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的安装,绑扎有什么基本要求
安装包括绑扎,一般检查钢筋搭接、锚固、间距、保护层厚度、轴线位置、焊接情况、核心位置的箍筋数量、符合不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墙
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③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④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⑤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2)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一中跨度)。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⑵ 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常用规范规定有哪些以及应该注意些什么
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常用规范规定有:
1、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回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答范》。
2、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3、JGJ107-2010_《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具体规定和注意事项有:
1、最主要的是国标图集03G101-1、2、3,上面对各种构件钢筋节点构造要求、锚固、搭接及细部构造等都有具体规定。
2、国标图集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11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 分别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的各种混凝土构件节点、钢筋锚固、搭接及细部构造给予具体规定。
⑶ 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规范有哪些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
外墙外保温模橡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 105-96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03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96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9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
贯入法旦物旁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
建筑结构检蚂敏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3)钢筋制作安装有哪些规范要求扩展阅读
质量标准
钢筋工程施工应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有关钢筋部分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据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⑷ 钢筋施工规范基本要求
如今在很多建筑工地、工程当中,我们都可以发挥钢筋的存在,它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钢筋是一种横截面为圆形的钢材,它偶尔也会存在其他形状,比如扭转钢筋、带肋钢筋等等。钢筋施工规范要求一直以来都成为了建筑工地以及相关操作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信息。要知道钢筋的施工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不达标的话,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效果。
不管是建筑工程以及相关领域,使用到不同类型的钢筋是非常频繁的事。进而钢筋施工规范要求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群都十分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钢筋施工过程当中值得注意的基本规范要求。
第一、在进行钢筋施工安装之前,应该按照规定的原则,对整个施工平面进行合理的工段划分。这样可以帮助商家更好的利用劳动力、原材料、缩短施工时间等。
第二、每个钢筋工段都应该同时采取钢筋施工规范的平行流水施工,并且根据现场环境情况进行交叉穿插的相关施工操作。
第三、要知道钢筋的整体安装以及操作是不容易的,所以在进行安装之前,就应该组织好现场所有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一步讨论钢筋施工规范的基本要点以及工艺特殊要求等。包括钢筋的制作、焊接以及安装等程序,都需要系统商量。
第四、在进行施工之前,对于钢筋表明存在铁锈的部位,应该清除干净。如果存在断面已经被锈蚀严重侵蚀的情况,这样的钢筋是不符合施工基本要求的,所以不能使用。
第五、针对钢筋的预埋件数量、规格以及相关位置,都应该有着确定的概念。针对整个施工过程当中,钢筋的连接方式以及接头数量、位置等,也需要有着准确高芦饥的设计。
在二十一世纪当中,钢筋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同建筑所戚返需要的原材料之一。如果钢筋施工规范基本要求不达标,那么则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后期需要进行返工或是验收不合格。以上就是我们针对钢筋施工规范要点作出的基本总结。除了上面的几点外,相关操作人员还应该多多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哗历来注意施工的细节问题。只有正确进行钢筋施工操作步骤,才能使得整个施工效果更加出色。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⑸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是什么?所用钢筋具有出厂品质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复试报告,未经验收不得使用,并且做好钢筋的待检、已检待处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标识。注意满足砼浇筑时的保护层要求(可采用塑胶垫块)。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1)钢筋的品种和品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2)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符合下表,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预埋管、预埋线应先埋置正确、固定牢靠。
(3)钢筋工程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提出配料清单,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搭设长度、弯钩等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品种、规格需要代换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手续。
(4)所用钢筋具有出厂品质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复试报告,未经验收不得使用,并且做好钢筋的待检、已检待处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标识。
【建筑工程梁板钢筋绑扎施工一般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
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5.梁钢筋的绑扎与范本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①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
然后再落位;②梁的高度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钢筋屈服强度】
钢筋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时的取值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应力不超过屈服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服比,
它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
伸长率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刚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脆断,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屈服强度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不知道看了以上内容的介绍,您现在是怎样认识钢筋绑扎规范要求的。希望今天的内容对您来说有所说明。
⑹ 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有哪些要求规范
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
(1)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2)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
⑺ 钢筋工程的一般规定及施工要求有哪些
基础施工要求如下:
1.
柱子或基础边线全部引测完毕,经复核无误.
2.
基础钢筋下料注意保护层回控制,不答能过大或者过小。
3.
基础钢筋保护层垫块的选择,一定要高强度的。
4.
基础梁基础板锚固方式和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
柱子和墙钢筋规格、直径、根数插筋符合设计要求、相互错开接头符合规范要求。
6.
