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这个机理看具体要求回答道什么程度:
如果单纯是钢筋和混凝土两者之间的机理内,实际上只是黏着,混容凝土和钢筋是没有之间相互的化学作用,如果有夜时混凝土内部的化学剂腐蚀现象。钢筋和混凝土两者是相辅相成:混凝土具备强度但没有韧性,只耐压不耐拉。钢筋提供韧性,如果是预应力钢筋加入,则可以提高 建筑的抗剪切拉力和上下压力,保持建筑坚固。如想深入介绍机理:就是混凝土内部机理:早强,中强 后期强度;是水泥的石膏、硅酸盐、缓凝剂等之间的化学物质形成的钙矾石等,f-Ca等新物质,提供水泥混凝土粘结强度。。。具体请看《水泥工艺学》很细致深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跟混凝土各自的作用
钢筋抗拉能力强,但是受压能力不强;混凝土抗压能力强,但是抗拉能力不强。二者组合在一起,钢筋混凝土抗压抗拉能里都非常好。
⑶ 什么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
混凝土是指用水泥、沥青或合成材料(如树脂、合成纤维)等作胶凝材料固结而成的材料的总称。这些材料分别称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平常所说一般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按适当比例加入骨料和水拌制后,经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故又称水泥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
混凝土和天然石材一样,能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抵抗拉力的能力却很低,一般仅为抗压能力的1/10,在受拉时很容易断裂,大大地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在梁、板等受弯构件中,由于在受力时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当用混凝土制作这种受弯构件时,受力后很容易断裂。如果在构件受拉部位配上一种抗拉能力很强的材料——钢筋,并且使钢筋和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使它们发各自的特长,既能受压又能受拉。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主要优点:
强度高、刚性大 由于强度高,适用于各类承重结构物;由于刚性大,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变形和挠度均较小,故近代有不少高层建筑物和大型结构物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
抗震、抗冲击性能好 由于可灌筑成整体式结构,能经受地震和风浪的冲击而不易倒塌。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高层建筑物和烟囱、水塔等结构物;在海港工程中,则常用来建造抵御巨浪的防波堤。
耐久、耐火性好 由于强度高,耐久性和耐火性也较好,耐用年限一般也较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又受混凝土所保护,不致在火灾中丧失承载能力。
拌合物具有可塑性 可以灌筑成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同形状、尺寸的构件或结构物,如空心楼板、薄壳等。
原材料来源容易 所用水泥的产地遍及全国,钢筋用量较小运输方便,用量最多的砂、石是地方性材料,多数地区可就地取材。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缺点:
自重大,容重约2500公斤/米³,但对水利工程中的重力坝和海港工程中的防波堤、灯塔来说则是优点。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容易出现裂缝。
⑷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是什么钢筋按作用分哪几种形式
1、混凝土,水泥(通常硅酸盐水泥)与骨料的混合物。当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时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观不透明晶格结构从而包裹和结合骨料成为整体结构。通常混凝土结构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大约 3,000 磅/平方英寸, 35 MPa)。
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通常只有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显著的拉弯作用都会使其微观晶格结构开裂和分离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而绝大多数结构构件内部都有受拉应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钢筋的混凝土极少被单独使用于工程。
2、相较混凝土而言,钢筋抗拉强度非常高,一般在200MPa以上,故通常人们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加劲材料与之共同工作,由钢筋承担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应力部分。例如在图2简支梁受弯构件中,当施加荷载P时,梁截面上部受压,下部受拉。
此时配置在梁底部的钢筋承担拉力(4),而上部阴影区所示混凝土(2)承受压力(3)。在一些小截面构件里,除了承受拉力之外,钢筋同样可用于承受压力,这通常发生在柱子之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可以根据工程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为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4)钢筋和混凝土有哪些作用力扩展阅读
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钢筋:
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1-2017;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2013;
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6、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93;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ASTMA416-98A;
11、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钢筋DBJ14-BG3-96。
⑸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有哪几部分组成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化学胶结力()摩擦力(3)机械咬合力(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
