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求钢筋中as的值
求出As,是用几级钢筋求的,就是几级钢。根纯银据钢筋配筋表(《混规》附录A - P202),在直径6~直径50中选筋。
在结构设计中有一张表格,可以根据As查不同直径不同根数钢筋的总面积。
一要确保选定根数和直径的钢筋面积要略大于计算所得的As。
二是钢筋根数、直径要符合构造要求。
一相对比较简单。二略微有点麻烦,但最基本的是要求钢筋间距大于构造要求,还有就是如果一层钢筋布置不下,要两层或多层布置时,需要合理安排。
(1)建筑结构钢筋as怎么求扩展阅读:
钢筋的检验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标牌号及质量证明书;其次要做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 ,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创伤和叠层,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缺陷做蔽宴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和偏差,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毫米;接下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若小于60吨则从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做拉伸并神和冷弯试验。
⑵ 如果有2个直径22的钢筋,1个直径20的钢筋,as怎么求
D22钢筋单根截面积:As1=3.801cm2
D20钢筋单根截面积:As2=3.142cm2
总的钢筋面积:As=2*As1+1*As2=3.801*2+3.142=10.744cm2
⑶ 钢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离as是怎么定的
单层钢筋:as=c+d1+d2/2;其中,c为保护层厚度,d1箍筋直径,d2纵筋直径;
双层或多层钢筋:根据每层钢筋的面积和到板底的距离,求合力点公式大概为:
as=(A1*as1+A2*as2)/(A1+A2)
⑷ 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来截面面积计算公式为:自As=π*r*r*n
式中:
π为圆周率,近似取值3.14
r为钢筋的半径,r=d/2(d为钢筋的直径)
n为钢筋的根数
(4)建筑结构钢筋as怎么求扩展阅读
钢筋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钢筋的截面面积即为圆的面积,按照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1根直径6mm的钢筋截面积为28.3平方豪米;1根直径8mm的钢筋截面积为50.3平方豪米;1根直径10mm的钢筋截面积为78.5平方豪米;1根直径12mm的钢筋截面积为113.1平方豪米;1根直径14mm的钢筋截面积为153.9平方豪米;
1根直径16mm的钢筋截面积为201.1平方豪米;1根直径18mm的钢筋截面积为254.4平方豪米;1根直径20mm的钢筋截面积为314.2平方豪米;1根直径22mm的钢筋截面积为380.1平方豪米;1根直径25mm的钢筋截面积为490.9平方豪米;
1根直径28mm的钢筋截面积为615.3平方豪米;1根直径32mm的钢筋截面积为804.3平方豪米;1根直径36mm的钢筋截面积为1018平方豪米;1根直径40mm的钢筋截面积为1257平方豪米。
⑸ 建筑结构中,As'表示什么,怎么算
As是受拉区纵向钢筋配筋面积,As/2是配筋面积的一半。见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术语版、符号’权第2.2.3 ‘几何参数’。
钢筋中心到混凝土边的距离,如果是双排或多排钢筋那要从他们换算的中心点到混凝土边的距离。
⑹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0,箍筋为8,求as等于多少
首先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1)as为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2)保护内层厚度容c,可以查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8.2.1条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是从最外层钢筋算起的厚度。
假定,题主的题意是混凝土梁,环境类别为一类,则c=20
as=20+8+20/2=38mm
故纵向受力钢筋合力点到外边缘的距离为38mm。
⑺ 梁配筋面积as计算公式
梁配筋面积as计算公式是As=M/0.9fyh0,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
⑻ 结构设计原理中,as实际值该怎么确定有公式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 as是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受拉区边缘的距离。截面有效高度ho=h-as as‘是受压钢筋合力点到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As是钢筋面积
⑼ AS 受拉钢筋面积怎样计算
取一米板带,根据支承情况按简支或者连续的受弯构件计算。
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截面类型: 矩形 截面宽度: b=400mm 截面高度: h=8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0 fc=9.6N/mm2 ft=1.10N/mm2
钢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0.20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35mm
3. 受力信息
M=500.000kN*m
4. 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计算过程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800-35=765mm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2.0*105*0.0033))=0.550
确定计算系数
αs=γo*M/(α1*fc*b*ho*ho)=1.0*500.000*106/(1.0*9.6*400*765*765)=0.222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2)=0.255≤ξb=0.550 满足要求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
As=α1*fc*b*ho*ξ/fy=1.0*9.6*400*765*0.255/300=2497mm2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2497/(400*800)=0.780%
ρ=0.780%≥ρmin=0.200%,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⑽ 梁截面的有效高度问题“h0=h-as”中的“as”怎么求
梁截面的有效高度问题“知档答h0=h-as”中的“as”求法
as=保护层厚度+箍筋直径+纵筋直径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