筏板外围封闭筋按图集要求施工,柱子差劲500mm范围内不少于8个箍筋3道,柱脚长度不少于150mm。
⑻ 加工钢筋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加工钢筋的基本规范是钢筋加工过程必须遵循的标准,具体规定如下:
1、钢筋加工宜在专业化加工厂进行。
2、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3、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4、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 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 及RRB400 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5、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 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
(3)335MPa 级、4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4)直径为28mm 以下的5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 倍,直径为28mm 及以上的5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 倍;
(5)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 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 倍,钢筋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 倍;
(6)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6、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拉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本规范第5 条的规定;
(2)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和75mm 的较大值;
(3)圆柱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两末端均应作135°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
(4)拉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10 倍。
7、焊接封闭箍筋宜采用闪光对焊,也可采用气压焊或单面搭接焊,并宜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焊接。焊接封闭箍筋下料长度和端头加工应按不同焊接工艺确定。
多边形焊接封闭箍筋的焊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箍筋的焊点数量应为1 个,焊点宜位于多边形箍筋中的某边中部,且距箍筋弯折处的位置不宜小于100mm;
(2)矩形柱箍筋焊点宜设在柱短边,等边多边形柱箍筋焊点可设在任一边;不等边多边形柱箍筋应加工成焊点位于不同边上的两种类型;
(3)梁箍筋焊点应设置在顶边或底边。
(8)钢筋制作安装有哪些规范要求扩展阅读:
钢筋加工的主要工序是非常重要的,工序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施工细节,才能保障最后的质量。
1、钢筋调直
盘圆钢筋的调直,一般采用卷扬机或绞磨拉直,也可用钢筋调直机调直,调直后的钢筋,按配料单被剪断成需要的长度。对部分20mm粗径钢筋,多在工作台上用人工扳正,矫直。其余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
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其调直冷拉率:I级钢筋为4~6%,Ⅱ级钢筋为l.3%,一般至少要拉到钢筋表面浮皮脱落为止。在不得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中,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得大干l%。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2、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作业。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积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热处理钢筋,可用机械剪断,不得用电弧切割(放张剪断除外),以免因打火烧伤钢筋导致低应力脆断。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应根据钢筋用途不同,分别符合有关规定。
⑼ 钢筋制作安装规范
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极高,钢筋工程质量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本文立足钢筋工程施工的实践基础上,总结施工经验,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能够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筋工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钢筋分项工程是建筑工程诸多分项工程中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它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和使用安全。因此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在现场施工监理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人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及相关规范要求,归纳了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的几点要求,以期能改善钢筋施工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
一、钢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进场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进场时和使用前应全数检查,另外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检查钢筋等级要求和是否有抗震要求。HRB335等级钢筋外观标识有“3”字样,HRB400等级外观标识有“4”字样,以及外观标识有“E”字样为有抗震要求钢筋,另外应对进场钢筋直径(内径)进行抽查,根据GB1499--1998标准规定要求:公称直径为6mm的其内径允许偏差为±0.3mm,公称直径8-18mm的其内径允许偏差为±0.4mm,公称直径为20-25mm的其内径允许偏差为±0.5mm。
2、钢筋进场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进场钢筋应按规格、炉(批)号分别检查验收,并按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按每批同一牌号,同一炉批号,同一规格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吨)为一个检验批,进行见证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二、钢筋加工和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箍筋
箍筋是钢筋工程中很重要的一种钢筋,有的施工单位对箍筋质量重视不够,问题较多,直接影响钢筋工程质量,箍筋内净尺寸应为梁柱图纸设计尺寸扣除保护层厚度后尺寸,其允许偏差规范要求为±5mm,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箍筋弯钩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d,对有抗震等级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10d。
2、基础部分
1)、梁板式筏板基础,主次梁底部贯通钢筋连接可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顶部贯通钢筋连接可在距支座1/4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同一连接区域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2)、筏板板钢筋连接位置、区域及接头百分率与基础梁相同,基础筏板同一层面交叉钢筋上下位置关系应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基础筏板侧面封边构造可采用筏板上下层纵向钢筋交错搭接150mm加水平纵筋绑扎,或采用“U”形钢筋封边构造方式,基础筏板封边构造方式同样可用于基础梁外伸部位。
4)、柱、墙钢筋在基础筏板(或基础梁)中直锚长度大于LaE,则可直接插至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墙、柱钢筋末端做6d弯钩,柱弯钩长度且要大于150mm,在基础底板内,柱、墙设置不少于两道箍筋或水平分布钢筋,间距且不大于500mm。当在基础筏板内锚固长度小于LaE时,柱、墙竖向钢筋可采用直锚长度大于0.6LaE,并且末端弯钩长度为15d的做法。
3、主体框架结构部分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图集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规定抽取钢筋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纵向受力钢筋机械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具体要求,在受拉不宜大于50%。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对梁板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2)箍筋加密区的设置,抗震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对于抗震等级为一级的为2倍梁高且不小于500mm,对于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的为1.5倍梁高且不小于500mm,另外主次梁交接处,在主梁部位次梁梁宽两侧设计通常要求加密3道间距为50mm的箍筋,在检查验收时应注意查看。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底层柱为1/3的楼层净高,其余楼层部位的柱箍筋加密区长度取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1/6楼层净高,500mm中最大值。
另外要重点检查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设置情况,该部位对柱箍筋属于加密区范围,在施工中往往存在少放、漏放的现象,应予以重视,重点检查。
3)、钢筋的锚固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是保证钢筋充分发挥其抗拉强度而采用的一种措施,锚固长度与钢筋直径、级别、混凝土强度及抗震等级有关。具体数值应根据设计要求或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确定。抗震楼层框架梁,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只要满足1LaE且不小于0.5倍柱宽+5d就可直锚,如直锚长度不足时应注意水平段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aE。抗震柱顶部钢筋的锚固应注意中柱与边柱、角柱之区别,中间柱顶钢筋如直锚长度不小于1LaE就可采用直锚,如果直锚长度小于1LaE,则可采用末端做弯钩,其平直段的长度为12d,且直锚长度不小于0.5LaE。边柱和角柱在顶部钢筋做法,可采用柱钢筋锚入顶层框架梁内或顶层框架梁钢筋锚固入柱内。应根据现场实际具体施工情况,选择采用并严格按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进行施工。
4)、剪力墙水平筋的锚固:剪力墙水平筋锚固在暗柱端部纵筋的外侧,扎进暗柱弯锚15D;当有端柱且锚固长度大于等于要求的LaE时,剪力墙端部水平筋可直锚。剪力墙竖向筋的锚固:因暗梁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是剪力墙的水平方向加强带,也是墙的一部分。所以剪力强竖向钢筋不是锚固在暗梁,而是弯折伸入板内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结。
三、结语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控制要点的把关,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