于呈现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得到抗拉强度(σb)。
可以使用自动装置(如微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上抗拉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4)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对于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更应注意这一点。
(5)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测量时,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对于圆形横截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相互垂直方向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最小横截面积;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测量缩颈处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两者之乘积为断后最小横截面积。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原始横截面积a0与断后最小横截面积a1之差除以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率得到断面收缩率ψ。
⑥ 钢筋拉伸试验
第一句话是说,用(分辨力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进行测量(断后标距),后面的是精回确度要求。
第二句话答是说,只有符合(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才可以用这是一般情况。特殊情况是(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就不用考虑(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不知道不是不是有语言障碍。。。。给定情况就是这样了。至于联系上下文。你没有给出处。所以不好说。
⑦ 钢筋作拉伸试验时标距如何得出
有的产品标准有明确规定,若没有,可看看GB228-2002标准中有解释,一般是5倍直径.
⑧ 钢筋伸长率实验时,试件标距长度如何确定,试件拉断后标距如何量取
公式:{[100%-10%+(10%-20%)相邻值-回油值]-[理论伸长值]}/理论伸长值≤±6%
注:100%为 总张拉伸长值,10%为(0-10%)初应力伸长值,在给力(10%-20%)之间有个伸长的差值 即为相邻值,回油值 即 去掉千斤顶之后钢绞线有一定的回缩之长度。简单点说就是:张拉伸长率=(实测总伸长-理论伸长量)/理论总伸长。
(8)钢筋拉伸试验断后标距如何测扩展阅读:
钢筋拉断后,其塑性变形并不是在钢筋长度范围内均匀分布的,而是越靠近断口变形越大,离断口越远变形越小,但,这种变形不是单端存在,是在断口两端对称分布的,因此原始标距越大,计算的断后伸长率越小,反之,原始标距越小,计算的断后伸长率越大。
拉力试验机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将试件垂直夹持在试验机的钳口中。标距线应露出钳口。且试件的轴线应与钳口的中心重合。拉伸速度:软态试件不大于300mm/min;硬态试件不大于100mm/min。
加载速度必须均匀平稳无冲击。试件托断后,记录最大负倚,取三位有效数。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拉伸后的标距长度。若断口离标志线小于20mm,或发生在标距长度似外且仲长率未达到要求时.应易取试件重新试验。[3]
⑨ 钢筋的断后标距怎么算
比如标距取10d时,就用打点机在钢筋上打11个点(10个间隔),第一个点和最后一个点的距离称内为原始标距,同样拉容断后这两个点的距离称为断后标距,如果钢筋没有在这个范围内断裂,原则上应该作废,不过测出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还是可以利用的,只不过不能测量伸长率了。
HPB235的原始标距同上面讲的,自己去理解吧,操作方法一样
⑩ 钢筋拉伸试验的断后标矩怎么量
先在拉伸前在原材料上刻好或标好距离而后拉伸断裂后把两头在断裂处相嵌后丈量出原标好的刻度两者相减即可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