拓展资料: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四部分组成:
(1)化学胶结力: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在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粘着力或吸附力,来源于浇注时水泥浆体向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和养护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和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当钢筋受力后变形,发生局部滑移后,粘着力就丧失了。
(2)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当钢筋和混凝土产生相对滑移时,在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上将产生摩擦力。它取决于混凝土发生收缩、荷载和反力等对钢筋的径向压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粗糙程度等。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挤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则摩擦力越大。
(3)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即混凝土对钢筋表面斜向压力的纵向分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变形钢筋的横肋会产生这种咬合力,它的咬合作用往往很大,是变形钢筋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锚固作用的主要成份。
(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接钢筋、短角钢等机械作用来维持锚固力。
各种粘结力中,化学胶结力较小;光面钢筋以摩擦力为主;变形钢筋以机械咬合力为主。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如何组成的_建设工程教育网
⑹ 什么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1、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必要时加入外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材料。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卵石或碎石为粗骨料、砂为细骨料。
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而且可以随着组成材料及配合比例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且具有可塑性。主要缺点是抗拉强度很低,不能用于承受拉力,易受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它的作用: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具成型,浇注成不同形状的构件。
2、钢筋混凝土是采用钢筋做骨架的混凝土构件。这样,钢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机械强度。
钢筋混凝土合理地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受力性能材料的强度,比钢结构更节约钢材。
它的主要优点是: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提高了构件的抗拉强度,耐久性,并且具有耐火性、整体性、可塑性,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可就地取材。缺点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施工时模板费用高。
它的作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作用;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在温度变化时不致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钢筋被混凝土包裹着,使钢筋不会因大气的侵蚀而生锈变质。
1824年发明了波特兰水泥。钢筋混凝土开始被试用于建造各种简单的楼板、柱、基础等。距今约140年历史。
⑺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什么和什么
在钢筋混凝抄土中,钢筋主要起到袭抗拉的作用。
例如:在简支梁中,由于梁在自重作用和外荷作用下,梁承受弯曲,梁跨中受正弯矩最大。这时,对于梁截面,存在中性轴的上缘混凝土受压,下缘混凝土受拉,由于混凝土的特性是只能承受压力,抗拉能力很弱。于是,人们就想到了抗拉用钢筋来帮忙,就在梁截面下缘布置钢筋,来承担抗拉作用。这就是钢筋混凝土梁的“单筋”配筋原理。
⑻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怎么组成的
粘结是钢筋与外围混凝土之间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借助这种作回用来传递两者间的应力,答协调变形,保证共同作用。这种作用实质上是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沿钢筋纵向的剪应力,即所谓粘结应力,有时也称粘结力。
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钢筋锈蚀影响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钢筋锈蚀时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内力,另一种则是模拟膨胀时的位移量。从温度角度出发,即施加于钢筋一定的温度模拟其膨胀过程对构件粘结力及承载力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8)钢筋和混凝土有哪些作用力扩展阅读
当沥青层之间或沥青层与基层的界面之间的摩擦力远小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摩擦力时,夹层的界面就会出现薄弱环节。
当路面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切力时,易发生剪切位移,引起路面水平滑移、车辙和沥青面层背衬等病害。粘结层对沥青层间拉应力和剪应力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层间粘结力不足会导致层间移动,上层底面拉应力集中,加速疲劳开裂,导致整个路面破坏。
⑼ 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
钢筋在混泥土中作用很大,根据钢筋类型位置的不同,用途也很多,钢筋有扣筋,负筋,受力筋,架力筋,分布筋等,其作用意义如下:
扣筋是板的负筋,两头弯是扣在模板上的俗称扣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受力筋就是放在下排主要受力用的,而分布筋则是放在受力钢筋之上起一个将力均匀传递给受力筋。
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