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和混泥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
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从占构件截面面积的1%至 6%不等。钢筋的截面为圆型。在美国从0.25至1英尺,每级1/8英尺递增;在欧洲从8至30毫米,每级2毫米递增;在中国大陆从3至40毫米,共分为19等。在美国,根据钢筋中含碳量,分成40钢与60钢两种。后者含碳量更高,且强度和刚度较高,但难于弯曲。在腐蚀环境中,电镀、外涂环氧树脂、和不锈钢材质的钢筋亦有使用。
在潮湿与寒冷气候条件下,钢筋混凝土路面、桥梁、停车场等可能使用除冰盐的结构则应使用环氧树脂钢筋或者其他复合材料混凝土,环氧树脂钢筋可以通过表面的浅绿色涂料轻松识别。
网络--钢筋混凝土
2. 混凝土和钢筋能够共同工作的机理是什么
机理如下:
(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两者能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受力,共同变形。
(2)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混凝土为o.82X105~1.1X10-5,钢筋为1.2X10-5),避免温度变化时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破坏二者之间的粘结力。
(3)混凝土包裹在钢筋的外部,可使钢筋免于腐蚀或高温软化。
另外.凝土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仅为抗压强度的1/l0左右)。钢筋的抗压和抗拉能力都很强。将钢筋和混凝上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钢筋抗拉强度强,使两种材料各尽其能、相得益彰,组成性能良好的结构构件。
3. 刚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钢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专加入钢筋钢属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混凝土和钢筋协同工作的条件是: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
(2)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使粘结力遭到破坏;
(3)设置一定厚度混凝土保护层;
(4)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
4. 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很弱,因此往往素混凝土结构受拉达到抗回拉强度破坏时其抗答压强度还有很大的盈余;而钢筋的抗拉能力很强,把钢筋配在混凝土中二者共同作用,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其抗压能力,满足了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主要是它们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力,通过粘结力能把混凝土所受的压力和拉力传给钢筋,使钢筋和混凝土协调受力,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5.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有哪些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回靠的锚固。混凝土具有良答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
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5)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扩展阅读: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6. 什么是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钢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是指通专过在混凝土中属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的原理是: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2)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钢为1.2×10^-5;混凝土为1.0×10^-5~1.5×10^-5);
(3)钢筋与构件边缘之间的混凝土保护层,保护钢筋不易发生锈蚀,不致因火灾使钢筋软化。
7.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钢筋来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能源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具有足够的黏结力,而且两者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
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损伤。当钢筋锈蚀时,锈迹扩展,使混凝土开裂并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丧失。
当水穿透混凝土表面进入内部时,受冻凝结的水分体积膨胀,经过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在微观上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并且不断加深,从而使混凝土压碎并对混凝土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
(7)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
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8. 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什么
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是因为:
1、硬化后的混凝土与钢筋表面有很强的粘结力。如果没有粘结力的话,钢筋就会被拔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混凝土硬化收缩将钢筋握紧产生的摩擦力;
2)水泥浆凝结后与钢筋表面产生的吸附作用力,也叫胶结力;
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也称为机械咬合力。
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较接近的线膨胀系数,不会因温度变化产生变形不同步,因此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因温度变化而产生错动。
3、混凝土包裹在钢筋表面,防止锈蚀,起保护钢筋的作用。混凝土本身对钢筋无腐蚀作用,从而保证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