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筏板基础钢筋如何布置
基础底板顶面短向钢筋在上层,长向钢筋在下层;基础底板底面短向钢筋在下层,长向钢筋在上层;方便记忆,就记成筏形基础板钢筋为“短向钢筋夹长向钢筋”,象夹芯饼一样,长的在中间,短的在两面。
筏板基础的钢筋通常为双层双向钢筋,对于上皮钢筋,一般长向钢筋为底筋,短向钢筋为面筋;下皮钢筋则是相反,长向钢筋在上,短向钢筋在下。双层双向钢筋交叉垂直摆放底筋和面筋。
(1)独立基础加筏板钢筋具体怎么做扩展阅读:
尽量使建筑物重心与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边缘宜外挑,挑出宽度应由地基条件、建筑物场地条件、柱距及柱荷载大小、使地基反力与建筑物重心重合或尽量减少偏心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挑出宽度为边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础的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确定,同时要满足抗渗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载较大时,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设置暗梁且配置抗冲切箍筋,来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数柱而将整个筏板加厚。除强度验算控制外,还要求筏板基础有较强的整体刚度。
一般经验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楼层数估算,每层约需板厚50mm~80mm。本工程塔楼地上21层,筏板厚度为1100mm;部分轴力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为1600mm。
B. 基础布置图筏板钢筋
该图纸包含信息如下:
1、筏板自编号为筏板1,板厚450;
2、筏板钢筋为版双层双向配筋权,上层X方向受力配筋为φ18,间距200,分布筋配筋为φ18,间距200;下层Y方向配筋为φ20,间距200,分布筋配筋为φ18,间距200。
3、实际施工时还有马镫筋,用于隔开上下层钢筋,防止量层钢筋叠压在一起,根据你图示的马镫筋植筋可为φ16,一般呈梅花形布置。
4、马镫筋在图纸上不会标注出来,属于施工措施配筋,因在施工时会发生,在预算时应予计算。
C. 筏板基础钢筋布置
筏板钢筋布置,对下层钢筋,若是双向板,一般哪根钢筋在下,哪根在下,不特别受限制。对于单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对于上层钢筋,跟下层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层的厚度,钢筋搭接及端部钢筋的锚固。
筏板基础的钢筋通常为双层双向钢筋,对于上皮钢筋,一般长向钢筋为底筋,短向钢筋为面筋;下皮钢筋则是相反,长向钢筋在上,短向钢筋在下。双层双向钢筋交叉垂直摆放底筋和面筋。
注意事项:
1、注意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所以筏板基础上很多上部结构要以预埋钢筋的形式来施工。
2、独立柱、基础剪力墙、楼梯结构等钢筋都要在筏板上锚固生根,需要充分理解图纸,把钢筋准确锚入筏板。
3、还有一点特别注意,如果是剪力墙结构或框架结构,在水平施工缝上要留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也是钢筋安装的一部分,这也是重要环节,一定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筏板
D. 筏板基础钢筋布置怎么
要完全弄明白筏板基础钢筋的布置,最好是熟悉一下国标图集《04g101-3。09g901-3》。里面有较详细的图示说明及要求。
E. 筏板基础施工流程
筏板基础施工流程
地坑开挖,如有地下水,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50㎝以下局虚核部位,保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保持基坑底上的原状结构,如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坑底面以上20~40㎝厚的土层,应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或破坏基土。如局部有软弱土层或超挖,应进行换填,并夯实。基坑开挖应连誉宴续进行,如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在基底以上留置150~200㎜一层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时再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以免基土被扰动。
当筏板基础长度很长(40m以上)时,应考虑在中部适当部位留设贯通后浇缝带,以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和便于进行施工分段流水作业;对超厚的筏形基础,应考虑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浇筑入模温度的措施,以避免出现过大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基础底板裂缝。
混凝土浇筑,应先清除地基或垫层上淤泥和垃圾,基坑内不得存有积水;木模应浇水湿润,板缝和孔洞应予堵严。
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溜槽(管),以防离析,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厚度为250~300㎜。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铁件、预留孔洞和管道有无走动情况,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停止浇筑,在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完后,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应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铁抹子压光。
基础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必要时应采桐掘取保温养护措施,并防止浸泡地基。
在基础底板上埋设好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分析,作好记录。
F. 独立基础伸出筏板部分怎么施工
1.
施工方案的确定 独立基础钢筋全部安装完毕后,统一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必须将所有和基础相连构件(如墙柱、楼梯手顷等)的钢筋。独立基础采用木模板支设。施渗扰工期间所有材料采用吊车运输。
2.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清底→勘察、设计、监理等部门验槽→基础及地梁垫层→基础地梁钢筋→绑扎→柱插筋→浇基础混凝土→柱及地基梁钢筋绑扎→柱及地基梁混凝土 基础垫层施工 垫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毕喊陆,灌车运输,汽车泵浇筑。
G. 人防抗水板在独立基础位置钢筋如何布置
一、可在构件查询里看其锚固计算式。
二、设计采用的是筏板封边构造,使抗水板钢筋沿斜面布置。
三、施工方法 (应按设计图要求施工)
1. 该工程中筏板钢筋接头形式:所有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形式。
2. 筏板厚度:主筏板有1.8m与1.2m,配筋为上下双层双向直径25mm的钢筋,钢筋工程施工时,考虑到钢筋的自重及施工荷载的作用,拟采用附加钢筋支架做支撑,支架净高以筏板厚-上层钢筋厚度-板面保护层厚度。抗水板厚度为450mm,钢筋为双层双向直径14mm的三级钢,拟采用附加钢筋马凳做支撑支架,马凳净高为抗水板厚-上层钢筋厚度-板面保护层厚度。
3. 钢筋支架:主筏板上层钢筋支撑支架可采用直径25钢筋焊接而成,制作见附图(图中单位为mm,H为支架高度),间距1.5m设置一个,成梅花形布置。抗水板马凳可采用直径25钢筋弯曲而成,制作见附图(图中单位为mm,H为支架高度),间距1.5m设置一个,成梅花形布置。
4. 保护层:底部钢筋垫块建议采用花岗岩石块,厚度40mm,间距600mm 成梅花形布置。
5. 机械连接位置应正确,柱下板带与跨中板带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机械连接;柱下板带及跨中板带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柱网轴线附近1/4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机械连接。 6. 筏板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交错150mm。
H. 独立基础钢筋与筏板基础钢筋的布置!
又是独立基础,又是筏板基础,这个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估计是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吧。
这样的基础按独立基础的布置,板的话按短边与长边相互垂直进行布置。与独立基础的夹角多少没有关系。
如实在搞不清楚,而存在争议的话, 则请设计明确。(设计书面明确的内容,就是规定。)
补充了问题使我的回答相当的尴尬。如您实在想搞清楚的话,请打电话
180 7280 3639相信您现在就在网上,不久我就可以接到您的电话了。
I. 筏板基础钢筋如何布置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J. 独立基础底平筏板底钢筋怎样做
你可以参键禅考《06G101-6》则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孙亮携基础)
和《04G101-3》2006.05版(筏形基础),这两个图集在网络文库里均可以下载。