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数量应该怎样计算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数量应该是沿受力刚筋分布方向的板的净长减掉钢筋的间距后除以钢筋的回间距,所得数答值向上取整加一。这里是因为板的受力钢筋的第一根钢筋,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是距离板的支座半个间距处开始布置,两面刚好是一个钢筋的间距。即:板的钢筋数量=(板的净长(或者净宽)-钢筋间距)/钢筋间距+1
『贰』 板的钢筋工程量怎么计算需要详细步骤
计算公式:钢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弯钩增加长度。(数据带入即可计算)
具体数据的计算: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2)楼板钢筋根数怎么算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组成
一、模板工程
模板是使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按所要求的几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支架系统两大部分,此外。尚须适量的紧固连接件。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模板的要求是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接缝不得漏浆,经济。模板工程量大,材料和劳动力消耗多。
正确选择模板形式、材料及合理组织施工对加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作用。
二、钢筋工程
钢筋的种类很多,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钢筋,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为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热处理钢筋、精轧螺纹钢筋等。
三、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捣实和养护等施工过程。各个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规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外,任一施工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
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每一施工环节,是混凝土工程需要研究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很快。
它们的应用改进了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艺。此外,自动化、机械化的发展,纤维混凝土和碳素混凝土的应用,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的应用,也大大改变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面貌。
『叁』 楼板钢筋的计算方法
受力筋和分布筋是长度+180°弯钩*2
负筋是长度+90°弯钩*2
要注意的是受力筋和负筋均有分布筋,不要漏算
『肆』 板的钢筋的根数怎么算
独立基础水平方向为2400mm,钢筋间距(@200);竖直方向为2600mm,钢筋间距(@150)。混凝土保护层40mm,大于2500的0.9倍的钢内筋减短根数请自扣容。独立基础水平方向为:2400mm-40×2=2320mm;竖直方向为:2600mm-40×2=2520mm。
『伍』 怎样计算一栋楼要用多少钢筋啊
要根据结构施工图,对照有关规范和设计规定的图集,编制钢筋成型加工单或者钢筋翻样图,一根一根的算出来,这需要专业人才。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5)楼板钢筋根数怎么算扩展阅读:
钢筋计算方法注意事项:
1、基础中,多层钢筋的型钢支架、垫铁、撑筋、马凳等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合并用量计算,执行金属结构的钢托架制、安定额执行。现浇楼板中设臵的撑筋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用量与现浇构件钢筋用量合并计算。
2、预埋铁件、螺栓按设计图纸以吨计算,执行铁件制安定额。
3、预制柱上钢牛腿按铁件以吨计算。
4、采用搭接焊时,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工程量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结构施工图
『陆』 板筋怎么计算
板的钢筋工程量怎么计算?需要详细步骤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如何计算板筋的钢筋?
一、板钢筋计算依据和钢筋的类型
1、板的平法图集和计算依据是《04G101-4》
2、现浇混凝土楼板的钢筋分为以下几种
1、 板底钢筋(包括特殊形式的板底通长钢筋);
2、 上层通长钢筋、支座负筋(包括特殊形式板面通长钢筋);
3、 支座筋的分布筋、温度筋、附加筋;
4、 马蹬筋;
二、各种板钢筋的详细计算
1、字母代表的含义:
La—非抗震时锚固长度; d ---钢筋直径 ; L1E—连接长度 ; BHC—保护层 ;
Ha—支座宽度 S--- 钢筋间距 ceil—向上取整
2、板底通长钢筋(下层通长钢筋)
板底通长钢筋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可以布置多个板块或者一个板块。
长度L=板扣除两端支座的长度(板净长) + 左锚固 + 右锚固 + “连接长度”+12.5*D(II级以上为0)
其中:12.5D是指一级钢中的180度弯钩,一端弯钩是6.25D,两端就是12.5D.
