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的锚固形式有哪几种
按照钢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锚固形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锚固要求:
1、梁受拉钢筋在端专支座的弯锚属,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⑵ 钢筋有哪几种锚固形式,锚固长度是多少
钢筋锚固分为直锚和弯锚。
能直锚时可采用直锚方式,锚固长度lae,当直锚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弯锚方式,锚固长度0.4lae+15d,其中,0.4lae是平直段,15d是弯折后的锚固段。
⑶ 什么叫钢筋的机械锚固
钢筋的机械锚固是指钢筋端头用专用的锚具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有:90度弯钩、180度弯钩、直锚
⑷ 关于钢筋的锚固。什么情况下是直锚什么时候是弯锚
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的是直锚;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的是弯锚。
直锚由两个条件控制:
1.
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
2.
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
弯锚同样是两个条件控制:
1.
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
2.
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但弯锚有一个大前提,即“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6.7条是这样规定的,框架中间层的端节点处,当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用直线锚固方式锚入端节点时,其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尚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
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梁上部纵向钢筋相同,但竖直段应向上弯入节点。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顶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中间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锚固措施相同。
拓展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网络
⑸ 柱顶纵筋锚固方式有哪些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⑹ 为使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可采取哪些措施
为使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可采取措施:
1、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2、光圆钢筋:专180 度弯钩;
3、带肋钢筋可属采用末端直钩和机 械锚固(末端带 135 度弯钩,末端与钢板塞焊,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焊) 。
4、钢筋表面变形(螺纹钢)。
5、在钢筋端部设置锚固环、锚固板。
⑺ 钢筋有哪几种锚固形锚固长度是多少
钢筋有哪几种锚固形式,锚固长度是多少?
答: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专,具属体长度要求,见11G101—1第55页,太多了;锚头(锚板)锚固、直锚,见11G101—1第79页;
锚固长度形式:除上述有规定要求外。
您问“锚固长度是多少?”根据不同情况需:查表、计算来决定的。详见11G101—1第53页,锚固长度不是一个定数,不是一句话,一段话说得清的。
⑻ 钢筋端头在混凝土中有几种锚固方法
钢筋端头在混凝土中有几种锚固方法?答:除了直锚、弯锚还有:
⑼ 钢筋的锚固有几种形式
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3.1条的规定: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普通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示计算:
Lab=α×(fy/ft)×d。
式中:Lab为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
fy为锚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t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α为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光圆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
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9)钢筋锚固方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影响粘结锚固的因素:
①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越高,咬合齿越强,握裹层混凝土的劈裂就越不容易发生,故粘结锚固作用越强。
② 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越厚,对锚固钢筋的约束越大;咬合力对握裹层混凝土的劈裂越难发生,粘结锚固作用越强。当保护层厚度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不会发生劈裂破坏,而会发生咬合齿挤压破碎引起的刮犁拔出破坏。
③ 钢筋的外形——钢筋的外形决定了混凝土咬合齿的形状,因而对锚固强度影响很大。
④ 锚固区域的配箍——锚固区箍筋可加大混凝土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