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在广联达钢筋算量里布置钢筋如图。
浙江的话,最正确的做法是用线构件绘制,然后手动输入钢筋。因为这两个突出的要算线条抹灰和模板增加费的,当然混凝土量归梁的。如果预算的话,就混凝土外圈周长就行。如果结算的话,就这样的节点,还是8的,也直接周长就是了。要算的话,周长扣掉8倍的保护层就行。你要是蛋疼的没事干,那一条边300呗
2. 广联达钢筋凸窗怎么画
问题一:广联达钢筋算量中凸窗怎么画 凸窗就是飘窗。1、在图形算量中你可以用带型窗来画,先用墙或者栏板绘制出凸窗,然后把带型窗的标高调整好,就可以沿着墙或者栏板绘制一圈,这样窗户就绘制好了,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洞口的面积等工程量。或者使用飘窗的参数定义构件。2、在钢筋算量中可以使用单构件则橡如进行输入。
问题二:在广联达钢筋算量中如何定义和绘制飘窗,求详细步骤 飘窗在ggj中只能使用单构件进行输入绘制的。如果用板来代替的话再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会出现错误。
问题三:用广联达怎样画凸窗 首先绘制飘窗的顶板、底板、墙洞、窗。其中顶板和底板采用互浇板绘制,窗采用带形窗绘制,并合并为一个整体。
拉框选择刚才绘制的现浇板、墙洞以及带形窗。之后选择一个插入点。
插入点选择后,会弹出组合构件建立窗口
1. 窗口中可以通过右侧查看到,被选进来的组合构件,并可以三维显示最终效果。
2. 左侧显示各图元名字,当点中某图元名字时,右侧示意图中该图元会以选中状态显示。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图元被选进来,可以选中后,点击“移出”按钮,将其移出。同时,操作错误,还可以点击撤销,撤销上一步操作。
3. 飘窗所需图元准确无误后,在窗口下方输入飘窗的名字,点击确定,这样飘窗组合构件就建立好了。如下图所示。
建立好的飘窗即为一个整体,可以整体进行绘制和编辑(复制、镜像、移动等)操作
问题四:广联达这个凸窗在哪里定义绘制阿???求指教 一般情况下,凸窗下接栏板,上接梁,因为不用扣砖墙,可以只在里面那道墙上画一个1500*1500的窗就行,如果你凸窗上下砖墙大于1500高,你就用带型窗画就可以,就像画墙一样,可以拐弯的。(如果在里边画的窗,最后要手算个数)
问题五:广联达钢筋抽样凸窗怎么做,能多具体就多具体,谢谢 门窗洞里边有个带形窗 。 试试看。
问题六:广联达这个凸窗怎么定义绘制呢?求指教,请问在哪里定义?输入信息时注意什么? 先打开墙剖面图(节点大样),先看懂图;你说的是凸窗,在飘窗里定义
问题七:广联达凸窗板怎么画 凸窗就是飘窗。1、在图形算量中你可以用带型窗来画,先用墙或者栏板绘制出凸窗,然后把带型窗的标高调整好,就可以沿着墙或者栏板绘制一圈,这样窗户就绘制好了,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洞口的面积等工程量。或者使用飘窗的参数定义构件。2、在钢筋算量中可以使用单构件进行输入。
问题八:这种图在广如含联达上应该如何绘制 这就是原有KL上多了一个线子,可以用圈梁代替去画
问题九:建筑节能设计凸窗如何建模 提这问题说明你孙启可能对天正建筑5.抚以上版本不太熟悉。我所用过的建筑节能软件都有类似的建立门窗命令可在墙上直接开凸窗,把凸窗各项参数设定好就可以了,简单的很。
问题十:斯维尔软件飘窗的窗怎么画进去或组合进飘窗的构件里去?? 你应该用的广联达吧,斯维尔直接右飘窗构件,不需要组合
3. 建筑工程板柱节点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板构造钢筋布置要求如下:
一、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专墙内的现浇属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
二、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1/4。
三、挑檐转角处应配置放射性构造钢筋。钢筋间距(按L/2处计算)不宜大于200mm;钢筋埋入长度不应小于挑檐宽度,即a≥l。构造钢筋的直径与边跨支座的负弯矩筋相同。
4. 广联达土建建模算量板受力筋有五层怎么布置
广联达板钢筋布置方法
现浇板钢筋是由板受力筋和负筋组成,因其钢筋种类繁多,故计算起来非常繁琐,尤其是板负筋在图纸上布得密密麻麻,长短不一,绘制起来工作量很大,难怪广联达第四届“大华咨询杯”算量大赛中要求不计算板钢筋。但是板是我们日常做工程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构件之一,那么如何在钢筋软件GGJ10.0中快速准确布置板钢筋呢?下面我把我布置板钢筋的绘图顺序和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在绘制板之前,要先将梁、剪力墙等节点主体的构件绘制
完毕,因为板以梁、墙为支座。
之后,按照这个顺序布置板钢筋:先画板,再布置板受力筋,最后布置板负筋。下面我们按照以上顺序来布筋:
1.绘制板。
按不同板厚度分别定义板,如XB-100,XB-120等,这样定义方便查看与选择。
选择本层通常厚度的板,点击自动生成最小板,然后将楼梯间位置的板删除,再分别将不同厚度的板选中,点击“构件”-“修改图元名称”,将其转换成目标构件。
最后再预留孔洞位置,定义板洞,利用SHIFT+左键偏移准确定位,使用菜单栏的“洞口加强筋”布筋。
用这种方法绘制板即可提高效率。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广联达服务新干线中经常有朋友问到马凳筋在哪里定义,告诉大家就在定义板的第5项“马凳筋参数图形”点击“…”三点按钮,选择第一种类型:几字型,然后填写数值输入钢筋信息如B12@1000*1000。如图所示:
2.板受力筋。
按照不同的级别、直径、间距建立板受力筋,将名称与钢筋信息设成相同,便于选择;若双层双向配筋时,还要注明是底筋或面筋。
布筋时选择“单板”或“多板”,“XY方向布筋”,若多块板布筋
相同时使用“钢筋复制”(GGJ2009中用“应用同名称板”)可快速完成。若多块不规则的板受力筋相同时,利用自定义范围布筋速度快。
最后,点击“查看受力筋布筋范围”,检查受力筋是否有遗漏。
3.负筋。
用常规方法需要定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负筋,而用反建构件速度会很快。
先用软件默认的负筋,点击“按梁布置”,再打开属性编辑器,将负筋名称和钢筋信息起同一个名字,如A8@100、A10@200,将每种级别、直径、间距的负筋只反建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构件,这样构件列表中就会不断显示出反建好的不同类型的负筋。