“左锚固、右锚固”算法有如下几种,可根据图纸说明操作:
Max ( ha /2,5*d)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与钢筋直径的5倍相比取大值);
Max ( ha /2,12*d)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与钢筋直径的12倍相比取大值);
La (即,钢筋的锚固长度);
ha /2+5*d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加钢筋直径的5倍);
ha–bhc (即,支座宽度 - 保护层);
ha /2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
•“连接长度” 算法为:
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时:连接长度 = 0 ,计算接头个数;
当采用搭接时, 连接长度=接头个数 * L1=取整(通长钢筋直段长 / 定尺长度)* L1
根数N= ceil [(钢筋布置范围–2倍的受力筋到支座边的距离) / 钢筋间距 ] +1;
在根数计算时,起始受力筋距离支座边间距有三种情况可以考虑
A:50mm,第一根钢筋距离支座边50mm;
B:保护层距离,第一根钢筋距离支座边保护层距离;
C:S/2,第一根钢筋距离支座边S/2(S为间距);
下面举例说明板底通长钢筋的计算;
工程名称培训工程,第2标准层,3自然层,板砼强度为20,板厚为120mm,保护层为20mm,非抗震。计算图中右下角的钢筋(1,2/b,c之间的板),该板水平净长3275mm,左梁宽度250mm,右梁宽度300mm板的垂直方向净长是4600mm,钢筋的数据A10-200.如下图:
受力筋距离支座边间距为50mm,板底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Max ( ha /2,12*d)
因为250/2=125,300/2=150 大于12*D=12*10=120,所以左右锚固取支座宽度的一半,
水平方向钢筋的长度L=板扣除两端支座的长度(净长)+左锚固 + 右锚固 + “连接长度”+12.5D=3275+125+150+12.5*10=3550+125=3675
其中12.5是指一级钢中的180度弯钩,一端弯钩是6.25D,两端就是12.5D.
根数N= ceil [(钢筋布置范围–2倍的受力筋到支座边的距离) / 钢筋间距 ] +1
=(4600-50*2)/200+1=4500/200+1=22.5+1=24
纵向的钢筋长度与根数和水平方向的算法一致,不在详讲!
3、板面通长钢筋(上层通长钢筋)
板面通长钢筋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可......>>
怎样计算板筋
一、板钢筋计算依据和钢筋的类型
1、板的平法图集和计算依据是《04G101-4》
2、现浇混凝土楼板的钢筋分为以下几种
1、 板底钢筋(包括特殊形式的板底通长钢筋);
2、 上层通长钢筋、支座负筋(包括特殊形式板面通长钢筋);
3、 支座筋的分布筋、温度筋、附加筋;
4、 马蹬筋;
二、各种板钢筋的详细计算
1、字母代表的含义:
La—非抗震时锚固长度; d ---钢筋直径 ; L1E—连接长度 ; BHC—保护层 ;
Ha—支座宽度 S--- 钢筋间距 ceil—向上取整
2、板底通长钢筋(下层通长钢筋)
板底通长钢筋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可以布置多个板块或者一个板块。
长度L=板扣除两端支座的长度(板净长) + 左锚固 + 右锚固 + “连接长度”+12.5*D(II级以上为0)
其中:12.5D是指一级钢中的180度弯钩,一端弯钩是6.25D,两端就是12.5D.
“左锚固、右锚固”算法有如下几种,可根据图纸说明操作:
Max ( ha /2,5*d)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与钢筋直径的5倍相比取大值);
Max ( ha /2,12*d)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与钢筋直径的12倍相比取大值);
La (即,钢筋的锚固长度);
ha /2+5*d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加钢筋直径的5倍);
ha–bhc (即,支座宽度 - 保护层);
ha /2 (即,支座宽度的一半);
•“连接长度” 算法为:
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时:连接长度 = 0 ,计算接头个数;
当采用搭接时, 连接长度=接头个数 * L1=取整(通长钢筋直段长 / 定尺长度)* L1
根数N= ceil [(钢筋布置范围–2倍的受力筋到支座边的距离) / 钢筋间距 ] +1;
在根数计算时,起始受力筋距离支座边间距有三种情况可以考虑
A:50mm,第一根钢筋距离支座边50mm;
B:保护层距离,第一根钢筋距离支座边保护层距离;
C:S/2,第一根钢筋距离支座边S/2(S为间距);
下面举例说明板底通长钢筋的计算;
工程名称培训工程,第2标准层,3自然层,板砼强度为20,板厚为120mm,保护层为20mm,非抗震。计算图中右下角的钢筋(1,2/b,c之间的板),该板水平净长3275mm,左梁宽度250mm,右梁宽度300mm板的垂直方向净长是4600mm,钢筋的数据A10-200.如下图:
受力筋距离支座边间距为50mm,板底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Max ( ha /2,12*d)
因为250/2=125,300/2=150 大于12*D=12*10=120,所以左右锚固取支座宽度的一半,
水平方向钢筋的长度L=板扣除两端支座的长度(净长)+左锚固 + 右锚固 + “连接长度”+12.5D=3275+125+150+12.5*10=3550+125=3675
其中12.5是指一级钢中的180度弯钩,一端弯钩是6.25D,两端就是12.5D.
根数N= ceil [(钢筋布置范围–2倍的受力筋到支座边的距离) / 钢筋间距 ] +1
=(4600-50*2)/200+1=4500/200+1=22.5+1=24
纵向的钢筋长度与根数和水平方向的算法一致,不在详讲!
