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现浇板钢筋如何区分哪些是受力钢筋
单向板的设计中,有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其中:
(1)沿短跨方向布置受力钢筋为受拉钢筋,用来承受板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2)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的非受力钢筋均为分布钢筋。其作用是将荷载更好地分布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浇灌混凝土时起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以及抵抗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收缩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拉应力的作用。
板的构造钢筋主要是指:1)板简支边的上部构造负筋;2)单向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沿梁方向布置的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负筋;3)控制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构造钢筋一般指其受力不大但计算起来较繁琐复杂,因而按规范规定配置的钢筋。作用是抵抗因各种原因产生的附加应力。构造钢筋不仅在板中有,在梁、柱、基础等其它构件中均有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中的分布钢筋也是构造钢筋的一种。
2. 现浇板中都有哪些钢筋,是如何布置的,谁有剖面
现浇板中
分离式配筋:下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下部受力钢筋),上专部受力钢筋、分布属筋,抗裂、抗温度钢筋(由设计者确定是否设置)。
部分贯通式配筋:下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下部受力钢筋),上部贯通钢筋(另一方向贯通钢筋)、上部受力钢筋、分布筋(另一方向贯通钢筋)。
3. 大家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都用什么钢筋
现在钢筋基本都用HRB400。至于你说用什么直径的钢筋。需要计算。
4. 现浇楼板的钢筋分布图,现浇板怎样布筋!
现浇板下层钢筋来先放短的,然后放长源的,上层主筋在上,分布筋在下(如果是双层双向 上面跟下面那层反个劲用,就是如果下面那层先放长的,上面的那层就先放短的 ) 施工多101图集。
按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的板平面配筋图上只画出板的负筋(即通俗说的扁担筋),板底的钢筋只注明x方向、y方向的直径、间距,所截图片中没有截到这个注明。
(4)混凝土现浇板有哪些钢筋扩展阅读:
分布钢筋,是单向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板中,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钢筋。用以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抵抗混凝土收缩或温度作用所引起的应力。
分布钢筋还可与受力钢筋绑扎成钢筋网,以使作用在板上的集中荷载在较大范围内传布。分布钢筋的用量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用量的15%,每米也不宜少于4根,直径不宜小于6 mm。
对四边支撑的单向板,可承担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承受并分散板上部荷载产生的内力;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5. 钢筋混凝土楼板有哪些具体分类
钢筋混凝土楼抄板按其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制作。这种楼板坚固,耐久,刚度大,强度高,防火性能好,当前应用比较普遍。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两大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为实心板,现浇楼板还经常与现浇梁一起浇筑,形成现浇梁板。现浇梁板常见的类型有肋形楼板、井字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除极少数为实心板以外,绝大部分采用圆孔板和槽形板(分为正槽形与反槽形两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在板端都伸有钢筋,现场拼装后用混凝土灌缝,以加强整体性。——问 问 我 建 筑 网
6. 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用什么型号的钢筋
冷轧带肋(CRB550)的钢来筋吧源,10个的8个的都可以,分布筋用6.5的圆钢就可以了,但是不能光像这个样子来定,有些位置受力比较大的话要用双层双向的才行。间距180或者200,双层双向200都没有问题,负筋最好是按180设。
跟总的平方没有关系,要看每一跨有多大,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才能决定在各个位置上的钢筋型号。最好是找个做设计的详细询问,当然要是用10个的满铺倒没有问题。
7.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种类分别是什么呢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具有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可以是不规则形状、便于留空洞、布置管线方面等优点,但有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等缺点。
1. 板式楼板
(1) 单向板: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板内受力钢筋沿短边方向布置,板的长边承担板的荷载
(2) 双向板: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荷载沿双向传递,短边方向内力较大,长边方向内力较小,受力主筋平行于短边并摆在下面
(3) 板式楼板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20mm,经济跨度在 3000mm之内
(4) 适用于小跨度房间,如走廊、厕所和厨房等
2.肋形楼板
楼板内设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间布置,次梁与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搁置在次梁上,次梁搁置在主梁上,主梁搁置在墙或柱上,所以板内荷载通过梁传至墙或者柱子上
适用于厂房等大开间房间
3.井字楼板
(1纵梁和横梁同时承担着由板传下来的荷载
(2) 一般为6~10m,板厚为70~80mm井格边长一般在2.5m之内
(3) 常用于跨度为10m左右、长短边之比小于1.5的公共建筑的门厅、大厅
4.无梁楼板
柱网一般布置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以6m左右较为经济。为减少板跨,改善板的受力条件和加强柱对板的支承作用,一般在柱的顶部设柱帽或托板。由于其板跨较大,板厚不宜小于120mm,一般为160~200mm。
适宜于活荷载较大的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建筑
5.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压型钢板起到现浇混凝土的永久模板作用;同时板上的肋条能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可以简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速度;并且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利用压型钢板肋间空间敷设电力或通讯管线
适用于需有较大的空间的高、多层民用建筑及大跨度工业厂房中。
8. 请问钢筋混泥土现浇板内钢筋的形式有哪几种
3.5 板
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
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三、构造钢筋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见图2-21。
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o的1/4。
四、板上开洞
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300mm时,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口,不必加固。
2、当300≤D≤1000mm时,应沿洞边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A10,
3、当D>300mm且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D>1000mm时,应在孔洞边加设边梁。
五、板柱节点
在板柱节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箍筋应配置在柱边以外不小于1.5h0范围内,其间距不应大h0/3,如图2-25a,箍筋外形宜为封闭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弯起钢筋可由一组或二组组成,如图2-25b。其倾斜度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柱周边以外h/2~2/3h的范围内。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应小于3根。
4抗震配筋要求
2.4.1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并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表的规定。
2.4.2一般规定
1、结构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335、HRB400级钢筋。
2、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La,对***抗震等级为1.05La,对四级抗震等级为La。
3、采用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l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lE=ζLae。
4、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5、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其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2.4.3 框架梁
1、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般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2、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下表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抗震等级 箍筋加密区长度(二者取大值) 箍筋最大间距(三者取大值) 箍筋最小直径
一 2h、500mm 6d、h/4、100mm Φ10
二 1.5h、500mm 8d、h/4、100mm Φ8
三(四) 8d、h/4、150mm Φ8(Φ6)
表2-6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注:d为纵向钢筋直径;h为梁的高度。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2%时,箍筋最小直径增加2mm。
3、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备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4、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二、***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5、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应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于加密区间距的2倍。
你可以去看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9. 钢筋混泥土现浇板内钢筋的形式有哪几种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其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回
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混凝土与钢答筋共同制作。这种楼板坚固,耐久,刚度大,强度高,防火性能好,当前应用比较普遍。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两大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为实心板,现浇楼板还经常与现浇梁一起浇筑,形成现浇梁板。现浇梁板常见的类型有肋形楼板、井字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除极少数为实心板以外,绝大部分采用圆孔板和槽形板(分为正槽形与反槽形两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在板端都伸有钢筋,现场拼装后用混凝土灌缝,以加强整体性。
10. 现浇板钢筋包括哪些
1、包括受力筋(底层筋和面层筋,多数只有底筋,两者都有时,下面的钢筋除马橙筋外就不需要了)
2、负筋
3、分布筋
4、马橙筋
5、温度收缩筋
分布筋也属于板筋,在钢筋抽样软件中,也是归类到板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