按照图纸标注位置绘制完板负筋后,再全屏显示,拉框选择,将所有的板负筋全部选中,再统一在图上修改负筋的左右标注值即可。
若图纸上梁支座的位置上布置了相同类型的板负筋,我们可以使用“复制”功能,很快将其布置上。若我们做的工程为对称结构,可以只布置对称轴一侧的构件,然后通过“块镜像”,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拿到图纸,不要急于布筋,要先观察其配筋规律,正确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负筋绘制完毕,检查钢筋布置情况,点击“查看板钢筋布置范围”,若发现错误,在属性栏内点击名称的下拉箭头,选择负筋名称,回车确认即可。
4.一层的板钢筋布置好后,切换到下一层,使用“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图元”将板、板受力筋、板负筋勾选,然后根据图纸在属性编辑器里进行部分的修改,这样很快就将其他层的板钢筋布置好了。
朋友们,用这种方法布置板钢筋是不是又快又准啊,大家不妨试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提高软件的使用效率,达到快速准确算量
¥
5.9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广联达板钢筋布置方法
广联达板钢筋布置方法
现浇板钢筋是由板受力筋和负筋组成,因其钢筋种类繁多,故计算起来非常繁琐,尤其是板负筋在图纸上布得密密麻麻,长短不一,绘制起来工作量很大,难怪广联达第四届“大华咨询杯”算量大赛中要求不计算板钢筋。但是板是我们日常做工程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构件之一,那么如何在钢筋软件GGJ10.0中快速准确布置板钢筋呢?下面我把我布置板钢筋的绘图顺序和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在绘制板之前,要先将梁、剪力墙等节点主体的构件绘制
第 1 页
完毕,因为板以梁、墙为支座。
之后,按照这个顺序布置板钢筋:先画板,再布置板受力筋,最后布置板负筋。下面我们按照以上顺序来布筋:
1.绘制板。
按不同板厚度分别定义板,如XB-100,XB-120等,这样定义方便查看与选择。
选择本层通常厚度的板,点击自动生成最小板,然后将楼梯间位置的板删除,再分别将不同厚度的板选中,点击“构件”-“修改图元名称”,将其转换成目标构件。
第 2 页
最后再预留孔洞位置,定义板洞,利用SHIFT+左键偏移准确定位,使用菜单栏的“洞口加强筋”布筋。
用这种方法绘制板即可提高效率。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广联达服务新干线中经常有朋友问到马凳筋在哪里定义,告诉大家就在定义板的第5项“马凳筋参数图形”点击“…”三点按钮,选择第一种类型:几字型,然后填写数值输入钢筋信息如B12@1000*1000。如图所示:
2.板受力筋。
按照不同的级别、直径、间距建立板受力筋,将名称与钢筋信息设成相同,便于选择;若双层双向配筋时,还要注明是底筋或面筋。
第 3 页
布筋时选择“单板”或“多板”,“XY方向布筋”,若多块板布筋
相同时使用“钢筋复制”(GGJ2009中用“应用同名称板”)可快速完成。若多块不规则的板受力筋相同时,利用自定义范围布筋速度快。
最后,点击“查看受力筋布筋范围”,检查受力筋是否有遗漏。
3.负筋。
用常规方法需要定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负筋,而用反建构件速度会很快。
先用软件默认的负筋,点击“按梁布置”,再打开属性编辑器,将负筋名称和钢筋信息起同一个名字,如A8@100、A10@200,将每种级别、直径、间距的负筋只反建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构件,这样构件列表中就会不断显示出反建好的不同类型的负筋。
第 4 页
按照图纸标注位置绘制完板负筋后,再全屏显示,拉框选择,将所有的板负筋全部选中,再统一在图上修改负筋的左右标注值即可。
若图纸上梁支座的位置上布置了相同类型的板负筋,我们可以使用“复制”功能,很快将其布置上。若我们做的工程为对称结构,可以只布置对称轴一侧的构件,然后通过“块镜像”,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拿到图纸,不要急于布筋,要先观察其配筋规律,正确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负筋绘制完毕,检查钢筋布置情况,点击“查看板钢筋布置范围”,若发现错误,在属性栏内点击名称的下拉箭头,选择负筋名称,回车确认即可。
第 5 页
4.一层的板钢筋布置好后,切换到下一层,使用“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图元”将板、板受力筋、板负筋勾选,然后根据图纸在属性编辑器里进行部分的修改,这样很快就将其他层的板钢筋布置好了。
朋友们,用这种方法布置板钢筋是不是又快又准啊,大家不妨试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提高软件的使用效率,达到快速准确算量
5. 广联达钢筋算量里门窗洞精确布置按什么快捷键
事实证明,所按的快捷键分别是M(门)、C(窗)和D(洞)。其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1、广联版达钢筋算量里打开权相关窗口以后,直接在新建那里选择新建参数化门。
6. 节点一般都在钢筋构件的什么位置节点的作用是什么
节点一般都在梁和柱的连接部位。
节点的作用是加强柱与梁的连接。
在框架内结构中容,柱和梁的构件节点上,柱是节点主体,梁是节点关联。在柱和梁的节点钢筋布置中,柱的纵向钢筋是贯通整根柱子的,不间断,不需要锚固,且该位置不是链接区,并且在贯穿节点柱子全部要箍筋加密,而对于梁的布置来说,纵筋是要通过节点,贯通整根梁,但是箍筋就不会进入节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在这个节点中,柱子是主体,而梁是节点关联
7. 在广联达钢筋算量中如何定义和绘制飘窗,求详细步骤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双击打开广联达软件。
2、在导航栏内,找到飘窗。或者直接在键盘上按X,也可以。
3、然后在构件列表下,点击新建参数化飘窗。