3、板面通长钢筋(上层通长钢筋)
板面通长钢筋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可......>>
这个楼板钢筋如何计算?
提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1、受力钢筋长度应为板的长度(或宽度)减去保护层厚度并加两端各一个弯钩长度;
2、受力钢筋根数应为板的有效配筋范围长度除以钢筋间距加1,出现小数无论是否大于0.5均应进位;
3、负筋弯钩(直钩)长度一般取板厚减去钢筋保护层厚度;
4、分布筋需不需要弯钩向来有争议,个人认为有无均可,但最好有弯钩。理由是它仅为固定主筋用,无弯钩时边上主筋不好固定。负筋应按规定考虑分布筋,不能漏设。
个人陋见,如有谬误之处,请您和大家批评指正。
怎么算板钢筋工程计算 5分
①号钢筋长:1310+1个边梁宽-2个梁的保护层+2个板厚-4个板保护层。
①号钢筋长根数:(5100-1个边梁宽-2×50)÷间距+1。
板钢筋怎么算量
是施工下料还是预算。施工下料的话,=标注长度+弯钩长度(板厚减两个保护层)—弯曲增长值
锚固长度的话,规范、图集有要求,搭接的话看搭接百分率调整系数。
人防地下室板筋怎么计算?
人防板得计算其实和普通楼板计算方法一致,主要是输入荷载要仔细对照《人防规范》。
人防板需要注意的主要有板厚满足规范要求250mm(建筑尺寸,结构最小厚度200),板的最小配筋率为0.25%(砼C25~C35),还有就是结构板的拉结钢筋间距不应小于[email protected]。
一般板的钢筋如何计算
板底筋:长度=轴距+5d+5d,根数=(垂向轴距-2条轴线梁靠板内宽度-2*50)/间距= +1 向上取整
负筋:长度=设计标注(看福计说明,标注值是否包含梁宽)+2弯钩(弯钩长度=板厚-2保护层厚度)。。。注意边跨负筋的锚固长度! ,根数同上
分布筋:长度=轴距-2边负弯矩筋的长度+150*2,根数=(负弯矩筋伸出梁外长度-50)/间距= +1向上取整
每平方米楼板截面钢筋面积怎么算 详细点 20分
【结构工程师】
1.福通计算。例如板钢筋[email protected]双层双向。即每平米内直径为8的钢筋共有1000/200x4x1=20根。
直径8的钢筋面积为50,20根就是1000.
2.有专门概预算软件与定额帮助计算。
希望对你有帮助
板筋怎么算?
我给你应该最实用的钢筋计算方法,关于钢筋分项平法的抽筋计算。 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加以补充或指正。
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 加15d直角钩。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保护层问题
通常,钢筋工在绑扎大梁时,在梁下部纵筋之下,必须要垫好保护层,合理的保护层材料是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用大块石子垫也是常有的事,上级允许时,可用25mm的钢筋头垂直垫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钢筋头斜著垫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圈梁的保护层,一般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因为木工在支模时在圈梁钢筋上行走,事先垫了保护层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的保护层是最不容易保证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规 程,钢筋工应当事先把板的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垫好,但是,各个工地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个工种的人员都在已经绑扎 好的钢筋上踩踏,这时,钢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给垫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垫起之后,更容易使绑扎好的钢筋网被踩得乱七八糟,不好修正,这时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 才对。
架立筋
以前的架立筋与现在的架立筋,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纵筋,现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间连接负弯矩筋的连接筋,在复合箍筋的内上角处,其非抗震搭接长度为150mm。
主筋
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纵筋,板的下部纵筋,柱的立筋,楼梯板的下部纵筋,主筋的名称已经过时,内容已经变得含糊不清,今已减少了这样的称呼。
弯起筋
自从......>>
『柒』 现浇楼板钢筋根数怎么计算的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捌』 楼板钢筋怎么算 手算
大致思路是像楼抄上说的那样,但是具体算好长,各种锚固长度等等,要参考11G101图集,先观察一下图纸的配筋情况,安排一下算的顺序!一般有板负筋(及其分布筋),面筋,底筋,跨板受力筋,马凳筋,总的原则是不重不漏!
『玖』 混凝土现浇板钢筋计算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单位:m3。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现浇混凝土梁长规定
(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见下图。
(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见下图。
(9)楼板钢筋根数怎么算扩展阅读:
1.现浇混凝土板分类
包括有梁板、无梁板、平板、拱板、薄壳板、栏板。
2.现浇混凝土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单位:m3。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的柱、垛以及孔洞所占体积。
(2)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3)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拾』 请问板的钢筋怎么计算了
板筋主要袭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