4、在弹出的对话框内,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形。
5、选择完成后,在右侧,图形详表内输入钢筋。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
6、此时在绘图界面,根据图纸位置,绘制飘窗。
7、鼠标左键确定后,完成飘窗绘制。
8. 。品茗土建算量折板的这个节点钢筋怎么布置
底筋详情点进去蚂凳弯芦,可闷闹旅以设置
9. 钢筋的节点大样图怎么制作
钢筋节点的大样图通常是为了更详细地表达节点的连接方式、钢筋排布、连接剂的使用等节点细节,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节点结构和方便施工,制作方法如下:
1. 确定节点结构: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节点的结构类型、钢筋配筋方案、连接剂的类型及使用位置。
2. 制定节点图纸:根据节点结构的要求,制作节点图纸。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设计经验,包括着眼于实际使用情况、团棚考虑钢筋的连接方式等。
3. 添加文字说明:在节点图纸老饥上添加文字说明,解释节点钢筋排布、钢筋连接方式、连接剂的使用位置和形式、相关尺寸等。
4. 完善细节:将节点的相关细节完善,包括加粗和标注尺寸和刻度线等。这有助于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理解图纸。
5. 审查和验证:在制作完节点图纸后,务必仔细审核验证,以避免因为不齐全或遗漏等问题导致的施工风险。
总之,钢筋节点的大样图需要细致严谨地制作,需要考虑到完整的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细节,保证节点的结构和施工技术达到安全稳侍或返定的标准。
10. 建筑工程板柱节点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柱纵向受力钢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1.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2)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3)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4)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2.现浇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柱的弯矩较小区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
(a)上下柱钢筋搭接;(b)下柱钢筋弯折伸入上柱;
(c)加插筋搭接;(d)上柱钢筋伸入下柱
(1)柱每边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连接;柱每边钢筋5~8根时,可在二个水平面上连接。
(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受力的要求;当上下柱内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应按上柱内钢筋直径计算。
(3)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折角不大于1:6时,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当折角大于1:6时,应设置插筋或将上柱钢筋锚在下柱内。
3.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层中间节点的柱纵向钢筋及顶层端节点的内侧柱纵向钢筋可用直线方式锚入顶层节点,其自梁底标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柱纵向钢筋必须伸至柱顶。当顶层节点处梁截面高度不足时,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并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当柱顶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
图9-25
顶层柱中间节点纵向钢筋的锚固
(a)柱纵向钢筋向内弯折;(b)柱纵向钢筋向外弯折
(2)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1a;其中,伸入梁内的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外侧纵向钢筋全部截面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并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当柱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梁宽范围以外的纵向钢筋可伸人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的柱纵向钢筋相同。
(3)框架梁顶节点处,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其搭接长度竖直段不应小于1.7la。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以上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直径)。柱外侧纵向钢筋伸至柱顶后宜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弯折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直径)。
图9-26
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的搭接
(a)柱外侧纵向钢筋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用;
(b)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